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您在汽車行業擁有30多年的工作經驗,曾擔任過研發工程師、高管等職位,還曾擔任全球第六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現代摩比斯(HyundaiMobis)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鑒于您豐富的從業經歷,您如何看待國際標準的作用和重要性?這些工作經歷對您擔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后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點產生了哪些影響?
曹誠煥博士: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非常幸運地親眼見證了標準的非凡力量及其改善生活的巨大潛力。國際標準雖然通常不引人注意,但對貿易、出口和跨境電商至關重要。它們提供了進入全球市場的切入點,有助于建立對商品和服務的信任和信心,并最終推動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
在這個監管日益分散的時代,國際標準提供了一種全球公認的通用語言和一致框架,實現了跨境的技術互操作性。這對于全球汽車行業尤為重要,該行業必須遵守眾多目標市場的各種法規和當地的認證要求。
安全和質量是汽車研發的重中之重。達到最低質量門檻需要遵守ISO標準等既定標準和監管框架。ISO的標準制定流程是基于共識、由諸多利益相關方參與的,這為ISO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信任和尊重,也讓貿易商和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充滿信心。
然而,只有傾聽受眾一一來自不同行業和社會領域的標準使用者一一的聲音,我們才能維護好聲譽。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格局中,制定更貼近市場、以客戶為中心的標準至關重要。雖然ISO仍以強大的制度原則和傳統為基礎,但也能從私營領域實踐的效率和速度中獲益。
隨著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ISO必須采用更靈活、響應更快的標準化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務市場。ISO應重視及時性,市場需求,客戶導向,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等因素,交付產品應以目標為驅動。
為了保持與時俱進并繼續提升質量、安全和創新,我們必須足夠靈活,并積極傾聽終端用戶的意見。只有通過響應用戶的需求并保持開放的態度,我們才能確保ISO標準繼續滿足最高期望并促進全球進步。
在您擔任ISO主席之初,您設定了在任期內要重點開展的五大行動。如今一年多過去了,在推進這些優先事項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或顯著成就?
曹誠煥博士:過去一年,ISO在這些方面取得了許多顯著的進展。其中包括:建立了全球危機應對機制,在開展ISO能力建設活動中更多地使用數字學習解決方案,以及為發展中國家參與標準制定增加了機會。在全球環境基金(GEF)、德國國家計量院(PTB)和瑞典國際發展合作署(Sida)等ISO合作伙伴以及韓國標準技術局(KATS)等ISO成員的支持下,ISO還加強了對新興經濟體發展的支持。
我們在提升ISO的知名度和強化其全球影響力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ISO領導層參加了各類全球活動,例如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日內瓦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會和2024年巴黎奧運會。
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國會議(COP29)上,ISO積極發聲。我們聯合主辦了首個標準展館,這個充滿活力的平臺展示了標準如何在將氣候承諾轉化為可衡量的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最近,在世貿組織成立30周年慶典上,ISO秘書長塞爾吉奧·穆希卡(SergioMujica)與世貿組織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伊瓦埃拉博士(Dr.NgoziOkonjo-lwaela)共同強調了國際標準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作用。
但只靠我們自己,無法取得成功。《ISO戰略2030》的核心是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使我們能共享專業知識、打破壁壘,在整個標準生態系統中實現協調一致。去年,我們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合作就印證了這一點,雙方共同制定了《ISO/UNDP可持續發展目標指南》。該指南于去年9月在ISO年會上發布,旨在加快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我們與UNDP等全球認可的戰略合作伙伴開展合作,確保可持續發展工作協調一致、透明且富有成效。今年12月,這些合作將達到頂峰,屆時ISO將與世界標準合作組織(WSC)伙伴一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共同在韓國首爾舉辦具有開創性意義的2025年國際人工智能標準峰會。去年,聯合國通過了《全球數字契約》,該峰會響應了聯合國關于通過國際標準加強人工智能治理的號召。鑒于中國近年來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取得的飛躍式進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的參與將尤為重要。
