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新動向

2025-08-09 00:00:00劉阿明
當代世界 2025年7期
關鍵詞:特朗普戰略

【關鍵詞】特朗普2.0" 美國優先" 印太戰略" 小多邊主義

“印太戰略”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正式成為美國國家戰略,在拜登執政的四年中,“印太戰略”有了實質性進展,戰略目標更加明確,手段更加多樣,政策措施逐漸充實。隨著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美國以強硬姿態遏壓中國。在“美國優先”基本政策理念和特朗普鮮明個性特點影響下,特朗普2.0“印太戰略”著眼于強化賦能“印太”同盟體系,采取交易導向的實施方式,重點處理安全議題和地區貿易關系。但囿于目標與手段的錯位,特朗普2.0“印太戰略”難免遭到其戰略設計本身的結構性反噬,以及地區國家行為主體意識的制約,發展前景面臨不確定性。

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表現

經過特朗普、拜登兩屆政府持續的戰略謀劃,美國將全球戰略重心轉向“印太”,集中精力遏壓中國。雖然美國“印太戰略”的目標沒有變化,但不同政府在政策選擇、實施手段和側重點上作出了相應調整。作為共和黨非建制派的代表,特朗普持有的強烈民粹主義價值觀及其突出的個人特質將影響其第二任期“印太戰略”的實施,進而使今后四年美國的“印太戰略”呈現明顯的“特朗普化”。

第一,在政策選擇上,更傾向于強化特定小多邊和雙邊同盟。“美國優先”是特朗普贏得大選的基本政策理念,表現出民粹主義者傾向于民族主義而非國際主義,尤其不熱衷于建立國際聯盟的特點。[1]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當天即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充分體現了其背離全球主義和多邊主義的政策傾向。但同時也應看到,特朗普2.0“印太戰略”不可能完全忽視拜登政府構建的盟伴體系,一種有選擇性的、更易操作且更有針對性的盟伴關系將成為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主要實施工具。

2025 年5月31日,新加坡,第22屆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澳大利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和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特·特奧多羅合影。
2025年7月1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日印澳四國外長會議舉行。

一是加強小多邊合作。若干美國更易主導的、有著特定功能的三邊和四邊盟伴合作關系將得到加強。上任數小時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參加了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外長會議,在聯合聲明中重申四國“共同致力于加強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強烈反對任何試圖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2]不難看出,四邊機制在特朗普2.0“印太戰略”中將繼續保持外交優先地位。“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是美國促進跨區域同盟合作的機制,加強以“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為底色的傳統盟國軍事合作,確保美國可以“集合力”強化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繼2024年10月三國首次在“印太”地區舉行“海上大行動”綜合實驗與演習后,2025年2月三國海軍又在南海進行一系列軍演,旨在強化海上協作,演訓和發展盟國海軍在“印太”地區的戰術互操作能力。[3]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向日韓官員表示,他會延續拜登時期的年度三邊峰會機制,美日菲、美日澳、美澳菲,以及美澳日菲“小分隊”(SQUAD)等多個小多邊合作架構均有不同程度的深化之勢。

二是有選擇地加強盟伴國家的特定功能。特朗普上任后不久便分別會見日本首相和印度總理,著意凸顯兩國對于美國“印太戰略”的特殊作用。日本是美國“印太戰略”之錨,美日同盟是美國戰略實施的重要工具。領導人會晤后,美日雙方同意加強“志同道合國家之間的多層面的聯盟合作”,在東海、南海、經濟等議題上明顯針對中國。[4] 美國將“亞太”擴展到“印太”是希望印度發揮更大的地區作用。印度憑借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和強大的科技人才實力,成為美國極力拉攏的對象。美印在會后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啟動“面向21世紀的美印協定”(美印COMPACT,旨在促進軍事伙伴關系發展,加速貿易與技術合作),在國防安全、貿易投資、能源安全、技術創新、人文交流等領域啟動多個合作項目,借此證明兩國“互信互利的伙伴關系”。[5]

