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凜冽地吹過,刮得人生疼,天空還是灰蒙蒙的,沒有一絲云彩。我還記得,在那個寒冷的冬日,他給了我溫暖…
我裹緊身上的羽絨服,打著哈欠走下樓,心中抱怨道:連路燈都還沒亮,偏要在這個時間去考級,這是人干的事嗎?走到小區門口,我左右望了望,四周黑漆漆的,只有那家“山東大餅”店亮著燈。
我逆著風走過去,推開門,一股熱氣朝我撲來。我坐在椅子上,對著還在忙碌的老板道:“老板,一份三塊錢的餅和一塊錢的煎餃!”老板看了看我,笑著點了點頭,應了一聲,放下手中的活開始做起來。
老板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大叔,可臉上卻有很明顯的皺紋。我對他的印象很深,他的笑容很純真,笑起來時臉上的皺紋擠在一起,格外治愈人心。
我漫無目的地打量著小店一一這是我第一次細致地觀察這個小店。小店干凈利落,沒有一絲灰塵。這時,我看見了墻上“先付費后取餐”的紙條,這才伸手往兜里掏錢,摸了半天,才從兜里拿出了兩塊錢公交費。我往廚房里望了望,老板似乎快做好了。我又看看手上的兩塊錢,猶豫不決。怎么辦?回去拿吧,沒時間,可老板都快做完了!
正想著,老板端著早餐一步步向我走來。
我的心越來越慌。幾乎是一瞬間,他走到了我的面前,把早餐放在桌上。他看出了我的窘迫,愣了愣,隨即露出一抹笑,拍拍我的頭,眼睛里都閃著星光,道:“妹子,咋啦?沒帶夠錢吶?沒事,雖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早餐還是可以的!”他的話語帶著濃濃的東北味。我發愣了好久,才聽出他的意思,不好意思地朝他笑了笑:“那謝謝您了!”“這有啥的?現在你們學習可太苦啦!我得搞個活動,讓學生們吃早餐時……”我靜靜地聽他說完,又道了謝,拿起早餐走出店門。
時至今日,每當我想起,仍能感到暖意。那個小店里暖暖的,老板也暖暖的…評語:這篇《溫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讀來令人動容。文章開篇對寒冷冬日的環境描寫,為故事營造了清冷的氛圍,與后文小店內的溫暖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對老板的外貌、神態、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如“笑容很純真,笑起來時臉上的皺紋擠在一起,格外治愈人心”,使老i板善良、和藹的形象躍然紙上。在描述“我”忘帶錢的情節時,心理刻畫細膩真實,將“我”的窘迫展現得淋漓盡致。老板慷慨免單并關懷的情節,是文章的亮點,傳遞出濃濃的溫情。結尾簡潔有力,再次強調溫暖的感受,深化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