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 from a Food Safety Perspective
YANXiaoqin,GUYanhua,TANGZhenglai (Chengdu Shengen Biotechnology Co.,Ltd., Chengdu 61oooo,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in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d 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 is acritical link in ensuring foodsafe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food safe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food enterprises in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including insuffcientsupplier self-management, information asymmetry,and difficulties insupervision.It also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such as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supplier access mechanism, enhancing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mmunication,and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and evaluation.Through these measures,fod enterprises can effctively improve 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therebyensuring food safety,enhancing marketcompetitiveness,and increasing consumer trust.
Keywords: food safety; 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
食品供應鏈是連接生產者、分銷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的重要橋梁,在全球化的經濟背景下,其高效運作對于食品安全的保障、食品質量的改善和物流成本的降低有重要意義[。然而,近年來,由于自然環境變化、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食品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嚴峻挑戰。此外,消費者對食品品質和可追溯性的要求日益增高,促使食品供應鏈必須進行適應性改變。因此,研究食品供應鏈的發展現狀及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食品安全領域,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是保障食品供應鏈安全的關鍵環節之一。供應商作為食品原材料的提供者,其質量管理水平直接影響食品的最終安全性。然而,當前許多食品企業在供應商質量管理方面仍面臨供應商自身管理能力不足、信息不對稱、監管難度大等諸多挑戰,不僅影響了食品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進而損害消費者的健康和企業的聲譽。
隨著食品安全法規的日益嚴格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食品企業越來越意識到供應商質量管理的重要性。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促使企業必須加強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以確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給食品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害[2]。某些食品企業因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質量問題,導致產品召回事件,不僅造成了直接的經濟損失,還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3]。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食品企業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優化供應商質量管理策略。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期望。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食品安全視角下供應商質量管理的現狀、挑戰及對策,以期為食品企業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1食品安全視角下供應商質量管理的重要意義
1.1 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業的生命線,而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是食品生產的基礎。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食品的安全性[4。如果原材料存在污染物、有害物質或不符合質量標準,即使后續的生產加工環節再嚴格,也難以保證最終產品的安全性。通過加強供應商質量管理,食品企業可以有效減少原材料引入的潛在風險,從而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5]。
1.2 促進供應鏈協同管理
供應商質量管理不僅是企業內部的工作,也是整個供應鏈協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享信息,共同制訂質量標準和管理策略,可以實現供應鏈的高效運作。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企業可以及時了解供應商的生產計劃和質量控制情況,供應商也能及時獲取企業的質量要求和訂單信息,從而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
1.3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長遠來看,加強供應商質量管理有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的原材料可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和能源消耗,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良好的供應商關系和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可以減少供應鏈中斷的風險,保障企業的生產穩定性。此外,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和質量標準的產品更容易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有助于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1.4滿足消費者需求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食品的可追溯性、營養價值和環保要求也越來越高[。通過加強供應商質量管理,食品企業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安全、健康、環保的食品[8]。企業可以通過建立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原材料的來源清晰、質量可靠,并通過質量檢測和認證,向消費者展示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2食品安全視角下供應商質量管理的挑戰
2.1供應商自身管理不足
部分供應商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并且缺乏專業的質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無法全面識別食品中的食品安全風險。例如,2023年5月,湖南某預制菜企業生產的即食沙拉中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溯源發現其供應商未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zardAnalysisCritical ControlPoint,HACCP)管理,存在清洗環節未控制水溫,員工未佩戴手套直接接觸原料等問題,直接導致下游企業召回4.8萬份產品,損失超480萬元。
2.2 信息不對稱
食品企業難以全面了解供應商的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措施等信息,這使得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增加了質量風險。在供應鏈中,食品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傳遞可能存在延遲或不準確的情況,企業對原材料質量要求的變更未能及時傳達給供應商,導致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可能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無法及時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3 監管難度大
食品企業通常對接多個供應商,且供應商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導致食品企業難以對每個供應商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由于供應商數量多且分散,企業可能無法對所有供應商進行定期的現場檢查和質量評估,導致無法及時發現部分供應商出現的質量問題。對供應商的質量監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包括現場檢查、質量檢測、人員培訓等,這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2.4 市場環境復雜
原材料價格的頻繁波動可能會影響供應商的質量[]。為了降低成本,部分供應商可能會在原材料采購或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或摻假,導致質量下降。價格波動還可能導致企業成本控制難度增加,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1]。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供應商為了獲取訂單,可能會降低價格[],而價格的降低往往伴隨著質量的下降,這給食品企業的供應商質量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食品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可能面臨價格和質量的雙重壓力[12],如果選擇價格低但質量差的供應商,可能會影響產品質量[13];如果選擇質量高但價格高的供應商,可能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14]。