第二,在實施手段上,采取以交易為導向的政策實施方式,服務于“美國優先”的核心目標。特朗普2.0“印太戰略”聚焦于大國競爭,但以一種更具交易性的方式實施。部分學者認為,美國對“印太”盟友的政策或將強化“交易導向”模式,[6] 這種交易型特點將帶來“印太戰略”的政策變化。一方面,“印太戰略”的一個重點是控制美國的政策成本,主要方式是強調盟友分擔,“印太”盟友將為維持與美國關系承擔更多的軍費開支。特朗普政府多次要求日本將軍費開支升至GDP的3%,也提出韓國應大幅分擔駐韓美軍費用。另一方面,美國將更多以工具性視角看待盟伴作用。為了減少風險,美國將避免在海外部署大量軍隊,轉而鼓勵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人力成本,幫助美國遏制中國、維護美國的主導地位。特朗普曾稱,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存在“不能保證我們將擁有和平”,質疑美國在日本駐扎軍隊、飛機、艦船和基地“能得到什么”。[7]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在國會聽證會上一面稱“美國在臺灣有著重要的國家安全利益”,一面要求臺灣當局將軍費開支提高至GDP的10%。[8] 由此可見,特朗普善于交易的商人特性使“印太戰略”的各種政策手段都可待價而沽,只要有更好的條件,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就可能存在變數。

第三,在側重點上,以“實力謀和平”為理念處理安全議題,強調軍事力量的作用。以特朗普為代表的保守民粹主義者在對外政策中一貫強調軍事實力的作用。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國國會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重申對包括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印太”地區盟友的安全保障,承諾在5年內每年投入15億美元;2020年出臺的“太平洋威懾倡議”增加了針對“印太”戰區的專項軍事撥款,以期放大“印太戰略”的威懾效果。2025年3月,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以菲律賓為第一站開啟其亞洲首訪,作出繼續提升美菲同盟關系、加強兩國軍事合作、幫助菲軍隊實現現代化等承諾。此訪過后,美國宣布將向菲出售20架F-16C/D戰機,兩國軍事合作紐帶進一步強化。在隨后的訪日行程中,赫格塞思宣布啟動將駐日美軍司令部改編為“聯合作戰司令部”計劃的第一階段,以應對“突發事件”或“危機”、支持美國行動和“保衛日本”為目標提高“準備性”,并再次強調“以戰爭的準備來謀求和平”的理念。[9]

第四,在地區經濟發展方面,重塑雙邊貿易關系,忽視區域多邊經濟框架。民粹主義者一貫認為,美國在以多邊貿易體系為代表的全球化過程中是“失利”的一方,特朗普更是將美國制造業衰落、失業率攀升、財政赤字高企等國內經濟問題歸咎于與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關系。第一任期伊始,特朗普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經常缺席地區峰會等多邊活動,對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組織也時有詬病。在2023年的演講中,特朗普表示,如果贏得選舉,他將廢除美國和其他13個國家正在談判的“印太經濟框架”,這延續了其背離多邊貿易安排的政策傾向。特朗普“相信通過雙邊關系,美國能夠更好地利用其實力和規模”,不想被多邊協議“束縛”。[10] 2025年4月,美國對全球范圍的貿易伙伴濫施關稅,目的在于迫使各國與美國進行“雙邊談判”,以便塑造出最符合美國利益的關稅政策、貿易關系和經濟規則。

第五,較少關注全球治理、意識形態等議題。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更關注以經濟和移民問題為代表的國內議題,而較少關注全球問題和對外輸出美式民主等價值觀議題。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即宣布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讓世界再次確認了其對于氣候變化、綠色發展等議題的漠然。7月1日,特朗普政府正式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將其部分功能并入國務院或是直接取消,這意味著本屆政府對于非軍事援助或是以援助之名干涉他國內政的國際行動興趣不大。早在第一任期,特朗普就力排眾議會見于2014年通過“軍事政變”上臺的時任泰國總理巴育,2019年又以泰國進行“足夠自由和公正”的大選為由推動建立更加密切的美泰安全關系。此外,特朗普還三次會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并在總統選舉期間多次表達對與金正恩恢復交往的期待。這一偏好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不會有太大改變,其對于地區國家在人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指責將大幅減少,這可能給美國與某些地區國家發展關系帶來轉機。

