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我開始撰寫關于硅谷用人工智能(AI)取代員工的舉措時,大部分技術高管至少還會體面地為此編造一些謊言。那些高管會告訴我:“我們不是在用自動化取代員工,而是用技術增強員工的能力。”“我們的AI工具不會毀掉工作崗位,而是會成為有幫助的助手,將員工從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但類似這樣的話更多時候反映的是技術本身的局限性,而非高管們采取這些舉措的動機。這類說辭通常是為了安撫緊張的員工和掩蓋企業的自動化計劃。在那個時候,AI尚未發展到足以實現大多數工作的自動化的程度,當然也不能取代技術、咨詢和金融等行業中那些大學畢業的從業者。
如今,這種情況已經開始改變。最近在舊金山舉辦的一場活動上,我瞥見了“后勞動未來”的一點雛形。此次活動由Mechanize舉辦。這是一家新的AI初創企業,擁有一個大膽的目標:將所有工作自動化,包括你的、我的,我們的醫生和律師以及那些編寫軟件、設計建筑和照顧我們的孩子的人的工作。Mechanize創始人之一、29歲的塔梅·貝西羅格魯(TamayBesiroglu)稱:“我們的目標是將工作完全自動化”,“我們想要實現完全自動化的經濟,并盡快達成這一目標”。
完全自動化的夢想并不新奇。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早在1930年代就預言,機器將會實現幾乎所有工作的自動化,創造物質層面的富足,讓人們得以自由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當然,這種情況從未成為現實。但是最近AI領域的進展重新點燃了這一信念,那就是能夠實現大規模勞動自動化的技術即將出現。美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迪(DarioAmodei)提醒說,未來5年內,AI可能會取代多達一半的初級公司人的崗位。
Mecha nize是想要實現這一目標的眾多初創公司之一。該公司今年由貝西羅格魯、埃杰·埃迪爾(E g e E r d i l)和馬修·巴內特(Matthew Barnett)創立。他們曾在Epoch AI共事,那是一家研究AI系統能力的研究公司。
該初創公司吸引了知名技術領袖的投資,包括Stripe創始人帕特里克·科里森(PatrickCollison)和Google首席AI科學家杰夫·迪恩(Jeff Dean)。公司現在已有5名員工,并與領先的AI公司開展合作。(該公司以涉及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具體是哪些合作方。)
Mechanize將利用人工智能實現工作自動化的重心放在一種被稱為強化學習的技術上。這種技術與近10年前用于訓練計算機以超人類水平玩圍棋時所使用的方法相同。
如今,領先的AI公司使用強化學習來改進其語言模型的輸出結果,具體方式是讓模型在生成答案之前進行額外的計算。這些模型通常被稱為“思考型”或“推理型”模型,在完成某些特定任務時已變得異常出色,例如編寫代碼或解決數學問題。
但是大多數工作崗位都涉及不止一項任務。如今最先進的AI模型在處理更復雜的工作任務或應對復雜的企業系統時,仍然不夠可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Mechanize正在為這些模型創建新的訓練環境,本質上是詳盡的測試,可以用來教導這些模型在特定場景中該做什么,并判斷它們是否成功。
Mecha nize首先針對的職業是計算機編程,強化學習在該領域已經展現出一定的前景。不過該公司希望以同樣的策略將很多其他辦公室里的工作自動化。該公司在最近的博文中寫道:“只有當我們創造出的AI系統能夠承擔人類在計算機上可以完成的幾乎所有工作時,我們才能真正知曉自己是否成功。”
我對Mechanize的方法是否會奏效持懷疑態度,特別是對于不容易衡量成功與否的非技術類工作。(比如說,對于AI來說,“成功”地做一名高中老師意味著什么?如果學生們的標準化測試成績都很優秀,但是他們全都悶悶不樂、缺乏動力,那又有什么意義呢?如果AI老師破解獎勵機制,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以期提高他們的考試成績,那會怎么樣呢?)
Mechanize的創始人們對于以這種方式將工作自動化的難度并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巴內特告訴我,他的最佳估計是完全實現自動化需要花10到20年的時間(埃迪爾和貝西羅格魯預計要花20到30年)。
按照硅谷的標準,這些時間線都屬于保守估計。我很感激一點,與很多關起門來研發勞動力替代技術的人工智能公司不同,Mechanize對于自己打算做的事情非常坦誠。不過我也發現,該公司的推介內容對于那些即將被他們取代工作的人毫無同理心,并且對于社會是否已為如此深刻的變革做好準備也毫不在意。
貝西羅格魯表示,他相信AI最終會創造“極致的富足”和財富,而這些物質和財富可以以全民基本收入的形式,被再分配給那些被辭退的工作者,使他們能夠維持較高的生活水 平。
但是和很多正在研究勞動力替代技術的AI公司一樣,Mechanize并沒有提出新穎的政策提案來幫助平穩過渡到由AI驅動的經濟,也沒有提出高明的想法來擴大社會安全網或為工人提供新工作的再培訓。他們唯一的目標是盡快讓當前的工作崗位被淘汰。
在提問環節,我插嘴問道:將所有勞動都自動化是否符合倫理道德?
自稱自由意志主義者的巴內特回答說符合。他相信AI將會加快經濟增長,推動醫學和科學領域實現具有救命意義的突破,并且比起人類依然保有工作的低增長經濟,實現完全自動化的繁榮社會更可取。巴內特表示:“如果社會整體變得更加富有,我覺得這一點的價值足以超過人們失去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怎么說呢,他們至少很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