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雙城記

2025-08-07 00:00:00于少晶
山東文學 2025年7期
關(guān)鍵詞:樂山齊魯王先生

題記

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時任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的王獻唐先生為保護館藏古籍圖書文物免遭毀壞,在向省政府申請款項被拒后,遂揀選了部分精品,分三批運至孔府保存。后見曲阜亦陷于炮火中,他便從中挑選了五箱共計2111件套精品文物,與當時圖書館編藏部主任屈萬里和工友李義貴一道,護寶南下,輾轉(zhuǎn)行程七千余里,用時近一年零一個月,最終抵達樂山。這批文物被存放于樂山大佛寺附近的山洞中,安然度過了十幾個春秋。為了生計和提供護寶經(jīng)費,王先生、屈先生二人先后離開樂山到大學和學術(shù)團體履職,留下李義貴一人獨自守護。直至1950年12月,這批國寶才回到齊魯大地,并成為后來山東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一部分。十三載艱難護寶,十三年親人離別,為了保護齊魯文脈,他們犧牲了個人的小愛,為國家付出了大愛。

最早聽說三人護寶南遷的故事,是緣于一件文物,山東博物館展廳里的一枚小小的秦二世元年銅詔版。這枚銅詔版左上角殘缺,殘留的部分鑄有秦二世為強調(diào)自己繼承父親的政治遺產(chǎn),繼續(xù)實行統(tǒng)一度量衡的政策所頒布的詔書。一枚銅詔版,誕生于兩千一百年前,見證了秦朝統(tǒng)一與動蕩的時代,之后,傳世兩千多年,又不知經(jīng)歷過何種的風云變幻。而當時光流轉(zhuǎn),進入20世紀之后,在中國大地上發(fā)生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抵抗戰(zhàn)爭中,這枚銅詔版再次經(jīng)歷了七千多里跋涉的征途,從濟南到樂山,度過了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為壯烈的戰(zhàn)爭歲月。而保護它和其他兩千多件國寶南下的三位人物,為后世書寫了一段忠肝義膽的護寶傳奇。

歷史的煙塵常常在不經(jīng)意間被撥開,當我去探尋時,感覺自己仿佛踏入時光的河流。

早春的一個午后,我與蕾一起,步行走過上新街、南新街的老街老房,穿過齊魯醫(yī)院的病房大樓,拐過一段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廣智院北部院墻的六邊形花格裝飾窗映入眼簾。

在“廣智院”三個大字的門額下,我們看到了開闊敞亮的院子里,一群身穿白色護士裝的女士們,正站在那棟有名的中西合璧的雙層雕花樓前臺階上拍照。春日陽光和暖,新發(fā)的嫩葉點綴在枝頭,樹下閃爍著細碎柔嫩的光影。

看門的大哥走出來,提醒我們這里不對外開放。蕾用濟南話說,自己從前住在這里,來找找兒時的記憶。大哥立刻很高興地用地道的濟南話說,他從小就住在北邊街上,在這里工作十來年了。聊了一會兒周圍老街的事,我們被允許到院里走走看看。

這處老院老建筑,在一百年前曾經(jīng)是濟南的明星場所。一位名叫懷恩光的英國傳教士將他原在青州創(chuàng)辦的博古堂遷到濟南,建立了廣智院。廣智院的建筑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庭院式布局,青磚黑瓦、翹檐花脊,墻上裝飾有精美的磚雕,院內(nèi)連廊、花徑連接起各個建筑主體,同時還采用了西洋的建筑元素,拱券門窗、鐵藝院門、八棱石門柱,處處顯示出中西文化的交映。當年的廣智院集展覽、宗教禮儀與文化教育于一體,是一所早期的博物館。而眼前所見保留下來的雙層主樓,正是當年的陳列大廳,現(xiàn)在為齊魯醫(yī)院院史展示廳。老舍先生當年在齊魯大學任教時,住在不遠處的南新街,他用幽默的語言記錄了當年廣智院的景象,今天讀來仍然令人會心一笑。正如今天的博物館一樣,當年人們蜂擁而入,其中有一部分大約是懷著看熱鬧的心理,走馬觀花或是打卡一游。即便如此,展覽的內(nèi)容或多或少會在參觀者心中留下一點印象,起到一些啟發(fā)民智的作用。

