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自的推進已然成為提升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江蘇省自啟動省級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以來,通過項目化方式深化全省課程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內涵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關注“科學文化建設\"與“增值性評價\"這兩個關鍵問題,并以此為重要抓手,推動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的持續深入發展,影響著整個區域教育生態的優化與重塑。
一、科學文化建設:內涵建設項目推進的基石
(一)科學文化建設的內涵
基于內涵建設項目的科學文化建設包含了顯性和隱性兩個層面的意義。顯性意義上的科學文化是人類科技創造的結晶,能連接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體系以及行為準則,是一種融匯古今、貫通中外的思想源泉。它是指在學生整體素養提高的基礎上,通過推廣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和推動科技創新來進一步豐富學校教育的文化內涵。隱性意義上的科學文化是指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營造科學、理性、創新的教育環境,推動教育教學活動的科學化、規范化和高效化。它強調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科學的管理方法為手段,以科學的評價機制為保障,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學校的科學文化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是基礎教育內涵建設推進的基石,旨在營造一個崇尚科學、理性與創新的教育環境,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科學文化建設還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推動學校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和校園文化。
(二)科學文化建設在內涵建設項目推進中的價值
一是能提升教育質量。科學文化建設能夠幫助區域教育系統形成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過培養科學精神,包括理性思維、求真務實等品質,可以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升教育質量。二是能優化教育生態。科學文化建設有助于減少教育過程中的功利性和片面性,通過普及科學知識和推廣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區域教育系統注入科學的教育理念。這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教育規律,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三是能推動教育創新。科學文化建設是推動教育創新的關鍵力量。在科學文化的引領下,廣大教師被鼓勵積極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從而推動整個教育系統的持續創新。例如,在內涵項目的設計和建設中,通過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教育工具,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也顯著提升。這種以科學文化為內核的教育創新,不僅為區域教育系統帶來了新的活力,而且為培養未來社會的創新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學文化建設在內涵建設項目的區域推進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它不僅關乎區域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更影響著整個區域教育生態的優化。只有將科學文化建設作為區域教育內涵發展的核心任務來抓,才能實現基礎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科學文化建設在內涵建設項目推進中的實踐路徑
科學文化建設需要區域教育管理者和教師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首先,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是科學文化建設的基石。區域教育管理者和教師需要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這意味著,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通過推廣科學知識,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通過培養科學精神,我們能夠引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質;通過鼓勵科學創新,我們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其次,優化教育管理機制是科學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依據江蘇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將科學精神納入校園文化核心指標”的要求,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在區域實施了更有效的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最后,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是科學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評價體系不僅是衡量教育教學效果的標準,更是引導教育發展方向的重要工具。通過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我們能夠全面、客觀地評價教育教學效果,從而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推動教育的持續改進和提升。
科學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區域教育的科學發展。
二、增值性評價:內涵建設項目區域推進的關鍵
(一)增值性評價的內涵
增值性評價是一種發展性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縱向發展進步,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它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考核手段,更是一種全面、深入的發展性評價方式,它通過追蹤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學業表現,排除不可控因素,科學評估學校和教師對學生學業進步的貢獻。其核心理念在于關注學生的縱向發展進步,這種進步并非單一的知識積累,而是涵蓋了學生在學術、技能、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的綜合素質提升,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和對比,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進步情況。這一獨特的評價方式,已然成為當前基礎教育領域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二)增值性評價在內涵建設項目區域推進中的作用
