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資采購對于國有企業的生產運營與成本把控意義重大。對物資采購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不僅能夠保證采購物資的質量,還能夠降低成本防范風險。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的監督與管理環節會遭遇制度建設、監督執行等多方面問題,阻礙采購工作順利推進,從而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負面影響。
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監督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制度層面現階段,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企業經營規模發展迅速,部分企業采購制度卻更新緩慢,和實際采購業務嚴重脫節。例如,企業的采購流程規范缺少具體操作細則,采購人員執行時只能夠自行把握,造成隨意性極大;采購權限劃分不明晰,越權采購現象時有發生。這導致供應商質量參差不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長期參與采購,大大增加采購風險。另外,制度執行缺少有力保障,對違規行為處罰不嚴重,制度如同虛設很難產生威懾力。
監督層面首先,內部監督部門常因缺少獨立性和權威性,在監督采購活動時易受其他部門的干擾、制約,很難深入、全面地開展工作。以審計部門為例,對采購項目進行審計時,會因和采購部門存在利益關聯或其他因素,無法客觀、公正地揭露潛在問題。其次,外部監督雖有一定作用,但力度有限,且和內部信息溝通不暢,無法形成強大的監督合力。同時,監督方式也較為單一,多以事后監督為主,缺少對采購全過程的動態把控,這使得采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難及時察覺并解決,從而給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
人員與文化層面首先,部分采購人員未接受系統性專業培訓,對采購業務知識與技能掌握不牢,從而在供應商選擇與價格談判等重要環節,因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很難制定最優采購方案。其次,部分采購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淡薄,抵擋不住利益誘惑,違規操作頻發。例如,收受供應商回扣、與供應商勾結抬高價格等行為,嚴重損害企業利益。此外,企業內部采購文化氛圍不濃,員工對采購監督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參與這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
技術層面許多企業在采購監督與管理層面仍沿用傳統模式,造成信息化程度低、采購效率低下。首先,采購信息管理缺少統一平臺,各部門信息分散很難實現共享和實時監控。同時,在供應商評估和選擇過程中缺少科學數據分析工具和模型,主要依賴采購人員主觀判斷,這對供應商選擇的準確性、公正性造成負面影響。其次,對于電子招投標與供應鏈協同平臺等新興電子商務采購模式和技術,企業的應用、推廣力度不大,且未能充分挖掘信息技術在采購監督與管理中的巨大優勢。
應對策略
優化采購制度構建全面而細致的采購制度對企業日常運營的穩定性十分關鍵。首先,從采購需求的提出到預算編制、供應商選擇、采購合同簽訂,再到貨物驗收、款項支付,每個環節都要有清晰的操作規范。其次,消除模糊地帶,讓采購人員在執行時能夠有明確的依據。例如,設定嚴格的準入標準,全面評估供應商的資質、信譽與產品質量,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再次,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動態調整名錄,及時清退不合格者。同時,根據采購金額大小與重要性,明確劃分不同層級的審批權限,杜絕越權采購現象。此外,為確保制度有效執行,可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定期檢查采購業務,對違反制度的行為嚴肅處理,以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同時,緊跟市場變化與企業發展步伐,及時修訂制度,使其始終保持時效性、適應性。
監督機制創新首先,內部監督要強化獨立性與權威性。要設立獨立于采購部門的監督機構,直接向企業管理層負責,賦予其充足的監督權力與資源,保障該機構能夠對采購全過程進行無干擾的監督。其次,要構建多樣化的外部監督體系,加強和審計、紀檢、監察等政府部門的協作,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再次,應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采購項目進行審計與評估。同時,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公布采購計劃、中標結果、供應商信息,以提高采購透明度。此外,利用信息化方法實現對采購活動的實時動態監督。建立采購風險預警機制,對異常情況及時預警處理。
人員與文化建設首先,在人員培養方面,應定期組織采購業務知識、法律法規與談判技巧等培訓課程,提高采購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業務能力。同時,可通過廉政培訓、案例警示等活動來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其次,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將采購成本控制、質量保障、供應商管理等納入考核指標,對表現優秀的采購人員給予獎勵,考核不合格的進行調崗或辭退,激勵采購人員認真履職。再次,營造積極向上與廉潔奉公的采購文化氛圍,通過企業內部宣傳文化活動等方式,傳播采購監督與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員工對采購工作的重視程度。此外,還應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職業道德觀,從而形成全員參與、共同監督的企業文化。
技術賦能企業應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搭建統一的采購信息管理平臺,實現采購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從而提高信息透明度與準確性。首先,采購人員可通過平臺實時掌握采購進度、供應商信息與庫存情況,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入挖掘與分析采購數據,為采購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其次,積極推廣電子招投標、供應鏈協同平臺等新興技術,實現采購過程的電子化、自動化、智能化。電子招投標可提高招投標透明度與公正性,降低采購成本;供應鏈協同平臺能夠加強企業和供應商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合作,從而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此外,還應加強信息安全保障,防止采購信息泄露,并確保采購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
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監督與管理是長期而系統的重要工作,面對當下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到位、人員意識薄弱、技術應用不足等挑戰,企業需通過優化采購制度、監督機制創新、人員和文化建設、技術賦能等策略,持續提高采購監督與管理水平,并不斷探索實踐完善采購監督管理體系,保障物資采購工作的合規性、高效性,從而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作者單位:山東能源集團物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