正因為廣智院前世的博物館身世,在新中國成立后,這處由英國人投資的老建筑便成為新成立的山東博物館的自然陳列室。而蕾的媽媽,作為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曾經(jīng)在這里度過了許多年的時光。

蕾帶著我在院子各處觀看。從前這里的院子里便種了各種樹木花草,如今高大的樹木仍然陪伴著這棟充滿故事的樓房。兒時的蕾在等候媽媽的時候,便常常在院中花壇邊窄窄的階梯上,張開兩手作平衡,小心地走來走去,一走就是好半天。蕾記得最清楚的是院中有許多棵無花果樹,夏天無花果熟時,她喜歡去摘下果子,看著果子蒂部冒出乳白的汁液,然后掰開果子,吃里面甜甜的果肉。當然,果子雖然甜美,但在摘果子的時候卻常常有可怕的黑蚊子,在細嫩的皮膚上叮出一個個蚊子包。

我們走上臺階,進入展廳,剛才那群護士也進入?yún)⒂^,有專門的講解員為他們介紹齊魯醫(yī)院的發(fā)展史。這里是醫(yī)護工作者的圣殿,而一百年前,則曾是眾多當?shù)孛癖妬碛^看西洋景的場所。我們轉(zhuǎn)過主樓,來到后面的附樓,現(xiàn)在這里是醫(yī)院的圖書室。縱深的書架之間形成幽深的通道,遠遠看去,仿佛是一條時光的走廊,似乎人一走入那條廊道,便會穿越到一百年前的老濟南。

蕾有時會跟著媽媽進入自然庫房,那里擺放著一排排的大玻璃瓶子,里面用藥水浸泡著各種動物標本,甚至有嬰兒胚胎標本。蕾并不害怕,她會盯著那些已經(jīng)有隱約眉眼的胚胎看上半天,充滿好奇。

蕾說,媽媽膽子特別大,她跟同事常到煙臺的蛇島上捕蛇,回來做成標本。媽媽的手也特別有勁,到90年代博物館搬家到千佛山腳下時,媽媽和她的同事們一起將高大的恐龍骨架化石一塊塊拆下,裝箱,運輸?shù)叫吗^,重新搭建。

媽媽一直在山東博物館工作,蕾也在千禧年之后成為一名博物館的工作者。后來,她又成為一名專職講解員,向無數(shù)參觀者講述館中文物與山東歷史。她常常講解的文物中,便包括那枚秦二世元年銅詔版,以及許多當年與銅詔版一道南下在外輾轉(zhuǎn)了十三年的文物。

而當年護寶南下十三年后才回到濟南家鄉(xiāng)的李義貴,便是蕾的姥爺。

我和蕾穿過南新街、上新街,來到濟南道院高墻大院的后面。新中國成立后組建的山東博物館將歷史陳列室設(shè)在濟南道院,被內(nèi)部人簡稱為西院,與廣智院東西并立。但現(xiàn)在這里尚未開放,我們只能從街上仰頭看到院里伸出的綠色琉璃飛檐,想象著照片里看到的那棟莊嚴典雅的中式建筑和復雜精美的雕甍。濟南道院的西北方向,有博物館70年代末建起的宿舍樓,蕾的一家曾與姥爺一起在這里居住。而在這棟宿舍樓建起之前,王獻唐先生曾經(jīng)住在這里的一棟四合院里。

1960年,王先生病重在齊魯醫(yī)院住院時,蕾的媽媽才六歲,幼小的她被安排每日給王先生送飯。當王獻唐先生去世時,義貴一定非常傷心。他們二人,一位曾是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山東金石所負責人、山東博物館籌備處副主任,為山東乃至全國圖書及文博事業(yè)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一位是圖書館及博物館的工友,默默無聞地奉行著最忠誠的做人原則。二人在人生正當年的時候相識,共同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硝煙,護寶南下輾轉(zhuǎn)七千余公里,又在異鄉(xiāng)各自苦苦熬過最為艱苦的時光。二人既是上下級的同事關(guān)系,又是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與伙伴,彼此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

