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央企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愈加復雜多變,財務風險也隨之增多。財務風險貫穿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是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強化財務全流程風險防控,對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央企而言,做好財務全流程風險防控已成為央企高質量發展核心內容。
央企財務全流程風險防控的意義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財務風險在央企經營管理中,財務風險防控十分關鍵。以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及控制為途徑,可以實現對各類潛在風險的防范化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風險損失,增強全流程風險把控,實現資金配置的優化,增強資金利用效率,加大企業抵御風險的本領。尤其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壓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中,強化財務風險防控在保障企業資金鏈安全、確保國有資產增值方面意義非凡。
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經營績效財務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成為企業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對財務風險進行全進程管控,可實現企業對人、財、物等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而財務風險管理則可協助企業降低財務成本,促進資金周轉效果,提升企業盈利水平與經營成效,強化財務風險防控,提升央企的核心競爭力。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央企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等方面肩負著重要使命,加強財務風險的把控是實施中央決策安排、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關鍵手段。通過搭建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提高風險管控水平,可推動央企邁向高質量發展。尤其是處于如今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大環境下,強化財務風險管控可增強企業發展的穩定性,為服務國家戰略筑牢堅實根基。
央企財務全流程風險防控存在的問題
風險識別不全面防控意識薄弱如今很多央企對財務風險的認知還局限于事后把控,缺少事前甄別與過程管控意識。部分企業對風險的認知尚顯片面,往往把關注焦點放在顯性風險上,未把隱性風險納入考量范圍,且在風險識別廣度、深度等方面的表現欠佳。同時,基層單位和財務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較為薄弱,對所存在的風險重視程度不足,主動實施管理的意識薄弱,難以在源頭上防范化解風險。
業財融合不深入風險管理脫節業財融合是企業管理大勢所趨,但目前很多央企尚未真正實現財務管理與業務經營的深度融合,二者在戰略、預算、核算、分析等環節仍存在“兩張皮”現象。預算管理與業務計劃脫節,財務核算滯后于業務發生,風險管控未能與業務實際緊密結合;一些企業的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信息不對稱,溝通不暢,存在職責邊界模糊、風險防控職責不清晰等問題,容易造成管理盲區,引發財務風險。
內控體系不健全執行不到位完備的內部控制體系是有效抵御財務風險的重要依托,但眼下很多央企內控體系建設的水準參差不齊,存在制度不健全、流程不清晰、職責不分明等毛問題,難對風險防控形成有力支撐。一些企業雖然建立了內控制度,但在落實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存在制度執行不嚴格、只做表面功夫等現象,使內控管理徒有虛名。目前,內控體系不完善、執行存在不到位等問題已成為制約央企財務風險防控的突出矛盾。
強化央企財務全流程風險識別與防控的策略
構建全流程風險識別機制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樹立全流程風險防控理念,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到加強財務風險防控的重要性,將風險管理理念貫穿于企業經營發展的全過程。從業務活動源頭開始,將風險識別和評估嵌入到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實現風險全過程、動態化管理,構建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閉環管理鏈條。首先,識別關鍵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針對采購、銷售、投資、融資等關鍵業務領域,系統梳理風險點,準確把握風險成因,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有針對性地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對識別出的風險,要建立風險數據庫,實行分類管理,明確防控重點,制定專項應對預案。其次,強化風險預警。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加強對重點風險領域和環節的動態監測,提高風險預警的敏感性和及時性;加強內外部信息的收集與分析,一旦關注風險信號,能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建立風險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采取風險規避、風險轉移等應對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推進業財融合形成協同防控合力首先,企業應提升業財融合的頂層設計水平,在戰略層面統籌全局謀劃,規劃業財融合的整體規劃及實施辦法,厘清業務部門跟財務部門的職責分界,讓管理流程銜接順暢,貫穿業財管理鏈條,構建起上下呼應、部門協作的工作模式。同時,要構建一套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把業財融合狀況歸入績效考校,激發基層單位及部門的積極活力。其次,要促進業財部門間的溝通協同。業務與財務部門需樹立“全局一盤棋”理念,加大溝通互動,打造工作聚合力量。業務部門要積極跟財務部門實施對接,及時交付真實、準確又齊全的業務數據,以利于財務分析工作。財務部門需下沉一線,快速掌握業務情形,密切與業務部門的日常聯系互動,為業務決策給予可靠支撐。此外,要增強財務人員的業務實操能力,加大對財務人員業務知識的培訓力度,提升財務人員對企業業務的領悟與分析本領,激勵財務人員走出辦公空間,走進業務前線,及時察覺并處理問題。
健全內控管理體系切實筑牢風險防線首先,要完善內控制度體系,系統梳理和修訂內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全覆蓋,消除管理盲區。要緊密結合企業實際,細化工作標準和操作流程,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同時制度建設要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與時俱進,保持制度的時效性,并加強制度的宣貫培訓。其次,要提高內控執行的實力。要把內控要求融入業務環節,跟業務操作緊密契合,切實依照制度開展工作,禁止隨意變通;要加大對內控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將其歸入日常管理與績效考核范疇,嚴肅處理失職瀆職相關行為,切實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切實加強審計工作力度,快速發現內控薄弱點,推動持續的整改優化。此外,要推進信息化管理進程,加快財務信息化建設步伐,充分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科技力量,實現業務與財務數據的融合共享,切實加強數據標準化管理,為財務分析及風險管控提供數據支持。
作者單位:中船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