【中圖分類號】G4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009(2025)04-0067-08
Tracing ? Connotation ?? Significance : Three-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Role Models
SONG Jia-jia, ZHAO Bing(School ofMarx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loo2,Anhui,China)
Abstract:Role models are vivid values,tangible positive energy,andhave a powerful appeal tolead by example and transform culture into customs. Xi Jinp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xemplary and leading roleof role models,and has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statements about role model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logic,Xi Jinping's importantexpositiononrole models originates from Marxist humanistic thought,is rooted i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odel culture,inherits the view ofrole models of Chinese Communists,and developsinresponse t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new era.From the perspectiveofconnotationand esence,XiJinping'simportant expositiononrole modelscontains contentsuchas source theory,trait theory,valuetheory,and path theory,andisacomplete,logicallrigorous,and harmonious theoretical system.From a value perspective,XiJinping'simportant exposition onrole mode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strengthening ideals and beliefs,promoting theconstruction of partyand government conduct,cultivating and promo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and realizing the China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Xi Jinping; role models; generation source; connotation essence; meaning pursuit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榜樣作為一種人格范式,是某一社會階段人們普遍向往的理想人格的具體體現,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且富有教化作用。習近平在其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從各行各業中選樹出一批優秀模范和先進典型,圍繞新時代榜樣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提出重要論斷,作出重要指示,展開重要部署,形成了系統的榜樣論述。當前,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深人探究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內涵要義與時代價值,對弘揚榜樣精神,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進而凝聚精神偉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邏輯之維:
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生成溯源
任何理論的誕生都基于特定的物質條件和一定的理論基礎。進入新時代以來,面臨著新的時代背景和時代任務,習近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蘊,結合長期的從政理政經驗,積極回應現實問題,形成了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這一論述既具有戰略高度,又具有長遠眼光,體現了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
(一)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內在規定
“人\"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范疇,更是其理論體系的基石。馬克思主義深入剖析了人的本質、地位與價值,強調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主體作用。其豐富的人學思想,如群眾觀點、杰出人物作用及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等,為習近平榜樣論述提供了深厚的理論土壤,指引其形成與發展。
其一,群眾的觀點是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形成基礎。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習近平秉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把人民作為其重要論述的基礎,強調榜樣來自群眾,鮮明提出了“人民是真正英雄”,充分凸顯英雄來自人民、榜樣出自人民的新理念。其二,肯定杰出人物及其發揮的作用是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形成依據。馬克思、恩格斯批判英雄史觀,但并不否認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進程的推動作用,對杰出人物及其發揮的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提出:“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2]習近平高度重視模范人物在推動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創造性地提出“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反復強調榜樣的精神引領和典型示范作用,要以榜樣的正能量帶動更多人同心同德。其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思維坐標。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初,便將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并構建一個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作為其終極追求與目標。這種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指的是每個人個性、能力、社會關系等均包含在內的全面發展。據此,習近平著重強調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的重要性,并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見,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思維坐標,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引領相統一。
(二)文化基因:中華傳統榜樣文化的時代轉化