蕾的姥爺李義貴與王獻唐先生的緣分,始于上世紀30年代的大明湖畔。

義貴于20世紀初出生于濟南歷城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忠誠為本,以義為貴,普通的農(nóng)民心中,對于儒家文化的正義與氣節(jié)懷有格外的鐘愛。義貴在最樸素的鄉(xiāng)村教育中接受了傳承千年的文化熏陶,養(yǎng)成了忠厚誠實的品質(zhì)。義貴生就一副山東大漢的身板,成年后來到濟南城里,為了謀生,他吃苦耐勞,可能嘗試做過各種體力活,練就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靈活機智的生存本領(lǐng)。

或許正是因為義貴憨厚質(zhì)樸的品行和沉穩(wěn)可靠的辦事風格贏得了王先生的信任。

山東省立圖書館創(chuàng)立于1908年,地址在大明湖西南側(cè),由當時的山東提學使羅正鈞題寫的“遐園”二字至今仍然面對著波光蕩漾、水色瀲滟的大明湖。1929年王獻唐先生來館主政后,出于對保護齊魯文脈的一腔熱血,他廣泛搜集古籍文獻及金石文物,使得當時的山東省立圖書館成為收藏量最豐富、館藏物品水平達到一流的省級圖書館,齊魯間的珍物因此擁有了一處薈萃之所。其間,因原藏書樓遭到毀壞,王先生親自參與設(shè)計建造了新的藏書樓。這座兩層磚混結(jié)構(gòu)的藏書樓取古天象“奎星主魯、虛星主齊,以二星之分野,括齊魯之疆域”,意在涵蓋齊魯之精華,命名“奎虛書藏”,其中想必寄予了王先生內(nèi)心無限的期待。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濟南、德州、青島戰(zhàn)區(qū)接受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奎虛書藏”的一樓大閱覽室內(nèi)舉行。

今天,“奎虛書藏”這座山字形的紅磚小樓仍然靜立于大明湖邊,成為現(xiàn)在山東省圖書館的分館。樓內(nèi)安靜明亮的閱讀室成為一方大隱隱于市的讀書理想之所。

樓外花園內(nèi),花木扶疏、天光水影交映,外來游人或穿梭于水池花榭間,或駐足休憩于回廊樹蔭下,是一處風景優(yōu)美的理想所在。而八十多年前的圖書館,同樣是一處可以時時予人以耳目與心靈美好洗禮的居所。屈萬里先生也是在上世紀30年代入館成為一名研究館員的,后成為編藏部的主任。他曾在書中描繪過當年圖書館的風景:“館在大明湖畔,南望歷山,北挹鵲華,水林明瑟,擅稷下風景之勝。館中花木繁茂,幽徑竹籬,布置亦具匠心。”屈先生不吝辭藻,描繪了圖書館周邊的四時美景,以及他與同人在此度過的神人般的生活,“同人等或喜考據(jù),或耽吟詠,退食之暇,各稽所業(yè)。仕流譏為書蠹,學人羨其登仙。私心竊幸,擬終吾生于斯矣。”或許屈先生與王先生一樣,當年對這里寄予了終生的夢想,以為可以與園林湖水小樓書籍相伴,醉心于收藏與研究,終其一生。

然而,戰(zhàn)爭改變了一切。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國家命運與三個人的人生軌跡,都在那一刻發(fā)生巨大轉(zhuǎn)變。

時間回到1937年。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初期,日軍源源進關(guān),將戰(zhàn)事不斷向南推進,韓復桀不戰(zhàn)而退,令濟南全民震驚,居民紛紛逃離,機關(guān)人員也幾乎逃避一空。王獻唐先生在慨嘆當局“識不堅、心不定”的同時,無奈做好了文物遷移的準備。