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地區影響

在美國國內政治極化、保護主義日趨嚴重的背景下,以及特朗普個人風格的影響下,美國“印太戰略”促使地區國家不得不作出反應,進而產生初步的地區影響。

首先,地區內大國博弈態勢可能進一步發酵。目前美國對外政策團隊中對華鷹派人物占據絕對優勢,副總統萬斯將美國遇到的一系列內部問題歸咎于中國競爭力的影響,國務卿魯比奧更是有著長期“反華”的政治記錄。2025年3月,美國國防部《臨時國防戰略指南》再次強調“中國威脅的中心性”,尤其聚焦所謂“懾止中國奪取臺灣”,延續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時期的國防戰略主旨。[11] 在對華遏壓過程中,特朗普2.0“印太戰略”將更加倚重菲日兩國的作用,菲律賓也借機通過不斷向美國顯示自身價值,成為美國在南海甚至臺海遏制中國的主要力量。特朗普勝選后,菲律賓同時出臺所謂“海洋區域法”和“群島海道法”,并加快部署“堤豐”中導系統,從兩個方面顯示自身對美國“印太戰略”的價值:一是協助美國與中國進行對抗。菲律賓從國內立法角度增加“維權”選項,策應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發起的所謂“規則之爭”,從而使美國介入南海爭端。二是迎合特朗普要求盟友承擔更多責任的偏好,顯示其在南海、臺海等問題上對于美國的戰略價值,進而換取美國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持。在此背景下,菲律賓在南海不斷挑起事端、有恃無恐,加劇大國地緣對抗的緊張局勢。

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日本除了在軍事上加強日美防務合作,還按照特朗普的要求不斷增加國防支出、強化自衛隊戰斗能力、作出戰略承諾,并且承擔越來越多駐日美軍的經費支出;在經濟上則可能面臨更大壓力,需要增加對美投資,從而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及在所謂“供應鏈安全”方面進一步擺脫中國影響。[12]在重大地區問題上,日本也頻繁顯示出與美國政策的一致性,強調雙邊同盟的戰略互信。在“印太”地區多個小多邊關系架構中,日本都起到“樞紐”作用,發揮聯結與協助的功能,彌補美國的地區“短板”,超越現有的雙邊同盟體系,協助美國實現“印太戰略”目標。

2025年7月11日,美日韓在韓國濟州島南部公海上空舉行聯合空中演習,美戰略轟炸機B-52H參與。
2025年7月14日,澳大利亞洛坎普頓附近,美澳和其他17國舉行“護身軍刀”2025軍事訓練。

其次,地區國家傳統的平衡、對沖、“安全—經濟二元論”等政策空間被壓縮。隨著特朗普政府更加重視“印太戰略”,美國要求地區國家更多地支持其“印太戰略”部署,將地區國家卷入大國地緣戰略競爭。部分東南亞國家傾向于實施大國平衡和對沖戰略,希望借此在大國博弈的地區格局中規避風險、左右逢源。如今,面對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在某些議題上的戰略回旋空間明顯縮窄。例如,在南海等問題上,菲律賓馬科斯政府選擇追隨美國,與中國對抗,不僅推升地區緊張局勢,惡化中菲關系,而且對于增信釋疑、管控分歧產生消極影響。又如,在此次關稅博弈中,美國提出限制與中國貿易以換取關稅豁免的方案,一些東南亞國家為了避免本國經濟受損,不得不制定更嚴格的產品標簽標準或發起反傾銷調查以安撫特朗普,在一些政策選項上面臨更大的“選邊站”壓力。[13]