榜樣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歷來就有崇尚英雄、學習榜樣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的血脈之中,體現在歷朝歷代的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中,為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和精神滋養。
其一,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榜樣人物的刻畫。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塑造了眾多深入人心的榜樣人物,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榜樣的尊崇與敬仰。上古神話傳說如“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其所刻畫的人物形象都彰顯出創造、奮斗等中華民族精神。隨著儒家思想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思想,對后世思想傳承產生了深遠影響。儒家十分推崇圣賢、君子,將其作為榜樣范式。縱觀儒家所倡導的圣賢、君子,他們通常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還通常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專業技能,十分鮮明地向民眾展示正確的價值導向。如論語中“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等,都從不同層面上描述了“君子\"的形象。與此同時,還會唾棄與君子相對應的小人,如《論語》中“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其二,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榜樣教育。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十分重視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出了諸如“見賢思齊焉”“擇其善者而從之\"等頗具價值的觀點,凝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發展至今。一方面,強調“身教示范”。儒家認為,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道德人格是以行動注解的道德,更具感召力。孔子主張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強調施教應從正己開始,繼而推己及人,主張君王應做好表率,認為“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孟子明確指出“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荀子強調“師以身正為正儀”,這些觀點都體現了儒家對身教示范作用的重視。另一方面,強調“自我修身”。儒家榜樣文化強調人的“后天”修為,重視教育對象自我的修身,主張學習榜樣、爭做榜樣。儒家通過樹立圣賢與君子作為典范,彰顯其卓越道德品質,旨在為廣大民眾設定學習與效仿的標桿。此舉措旨在促進教育對象通過比對榜樣,自我審視并識別不足,進而激發內在省察機制,實現從道德外在約束向榜樣內在自覺的轉變,以此提升個體的精神層次與道德修養。孔子提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圣賢\"形象具有激勵作用,而“不賢”之行同樣能喚起人們的即時自我反思,促使個體審視并修正自身問題。經由對典范的學習與效仿過程,人們得以不斷增進自身的道德素質與精神境界,達成自我完善與發展的目標。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蘊含中華五千年榜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契合并對之進行改造和創新,崇尚榜樣,推崇榜樣價值,弘揚榜樣精神,重視榜樣培育,這既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繼承,也是結合新時代特點的發展和創新。
(三)歷史傳承:中國共產黨人榜樣觀的賽續延展
習近平指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3]榜樣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精神旗幟,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樹立與推廣先進典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與寶貴成果,這些為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生成奠定了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智慧支撐。
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圍繞榜樣的作用有大量闡述,重視榜樣對國家民族事業產生的示范帶頭作用。毛澤東同志多次強調榜樣的價值,主張榜樣就是旗幟,指明“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4]。他在工作中一貫重視抓典型、樹典型、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注重用精神的力量來感召人,通過樹立革命烈士、英勇將士等榜樣,激勵廣大人民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英勇獻身。鄧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實踐,就榜樣的選取、保障及其作用發揮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他強調,榜樣的樹立和宣傳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應當隨時代背景和具體事務的變化而靈活調整。并對如何運用榜樣的示范效應來推動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進行了富有預見性的思考與系統性的部署,著重指出:黨員干部要向優秀的老干部多加學習取經,老干部也要“傳幫帶,要給他們樹立一個好的作風\"[5]。江澤民同志繼承并發揚了毛澤東、鄧小平兩位偉大領袖的寶貴經驗,進一步豐富和創新了開展榜樣教育的手段,對榜樣構成、榜樣的選樹和宣傳進行了多次闡發。江澤民同志對榜樣人物與先進典型的教育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榜樣是人民群眾學習和效仿的生動樣板,強調“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億萬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6]在發揮榜樣人物的教育功能方面,指出“用現身說法的方法介紹先進模范人物的成長道路是一個好經驗\"[7],主張教育宣傳的重點應當從單純宣揚先進人物的事跡,轉向更深入地挖掘并全面展現其先進思想。在榜樣選樹過程中,強調應規避單一化、脫離實際的傾向,確保榜樣形象不再是遙不可及、千篇一律,應緊密結合各社會階層及行業崗位的具體特點與實際需求,精準塑造多元化的典范,以更好地發揮其在社會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胡錦濤同志對道德模范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榜樣引領與精神凝聚作用進行了具體的闡釋,進一步豐富了歷代領導集體的智慧成果。他認為:“全黨全國都要以道德模范為榜樣,自覺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8除此之外,胡錦濤同志還提出“八榮八恥”榮辱觀,要求黨員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做推動“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社會風尚形成的榜樣。歷代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榜樣觀,為習近平在新時代榜樣論述的生成奠定了歷史基礎,習近平在繼承黨的百年歷史智慧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創新,形成了關于榜樣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四)現實觀照: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抵制應對
