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of the Supplier Quali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chanism in Large-scale Aviatio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DU Liyu XIAO Yulan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Group) Co.,Ltd.)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 thecurrentstatusandshortcomingsofsupplierqualityriskmanagementinlarge-scaleaviatio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It proposes asupplierqualityrisk control mechanism basedonsupplierlifecycle management in six dimensionsprocess integration,goalseting,egularommunication,templateunication,oleclarifcation,andstadards development.Byapplying the PDCA cycle,it establishes a closed-loopsupplierqualityrisk management process through four phases:qualityriscoection,qualityriskassessment,qualityriskcontrol,andqualityiskclosure,anditegatesthe big dataandAIassistance inqualityriskcolectionandevaluation,whicheffectivelyenhancesenterprises’supplier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Keywords: supplierqualityrisk management; supplier lifecycle management; big dataandAIassistance
0 引言
企業普遍意識到內部質量風險易于管控,供應鏈質量風險管控難度大,缺乏風險識別的方法和風險管控的舉措\"。本文提出一種供應商全生命周期質量風險管控機制,探索以大數據與AI模型的應
質量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企業不抓好質量風險的防控,則可能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當前用輔助,幫助企業快速識別供應商質量風險,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防控措施。
1當前供應商質量風險管控現狀
1.1供應鏈質量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大部分航空制造企業都面臨供應鏈質量問題頻發,歸零緩慢的問題,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信心;部分供應商質量管理能力提升緩慢,與企業的要求差距越來越大,隨著企業自身質量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供應商在質量文化、組織機構、質量體系、技術能力等維度均未得到跨越升級,無法滿足企業高標準要求。如何全面的識別并監控供應商質量風險,幫助供應商全方位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確保供應鏈穩定高速發展,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1.2企業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不系統
當前,航空制造企業普遍推行流程化管理,供應商質量風險的管理融人到各業務流程環節中,各業務流程管理顆粒度差異大,管理水平參差不齊2,部分流程僅關注問題識別和處置,缺乏風險監控、升級、以及管理工具的合理運用,導致人力資源大量投人,但流程運行效果不佳,對供應商質量管理能力提升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由于質量風險管理分散,導致企業缺乏供應商質量風險庫,無法有力支撐尋源選型、供應商選擇、供應商改進提升等活動。企業應從系統管理的層面策劃并實施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牽引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各流程有效運行,規避供應商質量風險,為企業保駕護航3]。
1.3供應商信息風險識別及處置流程不清
管理供應商風險信息對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至關重要,當前供應商風險信息均散落在各業務流程中,企業在供應商尋源、選擇時,無法立刻獲取較為全面的供應商風險信息,難以為業務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如何基于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業務流程,實現供應商風險信息匯聚,構建供應商風險信息庫,也是企業供應商信息管理優化的方向。
2 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機制
為全面、準確掌握供應商在不同發展階段和使用場景的信息狀態,我們建立了供應商質量風險管控模型(見圖1)。
企業應基于自身對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的要求,確定管理目標;建立從供應商質量問題發生到供應商質量風險歸零的質量風險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流程;基于采購業務全面梳理供應商質量風險信息來源,制定供應商質量風險信息識別、分類和評估標準;基于差異化的管控目的建立質量風險管控工具包;制定風險措施效果評估規則;明確企業內部相關單位相關角色的職責,確保質量風險信息及時識別、全面識別、有效識別;統一表單,建立質量風險定期傳遞通報機制。

3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流程
按照PDCA原則建立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流程,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的流程看似簡單,但是涉及大量的數據分析,要做好其實非常困難。傳統的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需要依賴人收集大量的數據,并整理分析,對數據源的結構化水平以及質量風險分析人員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但是運用大數據和AI模型,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升對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效率[4]。
下面從4個階段分別說明如何將大數據與AI模型融入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的全過程中。
3.1供應商質量風險收集
在供應商質量風險收集階段,需要根據數據類型確定差異化的供應商質量風險判定標準,收集供應商質量信息,訓練AI對質量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將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結構化數據,供應商質量風險類型及數據來源原則上應包括以下9個維度(見表1)。

3.2供應商質量風險分類評估階段
在供應商質量風險分類評估階段,可通過FMEA工具,將供應商質量風險分為高、中、低風險,通過訓練AI對質量風險信息進行分類,并開展質量風險是否需管控的評估,確定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質量風險及需要繼續跟蹤觀察的質量風險(見表2)。
3.3供應商質量風險管控階段
在供應商質量風險管控階段供應商質量經理需組織建立供應商質量風險跟蹤臺賬,并將質量風險分級進行傳遞,針對需立即采取措施的質量風險,需傳遞給供應商技術經理,供應商技術經理根據供應商質量風險管理工具包(見表3),選擇管理工具,督導或幫扶供應商盡快完成風險歸零閉環。


3.4供應商質量風險歸零階段
在供應商質量風險歸零階段,質量風險措施效果評估人員定期根據質量風險歸零標準,對質量風險措施執行效果進行評估,對達到評估標準,風險已消除的風險問題進行閉環,對未達到評估標準,風險未消除的問題返回至風險評估人員及風險處置人員處,評估是否需將風險升級、增加風險處置工作。
4結語
供應商質量風險管控對大型航空制造企業供應鏈穩定,供應商質量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尤為重要,是企業實現預防式質量管理的重要基礎。本文整合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的質量風險模式,以統一的機制和流程,并輔助大數據分析和AI,實現供應商質量風險的集成管控,全面提升供應商質量管理的效能。
參考文獻
[1] 尤瑞軍.簡析供應商風險管理[J].石油商技,2017(4):53-55.
[2] 趙展,周子元.供應鏈質量風險管理及其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6(2):88-89.
[3] 劉學元,沈慕珍,趙先德.供應鏈質量風險管理對企業質
量績效的影響:供應鏈領導者支持的調節作用[J].華東經濟管理,2019(2):122-127.
[4]葛新庭,謝建國,楊洪娜.數字化轉型與企業供應鏈韌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與供應商的證據[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4(3):13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