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廣電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進行了一場“媒體融合大實驗”,完成了平臺迭代、生態進化和產業躍遷。以下將從四個方面分享芒果TV的實踐經驗。
從鯰魚到鯨魚:
打造媒體深度融合的飛輪效應
2014年,乘著媒體融合的東風,湖南廣電提出“獨播戰略”,舉全臺之力打造芒果TV,構建湖南衛視、芒果TV“一體兩翼 雙核驅動”的媒體融合芒果模式。媒體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內部慣性,芒果TV如一條“鯰魚”,用互聯網邏輯重構組織、攪活系統,破除層級化管理,最大化釋放創新活力,建立全國最大的內容生產智庫,平臺用戶規模現在已突破7331萬,成為國有最大互聯網公司之一。
自此,湖南廣電媒體融合的“飛輪”高速運轉。2022年,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深度融合,全面打通了綜藝生產、電視劇采購、廣告經營等板塊。“雙子星”讓芒果TV擁有了一個具有省級衛視平臺影響力的內容戰隊;于媒體戰場,芒果TV以獨特多元的運營打法和商業模式,釋放更大空間。媒體融合三年以來,雙平臺打造《問蒼茫》《日光之城》《燦爛的風和海》《小巷人家》《歌手》《聲生不息》《乘風》等超百部主流精品佳作,讓新主流有了新解法。去年,湖南廣電榮獲33項國家級大獎,其中由雙平臺制作播出的有19項。
隨著融合的持續深入,芒果TV從雙平臺到四平臺再到六平臺,打造頭部數智傳播平臺矩陣,形成了一個“強勢平臺導流一垂類平臺全覆蓋一商業平臺兜底”的生態閉環。在這個超級生態系統中,“鯰魚”已經進化成為“藍鯨”,一方面依托于強大的自循環系統不斷引領突破,另一方面向著藍海的更深處探索。
雙翼添彩:
文化與科技共舞,文旅與媒體共生
2024年以來,湖南廣電將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三大重要戰略。三者之間互為前提、相互賦能。
一是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動媒體用新質生產力鍛造新質傳播力。
最典型的代表是打造數字文博大平臺“山海App”。通過自研“文物數字化技術”,讓3D文物采集效率提升10倍、成本壓縮 80% ,目前平臺已上線超過3.5萬件高精度文物;通過搭建“歷史文博大模型”,推動古籍、遺跡數字化,建立符合史實的高精度文物數據集,并研發智能創作工具,降低門檻,讓平臺數萬名創作者用無窮的想象力將千年文物“故事化”;通過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技術,推出全國首個“永久共享合伙機制”,有效解決市場驅動力問題,目前全球已有62家博物館加入,通過線下策展、AI講解、二次創作等多元內容及商業化模式,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中華文脈,指數級放大文化影響力。與此同時,芒果以科技之力賦能內容創作傳播全鏈路。自研的“芒果大模型”已經落地70多個創新應用,人工智能、虛擬拍攝等能力全面覆蓋《中國官箴》《馬王堆歲月不朽》、AI微短劇等,新技術應用覆蓋率超過 93% 。《歌手2024》通過全球頂級音響系統與73路信號傳輸,帶來沉浸式視聽體驗,實現1589億次播放量。在《歌手2025》的首播中,芒果自研超高清關鍵技術“三維菁彩聲”實現首次直播示范應用;“芒果AI智能體”初試鋒芒,AI情緒識別、全民監票等功能,讓廣大網友贊譽“芒果綜藝出其不意,進入互動體驗新次元”。
二是文旅融合探索媒體發展新樣本,變“流量”為“留量”,從“網紅”到“長紅”。一方面,一部作品帶火一座城,《日光之城》掀起拉薩文旅熱潮;《燦爛的風和海》播出期間澳門酒店訂單量同比激增20倍;《國色芳華》一部劇讓菏澤、洛陽兩座城迎來“潑天富貴”;《中餐廳》《花少》更是帶火多個海外城市。另一方面,借助文旅,芒果正在創新布局IP一站式主題樂園、城市潮流文化街區、沉浸式戲劇互動演出、芒果livehouse等更多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拓展媒體增長空間。
從恐龍到飛鳥:
傳統媒體瘦身進化的“涅槃之旅”
傳統業務板塊需要從龐大臃腫的“恐龍”進化為輕量化的“鳥類”體態,才能適應數字化浪潮,靈活飛翔。近年來,湖南廣電進行了不解的探索。
一方面,破除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通過充分調研電臺、電影、地面頻道等傳統板塊,積極推動九大改革,“圍繞主業優勢、主動擁抱市場、錘煉團隊能力”成為傳統媒體破局的唯一且有效路徑。另一方面,瞄準垂類賽道轉型升級。避免“內卷式競爭”,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進電廣傳媒與湖南經視“雙聲道”融合,明晰“媒體 + 文旅”戰略。通過此戰略的實施,在今年五一期間,電廣傳媒旗下各景區共計接待游客52.3萬人次,人數同比增長 83% ,收入同比增長 63.8% ;愛晚頻道布局銀發賽道3年,2024年銀發經濟創收在公司全年創收中占比
75% 以上;都市頻道打通新聞采編資源,其抖音號“湖南廣播電視臺一風芒新聞”的閱讀量增長顯著,躋身“中宣部省級主流媒體全媒體生產傳播月度評價榜單”;5G智慧電臺致力于“把黨的聲音傳到田間地頭”,是服務全國1265家縣級電臺的基層數智化音頻平臺。
芒果新生態:
驅動媒體深度融合的內生動力
去年,湖南廣電舉辦了“芒果生態大會”,整合資源,聚合產業,如今已經開花結果。
提升微短劇戰略布局,拓展媒體融合新路徑。打造“雙馬、三平臺、雙類型”微短劇發展模式,借助IP優勢、疊加算法及商業模式,走出一條不同于市場其他平臺的芒果微短劇精品化、差異化道路。今年,芒果TV與紅果短劇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果果劇場”,開發自有劇綜IP,打造“熱點劇場”,與風芒App共同儲備超8000部微短劇,芒果微短劇已成燎原之勢。
深化IP全鏈價值開發,釋放媒體融合新勢能。無論是小芒電商的IP商業化開發、“芒好玩”平臺的小游戲生態運營、金鷹卡通的自有動漫IP 研發,還是芒果IP衍生品、新型線下演出等,芒果一直著力發揮創新優勢,整合生態資源,全面挖掘IP全鏈價值,覆蓋青年群體喜好,深入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媒體融合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
布局出海“第二戰場”,開拓媒體融合新格局。經過“芒果出海2024行動計劃”和芒果TV國際App“倍增計劃”的成功試水,今年集團制定“芒果出海2025暨未來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圍繞芒果TV國際App平臺的建設發展,推進分區域拓展,通過大模型、大數據等技術,打造集多元內容、互動體驗及一站式生活服務于一體的新質平臺,以此吸引更多海外用戶。
全面激活新質人才,夯實媒體融合新根基。通過“馬欄山杯”國際音視頻算法大賽、芒果青年說、賽道主理人、樣片計劃等創新機制的人才評選,讓芒果新生態有了高精尖的技術力量加持,內容、技術、人才碰撞升級,讓芒果青年能量遍布生態系統,內部創新創業蔚然成風。
未來展望
未來五年,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正式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傳播力、影響力、競爭力的國有數智化、平臺型媒體集團”的奮斗目標,我們將篤行不怠,繼續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探索“芒果樣本”,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芒果力量”。
(作者蔡懷軍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臺長)
責任編輯:任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