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暗流涌動,以矮化、丑化、污名化等方式解構榜樣,試圖通過“重新評價”等手段來歪曲歷史事實,損害英雄和模范的形象,意在摧毀人們的精神高地,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在此情況下,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9]
歷史是一個國家的基因和根基,而對于歷史的態度和認知則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和民族認同。歷史虛無主義打著“解放思想”“反思歷史”“范式轉換”“還原真相”等旗號,通過本末倒置、以偏概全,忠佞易位、是非顛倒,肆意剪裁、戲說惡搞等手段歪曲和解構榜樣人物。此類行為打著“細節考證\"的旗號,實質是試圖否定英雄、歪曲事實、顛覆歷史,誘發社會中出現躲避崇高、疏離榜樣的消極狀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瓦解人們的精神信仰,扭曲社會價值觀念,是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嚴重消解與肆意挑戰,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習近平敏銳洞察歷史虛無主義的嚴重后果,強調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守護好我們民族的根與魂。榜樣是激勵廣大人民群眾不斷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進步的理想人格范式,絕不容低毀與褻瀆。一個民族若缺乏榜樣,其命運無疑是可悲的,而更為嚴重的是,若該民族擁有榜樣卻不懂得珍視,則其前景將難以挽救。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應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堅決而明確地抵制各類社會不良思潮,堅守正確的唯物史觀與黨史觀,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與文化虛無主義的侵蝕,捍衛我們的歷史記憶和民族精神。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正是在此現實背景下提出來的。
二、內容之維:
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內涵要義
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根植深厚的思想來源與豐富的實踐經歷,在堅持問題導向中對榜樣進行了整體性、全方位的描畫和鋪展,形成了包括來源論、特質論、價值論、路徑論等內容豐富、結構完整、邏輯嚴密、自洽圓融的理論體系。
(一)來源論:深刻揭示榜樣出處
榜樣是在不同歷吏階段,為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作出卓越貢獻的典范人物。習近平在參加其所在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時曾提出一個設問:“榜樣是誰呢?張思德、白求恩、焦裕祿、麥賢得,有歷史的楷模,也有時代的楷模。\"[10]可見,習近平通過共時描述和歷時追溯,站在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對榜樣進行了劃分和闡釋,指明榜樣出自人民,既要挖掘歷史中的榜樣,也要發掘時代中的榜樣。
一方面,挖掘歷史中的榜樣。習近平指出:“近代以來,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斗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1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華民族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榜樣人物,他們視死如歸、苦苦求索,為中華民族實現站起來奉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如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典范陳云,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楊靖宇,具有高度共產主義精神的國際友人白求恩等。盡管在身份、黨派、國籍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他們都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了貢獻,是歷史上的榜樣。另一方面,發掘時代中的榜樣。習近平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為重要的時間節點,牢牢把握黨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武裝斗爭推翻“三座大山”到新中國成立后探索、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性變化,對榜樣的內涵做了劃時代的劃分。新中國成立以來,榜樣的內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延伸出新的內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牢牢把握這一全新歷史方位,對新時代的榜樣內涵予以全新的闡釋。他指出:“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12]“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即為習近平所詮釋新時代榜樣內涵的主旨要義所在。可見,時代中的榜樣都是扎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來源于人民,具有愛國主義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奮斗精神以及創造精神的先進個體。
(二)特質論:高度凝練榜樣品格
榜樣品質承載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含著廣大黨員干部應該追求的崇高素養,是引領社會風尚、推動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習近平指出:“全國道德模范體現了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13]這精煉地概括了新時代榜樣形象的獨特魅力與高尚品格,正是這些卓越的品格塑造了榜樣。
一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忠誠品質。習近平強調:“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14]這種忠誠,具體體現為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堅定不移的忠誠。它不僅僅是一種口頭上的承諾,更是一種在實際行動中得以體現的深刻信念。榜樣的先進事跡正是對忠誠這一品質最生動的詮釋,他們將個人的命運與黨和人民事業緊密相連,不僅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勉盡責,更是在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二是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奮斗意識。奮斗是中華民族顯著的精神標識,奮斗精神是中國精神的核心內容,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多次點贊奮斗者,指明:“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15],要“始終保持奮發進取、迎難而上的精神狀態”[16]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榜樣們將人生追求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將奮斗融人自己的生命,以不同方式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體現出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三是革故鼎新、開拓進取的創造精神。