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解讀文字信息,更要解讀圖像信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將教材中單調的、枯燥的文字信息等轉變為生動的圖像信息,并引導學生圖文結合,從而助推學生思想政治學習。圖像化教學能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可視化,從而能激發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積極性。同時,圖像化教學能盤活學生的思想政治思維,引導學生思想政治深度探究,讓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走向高階。
一、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內涵及特質
所謂的“圖像化教學”,就是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政治立場、原理知識、態度價值以及思維方法等寓于直觀化、形象化、可視化、動態化的圖片、視頻、影像之中,從而建構起思想政治學習內容的橋梁,讓學生觀察、辨析、探究。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具有如下特質。
1.直觀性特質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內容是十分抽象的,有時學生難以理解。為此,教師應用圖形化教學,將抽象化、符號化、普遍化的思想政治學科內容圖像化、直觀化,就能促進學生的認知和理解。因此,圖像化教學具有直觀性,能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內容的頓悟,能喚醒、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等。如在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三《政治與法治》中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筆者就引入了三分鐘的小視頻,簡要呈現了政協會議的相關議程,讓學生認識政協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個主要職能,直觀感知到政協委員撰寫提案的場景,直觀感知政協委員參加“有事好商量”的場景等。這樣的一種圖像化教學,能讓學生認識、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認識、理解政協的職能等。圖像化教學避免了教師機械、枯燥的說教、灌輸,讓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逐步走向生動、活潑。
2.互動性特質
高中思想政治課圖像化教學還能引發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互動、交往。圖像化教學將傳統的教材文字信息轉變為圖像信息,能同時盤活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從而能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深度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針對圖像化教學主題彼此互動、交流。圖像化教學不僅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同時增強了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動能。如在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偉大的改革開放》一課時,筆者以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以及安徽的小崗村為例,用視頻《深圳速寫》《一分鐘小崗村》呈現了它們的改革舉措、發展歷程等。在此基礎上,學生圍繞著視頻內容展開深度研討,從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等方面深度探析改革開放的背景、原因、舉措等,探討改革開放的政策演變、改革時間軸等。通過引導學生圍繞圖像化教學內容互動,能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內容的深度認知、理解。
3.經驗化特質
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實施圖像化教學,教師要遴選學生自然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中有關真實性、典型性的內容,從而能盤活學生的經驗,激發學生思想政治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吸收、內化思想政治學科內容。如在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三《政治與法治》中的“法治社會”一課,筆者就借助于課件,呈現了生活中真實的“高空拋物案”“拖欠工資案”等,引導學生做一個“普法志愿者”,嘗試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的相關法律條文幫助當事人維權。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將維權的條文、方法、過程可視化,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意義和價值,認識到法治建設的迫切性、艱巨性,從而進一步增進學生的思想政治認同。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匯總時,教師要借助于視頻、圖片等來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圖像、表象,從而鏈接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的前認知、前理解、前結構,促進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投入、情感融入以及價值認同。
二、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邏輯以及路向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圖像化教學,既要關聯學科課程的知識、方法、思想等,同時又要立足于學生的認知、契合學生的經驗、關照學生的生活。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圖像化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文本與圖像、圖像與思想、圖像與邏輯的關系,從而找準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的路向,避免教師教學的本末倒置。
1.處理好文本與圖像的主輔導關系
在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處理好圖像與文本內容之間的關系。在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中,圖像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自的,圖像是學生理解抽象化文本的一種輔助、支撐。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中,教師通常要進行雙重變換:一方面是將思想政治抽象化的內容轉變為直觀化、形象化的圖像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理解;另一方面是要將圖像化的內容提升為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在教學中,教師既不能以文代圖,同時也不能以圖代文。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價值規律”“人民民主專政”“中華民族精神”等相關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能培育學生的理論思維。在教學中,當學生出現認知、理解的障礙時,教師就可以輔之以圖像,來引導學生理解、體悟知識。如教學哲學規律“否定之否定”這一概念時,有學生就簡單地理解為“肯定”。為此,筆者畫出螺旋上升的曲線,引導學生認識螺旋曲線中的“正反合”幾個階段,讓學生認識事物的辯證發展變化,從而深刻理解“否定之否定”。借助于圖像,能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中抽象化概念的認知、理解。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通常應用圖像來詮釋文字,用文字來解讀圖像,從而讓文字與圖像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處理好圖像與思想的能所指關系
當代瑞士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用“能指”與“所指”來揭示語言與所表達的事物、對象之間的關系。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程教學中,圖像中的畫面、情節就是能指,而思想政治概念的意義等就是所指。在這里,能指和所指是一種互為表里的關系,能指是手段,而所指是目的。高質量的能指往往能揭示所指,而低質量的能指則不能有效揭示所指。在互聯網時代,有很多“搞笑”的視頻、圖片,但這些圖片往往只會博得學生一笑,卻不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樣也沒有蘊含思想政治學科知識、思想等。因此,這樣的一些圖片、視頻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應用。如教學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哲學與文化》中的“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樣性\"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可以借助權威性的媒體發布的圖片、視頻等向學生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習俗等,讓學生對文化的民族多樣性、差異性、統一性有一個直觀化、形象化的認知、理解,而不是停留在空洞的概念層面。在這個過程中,能指和所指能形成深度契合,能指能有效地指涉所指,同時所指也因為能指而被學生深刻認知。
