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聯合安全護理在腎纖維化終末期血透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4年1~8月醫院收治的120例腎纖維化終末期血透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予以安全護理干預,研究組予以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聯合安全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心理狀態[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7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生活質量[健康調查簡表(SF-36)]、護理滿意度以及自我護理能力[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
結果 研究組干預后HAMA、HAMD-17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ESCA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聯合安全護理在腎纖維化終末期血透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負面情緒,改善身體狀況,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腎纖維化終末期;血透;奧瑞姆自護理論;個體化護理;自我護理能力
腎纖維化為腎臟功能由健康到損壞直至功能喪失的過程。當患者進入腎纖維化終末期時,腎功能已遭到嚴重損壞,需接受血液透析來代替腎臟功能[1]。腎纖維化終末期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因疾病的折磨以及高額的醫療費用,往往會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降低[2]。奧瑞姆自護理論以自我照顧為核心,個體化護理通過滿足患者的個性化護理需求,以提升生活質量;安全護理通過規范化的操作技術以及專業的護理實踐,確保患者安全,同時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慮,改善患者負面情緒[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聯合安全護理在腎纖維化終末期血透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4年1~8月醫院收治的120例腎纖維化終末期血透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病程3~7年,平均病程(4.41±1.19)年;年齡42~78歲,
平均年齡(53.39±4.42)歲;初中以上學歷24例,初中以下學歷36例。研究組男31例,女29例;病程3~6年,平均病程(4.46±1.23)年;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3.26±4.56)歲;初中以上學歷26例,初中以下學歷3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4];病理特征為腎臟纖維化,且病理表現為腎小管萎縮、腎小球硬化等;年齡≥18歲;意識清醒;符合血液透析治療適應證;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重度營養不良;伴有免疫缺陷性疾病;伴有重要器官損傷或嚴重衰竭。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安全護理干預
(1)環境護理:保證病房溫度、濕度適宜且光線充足,并定期消毒,以降低感染風險。
(2)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指導其飲食以優質蛋白為主,并控制水分、鹽分等物質的攝入量。(3)透析護理:定時檢查透析設備的工作狀態,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并做好吸氧護理,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予以處理。(4)并發癥的預防護理:日常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若發現潛在風險,應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采取對應措施。連續干預1個月。
1.2.2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
(1)成立護理團隊:對護理成員開展個體化護理、奧瑞姆自護理論的知識培訓。(2)全面評估:對患者的腎功能、心理狀況以及社會支持進行評估,基于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3)具體措施:對于自護能力中等的患者,向其普及疾病相關知識、自我護理在血液透析中的重要性及對疾病改善的積極意義,使其能正確認知自身病情,并積極面對存在的問題。同時指導患者進行運動訓練,從最基礎的下床到下地緩慢行走,待患者病情好轉后指導其開展慢走、打太極拳、爬樓梯等中、低等強度的抗阻運動以及有氧運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體機能。對于自護能力差的患者,給予完全補償式護理。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神志等生命體征,并做好吸氧護理、心電監護等護理服務工作。透析結束后,及時詢問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是否出現不良感覺,并對其進行按摩,以緩解不良反應。定時評估患者的腎功能,患者病情出現好轉時,鼓勵其進行簡單的刷牙、洗臉等活動,并逐步指導患者進行較難的穿衣、吃飯等動作。日常護理過程中,多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況,幫助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連續干預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心理狀態:干預前后,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7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評估,分值越高則代表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干預前后,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估,分值越低代表生活質量越差。(3)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干預前后,采用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總分100分,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總滿意=一般滿意+滿意。(4)比較兩組自我護理能力:干預前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分值越低代表自我護理能力越弱。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兩組干預前HAMA、HAMD-17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HAMA、HAMD-17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治療前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兩組護理前ESCA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ESCA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7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腎纖維化主要由細胞外基質異常沉積導致,其常見病因包括高血壓、不良飲食習慣、鏈球菌感染以及抗生素濫用等。隨著病情不斷進展,可逐漸發展為腎纖維化終末期。此時,患者需依賴血液透析來代替腎臟功能。這一過程常伴隨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對他人的依賴性不斷增高。有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維持適當的自理活動,可有效降低貧血、肌肉萎縮、肺部疾病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對患者病情的恢復有積極意義[5]。
本研究中,研究組干預后HAMA、HAMD-17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ESCA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血液透析時使用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聯合安全護理,可有效改善腎纖維化終末期患者的腎臟功能、負面情緒,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該護理模式通過評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狀況、病情,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對于喪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通過普及自護能力在恢復疾病的積極意義,以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并通過簡單的運動,以此來鍛煉患者的自護管理能力,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當患者的病情逐漸好轉時,可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的自理活動并適當開展慢走、練八段錦等中、低難度的有氧運動,護理人員或家屬應陪在患者身側,避免意外發生。簡單的自理活動以及運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減輕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提高關節的柔韌性并增強肌肉力量,減少血中膽固醇以及脂肪的含量,清除患者體內多余水分以及毒素,促使血液透析發揮最大價值[6]。
綜上所述,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聯合安全護理在腎纖維化終末期血透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負面情緒,改善身體狀況,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佳睿,雷根平,董盛,等.慢性腎臟病腎纖維化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8):1148-1153.
[2]王怡舒.Clark安適護理模式在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長期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智慧健康,
2022,8(20):198-201.
[3]樊晶晶,盧鵬,張俞,等.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的個體化護理在腎纖維化終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4,21(1):92-97.
[4]上海市腎內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慢性腎臟病早期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J].中華腎臟病雜志,
2022,38(5):453-464.
[5]蔡康琴,邱達,龔霜.康復運動對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狀況的效果研究[J].黑龍江醫學,2021,45(10):1013-1016.
[6]燕秀娟.基于Orem支持-教育系統的護理模式在長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20,31(15):2506-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