一是能促進教育公平。增值性評價能夠更客觀地反映教育質量,避免學生起點不同等差異導致的評價不公。內涵建設項目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方式選擇、場景選擇和進度選擇,基于內涵建設項目的新型學習架構下,評價所要求的不是讓學生去適應課程,而是讓課程去適應學生、適應學習;增值性評價并不是驅動所有學生都“齊步走”,而是讓不同的學生選擇在最合適的時間趕上學科學習的“公交車”。二是提升教育質量。增值性評價關注學生的進步,能夠為教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由于增值性評價更關注學生的進步和成長,這使得教育管理者能夠依據增值數據來發現教育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和短板,并因校施策,在內涵項目建設中調整方向、改進教學,確保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
隨著這種評價方式的深入應用和推廣,我們有理由相信,基于內涵建設項目的區域教育整體水平和質量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優化。
(三)增值性評價在內涵建設項目推進中的實踐路徑
首先,構建科學的評價模型是增值性評價的基石。這一模型需要基于大數據的分析,綜合考慮區域內每所學校每個學生的學業表現、進步情況等多維度數據,從而科學、全面地評估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學業進步。評價模型的構建不僅要注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還要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確保模型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加強評價結果的應用是增值性評價的重要環節。評價結果不能僅僅停留在報告上,而應作為教育決策的重要依據。通過深入分析評價結果,我們可以發現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之處、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和改進。同時,評價結果還可以作為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參考,幫助教師找到自身教學的短板,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最后,完善評價體系也是增值性評價實踐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增值性評價雖然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評價方式。因此,我們需要將增值性評價與其他評價方式結合,如過程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這樣不僅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情況,還能提供更豐富、更立體的評價信息,為教育決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增值性評價的實踐路徑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增值性評價的完整實踐體系,推動了區域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三、內涵建設項目推進中科學文化建設與增值性評價的協同
(一)協同作用的理論基礎
科學文化建設為增值性評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生態,而增值性評價則為科學文化建設提供了科學的評價工具。在內涵項目的區域推進中,科學文化建設不僅豐富了學校文化的內涵,更為教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增值性評價作為一種關注學生縱向發展進步和綜合素質提升的評價方式,其科學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學文化建設所營造的良好教育生態。反過來,增值性評價也為科學文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反饋機制。江蘇實踐表明,科學文化建設需與評價改革形成合力,通過科學的評價工具,及時發現科學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與優化。這種評價與建設的雙向互動,不僅推動了科學文化的深入發展,而且為區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整合評價與文化建設成為關鍵一環。通過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我們不僅能夠全面、客觀地衡量學生的成長,更能及時發現學校文化中的短板與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和調整。其次,強化數據驅動的決策機制是協同作用的重要體現。增值性評價所產生的數據不僅反映了學生的進步情況,更揭示了教育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和挑戰。基于數據的精準決策,不僅提高了決策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更推動了教育管理的現代化和科學化。最后,推動區域教育協同發展是協同作用的終極目標。科學文化建設與增值性評價的結合,為區域內學校之間的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這一過程中,各學校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交流先進教學經驗,共同面對和解決教育發展中的問題。這種協同發展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區域內教育的整體質量,更能推動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優質的教育環境中成長。
科學文化建設與增值性評價是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區域推進的重要抓手。科學文化建設為增值性評價提供了豐富的評價內容和廣闊的應用場景,而增值性評價則為科學文化建設提供了科學的反饋機制和改進方向。這種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使得兩者共同推動了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的持續發展,為全國基礎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江蘇范式”。
(二)協同作用的實踐路徑
在科學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增值性評價與其協同作用的實踐路徑逐漸明晰。將增值性評價納入科學文化建設的整體框架,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可以推動教育質量的提升。在內涵建設項目的推進中,需加強城鄉資源協同與技術培訓,完善“省一市一縣一校\"四級支持網絡,強化數據驅動的決策機制,通過增值性評價的數據分析,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優化教育管理。同時,通過科學文化建設與增值性評價的結合,推動區域內學校之間的協同發展,促進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這一協同作用不僅體現在理論層面的相互支撐,更體現在實踐層面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代思宇.關于增值性評價的若干思考[J].教育進展,2021,11(2):579-584.
[2]李毅,鄭鵬宇,黃怡銘.基礎教育增值評價:內涵、價值與實證研究:以新時代中小學生閱讀素養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22,(10):47-55,71.
(作者單位: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本文系2023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科學文化視角下的中學理科教育增值性評價研究”(課題編號:DHA230396)、2021年度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立項課題“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區域推進機制創新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D/2021/02/4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