韓國長期以來奉行“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對沖路線,既享受到中韓貿易帶來的經濟利益,又得到美韓安全同盟產生的安全收益。但是,隨著經濟與技術議題的“泛安全化”,韓國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不斷受到美國的限制。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韓國仍有可能積極充當美國“印太戰略”的“馬前卒”。為此,其不得不按照美國要求,逐步提高駐韓美軍費用的分攤比例,同時利用自身優勢展現其“有價值、非凡的盟友身份”,將新興艦艇的維護、修理和大修 (MRO) 服務項目作為韓美造船業合作的重點。[14] 未來,作為美國國防部“區域保障框架”的五個中心之一,韓國在維護甚至幫助美軍制造戰艦方面的功能會進一步凸顯,美韓同盟也因此具備更加廣泛的地區意義。

再次,地區內部“陣營化”趨勢加重,排他性集團對地區安全造成負面影響。特朗普2.0“印太戰略”將延續甚至更加重視其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時期構筑的小多邊體系,幾個國家在政治與安全承諾上相互關聯,形成排他性安全伙伴網絡,不僅加大對抗性集團出現的可能,而且導致地區安全議題相互疊加,愈發危險。一方面,美國利用雙邊和小多邊安排,不斷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由于美國在地理上遠離“印太”,加之近年來制造業“空心化”帶來軍事裝備產業的衰落,要增強在“印太”地區的安全實力,就必須得到特定國家的幫助。在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的協助下,美國不斷增加在地區部署的戰略性、進攻性武器系統,尤其強化和擴大在關島和菲律賓基地的前沿軍事存在,加快與安全伙伴的國防軍備合作,有針對性地增加聯合演訓活動,目的在于讓地區力量對比發生有利于美國的轉變,明顯升高南海、臺海等區域的沖突風險。

另一方面,地區軍備競賽甚至核擴散風險上升。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認為“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關于核潛艇建造方面的合作可能引發一場地區核軍備競賽,不僅可能造成核燃料泄漏,而且或將為更多想獲得核動力潛艇的國家設定一個危險的先例,從而對地區安全與和平產生巨大影響。鑒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美朝互動的“突破性”表現,有學者認為,美國“將與朝鮮等該地區‘威脅國家’進行談判并作出讓步,而該地區的傳統盟友將訴諸加強火力”,“如果國家無法相信美國的核保護傘,那么他們可能需要開發自己的核威懾(能力),這將引發極大的混亂”。[15] 韓國國內對于“擁有核威懾能力”的激烈討論正是這種擔憂的印證。隨著地區軍事裝備的完善、軍演頻次的大幅增加,地區安全困境將加劇,“印太”或成全球沖突高發區。

最后,地區發展前景面臨不確定性。美國提出消極的國際貿易主張,也無視各方增加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紅利的訴求,更加關注如何增加美國公司收益。特朗普注重雙邊談判、厭惡多邊主義的傾向無疑將弱化地區一體化機制的作用,美國或將架空亞太經合組織(APEC)、東亞峰會等多邊平臺,尋求建立符合美國利益的雙邊貿易關系,或專注于降低中國的地區影響力,對地區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經濟體產生重大影響,即使美國的盟伴也難逃其害。例如,日本和韓國汽車出口占其對美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其廣布北美的產供鏈可能被擾亂;三大芯片供應方——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和韓國也會受到負面影響。[16]

同時,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多邊機制的發展將受到連帶影響。東亞峰會、“10+1”“10+3”等機制曾為地區包容性經濟增長和各國增強政治互信創造出良好的氛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受特朗普2.0“印太戰略”影響,不僅東盟的中心地位面臨挑戰,地區國家之間互動的原則基礎也在不斷被侵蝕。在這種情況下,氣候變化、綠色轉型、公共衛生、教育和公平等全球治理議題面臨擱淺困境。2025年3月,美國正式退出“公正能源轉型伙伴關系”這一得到多個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支持、以實現公正平等的能源轉型為目標的倡議,削弱了世界各國應對共同挑戰的能力,也迫使某些國家在“追隨美國”與“維護多邊主義”之間作出選擇。