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速崛起,ISO如何通過標準化來支持和引導這些發展?能否分享ISO在標準數字化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
曹誠煥博士:由于世界各國政府采取了不同的人工智能治理和監管方法,我們迫切需要制定全球基準,以確保跨市場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ISO/IEC人工智能聯合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人工智能國際標準可以填補這一空白。這些值得信賴的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和政策制定者建立符合良好商業行為規范的負責任、合乎倫理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
例如,我們的旗艦標準ISO/IEC42001通過為組織內部人工智能系統的負責任管理和實施提供指導,助力人工智能治理。通過聚焦互操作性、透明度和安全性,國際標準為人工智能領域創建了促進信任的通用語言。
去年,隨著聯合國《全球數字契約》的發布,世界朝著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該契約強調,標準制定組織之間要加強合作,以推動制定和采用具有互操作性,并能維護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續性和人權的人工智能標準。ISO全力支持這一倡議,目前正在與IEC和ITU等標準制定組織、ISO成員、區域標準機構和其他戰略合作伙伴
攜手推進相關工作。
除了制定人工智能標準,我們還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進系統,并推動標準制定流程的變革。
在線標準制定(OSD)平臺是我們與合作伙伴IEC的聯合項目,目的是實現在線標準制定,并推動兩個組織的數字化轉型。隨著最近首個完全使用該工具制定的標準(涵蓋編寫、評論和編輯階段)發布,OSD現已成為ISO標準制定的默認平臺。
我曾建議成立新的ISO伙伴項目(ISOCompanionproject)。該項目通過基于人工智能的對話式體驗,幫助ISO技術社區解決在標準制定中遇到的問題。目前,該項目的試點計劃正在進行,最終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將人工智能應用于ISO的整個價值鏈,提高效率并創造實際價值。
該項目在短短3個月內完成交付,這表明ISO中央秘書處不僅在標準制定方面,而且在開發創新快速且高效的產品以滿足我們成員的需求方面,都處于人工智能轉型的前沿。
從您的角度來看,塑造國際標準化未來的關鍵趨勢是什么?ISO應該如何應對新興的全球挑戰?
曹誠煥博士:氣候變化、能源短缺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帶來的影響會波及所有人。應對這些全球挑戰需要緊迫而有意義的合作、創新和國際化方法。
ISO通過制定標準,在引領世界走向更美好未來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ISO已經證明,我們能夠靈活應對市場需求,例如為各組織制定實施ESG實踐的指南,并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國際標準的格局正在迅速演變,最近的一些進展對增強可持續性、創新性和包容性具有重要意義。ISO和IEC成立的量子技術聯合技術委員會彰顯了我們致力于探索新興技術的決心。我們在生物數字融合和元宇宙方面所做的工作正在塑造數字時代的未來,并且最近新成立了腦機接口分委會。
與此同時,「SO循環經濟技術委員會制定的首批標準正在幫助各類組織最大限度地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ISO還與WSC伙伴IEC和ITU攜手在去年啟動了“人工智能與多媒體真實性標準合作”,旨在制定人工智能水印、多媒體真實性和深度偽造檢測技術的全球標準,以應對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
在未來幾個月,ISO還將參加兩個重要的標準相關人工智能活動:7月在日內瓦舉行的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會標準日活動,12月舉行的2025年國際人工智能標準峰會。
鼓勵全社會更廣泛地參與標準化工作至關重要。ISO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吸引中小企業以及青年專家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曹誠煥博士:在ISO,我們堅信要積極傾聽各方聲音,以確保我們的標準符合全球需求。我們致力于提升ISO體系的包容性和多樣性。我們基于共識的標準制定流程涵蓋了各行各業的廣泛利益相關方,確保所有意見都得到充分考慮一一無論其年齡或背景如何。