創造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無論是科技革新、藝術創作還是制度創新,都離不開創造的精神和實踐。我國科技工作者以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秉持嚴謹的科學精神,致力于攻克技術難題,不斷挑戰自我,勇攀科技高峰,引領著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潮流,彰顯出崇高的無我精神風貌,為我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四是服務人民、大公無私的奉獻品格。習近平勉勵我們要向改革先鋒學習,向優秀的藝術家和社會科學家學習,因為“他們都是新時代的榜樣,他們都是緊跟時代、奉獻時代的優秀代表”[17]。奉獻既是榜樣的優秀品質,也是榜樣始終如一的價值追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投身革命的老一輩革命家、以黃文秀為代表的基層干部、以孔祥瑞為代表的勞動模范和各行各業先進工作者等,各個時期的榜樣身上所詮釋的奉獻品質,無不彰顯著榜樣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默默耕耘、無怨無悔,他們都不計個人名利得失地忘我工作,在各自崗位上勤奮刻苦、無私奉獻。可見,不管是“勞模”“道模”,還是“青模”,無論身份如何,習近平號召黨員干部學習的新時代榜樣都是扎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來源于人民,必然是具有家國情懷的德才兼備者,具有濃厚的愛國情懷和砥礪奮進的創造熱情。
(三)價值論:全面闡發榜樣意義
習近平在不同場合曾多次強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18]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于多個場合,針對多樣化的受眾與對象,發表了有關榜樣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并選樹一系列來自不同行業的杰出模范與先進代表,這些人物在凝聚社會共識、激發民眾奮斗精神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方面,于個人而言,榜樣自身的個人魅力具有強大的示范帶動作用。習近平總結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各項事業之所以取得重大成績,“是因為我們黨有一大批像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張富清這樣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19]。榜樣作為時代的楷模和典范,他們的精神風貌和實際行動能夠激發人們的內心共鳴和認同感,為人們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美國學者班杜拉曾提出觀察者通過觀摩能夠習得觀察者本身尚不具備而在榜樣身上所展示出的新的思維模式與行為習慣[20]。人們之所以愿意并且能夠以榜樣為鏡,根源在于榜樣所展現的示范效應及其可模仿性。這種特性反映了榜樣身上所承載的,為社會、階級或群體廣泛向往的理想特質,為個人樹立了既宏偉又切實的奮斗標桿。在效仿與學習的過程中,人們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素養,更能激發內在潛能,驅動自己不斷向更高目標奮斗前行。另一方面,于黨和國家而言,榜樣具有深遠且廣泛的號召力。“回顧總結我國工人運動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進一步動員激勵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1]崇高事業往往具有遠大的目標和深遠的意義,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奮斗。從榜樣的目標導向功能來看,一個榜樣無論影響范圍大小,他們都能作為一種目標導向,詮釋著一個時期國家的政治自標,他們所展現的精神風貌與思想道德風貌,深刻映射出鮮明的時代烙印,彰顯出特定歷史階段現實社會所遵循的倫理標桿與道德規范。作為時代的先鋒和引領者,榜樣是黨和國家先進理念和價值觀念的化身,他們通過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宗旨和路線方針政策,他們敢于創新、勇于實踐,不斷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和體制機制的障礙,在崇高事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為事業注人新的活力和動力。同時,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成為了一種無形的力量源泉,激發了人們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四)路徑論:系統推進榜樣傳承
習近平指出,榜樣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貢獻,要“持續推出各行各業先進人物,廣泛推薦宣傳最美人物、身邊好人,讓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都能學有榜樣、行有示范,形成見賢思齊、爭當先進的生動局面\"[22],為新時代應如何系統推進榜樣傳承指明了方向。
第一,善抓典型選樹榜樣人物。榜樣選樹是榜樣傳承的起始環節,根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根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以及新時代榜樣教育的實際需求,我國采取雙向互動的榜樣選樹機制,既堅持從黨的群眾路線出發,又緊跟時代步伐,推動榜樣形象的多元化與現代化。具體而言,這一機制包含兩個核心路徑。一是自上而下的引領,側重于將革命先輩、英雄烈士等樹立為榜樣,借助國家層面的力量,將這些光輝形象深植于民眾心中,激發廣泛的敬仰與效仿之情。二是自下而上的民主選拔,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將選擇權交向反向時迫償侯范守許選山木,紅由日力甲核后,授予榮譽并廣泛宣傳。這種方式不僅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榜樣人物的創造者,也讓榜樣更加貼近人民、深入人心。第二,開展榜樣教育宣傳活動。習近平強調:“要進一步講好他們的故事,引導全社會學習他們的事跡、弘揚他們的精神”[20],不僅在重要講話中提及榜樣,還對榜樣宣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一,習近平在多個重要場合和重要講話中引用榜樣事例。習近平在地方考察工作時、在表彰大會上、在黨的主題教育大會上、在新年賀詞中等多個重要場合談到榜樣,特別是在進行黨員教育時,經常以榜樣事例突出教育內容。其二,依托互聯網平臺宣傳榜樣。例如,共產黨員網首頁精心打造了一處特色鮮明的導航欄—“先進典型”,該欄目薈萃了眾多楷模的卓越事跡,構建起一個全面而豐富的榜樣先進事跡庫。同時,全國勞模網上展館、時代楷模網等類似平臺也紛紛涌現,榜樣宣傳還積極擁抱微信這一社交媒體平臺,于2018年成功開通了“時代楷模發布廳\"公眾號,進一步拓寬了榜樣宣傳的陣地,為人民了解榜樣、學習榜樣提供了更加貼近時代、便捷高效的方式和途徑。第三,完善健全榜樣保障機制。其一,完善表彰制度實現精神激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榜樣表彰工作,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在這一法律文件的指導下,我國已建立起“五章一簿\"為主體內容的中國特色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其二,健全關懷機制促進正向引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從制度層面積極作為,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困難幫扶機制、設立專項基金等切實表達對各類榜樣人物的深切關愛與廣泛關懷。如《國家功勛榮譽表彰條例》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各級黨委和政府及表彰獎勵主管部門等應當給予功勛榮譽表彰獎勵獲得者關心和幫助,開展走訪慰問、培訓交流、休假療養等活動,可以邀請其參加重要慶典和重大活動。其三,建立懲罰制度強化反向約束。“有些人刻意抹黑我們的英雄人物,歪曲我們的光輝歷史,要引起我們高度警覺。\"[23]習近平這一論述,使黨和國家愈發重視對榜樣形象和榜樣權益的維護,不僅采取說理教育、警示教育等方法進行規勸,還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烈士公祭辦法》等法律法規,用法治手段維護英雄形象,建立起懲罰制度對情節嚴重者進行反向約束。
