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與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財經素養已成為21世紀公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分析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21年發布的相關調查報告可知,中國青少年在財經知識掌握、風險意識及理財行為等方面顯著落后于發達國家同齡人。這不僅會影響其未來的職業發展,更可能制約國家經濟的創新活力。因此,教師應加強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財經意識和理財能力,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綜合人才,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持。
隨著人工智能和5G等高新技術的發展,國家間的競爭及合作方式發生了改變。財經素養是國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階段開展財經素養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財經素養,還能引導學生運用財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開展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要性與面臨的挑戰
(一)開展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財經素養教育的目標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觀與消費觀。中學階段是個體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這一階段開展財經素養教育,不僅能指導學生掌握預算編制、投資理財等實用技能,還能增強其風險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對(以下簡稱“我校”)參與財經項目活動的學生的初步調查顯示, 84.18% 的學生每周都有自己的零花錢,其中 80.29% 的學生表示“更愿意儲蓄及消費”,而他們對如何制訂家庭財務規劃及個人消費預算毫無頭緒。在財經素養課程的教學完成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發現學生的家庭財務規劃參與度提升了 45% ,對財經知識及社會現象的關注度也明顯上升。由此可見,財經素養教育在幫助學生合理規劃個人財務、培養健康的消費習慣以及提升財務管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經濟獨立性,還能夠為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做出更為明智的財務決策奠定基礎。此外,開展財經素養教育還能推動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成為有擔當、有遠見的社會公民。通過財經素養教育,我們期望能夠培養出既具備專業技能又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未來一代,為社會的繁榮與發展貢獻力量。
(二)開展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面臨的挑戰
通過對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的訪談和問卷調查,我們發現,盡管教師和家長都認為有必要在中學開展財經素養教育,但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開展財經素養教育仍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目前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的財經素養課程標準;部分家長認為財經素養教育就是教學生賺錢,不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塑造;只有部分中學教師接受過系統的財經知識培訓,大部分教師對財經知識的理解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此外,適合中學生使用的模擬交易軟件和校企合作平臺等資源的缺失也導致中學生財經項目活動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由此可見,缺乏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教育內容單一、教育方式缺乏創新、師資力量不足等諸多因素制約著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的開展。
基于此,我校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織在校教師與高等院校教師開展與財經素養教育相關的教研活動,通過開展財經知識講座、校園“創業匯\"等各種活動以及開發財經校本課程,致力于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財經素養教育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與實踐機會。在財經素養課堂上,學生不僅學習了理財、風險評估等實用技能,了解了財經基礎知識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對個人乃至國家的影響,還在模擬交易、創業計劃、社會調查等項目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經濟學知識和金融知識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加深了對財經知識的理解。這種以項目活動為主的教育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項目活動的財經素養教育
(一)在財經素養教育中設計并實施項目活動的優勢
財經素養教育不應紙上談兵,而應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各種財經知識和技能,主動運用財經知識解決問題,提升財經素養。項目式學習強調\"做中學\"[2],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分析、評價與創造能力。在財經素養教育中設計并實施項目活動具有以下優勢。
1.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抽象知識。項目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機會。學生通過模擬市場交易、企業運營等場景,能更直觀地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學生參與“家庭年度預算”項目活動,需綜合考慮收入分配、教育支出與應急儲備等要素,這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機會成本、風險管理等概念。
2.提升學生的跨學科知識學習與整合能力。為有效完成相關財經項目活動,學生往往需要綜合運用數學、社會學與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進行分析、決策和評估,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學科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3.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財經項目活動通常需要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協作過程中的沖突解決、責任分工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4.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財經項目活動是綜合性較強的活動,中學生在完成項目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未學過的知識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適時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新知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項目活動設計框架