中小企業占全球企業的絕大多數,但往往由于資金或資源有限而面臨獨特的挑戰。ISO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專門制定了旨在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標準制定的指南。
年輕一代的參與也至關重要,在中國,他們是創新的強大驅動力。讓青年專家參與標準制定將帶來三大好處:為技術界帶來新視角、理念和技能;讓技術委員會具有連續性;以及增強ISO體系的多樣性,使年輕人能在傳統上由老一輩主導的領域中發揮作用。
然而,僅僅談論這種參與是不夠的。研究表明,許多年輕人通常對標準和標準化并不熟悉。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下一代技術專家將如何參與標準制定流程?「SO及其成員正在竭盡全力積極吸引和賦能青年專家,并制定計劃來提高他們的標準化意識。
這些舉措包括一個專門的項目,旨在支持我們的成員吸引、聘用和留住青年專家參與標準制定流程。此外,ISO每年還會資助一名研究生或一支團隊,用于開展基于特定主題的國際標準影響評估相關研究。
此外,由ISO前主席張曉剛博士發起和贊助的“國際標準化青年專家獎”旨在表彰有前途、能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青年專家,助力其成長。他們為標準化行業帶來了熱情、創造力和新思路。
通過這些舉措,我們的自的是創造一個有利于年輕人蓬勃發展的環境,推動標準體系走向更可持續、更具包容性和韌性的未來。
在過去兩年里,您參加了中國主辦的多場重要會議和活動。您如何評價中國在ISO國際標準化工作中的作用和貢獻?對未來加強ISO與SAC的合作,您有哪些建議?
曹誠煥博士:作為ISO主席,我非常榮幸能多次訪問中國,并與SAC的工作人員會面,探討他們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關鍵作用。中國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也是ISO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中國專家在大約90個ISO技術委員會中擔任領導職務,涉及塑料、航運和海洋技術、教育和學習服務等重要領域。中國還廣泛參與了約780個技術委員會和分委會的工作,涉及礦石和金屬、化學品以及貨物分銷等諸多領域。
我歡迎并鼓勵SAC更多地參與ISO的技術活動,特別是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重點相關的活動。國際標準作為貿易的強大推動力,對于促進中國參與區域和國際市場至關重要。因此,SAC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貢獻對中國國家層面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全球層面,SAC可以在制定應對當前環境和可持續性挑戰的標準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可再生能源、溫室氣體排放和循環經濟。SAC還擁有專業知識,能夠通過參與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和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標準制定,推動變革性技術和數字化轉型。
中國各行各業的專家和利益相關方的投入有助于確保ISO標準更加滿足市場需求并提供多樣化的用戶體驗,從而促進跨境認同和信任。ISO與SAC之間的關系是互惠互利的。
SAC還通過加入ISO理事會和技術管理局(TMB),為ISO的治理和技術活動作出了顯著貢獻。SAC的持續參與和投入對確定ISO的戰略方向至關重要。
最后,我贊賞SAC為落實《ISO戰略2030》所做的努力,包括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開展標準效益研究、加強標準版權保護以及促進能力建設。SAC的合作與貢獻對于實現ISO“讓人們的生活更輕松、更安全、更美好”的愿景至關重要。
簡介
曹誠煥博士自2024年1月1日起擔任IS0主席,任期兩年。他擁有30年的汽車行業高管和研發工程師的經驗,曾擔任全球第六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現代摩比斯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在擔任現代摩比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之前,他曾擔任現代汽車集團的研發副主管、研發規劃與協調執行副總裁,以及現代美國技術中心總裁。他還曾擔任現代汽車集團旗下汽車半導體和軟件子公司HyundaiAutron的首席執行官。
作為工程經理,他在技術和相關標準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他同時擔任韓國自動駕駛汽車標準化論壇主席、韓國標準委員會理事會成員,以及韓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并在韓國首爾西江大學任特聘教授。
他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以及韓國首爾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