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Status and Strategy Research of New-type Standards System in Gansu Province Based on SWOT Analysis
LIU Hongyan1 SHI Zedong2 (1.Gansu Yujing Standardand TestingCo.,Ltd.;2.Runfeng Zhixin TechnologyCo.,Ltd.,Gansu)
Abstract:Basedon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and research on thecurrent situationofthenew-type standards system construction in Gansu province,this paper uses the SWOT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and threatsof Gansu's new-type standards systemconstruction.It puts forwardcorresponding guiding suggestions fortheissue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high-qualityconstructionofthenew-typestandardssystemin Gansu province.
Keywords:new-typestandardssystem;SWOTanalysis;strategyanalysis
0 引言
以來,甘肅省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標準引領的意識,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
標準已成為與戰略、規劃、政策同等重要的國家治理手段,是保障社會有序運行的重要工具,是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的重要體現。持續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是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
1 研究方法一SWOT分析法
態勢分析法(簡稱SWOT分析法)是一種組織態勢分析與決策輔助工具。該分析方法的特點是能夠將一個研究對象的現實情況進行準確且客觀的描述[]。該方法通過對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機會、威脅等因素進行調查列舉、矩陣排列,使用系統性的思維將各種因素相互匹配加以綜合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給出客觀全面的決策建議[2-3]。本研究通過SWOT分析法解析目前甘肅省新型標準體系的發展策略,制定矩陣分析量表,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模式
1.1內部優勢(Strengths)分析
1.1.1基礎規模初具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甘肅省新型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標準體系引領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開放的技術支撐作用,甘肅省不斷加大標準化工作力度,新型標準體系建設不斷加快,政府主導制定的地方標準和經營主體制定的團體標準數量實現快速增長,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標準數量明顯提升,標準涵蓋的領域不斷拓展,新型標準體系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
1.1.1.1政府主導制定標準
地方標準作為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是構建新型標準體系的堅實基礎。甘肅省現行省級地方標準共1631項,在西北地區排名第1,全國排名第12,主要集中在農業領域,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標準相對較少。農業標準1348項,占比 82.65% ;工業標準69項,占比 4.23% ;服務業標準10項,占比 0.61% 社會事業標準204項,占比 12.51% 。所屬行業分類情況如圖1所示。
1.1.1.2市場自主制定標準
團體標準在經營主體制定標準中最具活力,是新型標準體系提高標準供給水平的關鍵。企業標準既是質量基礎,更是標準體系的基石。甘肅省團體標準工作雖起步相對較晚,卻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注冊團體從2017年的2個增加到了58個,公開的標準從2017年的2項增加到了235項;企業標準自2016年實施自我聲明公開以來,每年公開數量穩步增長,公開標準從2016年的2568項增加到了25583項,涵蓋33644種產品。
1.1.2地方標準申報積極性持續高漲
近年來,甘肅省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下,申報省級地方標準的積極性相對較高,申報范圍覆蓋農業、基礎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各領域。表1給出了近5年來全省地方標準申報和立項基本情況。
注: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全年只下達2批制修訂計劃,立項標準數據偏差較大。
1.1.3制度性保障體系日益完善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甘肅省標準化發展建設配套制度日趨完善,先后出臺《甘肅省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甘肅省貫徹落實lt;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gt;實施意見行動計劃》《甘肅省標準化條例》等政策文件。全省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相繼印發了《貫徹lt;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gt;實施方案》,標準化工作與行業管理、地方發展有效銜接、同頻共振。
1.2內部劣勢(Weakness)分析
1.2.1標準有效供給能力不強
(1)經營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相較于甘肅省地方標準規模和數量,團體標準數量明顯偏低,經統計團體注冊數量在西北5省、自治區中排第3,在全國排名第28,全國排名靠后,未能發揮其作為政府公益性標準的補充作用。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落實不到位,公開率偏低。
(2)標準體系結構失衡
標準與產業需求發展貼合度不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關聯度不高,在智能制造、生物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等新興產業和文體娛教、康養旅游、公安消防、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領域的標準嚴重缺乏。在相對健全的農業地方標準領域,標準也主要集中在種植養殖技術環節,覆蓋農業加工、儲存、包裝和流通等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還未建立。
(3)地區間發展不均衡
目前發布的地方標準均是省級地方標準,起草單位又主要集中在省級科研部門,市、縣兩級參與度較低,市級地方標準還未實現“零的突破”。團體標準發布主體主要集中在省本級,市、縣兩級只有定西、平涼等6個市州和會寧、靜寧等10個縣的社會團體發布了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除了金昌、平涼和武威,其余市州工業類標準公開率均未超過 10% 。
1.2.2標準質量不高
(1)實施率不高
截至目前,“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信息平臺”中檢索次數不足50次的標準占 60% 以上,“企業標準信息服務平臺”上僅有 5.5% 的團體標準和 14.4% 的地方標準被企業直接采用,大量標準未能有效使用,標準有效實施評估機制未建立。
(2)創新性不強
地方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填補空白數量明顯偏少,團體標準在區塊鏈、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領域的補充不夠,創新成果向標準轉化不充分。
1.2.3專業人才缺乏