為使學生取得良好的項目實施效果,教師需引導學生遵循“目標設定一項目實施一項目評估”的模式。
目標設定:明確知識學習目標、技能培養目標。例如,在校園“創業匯”項目活動中,學生需要分析市場需求,學會撰寫商業計劃書,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
項目實施:將復雜的項目任務拆解為階段性任務,如市場調研、成本核算、宣傳策劃等任務,并規定完成時間和完成標準。
項目評估:反思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以及項目成果,評價項目完成效果。
三、的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案例分析
以我校開展的項目活動“市場交易初體驗一一教室門前的小賣部”為例,分析如何更好地實施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
(一)項目活動設計
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講解了投資理財、企業經營、稅務籌劃等方面的知識。為了深化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使其了解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價值,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市場交易初體驗教室門前的小賣部”項目活動,通過調研同學的購買需求,并考慮成本、可行性等因素,決定要售賣的物品。以下是項目實施的具體步驟。
1.搜集和分析數據。學生需要搜集本班和其他班級的同學想要購買的物品的數據,了解同學們的購買能力并對自身的投資能力進行核算,確定要售賣的物品。
2.分組和分工:學生需自行分組,每個小組集思廣益、自籌經費,制訂本小組的售賣計劃。若條件允許,學生也可以以個人形式參與活動、完成項目。
3.制訂銷售方案:學生需提出合理的銷售計劃、制訂銷售方案。教師可以適時指導學生,以確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實施方案:學生需記錄實際支出情況和預算的差異,及時調整銷售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以確保方案的順利實施。
5.評估和總結:項目活動結束后,學生需對項目成果進行評估,總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以在參與其他項目活動時有具體的參考。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依據評估結果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財經素養。
(二)本項目優秀案例一一季同學的棉花糖小攤
季同學通過問卷調查和到學校小賣部“蹲點”觀察等方式,對學校的“消費者”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研和分析,對銷售商品類型、商品價格等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定位。最終,季同學根據自身能力,選購了一臺棉花糖制作機,并將售賣棉花糖作為主要經營項目。在進行成本結算時,除糖與竹簽的成本外,季同學還虛擬扣除了電費、垃圾清運費等其他費用。
在商品售賣過程中,季同學留意到,起初棉花糖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可僅僅過了一兩天,前來湊熱鬧的人就比真正購買棉花糖的人還要多,這讓季同學苦惱不已。為了弄清楚原因,季同學又進行了一次調研,結果發現同學們不僅希望能購買到棉花糖,更希望能夠親自參與到棉花糖的制作中去。而且,除了同學,部分教師也對這樣的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因身上沒有零錢而無法購買。針對這些情況,季同學及時優化銷售策略。一方面,針對前來購買棉花糖的同學,增設了自制棉花糖的體驗形式;另一方面,為教師專門設置了交易二維碼,便于他們支付。通過調整銷售策略,季同學的棉花糖小攤每到下課時間便成為熱門“打卡點”。
(三)項目成效
通過參與項目活動,學生對相關財經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85% 的學生認為通過項目活動提高了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大部分學生學會了如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經營策略,如何與消費者溝通,這些經驗對于他們未來的職業選擇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該項目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分享,增強了班級凝聚力,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通過實踐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基于項目活動的財經素養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財經素養,還能夠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的生活和職業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反思與優化路徑
(一)現存問題分析
學生層面:部分學生對財經知識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且在團隊協作中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
教師層面:教師在創新教育教學形式方面存在不足,難以有效指導學生高效完成項目任務。
學校層面:學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教師參與項目設計的積極性較低。
(二)改進建議
1.增強財經素養教育的系統性
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應具備系統性。學校可將財經素養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確保學生能全面學習財經知識。同時,學校可與一些金融機構、企業簽訂研學合作協議,通過組織研學實踐活動、財經知識競賽等,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財經知識。
2.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因此,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至關重要。學校可邀請財經領域的專家或從業人員來校授課或分享經驗,為教師提供交流溝通的機會,促使教師掌握系統的財經知識和創新教育方法。
3.加強家校合作
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家庭的支持與關注。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消費情況,與孩子溝通生活費用的使用情況,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生活費用,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與學校共同努力,促進學生財經素養的發展。
結語
開展基于項目活動的財經素養教育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與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學校應強化財經素養教育的頂層設計,拓寬獲取教育資源的渠道,讓財經素養教育從“選修課”走向“必修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剛,石鵬.民族邊境地區中學生財經素養教育“五融三化三協同”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4(4):71-76.
[2]王燁姝.項目式學習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2,43(11):119-123.
作者簡介:覃嵐(1982一),女,南寧市第十四中學。郭建榮(1975一),男,南寧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