彼時的王先生,面對時局巨測,內(nèi)心最為擔憂的是圖書館內(nèi)大量珍藏書籍文物的命運。他安排家人離濟回老家避難后,便一人住在館中,守候著他傾注心血收集的古籍文物。面對外面混亂的時局,面對著空蕩蕩的讀書室,他的內(nèi)心是何種的焦慮?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弟每日一人吃飯,甚覺孤單”。幸有同道的友人欒調(diào)甫前來作伴,兩人偷得短暫的安寧,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竟然可以徹夜談論古物研究。

但風雨畢竟還是來了。

王獻唐先生決定先將部分文物運至孔府—一當時他認為最為安全之所,予以暫存。王先生決定傾盡自己的力量,并在有良知的友人資助下,選擇了值得信任的屈萬里同人和忠誠的李義貴工友,將部分可以攜帶的文物珍品護送至曲阜。

初期,王先生只是計劃將部分珍貴文物送至孔府保存,但后來隨著戰(zhàn)事的惡化,孔府也已經(jīng)不再是世外桃源。他遂決定揀選出最為重要且便于攜帶的文物,由三人護送,一路南下。自此,開始了護寶南遷的漫漫征途。

歷史上有李清照攜寶南遷。其夫妻二人平生所藏只能選出少量帶走,剩余的物品基本毀于戰(zhàn)火。八百多年后,又有王先生三人護寶南遷,而山東省立圖書館之前所藏的大量圖書文物因無法帶走,在戰(zhàn)亂中被軍民哄搶,幾乎喪失殆盡。歷史常常上演著重復的故事。清照所攜之物是其夫妻私人珍藏,她孤身一人顛沛流離,卻將平生所藏視作生命。王先生三人的護寶小組所保護的卻并非個人物品,而是家鄉(xiāng)的精粹,他們?yōu)辇R魯文脈的延續(xù)殫精竭慮。王先生說:“本館為吾東方文獻所薈萃,脫有不測,吾輩將何以對齊魯父老?”“冒險而來,在吾輩可能范圍內(nèi),不如此無以對齊魯父老,內(nèi)疚于心,終吾身不能釋矣。”無論是清照以一己之力,在混亂的時局里仍然不棄所愛,還是王先生三人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在炮火紛亂中視文物如生命,令人深受感動的是他們對于這些承載著祖輩文脈之物的拳拳赤子之心。

我想,王先生與屈先生、義貴之間的選擇,也是一種雙向奔赴吧?王先生慎重選擇的護寶之人,屈先生年富力強,忠誠可靠,在研究方面有執(zhí)著的精神,治事嚴謹;而義貴是純樸踏實可靠的館友,日常少言寡語,遇事時卻靈活機變。對于屈先生和義貴來說,在戰(zhàn)爭初期的紛亂局勢中,毅然承擔這樣的責任,為了文物的安全,為了王先生的囑托,離家南下,這又是何等的擔當啊。離開濟南時,義貴31歲,兒子才不過半歲,屈先生30歲,妻兒留在濟寧老家。或許正是王先生對圖書館和館藏珍品一直以來所給予的無私的奉獻和滿腔的熱情感染了二人,或許是他們自己心中深藏的家國情懷與忠義大愛在此時進發(fā)出來,或許,他們?nèi)硕紤汛б活w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正義之心,在那時,令他們做出了共同選擇。

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他們用行動述說著真誠的大愛。

三人攜帶著那些珍寶,帶著不負齊魯父老的信念,在遷徙逃難的大軍中,在本國將士與侵略者對抗的戰(zhàn)火里,在對未來遙無可期的不安中,過銅山,經(jīng)汴鄭,出武勝關(guān),抵漢口,再至萬縣。在萬縣居住了八個月后,又動身經(jīng)重慶,過宜昌,穿三峽,最終到達樂山。