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前景

特朗普2.0“印太戰略”雖然既定目標不變,但手段出現新變化。新動向與新反應相互作用,影響著“印太戰略”的發展前景。

一方面,美國“印太戰略”的反噬效果是其最大結構性制約。任何政策都需權衡成本和收益,“降本增效”是美國在“印太戰略”實施過程中越來越倚仗盟國的主要原因。然而,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保護主義經濟政策、“泛安全化”傾向、交易型施政風格、外交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等,使“印太戰略”的主要目標——確保美國的地區主導地位成為其戰略代價。

在地區安全議題上,美國對盟友承諾的可靠性不斷被質疑。特朗普的反復無常和交易型政策方式讓日本、韓國、菲律賓等盟友對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傘”產生懷疑。根據日本《朝日新聞》最新民調,超七成受訪者表示不相信美國會在緊急情況下真正保護日本,“防衛懷疑派”的比例為歷史最高;而68%的受訪者認為“最好盡量靠自己”,主張日本應開展獨立外交。[17]韓國被特朗普稱為“提款機”,2025年1月首次被美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意味著韓美在核能、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會受到嚴格限制,引發美韓政治外交波瀾,也使韓國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此舉或源于韓國“核武裝論”的高漲,促使美國提高警惕,進而對韓國核擴散產生擔憂,反向印證兩國之間存在的戰略疑慮。這些跡象表明,“印太戰略”中的過度安全化和單邊主義政策,已經導致地區國家開始懷疑美國是否能夠恪守對盟友的承諾,必將反噬其作為“安全保障者”的信譽和“印太戰略”的實施效果。

在地區發展議題上,“印太戰略”的政策工具更值得懷疑。“印太”地區國家多是外向型出口導向經濟體,長期以來與美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對促進美國的發展和繁榮至關重要。但是在特朗普看來,這些國家都在“賺美國人錢”,妨礙其“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計劃。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對全球范圍的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對地區出口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加大了中小經濟體保持經濟增長的挑戰和產供鏈重組的壓力。美國濫施關稅大棒,其自利本質和經濟霸凌表露無遺,這本身就意味著美國正在拒絕提供公共產品,完全是基于狹隘的自身利益行事。在美國信用度不斷降低的同時,地區國家也逐漸認識到美國實力的局限性,轉而維護區域合作機制。在2025年5月4日舉行的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與會方一致同意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協調,深化域內貿易投資合作,維護產供鏈穩定暢通,為區域經濟金融穩定和一體化進程作出更大貢獻。在5月15日至16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屆貿易部長會議上,成員方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嚴重沖擊多邊貿易體制等表達高度關切,強調世貿組織的重要作用,重申將繼續推動構建開放、活力、韌性、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可見,美國“印太戰略”希望建立起遏壓中國的“包圍圈”,無論在安全方面還是在經濟和地區發展方面都是不現實的。

2025年4月24日,美國華盛頓,美國財長貝森特與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會見來訪的時任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時任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雙方展開“2+2”貿易磋商。

另一方面,地區國家的行為主體意識制約美國“印太戰略”的實施。地區國家并非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被動接受者,雖然選擇空間被壓縮,但大部分國家并沒有放棄在中美之間進行戰略對沖的努力,韓國、印度、日本等在面對美國關稅大棒時,仍然積極尋找和拓展與中國合作的空間,中國仍然是這些國家多個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和未來重要的市場。同時,地區國家也更加認可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代表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認識到抵制美國攪亂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地區產供鏈架構的單邊主義行為是各國共同的避險之路。