3食品安全視角下供應商質量管理的對策
3.1建立完善的供應商準入機制
食品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質量要求,制訂嚴格的供應商篩選標準[15]。這些標準應包括供應商的資質、生產能力、質量管理體系和信譽等方面[。通過實地考察、現場審核等方式,對供應商進行全面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生產環境、原材料采購、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等方面[17],確保供應商具備良好的生產條件和質量控制能力。同時,可以通過行業協會、客戶反饋等渠道獲取相關信息,對供應商的背景進行調查,了解其在行業內的聲譽和過往的質量表現。在與供應商簽訂合同時,應明確質量條款,包括原材料的質量標準、檢驗方法、違約責任等內容。通過法律手段約束供應商的行為,確保其提供的原材料符合質量要求。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的更新,定期更新質量保證協議,確保供應商始終遵守最新的法規要求。
3.2 加強信息共享與溝通
食品企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與供應商的信息共享平臺[18]。例如,海天味業的“供應商協同云平臺”,海天針對大豆、小麥等原料供應商實施云端質量協同管理實時監控,在供應商倉庫部署溫濕度傳感器,實現了與供應商端信息的互通,將物料計劃的管理范圍從海天內部擴展到供應商,有利于提高物料供應快速響應度、減小物料供應風險。在信息共享平臺方面,企業可以設置實時數據監控功能,對供應商的生產過程進行遠程監控。通過物聯網技術,企業可以實時獲取供應商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數據,及時發現潛在質量問題。企業應定期與供應商進行溝通,及時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召開供應商會議、開展質量培訓等方式,提高供應商的質量意識和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鼓勵供應商及時反饋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企業應積極回應供應商的反饋,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3.3強化監管與評估
企業應制訂詳細的供應商檢查計劃,明確檢查的時間、內容和頻率,其中檢查內容應包括生產環境、原材料采購、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方面。通過現場檢查,及時發現供應商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其整改[19]。對于嚴重違反質量要求的供應商,企業應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如暫停合作、終止合同等。建立供應商質量評估體系,根據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質量、交貨準時性、服務支持等方面進行量化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供應商合作的重要依據。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質量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反饋給供應商。對于表現優秀的供應商,企業可以給予獎勵,如增加訂單量、延長合作期限等;對于表現不佳的供應商,企業應及時提出整改要求[20]
3.4協助供應商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企業可以向供應商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其改進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流程[21]。派遣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指導,幫助供應商解決質量方面的問題。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共享技術資源,如質量檢測設備、生產技術資料等。通過技術共享,提升供應商的質量管理能力。定期為供應商提供質量管理基本理論、質量控制方法、食品安全法規等相關的質量培訓,提高其質量意識和管理能力。通過考試、實踐操作等方式,評估培訓效果,對于培訓效果不佳的供應商,企業應提供進一步的培訓支持。
3.5 實施供應鏈協同管理
通過與供應商建立戰略聯盟,共同制訂質量標準和管理策略,實現供應鏈的協同管理[22]。企業可以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共同投資質量改進項目。在合作過程中,企業與供應商可以共享資源,共同承擔市場風險。企業可以為供應商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其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核心企業參與上游供應商的質量控制過程,為上游供應商質量改進提供支持。企業可以派遣質量管理人員到供應商現場進行指導,幫助其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外部資源管理,企業與供應商建立起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供應商在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能獲得企業的支持和訂單。通過縱向一體化模式,企業可以控制更多供應鏈系統的產品生產或營銷階段,從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對質量的影響,也有助于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確保原材料的供應質量和數量,企業還可以通過收購或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生產基地,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和生產供應[23]
4結語
食品安全是食品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問題之一,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通過建立完善的供應商準入機制、加強信息共享與溝通、強化監管與評估、協助供應商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以及實施供應鏈協同管理等措施,食品企業可以有效提升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水平,從而保障食品安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食品企業需要持續優化供應商質量管理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
參考文獻
[1]李亞靜.供應鏈管理中信息流集成分析[J].數碼設計,2020,9(12):106-107.
[2]龍小丹.基于在線購買方式的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影響因素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
[3]歐艷芳.BSL公司的品牌戰略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10.
[4]張星聯,唐曉純.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食品科技,2005(5):1-5.
[5]成誠,成興明,周子善,等.供應鏈視角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調控研究[J].中國調味品,2023,48(7):213-215.
[6]雷勇.食品質量標準化體系的建設與實施[J].現代食品,2023(22):65-67.
[7王志剛,黃圣男,王輝耀.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對歐盟農業和食品政策的影響:一個宏觀概覽[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4,20(4):46-49.
[8]王宇.食品供應鏈管理與餐飲品牌的經營[J].商場現代化,2022(16):7-9.
[9]張果.基于BIM技術改進土木工程造價和招投標流程[J].中國招標,2023(11):138-140.
[10]吳雅俊.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與控制策略研究[J].當代會計,2021(3):60-61.
[11]宋奇.基于需求預測的A公司供應鏈契約設計[D].
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9
[12]王健,包鋒.食品行業采購流程分析與規范[J].江西食品工業,2009(1):56-57.
[13]宋華明,馬坤云.雙渠道供應鏈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現代管理科學,2018(1):30-32
[14]江健凡,許火之.企業物資采購中存在的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銅業工程,2006(3):11-13.
[15]張曉寒,王琰.食品檢驗檢測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策略研究[J].現代食品,2024(12):74-76.
[16]劉楓,滕勇,印兆俊.油氣管道項目采購中質量控制思考[J].交通企業管理,2012,27(8):36-37.
[17]陳明,潘建瑤.探討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C]/第十六屆啤酒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珠海: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2007:27-32.
[18]胡坤,任罡,張音皓,等.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化電子監管系統特點及應用前景[J].現代農業科技,2012(19):286-289.
[19]石逢棟,翟勝良.新建工程項目全過程計量管理[J]中國計量,2010(11):48.
[20]霍敏慧.供應鏈視角下S紙業庫存管理優化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20
[21]劉曉征.S公司供應商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21.
[22]何國軍.基于協同理論的出版供應鏈管理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4.
[23]潘文軍,王健.食品安全問題研究:基于供應鏈網絡視角[J].中國科技論壇,2014(9):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