戰(zhàn)爭,是我們在歷史、在影片里常常看到的場景,但對于真正親臨其間的人,卻意味著冷冰冰的死亡、炮火的轟鳴、親人的分離,以及路途中的焦灼彷徨。他們經(jīng)歷過敵機轟炸流彈飛射的危急時刻,有過船上失足險遭江流吞噬的危險,面臨著經(jīng)費斷絕難以為繼的窘境,曾在大量難民紛紛逃難的碼頭中為求得船票而苦候多日,也有過為搬運沉重的箱子卻尋人不著的無奈,令人不免生出“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的慨嘆。兩位本是醉心于研究的讀書人,和一位質(zhì)樸的山東漢子,在戰(zhàn)爭威脅的亂世中為了國寶耗盡心力。

但我在讀到屈先生的書時,除了起伏揪心的擔憂,心中還不時涌動起暖流。兩位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修養(yǎng),令他們即使面臨艱苦的困境,仍然保留著對于歷史文化的研究熱情,保持著對山川風物的熱愛。他們在洶涌危險的江流中,也不忘尋找三峽兩岸的古跡,在不眠的夜晚與古人對話。即便在清貧的山村中暫住,他們也從不誤時光,讀書研究、訪古尋幽。而默默無聞的義貴,則以豐富的生活智慧為三人做好后盾。在農(nóng)歷新年,他外出尋得三枚湯圓,安慰了逆旅之中疲憊憂思之心。

為了籌措經(jīng)費用于保護這批國寶,在傅斯年先生的推薦下,王先生爭取到了中英管理英庚董事會的研究經(jīng)費資助,掛名國立武漢大學教授,從事史學研究,從而獲得了寶貴的收入作為護寶費用。因武漢大學戰(zhàn)時遷到樂山,因此,樂山,便是這批國寶南遷的最后一站。

三人從離開曲阜,到輾轉(zhuǎn)七千里最終到達樂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自此,文物不再遷徙。

此后,那枚秦二世元年銅詔版,與其他兩千多件珍貴文物一道,在樂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上某處洞中,靜靜度過了十二年的時光,避過了烽火戰(zhàn)亂的襲擾。在它們滄桑的經(jīng)歷中,又增加了一道傳奇的光芒。

我于清明節(jié)假期,來到了樂山。

樂山古稱嘉定,處于岷江、青衣江及 大渡河的三江交匯處,自古以來便以山川 秀麗、風景優(yōu)美而聞名,而且因交通便利, 商業(yè)隆盛。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到此 作客,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我在二十多年前第一次來樂山時,只是因為這里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大佛。現(xiàn)在第二次來樂山,心中滿滿都是故事。那些與齊魯瑰寶以及護寶人有關(guān)的歷史,在八十年之后,是否還能尋覓到一些蹤跡?

王先生一行三人落腳的第一站,是樂山的天后宮。我在樂山市博物館的一處嘉定古城圖上一眼便看到了天后宮的名字。天后宮位于樂山老城南城墻中段,在老城門麗正門內(nèi),城墻外便是洶涌的大渡河。根據(jù)我查到的一份資料,天后宮清朝初建時曾是一座媽祖廟,到王先生一行到達樂山時,天后宮廟產(chǎn)歸大佛寺管理,成為大佛寺駐在縣城的下院。

天后宮位于當時府城的鬧市區(qū),想必當年人煙繁盛。從今天的地圖來看,當時的縣衙、文廟等都相距不遠。三位身材高大的山東人住在這里,又有幾大箱子行李,惹人注目,必然很不安全。所以,到達樂山后王先生便到各處考察,要為國寶尋一處可以長期存放的安全地點。

樂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和旁邊的烏尤山與縣城隔江相望,風景殊勝,但人煙遠比城內(nèi)稀少。經(jīng)過考察,最終國寶被安然存放于“大佛一側(cè)隱而不露,且朝向好、易干燥的崖洞”中,并砌堵了洞口。不過,山洞的具體位置至今已無可考,給人留下“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神秘想象。

