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12.000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12.002
胃癌(gastriccancer,GC)是消化系統常見的高發惡性腫瘤,由于早期癥狀隱匿,多數GC患者確診時已進展至局部晚期或轉移階段,錯失根治性手術機會[1]。標準化療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GC患者病情進展,但在應用過程中化療藥物可能會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抑制作用,并引起多種不良反應。且由于GC的異質性較高,傳統的化療方案在臨床治療中存在療效局限[2]。中藥因具有多靶點作用機制、不良反應較少的特點,已被廣泛用于GC患者的臨床治療[3]。通關藤注射液(TGT)具有調節免疫功能及誘導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既往研究指出TGT聯合化療方案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及膀胱癌患者,可顯著降低腫瘤標志物及炎癥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較高[4-5]。本研究旨在探討TGT聯合GC化療方案的協同抗腫瘤效應。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泰安市腫瘤防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間收治的90例GC患者的病歷資料,以回顧性分析方法進行研究,依據治療方式分為常規組(45例)和聯合組(45例)。常規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 2:1 ;年齡范圍44\~80歲,均值( 67.08±8.49 )歲; BMI18.21~26.59kg/m2均值( 22.06±1.85)kg/m2 ;TNM分期[:II、IV期分別為23、22例;分化程度:高/中分化17例,低分化28例。聯合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 29:16 ;年齡范圍42\~80歲,均值( 65.42±8.67 )歲;BMI 18.34~26.82kg/m2 ,均值( 21.86±1.77)kg/m2 ;TNM分期:II、IV期分別為25、20例;分化程度:高/中分化19例,低分化26例。經比較,兩組間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上報泰安市腫瘤防治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并獲批準。納入標準:(1)與GC的診斷標準相符[;(2預計生存期 gt;3 個月;③既往無放、化療史;(④具備完整臨床資料。排除標準:(1)有胃部手術史者;(2)伴主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③伴其他部位原發性腫瘤或免疫系統疾病者;(④伴化療禁忌證者;(5繼發性胃癌;(6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7伴認知功能障礙者。
1.2治療方法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化療方案:口服替吉奧膠囊(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50,規格:20mg/ 粒)。劑量根據腫瘤病灶表面積調整: lt;1.25m2 者40mg/ 次、2次/d; 1.25~1.50m2 者 60mg/ 次、2次/d。連用14d后停藥7d,以21d為1個療程。療程第1天靜脈滴注注射用奧沙利鉑(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095,規格: 0.1g ), 130mg/m2 ,滴注時間 gt;2h 1次/d;療程第1天靜脈滴注紫杉醇注射液(江蘇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299,規格: 100mg ),260mg/m2 ,滴注時間 gt;30min ,1次/d。
聯合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通關藤注射液(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868,規格:20mL ),給藥方案為: 40mL 通關藤注射液與 250mL 的5% 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以21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療程,且于治療后隨訪1個月。
1.3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于治療3個療程后對臨床療效進行判定,完全緩解:腫瘤消失且持續時間 gt;4 周;部分緩解:腫瘤體積縮小 350% 且持續時間 gt;4 周;穩定:腫瘤體積縮小 25%~lt;50% ,持續時間 gt;4 周;進展:腫瘤體積縮小 lt;25% 或出現新病灶[8]。客觀緩解率 Ψ=Ψ (完全緩解 + 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 ×100% ;疾病控制率 Σ=Σ (總例數-進展例數)/總例數 ×100% 。(②癌細胞侵襲相關因子水平。采集每位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樣本( 4mL ),并執行 3000r/min 、持續 10min 的離心操作,分離血清,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組織因子(T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③免疫細胞水平。采集每位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樣本( 4mL ),采用流式細胞儀(無錫廈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92220266,型號:DXPAthenaV5-B5-R3)
測定 CD3+ ! CD4+ ! CD8+T 淋巴細胞百分比,并計算CD4+/CD8+ 比值。(4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乏力、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發生情況。按公式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例數/納入病例數 )×100% 0
1.4統計學分析所有統計分析均使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完成。計數資料以[例 (%)] 呈現,采用 x2 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 )呈現,采用 t 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閾值為 Plt;0.05 。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聯合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常規組,客觀緩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1。
2.2兩組患者癌細胞侵襲相關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FGF21水平均升高,且聯合組較常規組高;兩組患者TF、VEGF水平均降低,且聯合組均較常規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2。