從處于“印太”地緣中心位置的東南亞國家來看,特朗普2.0“印太戰略”帶來的挑戰遠大于機遇,地區國家正在積極應對。在安全方面,如果特朗普以極端方式加強與中國的對抗,引發地緣沖突,對絕大多數東盟國家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因此,在南海問題上,大多數東盟國家仍然繼續避免被當作大國競爭的“代理人”,它們繼續就爭端與中國進行磋商,希望能夠達成錨定危機管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南海行為準則”;同時,拒絕迎合菲律賓在爭端中的不理性行為,低調處理與中國的雙邊爭議,對與中國開展務實海上合作持積極態度。例如,越南就將對華關系視為“頭等優先”,強調“愿與中方妥處海上分歧,維護海上穩定”。

在經濟方面,美國在經濟、技術等領域不斷加大對華遏壓力度,加之特朗普政府濫施關稅,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東南亞主要經濟體的長遠發展將受到沖擊,難以與美國步調保持一致。當前,東南亞國家普遍以尋求經濟發展伙伴的多元化作為應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已全面完成,進一步強化中國與東盟十國在經貿合作方面的制度性安排,為未來雙方更緊密的經貿聯系提供確定性保障;同時,東盟與歐盟一道強調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無歧視、開放、公平、包容和透明的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性,積極與日本、印度等國家發展貿易與投資關系,開辟非洲、中東等新市場。這些表明,通過構建更加多元的經濟伙伴關系,降低出口經濟體的脆弱性、增強地區發展韌性已經成為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共同選擇。

2025年6月30日,菲律賓新埃西哈省,美菲舉行聯合實彈演習。

在其他地區事務方面,由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對于“東盟中心地位”的支持明顯下降,東南亞國家普遍擔心東盟主導的地區機制的地位和作用不可避免地遭到侵蝕。雖然美國不斷強調東盟處于“印太戰略”的中心,但特朗普本人對該地區的關注度不高,加之其對多邊主義的背離,可以預見,無論是在東盟主導的地區多邊機制層面還是在雙邊層面,特朗普與東南亞國家領導人的直接接觸都會減少,雙方的政治互信和戰略互動也將隨之下降。與此同時,特朗普2.0“印太戰略”漠視地區公平、包容、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訴求,對于社會差異性巨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多民族宗教、多元文化的東南亞國家認識不足,也將嚴重影響其“印太戰略”的實施效果。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已經使其在東南亞國家中喪失國際信譽,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主要東盟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議題上對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某些政策保持警惕和觀望的態度。東盟以團結的姿態、協商一致應對美國“印太戰略”沖擊再次成為維護本地區利益的核心原則。

過去4年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區精耕細作,編織了一張圍堵、遏制中國之網,希望提高美國的地區影響力。但如今,地區國家已經開始質疑這一“網絡”是否有足夠的韌性承受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優先”政策理念的沖擊。與此同時,中國“反其道而行”,正在積極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為它們提供不必在大國間選邊站隊的較大戰略空間,這也增大了美國拉攏和施壓周邊國家參與其針對中國陣營的難度。[18] 特朗普2.0“印太戰略”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

在一個地緣政治出現裂痕的世界,加快構建開放、包容的經濟和政治秩序是當下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的現實要求。一個民粹主義傾向嚴重的美國政府無法給地區帶來和平與發展,反而將倒逼地區國家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以東盟為中心的地區合作機制的成功實踐表明,中小國家可以聯合起來,團結一致,以集體方式應對特朗普2.0“印太戰略”帶來的挑戰。同時,各國應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有力的實際行動,推動多邊主義外交進程,促進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理解,構建責任共擔、榮辱與共的周邊命運共同體。

本文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課題(批準號:22VMG031)的階段性成果

[1]王聯合:《近年來美國民粹主義的興起及其外交影響》,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4年第19期,第101-111頁。

[2] U.S. Department of State, “Joint Statement by the Quad Foreign Ministers,” January 21, 2025, https://www.state.gov/joint-statement-by-the-quad-foreign-ministers/.

[3] Ronan Williams, “US, Australia, and UK Forces Conduct Joint Combined Operations,” February 11, 2025, https://www.cpf.navy.mil/Newsroom/News/Article/4062934/us-australia-and-uk-forces-conduct-joint-combined-operations/.