三、價值之維:
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的意義追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新時代背景下,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豐富實踐,順應人民心中所愿所想,通過報告講話、批示指示、回信賀信等形式圍繞榜樣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其內涵深邃,緊密貼合時代發展趨勢,深刻反映社會現實需求,兼具深遠的理論指導意義與顯著的實際應用價值。
(一)提供了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航標
習近平強調:“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24]理想信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精煉總結與明確表達,直接映射著個體的精神世界,并集中體現了特定時期人們的精神向往與追求,對個人的成長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深刻且獨特,它不僅是個人品德的彰顯,更蘊含著豐富的理想信念內涵,對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重大作用。
一方面,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強調人人皆可為榜樣的核心理念,這本身就是對理想信念的一種深刻體現。這一理念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即每個人都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成為他人學習的榜樣。這種觀念有助于打破榜樣的神秘感,讓更多的人敢于追求成為榜樣,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作出努力。另一方面,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蘊含了對理想信念的追求,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路徑和方法來實現這些理想。榜樣人物往往是那些堅守信仰、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無私奉獻的人,他們的行為和精神體現了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和堅守。通過樹立和宣傳榜樣,可以向全社會傳遞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行為準則,鼓勵人們以榜樣為楷模,不僅要學習榜樣的精神和行為,更要將榜樣所代表的理想信念付諸實踐,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和綜合能力,這種提升過程本身就是對理想信念的不斷追尋和實現。因而,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對于筑牢理想信念具有顯著的指引作用。通過以上兩個方面,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路徑和方法來實現個人的理想和信念。
(二)拓展了推動黨風政風建設的實踐進路
黨風政風的好壞事關黨和人民事業的成敗,習近平高度重視黨風政風建設,并將“抓住關鍵少數\"和開展英雄精神教育視為推動黨風政風建設的重要途徑。他多次強調,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對于推動黨風政風的積極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指出:“黨員領導干部正字當頭,發揮示范引導作用,才能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褒揚正氣、貶抑邪氣,尊崇廉潔、鄙棄腐化的良好社會氛圍。\"[25]
一方面,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強調要抓住“關鍵少數”,即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引導作用。習近平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必須做表率、打頭陣。\"[26]領導者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隊的風向標,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下屬和群眾的行為模式。因此,通過樹立和宣傳優秀的領導干部榜樣,可以引領和帶動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爭先創優,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這種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精神力量,對于推動黨風政風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強調在各級干部的教育培訓中開展英雄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以及干部學校的優勢,通過集中和分散、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英雄精神教育,旨在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培養愛國情懷、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這種教育培訓不僅有助于增強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還能促進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推動黨和政府工作的順利開展。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強調了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及教育培訓的重要性,通過抓住“關鍵少數”和開展英雄精神教育等途徑,為黨風政風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實踐指導。
(三)筑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堅實基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27]榜樣所展現的熱愛國家、民族及人民的精神特質,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凝練與集中展現。廣泛傳播并弘揚榜樣精神,發揮榜樣對公眾的正面教育作用,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水平,培養人們的人文精神,凝聚人們的價值共識,為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基礎。