2.3兩組患者免疫細胞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CD3+ 、 CD4+T 淋巴細胞百分比及 CD4+/CD8+ 比值均呈升高趨勢,且聯合組升高幅度更大;兩組患者 CD8+T 淋巴細胞百分比均呈下降趨勢,且聯合組降低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3。
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相較于常規組,聯合組患者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乏力、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的發生率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4。
3討論
GC是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目前基于鉑類、氟尿嘧啶的標準化療方案雖可延緩腫瘤進展,但仍有晚期GC患者因嚴重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或繼發性耐藥而被迫中斷治療[9。同時,化療誘導的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比例升高、輔助T細胞(Th)1/Th2失衡等免疫抑制作用可進一步削弱機體抗腫瘤能力,形成惡性循環。TGT是具有多靶點調控的中藥制劑,其活性成分可誘導癌細胞凋亡,與化療藥物發揮協同增效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TGT輔助化療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更優,客觀緩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更高,且治療后的FGF21水平更高,TF、VEGF水平均更低。分析原因為,TGT的活性成分具有誘導癌細胞凋亡的能力,可增強化療藥物的療效;此外,TGT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提升患者抗腫瘤能力,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FGF21可通過阻斷基質金屬蛋白酶及炎癥因子的表達,阻斷癌細胞的侵襲與遷移;TF作為凝血系統核心因子,其高表達不僅與GC血栓風險相關,還可通過蛋白酶激活受體2信號軸誘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極化,形成免疫抑制微環境;而VEGF是驅動血管生成的核心分子,其高水平表達與腫瘤轉移及不良預后顯著相關。TGT中酚酸類、甾體皂苷等成分可阻斷癌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間接限制腫瘤的侵襲遷移能力;TGT中黃酮類成分通過抑制核因子KB信號通路,能降低組織因子的基因轉錄與表達。NF-KB是調控白細胞介素-6表達的關鍵因子,抑制NF-KB亦能削弱IL-6介導的血小板活化,這些作用共同改善腫瘤病灶微環境的高凝狀態。同時,TGT可通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活化及其下游信號轉導,減少VEGF的分泌與功能發揮,從而有效抑制腫瘤的新生血管生成[10]。
本研究數據表明,TGT輔助化療后,患者表現為 CD3+ CD4+T 淋巴細胞百分比顯著升高, CD4+/CD8+ 比值同步提升, CD8+T 淋巴細胞百分比顯著降低。分析原因為,TGT的甾體成分可抑制T細胞表面相關受體的表達,逆轉 CD8+T 淋巴細胞的耗竭狀態,增強其細胞毒性作用;此外,TGT還可抑制炎癥因子對T細胞分化的干擾,促進 CD4+T 淋巴細胞向Th1型極化,增強其抗癌作用[]。
基于不良反應分析,本研究發現聯合干預顯著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分析原因為,TGT具有免疫調節、抗炎、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能有效減輕化療藥物對機體的不良反應。其成分能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保護肝腎功能,同時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緩解化療引起的乏力。此外,TGT還能調節骨髓造血功能,減少化療導致的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從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與單獨化療相比,TGT輔助化療治療GC患者的療效更顯著,可有效抑制癌細胞侵襲因子表達,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具有良好臨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陳心足,胡建昆,SIGES研究組.胃癌防控策略的探索與優化:流行病學、病原微生物及危險因素[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23,30(1): 86-90.
[2]蔣峰,柳小芳,高藝文,等.解毒散結方聯合化療治療晚期胃癌療效及對患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受體的影響[J].陜西中醫,2021,42(5):582-585.
[3]李俠,閆春霞,郭萌,等.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對晚期胃癌患者化療敏感性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22,34(7): 44-48.
[4]修俊青,李亮,劉瑞.通關藤注射液聯合GC方案治療晚期NSCLC的效果及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4):101-104.
[5]趙新,馮小燕,張妮,等.通關藤注射液與順鉑聯合治療膀胱癌的療效和作用機制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22,24(6):588-592.
[6]王澤洲,張揚,莫淼,等.大型單中心醫院登記的7753例肺癌手術患者生存報告:基于第8版國際肺癌TNM分期標準[J].中國癌癥雜志,2020,30(5):6-12.
[7]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胃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J/CD].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9,9(3):118-144.
[8]DUFFAUDF, THERASSE P.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Bull Cancer, 20oo, 87(12): 881-886.
[9]何敏均,季璐,連力,等.2000—2019年中國早發型胃癌和晚發型胃癌流行病學趨勢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3,44(8):1198-1202.
[10]宇明慧,祝永福,黃萬秋.通關藤注射液聯合SOX方案治療進展期胃癌臨床觀察[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24,43(4):17-20.
[11]李雙鳳,黃家彥,韓笑,等.通關藤抗腫瘤主要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23,46(1):18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