相對于發達省份,甘肅省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標準化組織技術隊伍薄弱。從事標準化工作的人員偏少,專職標準化研究人員更是匱乏,工作人員多身兼數職,工作量大、頭緒多、任務重,大多忙于應付,致使基層標準化監管不到位、專業研究和學習不夠。相當數量的企事業單位沒有專職標準化工作人員。懂管理、懂技術、懂標準的復合型人才普遍缺乏。同時,標準化服務專業機構較少,專業標準化人才市場供給嚴重不足,使得經營主體標準化支撐力量不足。
1.3外部機遇(Opportunities)分析
1.3.1良好的政策機遇
近年來,中央政府與甘肅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為推動新型標準體系構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機遇。《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標準化活力,優化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二元結構”。《甘肅省標準化條例》明確大力支持先進企業標準、團體標準,著力激發市場標準活力。2023年3月,甘肅省委、省政府發布的《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gt;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導制定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
1.3.2廣泛的社會參與度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意味著標準化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產業和貿易領域,而是將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社會事業等各個領域和角落,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領力量,需要政府、市場、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和推動,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既能為標準化工作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多元的視角,也為標準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1.4外部威脅(Threats)分析
1.4.1經費支持不足
甘肅省每年用于標準化研究的經費不足300萬元。在資金支持不足的情況下,各行業領域根據該省產業發展實際開展標準化基礎性和系統性方面的研究難度較大,各單位在地方標準制修訂、團體標準培優、企業標準“領跑者”爭創、標準有效實施評估等工作主動性不足,致使標準化工作整體水平滯后于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標準化開展進度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步伐。
1.4.2技術變革挑戰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對標準化工作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肅省需要密切關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發展趨勢,及時制定或修訂相關標準,以支持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2 基于SWOT分析的建設策略
基于對甘肅省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現狀的SWOT分析,筆者構建了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策略矩陣,具體如表2所示。
2.1SO發展型策略
明確重點方向,加快構建新型標準體系。引導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加快構建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二元結構:一是在全國率先設立省級“地方標準技術審評中心”,強化地方標準立項和審定的專業水平,嚴格界定省、市級地方標準制定范圍,防止形成地方標準技術割裂和交叉重復。二是出臺扶持團體標準規范優質發展指導意見,進一步調動團體標準在促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市場規范和社會治理中的積極
作用。
2.2WO扭轉型策略
調整體系結構,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有效統籌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調整地方標準體系結構,引導團體標準填補地方標準空白,重點加強社會急需的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標準的研制。一是推動地方標準減存量、提質量,加大力度整合一批、修訂一批、廢止一批地方標準,為大幅提升團體標準規模數量預留空間。二是以實現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各領域標準化全面協調發展為目標,加大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研制力度。
2.3ST多元化策略
強化標準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與標準融合發展。一是加快出臺《關于深化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推動技術研發、標準研制與產業推廣同頻共振,縮短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標準研制周期,激發團體標準的創新活力。二是建議制定研究《甘肅省標準標識管理辦法》,對符合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要求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加貼“甘肅標準標識”,激勵企業爭創企業標準“領跑者”,以標準助推產業競爭力和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升。
2.4WT防御型策略
夯實工作基礎,建立資金和人才保障機制。一是做好資金保障,建議每年在省級財政層面保障全省不少于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新型標準體系構建中的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標準攻堅、標準培優評先等工作。二是深入實施《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建立健全標準化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打造一支熟悉技術、管理和標準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動態完善甘肅省標準化專家庫。三是完善產業標準化支持政策,提高甘肅省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幫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實現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3結論
本文基于SWOT分析工具對甘肅省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現狀展開分析,可以有效識別自身優劣勢,對外部機遇、威脅進行動態分析,制定多元化戰略調整策略,有效促進甘肅省新型標準體系高質量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汪圣,任麗娟,聶玉霞.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書房文旅融合服務策略[J].圖書館工作研究,2023(7):65-72.
[2]孫一博,賀夢瑩,陳愛桃.基于態勢分析法的吉林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游資源分析及對策探討[J].林業勘查設計,2022(5):48-51.
[3]任少華,孫一博.基于SWOT分析的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游資源現狀分析[J].林業勘查設計,2023(6):70-74.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