一方面,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契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追求。榜樣精神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與核心要義,彰顯了社會所推崇的價值導向,榜樣人物的具體事跡所體現出來的個體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在文化底蘊和價值追求等方面與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他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國家社會個人的價值追求變得形象具體化,用個人行動來彰顯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能夠從各領域的榜樣人物身上感知到他們的言行中表現出來的愛國情懷、敬業品質、友善之心等,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彰顯了其基本要求與核心理念。另一方面,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范式的養成。榜樣人物的實踐活動,對于普通群眾起到道德和行為上的引導作用,他們把抽象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要求轉變為真實的、生動的人物典范,從而達到對社會價值觀的傳遞。榜樣往往具有高度的道德水平、鮮明的時代風格,道德的水平和時代的風采往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層次要求相符合。榜樣人物的榜樣性就在于榜樣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著人民群眾以榜樣為標桿,以榜樣為鏡,自我審視,尋找差距,積極改進,使榜樣所認可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并不斷細化為具體行動。因此,社會成員對于榜樣的情感取向往往成為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認同的先導,進而逐步向典型、先進靠攏,進而引領和帶動全社會,讓人民群眾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價值遵循,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和培育。
(四)激發了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活力,展現出光明前景,老一輩革命家矢志奮斗的宏偉目標正在逐步變為現實。\"[16]當前,我國正蹄疾步穩地邁向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然而,在此過程中,我們也面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帶來的諸多風險與挑戰,以及在改革發展穩定進程中不斷涌現的新問題與新考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盡管已取得顯著進展,但前路依然漫長且充滿挑戰,需要我們保持定力、銳意進取,不斷推動國家向更高水平發展。在此背景下,習近平提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榜樣精神與時代相連接,在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始終展現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彰顯了一個民族的創造力、生命力和凝聚力,匯聚了全民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磅礴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征程提供了堅實的精神動力與支撐。當前,我們正處于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榜樣的力量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奏響了最響亮的樂章。在新時代下,以各行各業的模范人物為引領,深入學習和傳承先輩英雄的崇高事跡與偉大精神,積極弘揚英模的正能量,用榜樣精神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的前進道路,激發社會活力,匯聚全民磅礴力量,有利于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偉大時代造就偉大理論,基于對現實問題與時代要求的考量,習近平在多種場合和多次講話中闡述了一系列關于榜樣的重要觀點,建構了一個邏輯科學、意蘊深遠、系統深刻的思想框架。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關于榜樣重要論述為指導,尊崇榜樣,弘揚榜樣精神,學習榜樣品質,促使全社會形成學習榜樣的濃厚氛圍,走好新的長征路,不斷創造新輝煌。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9.
[2]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2.
[3]習近平.習近平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N].人民日報,2015-08-24(1).
[4]薛二勇,等.中國教育改革回溯與前瞻[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131.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0.
[6]江澤民.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0-4-30(1).
[7]中共中央宣傳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0:204.
[8]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胡錦濤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10-611.
[9]習近平.祝全國各族人民健康快樂吉祥祝改革發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N」人民日報,2016-02-04(1).
[10]本刊訊.習近平總書記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并發表重要講話J」.秘書工作,2017(9):4-5.
[11]習近平.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O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9-3(2).
[12]習近平.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9-29(2).
[13]習近平.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N].人民日報,2019-09-06(1).
[14]習近平給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回信勉勵廣大共產黨員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J].黨建,2015(07):12-13.
[15」習近平.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O一八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8-01-01(1).
[16]習近平.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5-06-14(2).
[17]習近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J].求是,2019(8):4-8.
[18]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4-29(2).
[19]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1-09(2).
[20]班杜拉A.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論(上冊)[M.林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9.
[21]習近平.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5-04-29(2).
[2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
[2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205.
[24]習近平.在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1-24(2).
[25]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76.
[26]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4.
[27]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1).
[責任編輯:馬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