當文物被移存于大佛寺崖洞之后,便發(fā)生了震驚時人的1939年 8?19 樂山大轟炸。日軍出動36架飛機轟炸樂山縣城,全城近三分之二的建筑被毀,幾千人喪生,而齊魯瑰寶則宿命般躲過了這場劫難。

我隨著人流登上凌云山。一路上登山階梯隨山勢盤旋,岷江、大渡河與遠處的樂山城時而被山體遮擋,時而盡現(xiàn)眼底。我不時停下腳步凝望遠處江畔三角形的樂山城區(qū),遙想這座小城曾經(jīng)的景象。

當?shù)竭_凌云寺大門前寬闊的廣場,遠遠便看到大佛頭頂?shù)穆莅l(fā)和圍繞在周圍觀望的人群,心里一陣陣激動。來到大佛頭旁,俯視大佛巨大的身軀,那滿是滄桑的巨佛神態(tài)安定地凝望遠方,似乎穿透時空,明了世間所有的風云變幻。

從大佛左側(cè)望向城區(qū),如今高樓林立,綠色的江水自兩側(cè)匯流而下,平靜得似乎歲月靜好,什么也不曾發(fā)生。但是,八十多年前,一場大轟炸打破了這里的寧靜,美麗的小城瞬間化為人間地獄。小城的大部分建筑被損毀,幾千人喪生,包括武漢大學的十五名師生,大轟炸也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創(chuàng)痛。當時在武漢大學任教的蘇雪林教授記錄下了這慘痛的時刻:“滿城赤焰飛騰,渾似火山一座,梁摧棟折之聲,不絕于耳宛然舊小說所形容天昏地暗、鬼哭狼嚎的景象”。敵機轟炸時,王獻唐先生正站在大佛身邊,望著“炮火通紅、煙火矗天、哀號四起”的老城,“欲墜淚而發(fā)欲沖冠”。至今讀到這些文字,依然令人肝膽俱裂。那種情景與內(nèi)心復雜的交集,遠非我們在和平年代的人能夠感同身受。

樂山市后來在市區(qū)建起了 8?19 樂山大轟炸紀念碑,用以紀念歷史上那段慘痛的時刻。我在細雨中來到紀念碑前。紀念碑用黑色的石頭雕刻而成,中間一個巨大的多棱角孔洞,仿佛一個撕裂的巨型傷口,又像一面墻上炸出的彈坑,冰冷,刺目。碑前四根立柱,上面有當年大轟炸后留下的真實影像,令人觸目驚心。

我想起濟南的五三慘案紀念碑。兩處紀念碑,是兩個城市于20世紀初被侵略者重創(chuàng)的歷史見證,是印在民族記憶中永遠的傷痛。但我們的民族永遠是一個倔強的、頑強的、不屈不撓的民族,我們會在跌倒后又站起來,重新建設(shè)家園。

樂山與濟南,相隔遙遠。但因為歷史中的人與事,兩個城市因此而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我站在這里,書本中的歷史,那些被淹沒的時光,放在時間的大背景中,在此刻,變得如此真實,可以觸摸。

戰(zhàn)爭摧毀了房舍和一些生命,而活著的人,卻更加無比堅毅地繼續(xù)向前看,生存下去,度過艱難的時光。屈先生已提前離開樂山,接下來,王先生為了研究工作也不得不離開樂山前往重慶,留下義貴獨自守護文物,直至新中國成立后回歸故鄉(xiāng)。

轟炸后的樂山城百廢待興,而戰(zhàn)爭中艱難的環(huán)境使得物價飛漲,物資奇缺,民生異常艱苦。雖有王先生的研究經(jīng)費和后來斷斷續(xù)續(xù)爭取到的政府補助,但隨著戰(zhàn)爭深入,經(jīng)費時斷時續(xù),義貴必須依靠個人的智慧和生存本領(lǐng),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活下去。

