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鞏固深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中央統一部署的學習教育7月底暫告一段落,但作風建設、反腐敗斗爭將是長期任務,永遠在路上,我們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須馳而不息。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頑癥在黨內長期存在,這些問題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特征,嚴重侵蝕了黨員干部的思想靈魂和黨的肌體,影響了干群關系和黨的形象。“四風”不除,正氣不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糾“四風”、反腐敗提升到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來抓,進而久久為功、持之以恒,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這些問題仍難以得到根除,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復雜的。我們必須清楚,任何問題的出現,不可能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沒有苗頭和傾向,腐敗問題同樣如此,絕不能孤立看待,就腐敗反腐敗。當前特別要注重防止“由風及腐”“由風變腐”的問題,必須風腐同查同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腐敗問題與不正之風歷來是共生的關系,所謂風腐同源說的是兩者互為表里,相互交織。“四風”成為腐敗滋長的溫床,發展到一定程度定成腐敗。從近年來查處的多起腐敗案例可以看出,黨員干部蛻化變質,往往始于吃喝玩樂、收受禮品這些看似“小節”無害的行為,尤其是對一桌飯、一條煙、一瓶酒、一點“土特產”放松警惕,底線慢慢被侵蝕,膽子越來越大,最終走向權力尋租、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貪污受賄,變得貪得無厭、肆無忌憚,直到腐化墮落。由此可以判斷,“由風及腐”揭示的是風腐兩者存在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邏輯,從“小節”不保到違法違紀的過程,腐敗案件中常常伴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形成“風腐一體”的復雜鏈條。不正之風為腐敗提供了滋生環境,產生溫床效應,一些不法商人通過各種看似不起眼的“人情往來”手段來鋪墊利益輸送;一些心術不正的投機分子,通過不大引人注意的“感情投資”來慢慢腐蝕黨員干部。這種漸進性的手段往往是從“四風”問題開始的,只要我們保持高度警惕,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不隨便接受宴請,不貪小便宜,不到不該去的地方,更不為人情世故所累,相信那些不法分子、心術不正之流就無空可鉆,無機可乘。
防止“由風及腐”,必須建立“風腐同查同治”機制。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系統治理,將糾治“四風”與懲治腐敗結合起來,同抓共治。一是要關口前移,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構建分析研判機制,抓早抓小抓及時,抓苗頭、抓傾向,防微杜漸,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多提醒、多敲打,不要等到問題出現才亡羊補牢。二是要以案促改,從腐敗案件倒查作風漏洞。一個地方、一個領域出現腐敗,要把正風肅紀作為整改的抓手,舉一反三,查找作風方面的問題,對查出來的問題要列出清單,黨員干部要對照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三是要強化日常監督,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全周期監管,管思想、管作風、管行為,加強紀律教育,使人人有敬畏之心,自覺筑牢思想防線,做到行為規范、道德高尚、清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