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馬克思主義猶如一顆耀眼的恒星,引領了無數人前進的道路。它不僅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還有能夠改變世界的力量。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體現著非常豐富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深入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關鍵環節,也是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的必要步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A8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5)20-005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20.018
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科學的理想信念指導人生前進的道路和方向。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科學的、人民的、博大精深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利于我們從源頭上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能夠系統掌握加以運用,也有助于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堅定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因此需要我們運用科學的方法閱讀學習。
一、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意義
(一)激發人們對于真理的探索
對于馬克思主義著作的探索與研究,促進了人們對于真理的認知與不斷追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掌握馬克思主義不可或缺的源泉。以《共產黨宣言》為例,該著作在問世之前,世界范圍內尚未有作品能夠明確闡釋無產階級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與使命。自《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人們開始深刻理解自身的歷史職責,清晰地認識到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并不是在一開始就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科學體系,后世學者通過對這些著作的深入研究,提煉并構建了多種科學體系,這些體系均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從這一角度而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持續推動人們對真理的深入探索,人們也會因為歷史背景的不同而產生出新的認知,這也是為何在歷史的長河中,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與學習不斷豐富,不斷涌現新的思想與理論[1]。
(二)引導人們堅定信念與信心
信念是認知、情感與意志的融合體,它為人們堅定不移、不屈不撓地追求理想目標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面對社會上涌現的諸多錯誤思潮,例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奢靡之風等,學習和理解馬克思主義顯得尤為重要。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幫助我們深刻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從而更好地抵御這些錯誤思潮的侵蝕,進而堅定我們的信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引導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正如李大釗在《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中所言:“青年們,在你們開始行動之前,必須確定一個方向。就像遠航的航海者,必須先設定一個目的地,只有始終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才能最終抵達目的地。如果方向不定,隨波逐流,那么可能永遠無法到達目的地。”因此,信念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對于個人的精神世界和社會責任意識的形成也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明確個人在社會中的定位和職責,從而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出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堅守。
(三)增強人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當今世界復雜多變的環境下,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外部環境錯綜復雜、瞬息萬變也為我們理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加了更多難度,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所蘊含的理論思維與科學方法,提供了有效解決問題的工具。通過深入學習與理解這些著作,能夠提升我們的敏感度,讓我們無論在何種環境和歷史背景始終保持清醒,得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閱讀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理論分析能力與實踐能力,還能提升制定政策與實施政策的能力。其次,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還能夠不斷提升我們的學術能力。閱讀經典作品最能體現某個領域的研究成果、發展脈絡以及核心內涵。因此,閱讀原著可以為學術發展奠定基礎,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對這些著作的見解也會隨之變化,由此不斷產生新的思想火花,這些不同的見解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體系,而且為我們的能力提升提供了充足的養分,這也是馬克思主義能夠常用常新,具有時代性的緣由。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思考得更深,從而在學術和實踐領域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可能遇到的挑戰
(一)馬克思主義的話語權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新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信息量激增,人們接觸到的信息變得越來越復雜多樣。同時,隨著信息獲取方式變得更加簡單,人們的學習習慣逐漸趨向于娛樂化,學習內容的選擇也傾向于更加簡單易懂的形式。基于這樣的背景,馬克思主義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其話語權更加需要進一步提升。因此,必須加大各大媒體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力度,引導人們讀原文、讀原著,確保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并熱愛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同時,對于當代青年來說,馬克思主義也不能僅僅成為大學中的一門公共課程,而需要青年們深入探究其中內涵,為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歷經時間的考驗,至今仍具有科學性,是因為它不僅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而且還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一個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理論體系。例如《共產黨宣言》鼓舞人們為全人類解放而奮斗,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和決心。《資本論》為人們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即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無論在任何歷史發展階段,馬克思主義都能指導我們前進的方向。因此,我們應該對于這個理論保持足夠的自信,不斷潛心研究,讓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思想照亮更多人的思想世界。
(二)部分人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缺乏深入理解