我想象著義貴以高大的身板,操著一口濟南話混跡于樂山人當中,人們一定會投來好奇的目光。義貴開始一定感到交流的困難和風俗氣候差異所帶來的不適。但隨著久居長處,那些奇怪的樂山方言漸漸變得可以理解,或許他偶爾還會說出幾個當?shù)厝诵念I(lǐng)神會的詞句。濟南話與樂山腔的結(jié)合,義貴慢慢可以與當?shù)厝私涣鳌5揪统聊乃赡懿⒉怀Ec當?shù)厝肆奶欤脖M量避開熱鬧的人群,自炊自食。別人以為他在替東家看守財物,并試圖從他口中獲得財寶存放的線索,所以他必須小心謹慎,守口如瓶。

義貴或許參與了樂山老城的許多重建的事務。為了生計,他曾做過商販、雜役、江岸搬運等,并曾有五年時間在當?shù)胤ㄔ鹤龇ň_@是一項需要與當?shù)赝梁辣Υ蚪坏赖墓ぷ鳎欢纫虮粍P觸守護的財寶,險被陷害入獄。山東人的質(zhì)樸可能幫助他贏得了當?shù)厝说暮酶校碾[忍和深藏不露的機智幫助國寶安然無恙地度過了十多年的異鄉(xiāng)時光。

我在樂山老城區(qū)穿行,尋找當年老城的痕跡。沿著大渡河畔的濱河路步行,遠遠便可望見江水對面的大佛矗立在凌云山間,像在山上劈開一道裂隙。大佛敦實的身軀嵌入山體,立于水畔,令人心中感到踏實。一千多年來,樂山城的人們便是一直這樣遠遠望著大佛,心中時時祈求大佛的護佑吧?

沿濱河路往蕭公嘴方向走去,我在路邊找到了天后宮舊址。天后宮早已不見蹤跡,80年代建起的樓房現(xiàn)在也已變得老舊。從這里往老街深處走去,兩邊是古舊甚至有些雜亂的房子,掛著各種招牌,可以見到各種樂山小吃,充滿濃郁的地方特色。

臺灣的齊邦媛女士在她的著作《巨流河》里對樂山老城有過美好的回憶。齊女士于1943年來到樂山武大上學時,距樂山大轟炸才過去四年,但她筆下的樂山仍是美麗的。這四年當中,人們從瓦礫廢墟中重新建起自己的家園,努力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無論多么艱難,人們都是如此百折不撓。

齊女士筆下的那些動聽的街名:白塔街、叮咚街、紫云街等,許多在今天的地圖上仍可以見到。我心中揣著這些書中的故事和舊名,穿行于狹窄交叉的老街,買兩個青團,品一碗蹺腳牛肉,或坐在門口的板凳上吃一個毛四孃餅子。我向賣餅的大姐詢問“孃”的含義,她笑著說這里稱呼中年以上的女性為“孃孃”,年輕女性則被叫作“妹妹”。

義貴獨自在大佛身邊守候,獨自在城里做工。他一直以一名圖書館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有始有終,真正詮釋了自己名字的內(nèi)涵一一君子義以為上。

故鄉(xiāng)渺茫難歸,義貴也曾托王先生打聽在濟南失散的妻兒,但音信皆無。抗戰(zhàn)勝利后,孤獨的義貴結(jié)識了一位樂山的妹妹,于清貧寂寥的生活中,彼此成為依靠。

當齊女士在老街與文廟間穿梭時,義貴在老街中巡邏,王先生與屈先生則于后方從事于史學研究工作,而我們的國寶在山洞里靜聽風聲吹過、雨滴落下、山花開了又謝,時間流過大佛。

