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國企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因此,要加大企業資產管理力度,尤其要做好國企債權管理工作,及時清收對應收賬,加大對債權風險的防范力度;同時要優化擔保措施和制度,保障企業債權管理及清收工作的高效開展,從而降低企業債權管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國企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
債權管理的重要性
在國企的資產管理中,債權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當前社會經濟形勢較為復雜,國企債權問題越來越嚴峻,需要加大債權管理力度,進而保障國企財務安全,真正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在具體管理工作中要實現對債權的精準識別、全面評估、動態監控和及時回收,減少壞賬等問題的出現,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通過債權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國企有效防范和科學化解金融風險,進而保障企業資金的高效利用,提高市場競爭力。
企業債權的管理措施
加強債權日常管理一是要及時確認債權,尤其要構建完善的債權管理系統,組建專門的債權管理機構,實現對債權的分類管理,并統一登記造冊,實現債權的全過程管理。要全面采集真實的原始資料,財務部門審核后合規性開具發票,保障債權的精準確認。二是要完善債權臺賬管理,構建債權管理基礎臺賬,以便對所有債權信息進行精準全面體現,如債務人信息、信用登記、業務內容、責任人等,并定期進行核對。三是強化預付款項管理,對預付款項進行嚴格控制,保障預付款項的合法性、合規性,嚴格履行審批程序,把預付款額度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圍內,防止形成新的計劃外應收賬款。
強化債權清收為了對國企債權進行有效清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強化內外部合作,與法律機構等形成合作關系,構建多方協作機制,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債權清收效果;完善債權清收制度,明確具體的債權清收工作責任、流程,創建標準的操作手冊;對債務風險進行嚴格評估,做好事前風險管控和風險預警工作,從而有效控制債權清收風險,尤其要科學評估債務人的信用狀況、償債能力等,以便明確債務風險等級,助力國企制定更加科學、可行的債權清收決策,提高清收效果;強化債權清收信息管理力度,構建更加完善的債權清收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債權的信息化管理和監控;結合債務人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債權清收方式,如法律訴訟、和解、催收等;適度使用債權轉讓方式,進一步拓寬請收思路,從而提高企業資產安全;對債權清收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使其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識、財務知識等清收技巧,保障清收人員具備較高的敏銳感,保障清收方案的時效性和可行性;建立有效的債權清收激勵,結合應收賬款賬齡長短、清收難易程度等,對激勵比例進行合理分配,同時對客戶進行有效激勵,如與客戶簽訂回款計劃,對積極還款的客戶給予一定的折扣或者優惠等。
完善擔保措施首先,在國企債權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擔保措施,尤其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要求,保障擔保行為的合法性、合規性,確保擔保決策滿足國資監管要求。
其次,完善債權擔保內部審批制度和流程,明確不同環節的責任人、權限,如擔保申請、審批、簽署等。同時,還需要對被擔保人的信用狀況、償債能力等進行全面評估,保障擔保決策的科學性。國企要強化內部監督力度,保障審批流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再次,選擇合適的擔保措施。最為常見的擔保方式有一下三種:一是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措施,如果債務人沒有按期償債,需要債務人、保證人中的一方承擔債務;二是低壓和質押措施;三是共同借款合同、差額補足承諾、安慰承諾等支持性函件措施。
此外,強化風險管理。要構建完善的債務風險防控體系,做好事前防控工作,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應急預案,精準識別擔保風險,提高抗風險能力。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共同防范擔保風險。同時要完善債權擔保追責機制,一旦發現違規行為需要嚴肅追責。
強化風險防范第一,為了對國企債權風險進行有效防控,需要完善風險管理體系,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明確債權管理流程,對具體的風險管控職責進行合理分工;同時要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對債權質量進行定期評估,保障風險管理制度的嚴格制定和落實;要優化企業治理結構,強化董事會等部門的監督職能,進而保障債權風險管理決策的透明度;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還要對各個股東的利益進行合理協調,防止在企業治理和風險防范中出現沖突。
第二,要做好事前風險控制工作。做好事前盡職調查工作,對對方財務狀況、行業前景、信用記錄等情況多維度調查和評估,可以引進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風險分析,保障風險評估效果的提升;要科學設計交易結構,引進抵押、擔保等方式分散還款來源;同時還需要在合同中加入風險緩釋條款,如交叉違約條款、提前贖回權等,進而強化事前防控效果。
第三,要做好事中動態監控工作。要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明確具體的指標閾值,如資產負債率、現金流覆蓋率等,這樣對債權風險進行動態監控,要做好高風險項目的動態評級,靈活性調整防控策略;要引進分散化投資策略,防止客戶、行業過度集中,引進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形式,從而有效防控債權風險。
第四,做好事后應對與處置工作。要采取科學的法律手段和應急預案,一旦發現違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保障國有資產安全性;要設置風險準備金,以便對突發性債務違約行為進行積極應對。
第五,完善債權管理制度,開展常態化的債權簽認、清收工作,保障清收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同時要及時提示潛在壞賬風險,如債權余額較大、賬齡較長、壞賬嚴重等現象,需要深入調查經營方向、業績評價導向等;定期專項檢查債權管理部門責任落實情況,科學預警經營風險,一旦發現債權管理不到位的行為,需要及時追責。
作者單位:山西金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