至今仍有部分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內容較深、難以掌握,閱讀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因此,在實際閱讀過程中,部分人僅僅停留在記憶一些經典的語句,或者尋找一些表面上看起來更易理解的解讀。這不僅無法深入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義,反而可能受到一些錯誤思想的誤導。恩格斯曾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2]因此,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記憶和背誦上,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應深入理解其內在邏輯和精神內涵。在理解的基礎上,延伸出新的意義、新的見解,并將這些理論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較為遺憾的是,這種深入理解和應用的能力,在當今許多學者中是相對缺乏的。
(三)閱讀的過程中缺乏耐心與專注
在當今網絡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并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但是,社交網絡和短視頻平臺上的內容越來越追求簡短而精煉,能夠使人們在極短時間內獲得滿足感,這樣獲取知識的習慣會導致人們逐漸缺失能夠靜下心來研究的耐心,對即時滿足的追求愈發強烈,而對精神層面深層次追求的難度卻日益增加,同時也增加了閱讀經典著作的難度。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需要讀者全神貫注、耐心細致地閱讀,逐字逐句地深入理解,并需要產生自己的閱讀體系與想法。但是,當前人們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使得越來越少的人能夠靜下心來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學習。有部分人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更傾向于在社交網絡上尋找簡短的解讀,看似為人們節省了時間和深入閱讀的復雜流程,但這為深入閱讀理解經典著作設置了更高的障礙。
三、淺論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科學態度
(一)原原本本讀原著
恩格斯多次強調研究馬克思主義要依據原著,“而不要根據第二手的材料來進行研究。”[3]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就是在于其思想理論深刻,不同的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解讀,是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而產生的個人見解。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首先要讀原著,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閱讀,一開始也許會覺得較難理解,只要堅持不懈閱讀就能夠產生思想的火花,在有了自己理解之后可以選擇一些解讀著作,學習不同的理解方式,使自己的想法更為飽滿。在當今大學課程體系中,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其重要性應得到進一步提升。課程內容不應僅僅局限于對教科書知識的學習,而應該更多地去直接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以此產生自己的理解,并撰寫讀后感。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使書本的知識變得更易理解,還能增強思考能力,進而轉化為可以實踐的技能。然而,現代人在閱讀過程中往往缺乏耐心,難以沉浸式地進行深入閱讀,知識在我們腦海中是較為碎片化的狀態,不利于深入理解其科學內涵。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都應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不全心投入、不下苦功夫是無法完成閱讀的。必須逐篇、逐段、逐句地閱讀,結合歷史視角和時代背景深入理解每一句的深刻內涵。經過原原本本、反復地閱讀,逐漸能夠產生全新的見解和對馬克思主義更深層次地認識。反之,如果在閱讀過程中急于求成,不僅無法領會其深層含義,有時還會產生誤解。
(二)閱讀時要注重方式方法
在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還需兼顧閱讀的效率,切忌采取無策略地死記硬背,這樣不僅無法形成個人的見解,反而容易養成表面閱讀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若僅滿足于文字的表層理解而未深入思考,那么閱讀就僅停留在表面,無法達到真正地理解內涵及精神。因此,無論閱讀何種書籍,都應重視閱讀策略和方法,根據書籍的特征選擇適當的閱讀方式。對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閱讀,有很多學者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筆者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受益匪淺,例如,鮑金教授研究出了幾種非常實用的閱讀方法,有可加深閱讀體驗和精神收獲的重復性閱讀、有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解讀性著作等著作作為理解入門和借鑒的參考性閱讀、有整體性去開展閱讀的體系性閱讀等等[4],這幾種方式都是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不同的閱讀方法,非常具有實操性。再比如魏強、于鑫宇學者同樣對于閱讀方法從四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讀原著要“攻”,要有這樣的決心、態度和方法,讀原著要“實”,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讀原著要“思”,要做到深刻領悟,讀原著要“活”,要與具體實際相結合[5]。諸多學者為我們深入理解原著提供了豐富的見解與方法。然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歸納出適合自己的更有效率的閱讀方式。筆者在研讀經典著作時,傾向于構建個人的知識卡片體系。隨著知識卡片的積累,逐漸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從而能夠發現并總結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對于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整合尤為重要,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更加需要將各部分內容相互聯系,構建起知識體系的框架,以利于對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全面理解。
(三)學與思相結合
在能夠以恰當的方法進行閱讀時,我們也應重視思考的重要性。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原文的過程中,需要我們邊讀邊產生大量的思考,應當領悟其精神實質,掌握其立場觀點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死記硬背,這樣能夠使思維能力快速提升,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才能夠在閱讀中產生更多自己的見解。在思考的過程中,有部分人習慣于先看著作的解析,再產生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做法屬于本末倒置了,首先要擁有自己對于一些觀點的看法,初階段的想法也許是淺層次的、不完善的,但經過長時間的閱讀與思考,就會形成自己獨有的見解,在此基礎上可閱讀其他的解讀書籍不斷進行豐富,避免陷入“拿來主義”的困境,既無法領會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要義,也無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可以采用問題閱讀法進行閱讀,也就是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去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極具問題意識的,這樣的閱讀方式能夠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筆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傾向于問題閱讀法,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保持思考,也有助于更加深入地閱讀。鮑金學者也曾提到過問題閱讀法,他認為,問題性閱讀與其他的閱讀方法是不沖突的,而且應當成為其他閱讀方法的出發點與歸宿[4]。因此,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過程中,應當有自己的思考方式,邊讀邊進行總結,逐漸建立知識框架,思考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進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用理論去指導實踐,這樣才能夠更全面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義。
參考文獻:
[1]鮑金.論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意義[J].思想理論教育,2022,(07):48-54.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鮑金.論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有效方法[J].思想理論育,2021,(12):34-40.
[5]魏強,于鑫雨.論中國共產黨人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科學態度和方法[J].教學與研究,2024,(12):38-45.
作者簡介:
高婧,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體育職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