3.處理好邏輯與圖像主客體關系
“主體和陪體”是表征攝影作品中不同元素的關系的一個專業術語。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借助于“主體和陪體”,就是要求教師在應用圖像來促成學生思想政治認知時,始終圍繞著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主題、主線等展開。換言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邏輯主線、脈絡等是主體,而用來促進學生思想政治認知、理解的圖像則是陪體。圖像化的教學本質上說就是應用圖像來對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內容進行編碼、解碼的一個過程。圖像應當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內容、信息等。教學中,教師可以大膽地、大量地引入圖片、視頻,但這些圖片、視頻等必須圍繞著思想政治主題、主線、脈絡等展開。在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中,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一是圖像不契合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脈絡;其二是圖像具有很強的承載性,讓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這樣的兩種圖像學習邏輯,都不是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邏輯。如教學高中思想政治《哲學與文化》中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時,有教師從互聯網上下載了眾多圖片呈現出來,結果學生看得眼花繚亂而不得要領。對于這一情況,筆者主張教師在實施圖像化教學時要對圖像進行篩選,選取典型性的圖片、視頻資料促進學生認知,引導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新時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當立足于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應當面向學生的社會生活、關照學生的社會生活。而應用圖像化教學,能讓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更生動、更直觀、更形象,它不僅讓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有意義,同時更讓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有意思。
三、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策略以及路徑
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要將思想政治學科課程內容的價值性貫穿于教學始終。只有這樣,圖像化教學才不會偏離方向。同時,在實施圖像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做圖像解讀的主體、主人。作為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對相關圖像進行有教育意義的處理,從而讓圖像更適合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促進學生在圖像中形成思想政治學習的主體性自覺。
1.發掘圖像資源,豐富圖像化教學素材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掘圖像資源,豐富學生的圖像素材內容。要做學生圖像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充分發揮圖像資源的育人功能,彰顯圖像資源的育人價值。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以及互聯網中紛繁復雜、質量參差不齊的圖像中遴選匹配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圖片、視頻等。一方面教師要深入研讀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研讀教材,了解教學目標、重難點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圖像化教學發揮思想政治教學功能。另一方面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只有這樣才能讓圖像化教學契合學生的認知、思維。如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二《經濟與社會》中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筆者就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搜集了所在城市、學校周邊等的相關圖片,讓學生思考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由于圖片來自學生的生活、來源于學生的身邊,因而更具有教育性。學生通過對比今昔的不同圖片,能夠感受、體驗到生態文明之于城市建設、經濟建設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圖像化教學,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環境、經濟、民生三者之間的關系。
2.加工圖像資源,優化圖像化教學內容
在高中思想政治圖像化教學中,教師還要積極主動地加工圖像資源。通過對圖像資源的加工,讓圖像更適合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圖像資源不僅應當具有教育性,同時還應當具有時代性、意義性等。要借助現代信息科技,應用相關軟件編輯處理圖像資源,讓圖像資源更符合教師的教學需求。如在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選擇性必修一中的“君主立憲制\"這一概念,筆者發現學生理解起來有較大的障礙和困惑。為此,筆者從互聯網上下載了有關英國議會的視頻,讓學生了解英國國家機構組成,了解君主立憲制的結構、特點等。由于網絡下載的視頻有許多無關內容,因此筆者借助于視頻編輯技術,如愛剪輯、AdobePremiere等視頻編輯軟件和PS、CDR等圖片處理軟件對相關的視頻進行剪輯、重組,并增添了相關的字幕,去除了原有視頻中的一些噪聲,從而優化了圖像化教學。通過圖像化教學,引導學生認識英國國王、議會以及內閣之間的關系。在圖像化學習過程中,學生將圖像與文字相結合,對君主立憲制的本質就會形成一定的認知、理解。
3.應用圖像資源,完善圖像化教學方式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靈活、積極地應用圖像資源,或應用圖像導入新課,或以圖像為助手來探究,或以圖像為依托突出教學重難點,或以圖像來總結教學內容等。充分應用圖像資源,完善圖像化教學的方式。如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四《弘揚民族精神》這一課時,筆者就將這一部分內容統整優化,建構成知識結構圖表,并配備相關的圖片、視頻等,打包壓縮然后放置在班級QQ群中。如此,學生就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去重溫相關的知識點,同時配合圖片、視頻等方式輔助學習。通過知識網絡結構圖、知識點以及相關的圖片、視頻等的融合觀看,讓學生理解、掌握相關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應用圖像資源,能拓展、延伸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時空,豐富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方式,讓學生思想政治學習實現線上線下結合。
圖像化教學能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程中的相關知識,從不可視轉為可視化。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掘圖像資源、豐富圖像素材,要優化、完善圖像化教學方式,要對圖像化教學展開反思、評價,促進學生通過圖像化學習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圖像化教學要做到知識性與趣味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才能引導學生深度探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參考文獻】
[1]許燦榮.思想政治課圖像化教學的誤區與改進[J].教學與管理,2020(05).
[2]郁有凱.圖像時代德育的話語修辭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20(02).
[3]王斌.思想政治教育的圖像語境探尋[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