外面的世界卻山呼海嘯。

戰(zhàn)爭終于結(jié)束,國家從此安定。

王獻唐先生于抗戰(zhàn)結(jié)束后先行回到濟南,重癥治療的同時也不忘多方奔走。直到全國解放后,齊魯瑰寶終于可以回家了。

義貴與藏于樂山的國寶一起,于1950年底回到了濟南。

十三年的出走,國家與個人的命運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王獻唐先生參與到新的山東博物館的籌建與文物研究工作,但多年辛勞,重癥纏身,于1960年不幸過早離世。他的大兒子是地下黨員,和妻子兩人早在重慶時被捕關(guān)在渣滓洞,后來被槍殺。小兒子原已訂妥公費出國留學,卻因感染腦膜炎而早亡。屈萬里后來成為卓有成就的國學大師,但他與家人被相隔兩地,直至去世未再相見。李義貴先生則成為新成立的山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繼續(xù)與齊魯文物相伴,直至退休。他從樂山回到濟南后,繼續(xù)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子,后來終于找到,父子得以相見,但兒子在童年成長中所受的苦難,已成為心中抹不去的陰影。

蕾與自己的媽媽先后成為山東博物館的員工。蕾在開始講解文物后,才逐漸了解了那段文物南遷的歷史,知道了小時候陪伴自己的沉默寡言的姥爺竟然有這樣一段不平凡的經(jīng)歷。因此,比別人更多了一層對于文物的特殊感情。

當中央電視臺開始拍攝紀錄片《炮火中的國寶》時,蕾參與了關(guān)于齊魯文物南遷的歷史時的拍攝,并隨攝制組一起重走姥爺與王先生、屈先生走過的路,那些關(guān)于姥爺?shù)墓适拢饾u在她的腦海中鮮活起來。

今天,在山東博物館的館史展廳,專門有與這段文物南遷歷史相關(guān)的展示。背景墻上巨幅的護寶南遷行程路線圖述說著那段驚險的歷史,背景墻前方是三人護送寶箱的塑像。王先生身穿長袍昂首獨立前方,屈先生與義貴緊隨其后,手扶寶箱,七千里路云和月,濃縮于這三尊青銅的軀體中。而一份手寫的文物南遷清單,以及上面做過的標記,令人感受到歷史深處書寫人手中的溫度。

“我有時會想,這些書頁上是否有過姥爺留下的印記?也許他曾經(jīng)拿過、看過。”蕾輕聲說。

那幅由一位著名畫家所畫的李義貴的畫像,掛在正上方。義貴或許正微微含笑,注視著來往參觀的人們,無聲講述著那些遠去的歲月故事。

當我在博物館的展廳里再次凝視曾經(jīng)南遷的文物,比如小小的秦二世元年銅詔版,比如殘缺的熹平石經(jīng),比如貌不驚人的亞醜鉞,歷史便在腦海中呼嘯而來。幾千年的刀槍劍戟與炮火硝煙,幾千年來人們和他們身邊發(fā)生的故事,它們輾轉(zhuǎn)走過的那些路、度過的那些時光,都會呼嘯著來到每個參觀者面前。

猜你喜歡
樂山齊魯王先生
葉圣陶抗戰(zhàn)時在四川親歷的空襲
書屋(2025年8期)2025-08-20 00:00:00
污染居民居住環(huán)境判例
識別腦梗死 早治效果好
健康之家(2025年9期)2025-08-07 00:00:00
《行進中國》山海篇7·20回歸
綜藝報(2025年14期)2025-08-07 00:00:00
三天被拒二十多次,老人租房難何解
“聯(lián)動”行動守護未成年人
檢察風云(2025年13期)2025-08-04 00:00:00
齊魯文化依托職業(yè)教育傳播的價值和路徑思考
樂山申報“世界美食之都”中烹?yún)f(xié)掌舵人楊柳支招: “三箭齊發(fā)”
川菜(2025年7期)2025-07-31 00:00:00
曉腳牛肉
川菜(2025年7期)2025-07-31 00:00:00
尋味樂山:大佛腳下的美食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正在播放久久| 国产jizzjizz视频| 国产导航在线| 国产丝袜91|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成人在线不卡|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片在线无码观看|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丁香婷婷激情网|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99ri国产在线|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啊嗯不日本网站|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免费高清a毛片|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国产|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欧美a网站|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色国产视频|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97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丁香婷婷激情网| 91九色视频网| 亚洲动漫h|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国产18页|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免费一极毛片|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欧美成人二区|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午夜一区|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91青青视频|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