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臟結構像一套兩室兩廳的“房子”,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組成。正常情況下,房與房、室與室之間互不相通,房和室之間通過瓣膜連通。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瓣膜叫作二尖瓣,它像一扇只能單向通行的“門”,保證血液從左心房單向流往左心室。
如果二尖瓣“關不上”,左心室收縮時,部分血液會反向流入左心房,增加左心房的負荷。長期如此,會導致左心房和左心室擴大,可能引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淤血、肺水腫、感染性心內膜炎等疾病。
常見病因
從結構上看,二尖瓣由瓣環、瓣葉、腱索和乳頭肌四部分組成。臨床常見的二尖瓣關閉不全病因可歸結為以下3類:
1.“門框”變大
二尖瓣瓣環由致密的結締組織構成,圍繞二尖瓣開口,有點像二尖瓣這座大門的“門框”。瓣環擴張多見于擴張型心肌病和瓣環鈣化等瓣環退行性病變,會影響二尖瓣的正常關閉。
2.“門閂”損傷
二尖瓣乳頭肌是心臟左心室內的肌肉結構,腱索是心臟內連接房室瓣與乳頭肌的纖維條索狀結構,二者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心室收縮時血液反流至左心房,有些像大門的“門閂”。腱索(可阻止左心室的血液流回左心房)和乳頭肌病損,多見于先天性或獲得性腱索病變,如腱索過長、斷裂或融合,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乳頭肌缺血等。“門閂”損壞可導致二尖瓣缺少支撐并發生脫垂,引起二尖瓣關閉不全。
3.“房門”破損
即二尖瓣瓣葉出現病損,多見于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肥厚型心肌病或先天性心肌病患者。
分級與主要癥狀
臨床上通常根據射流面積、反流分數、每搏反流量,將二尖瓣關閉不全分為輕度、中度、重度3級。不同分級患者的具體表現有所差別。
1.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
射流面積<4平方厘米,反流分數<30%,每搏反流量<30毫升。輕度的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往往需要開展心臟超聲檢查才能發現病情。
2.中度二尖瓣關閉不全
4平方厘米≤射流面積≤8平方厘米,30%≤反流分數≤49%,30毫升≤每搏反流量≤59毫升。中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多有乏力、活動后氣短等表現。
3.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
射流面積>8平方厘米,反流分數>50%,每搏反流量>60毫升。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多表現為胸悶、心慌、腹脹、下肢水腫等癥狀,常合并咳嗽、咳痰和食欲下降,患者可能會發生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疑似二尖瓣關閉不全,應做哪些檢查?
1.體格檢查
醫師會通過聽診、叩診等方式查探心臟有無異常。如果心臟叩診發現心界向左下方擴大、心尖搏動向左下方移位,聽診發現第一心音減弱、第二心音分裂和心臟雜音等情況,則患者很可能存在二尖瓣關閉不全。
2.胸部X線檢查
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在X線檢查中沒有明顯異常表現。中度或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者,在X線檢查中可見左心房、左心室明顯變大,并且對食管產生壓迫。對于心力衰竭患者,還能觀察到肺淤血、肺間質水腫等情況。如果是二尖瓣關閉不全晚期患者,經X線檢查可見右心室增大、二尖瓣鈣化陰影。
3.心臟彩超(超聲心動圖)
這是目前最靈敏、最準確的二尖瓣關閉不全檢查方法,可幫助醫師確診疾病,并指導確定治療方案。醫師通過觀察患者的超聲心動圖,可以掌握二尖瓣瓣葉的具體形態與功能情況,如是否增厚、鈣化,以及有無合并狹窄,還可以量化顯示左心室、左心房的擴大程度,心肌收縮幅度等重要信息。
二尖瓣關閉不全,該怎么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適用于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的緊急干預,以及部分病情較輕,可暫時予以隨訪觀察的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
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主要使用血管擴張劑、正性肌力藥、利尿劑等藥物,用于減少血液反流量、恢復前向血流、減輕肺淤血。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需要結合臨床癥狀,運用強心藥、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藥物,改善心臟功能,延緩病情進展。
2.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是治療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根本措施,主要包括二尖瓣成形術和二尖瓣置換術兩種術式。
(1)二尖瓣成形術
經臨床評估和檢查,對于符合二尖瓣成形術條件的患者,醫師會在實施全身麻醉的基礎上,建立手術切口,用體外循環機暫時替代心臟泵血功能。然后,運用切除、縫合等手法,修復患者損壞的二尖瓣結構,恢復其正常功能。這種手術方式能夠保留患者自己的二尖瓣組織,能更好地維持左心室功能。患者無需終身服用抗凝藥。
(2)二尖瓣置換術
二尖瓣置換術適用于二尖瓣瓣膜嚴重損壞、無法修復的患者。醫師使用人工瓣膜取代被切除的瓣膜,然后封閉切口,完成置換手術。目前,可供選擇的人工瓣膜有機械瓣膜和生物瓣膜兩類。
機械瓣膜的主要材料為熱解碳,優點是使用壽命長——平均壽命在30年以上;缺點是與人體的相容性比較差,血栓形成風險較高。血栓可能影響瓣膜正常工作,血栓脫落則可造成生命危險。因此,置換機械瓣膜的患者,要終身服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
生物瓣膜的主要材料為異體生物組織,如牛的心包組織和豬心瓣膜。其優點是與人體的相容性好,植入后血栓形成風險低,患者不需要接受長期抗凝治療。生物瓣膜的缺點是使用壽命較短——通常為10~20年。材料老化后,患者要進行二次手術,更換新的生物瓣膜。
選擇哪種人工瓣膜,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對抗凝治療的耐受性、健康狀況等進行綜合考慮。
3.介入治療
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是一種微創介入手術。醫師在超聲或X線引導下,經股靜脈或心尖路徑置入導管,沿著導管送入二尖瓣夾合裝置,用該裝置夾住二尖瓣閉合不全部分的前、后瓣葉,并使其永久固定。這一治療方法能夠減少或消除心臟收縮時二尖瓣瓣葉之間的間隙,而舒張時未被夾住的瓣葉仍然能打開,從而減少或消除二尖瓣反流。該術式具有安全、有效、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