[4] The White House, “United States-Japan Joint Leaders’ Statement,” February 7, 2025,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2025/02/united-states-japan-joint-leaders-statement/.

[5] The White House, “United States-India Joint Leaders’ Statement,” February 13, 2025,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2025/02/united-states-india-joint-leaders-statement/.

[6] Derek Grossman, “Trump 2.0 Would Get Mixed Responses in the Indo-Pacific,” The Diplomat, August 22, 2024, https://thediplomat.com/2024/08/trump-2-0-would-get-mixed-responses-in-the-indo-pacific/.

[7] Toby Dalton and Anna Bartoux, “US Policy Toward the Indo-Pacific through 2030: Continuity, Consequences, and Change,” October 11, 2024, https://www.38north.org/2024/10/us-policy-toward-the-indo-pacific-through-2030-continuity-consequences-and-change/.

[8] “Taiwan Needs to Hike Defense Spending to 10% of GDP-Pentagon Nominee,” March 5, 2025,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taiwan-needs-hike-defense-spending-10-gdp-pentagon-nominee-2025-03-04/.

[9] Matthew Olay, “Defense Secretary Announces U.S. Forces Japan’s Upgrade to Joint Force Command,” March 30, 2025, https://www.defense.gov/News/News-Stories/Article/Article/4139213/defense-secretary-announces-us-forces-japans-upgrade-to-joint-force-command/.

[10] Chad De Guzman, “How Asia Is Bracing for Trump’s Second Term,” November 8, 2024, https://time.com/7174087/trump-second-term-foreign-policy-asia-approach/.

[11] Michael O’Hanlon, “Assessing Hegseth’s Interim Defense Strategic Guidance,” April 2, 2025, https://thehill.com/opinion/national-security/5226268-assessing-hegseths-interim-defense-strategic-guidance/.

[12] Yuki Tatsumi, “Trump Wins-Ca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Withstand?” November 6, 2024, https://www.stimson.org/2024/trump-wins-can-the-indo-pacific-region-withstand/.

[13]成漢平等:《“‘特朗普2.0時代’與東南亞”專家筆談》,載《東南亞縱橫》2025年第1期,第5頁。

[14] Ban Kil Joo, “One Month of Trump 2.0 and the Indo-Pacific Geopolitics: Progress and Prospect,” IFAN Focus, March 6, 2025, p.6.

[15] Chad De Guzman, “How Asia Is Bracing for Trump’s Second Term,” November 8, 2024, https://time.com/7174087/trump-second-term-foreign-policy-asia-approach/.

[16] Larry Greenwood,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rump’s Trade Policies on the Indo-Pacific,” March 10, 2025,https://bowergroupasia.com/the-possible-impact-of-trumps-trade-policies-on-the-indo-pacific/.

[17] 施歌:《民調顯示日本人對美國不信任感上升》,新華網,2025年4月27日,https://www.news.cn/world/20250427/6c50460b6d764cf7ba46da96a52bf595/c.html。

[18] 周方銀:《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新變化與周邊外交策略選擇》,載《當代世界》2025年第2期,第25頁。

猜你喜歡
特朗普戰略
對特朗普的全球抵制在哪里?
南風窗(2025年18期)2025-09-03 00:00:00
大事件
第一財經(2025年8期)2025-08-14 00:00:00
“一切為了流量”:理解特朗普的“網紅”本色
領導文萃(2025年15期)2025-08-12 00:00:00
特朗普的“致命傷”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戰略
戰略
導致戰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a视频| 国产95在线 |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97久久免费视频|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九色国产在线|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黄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制服|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国产精品视频999|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性欧美精品xxxx|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导航|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欧美天堂在线| 伊人色在线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67194亚洲无码| 中文字幕 91|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v在线|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激情在线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www.精品国产| 欧美一区国产| 无码丝袜人妻|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一级毛片基地|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国产农村1级毛片| 欧美激情首页|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91无码网站| 先锋资源久久| 欧美精品二区|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福利视频99|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