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元雜劇《看錢奴》中,諷刺藝術有著突出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元代社會被金錢腐蝕的情狀?!犊村X奴》中諷刺對象廣泛,諷刺技巧豐富多樣,通過夸張、對比、反復這幾種手法把諷刺的藝術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既加大了諷刺力度,又增強了作品的戲劇性和諷刺性。
《看錢奴》是元代劇作家鄭廷玉的代表作,在戲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從諷刺藝術的角度分析《看錢奴》的戲劇特色,并借此一窺元代的社會現實與世態人情。
一、《看錢奴》的諷刺對象
(一)對土財主的諷刺
《看錢奴》是典型的元雜劇體制,四折一楔子,故事較為簡短。王季思先生曾提出諷刺性喜劇“主要是通過一些可笑的情節揭露現實里的不合理現象,描寫反面人物的丑態的。”《看錢奴》中鄭廷玉對人物尤為關注,其中對賈仁的諷刺筆觸最為犀利、深刻。
第二折無情地揭露賈仁性格刻薄的一面,諷刺了他的嫌貧愛富。他對周榮祖賣子的錢都要克扣,討價還價,還狡詐地想要坑騙周榮祖。在陳德甫的百般勸說之下,賈仁才給了周榮祖一貫錢,然而給出這一貫錢在他看來猶如挑斷他“一根筋”。如此吝嗇,這與之前在東岳廟里所立下的誓言形成鮮明對比。然而,他給這一貫錢時還要虛張聲勢一番,先是說“開庫”,取出錢又叫陳德甫用“手兜著”,把賈仁的故作姿態、虛偽可笑諷刺得淋漓盡致。
除了吝嗇、虛偽,賈仁的兇狠亦不容忽視。為使長壽改姓,賈仁先用吃穿誘惑,遭拒后便暴力相向,“那員外好狠也,那員外伸著五個指十分的便捆”,將孩子打得“連耳通紅半壁腮”,甚至威脅“呼狗來咬這窮弟子孩兒”,盡顯狠戾,足見這對財主心腸之歹毒。
鄭廷玉為了使賈仁這個人物更加具有諷刺性,在第三折中加大諷刺筆力。前兩折是諷刺賈仁對別人的吝嗇,第三折則把鏡頭轉向了賈仁自己,把諷刺力度推向高潮,可以說是全文的亮點。作者寫他買鴨撾油之后被狗舔指頭,用馬槽送葬,借斧頭斷尸體等有諷刺性和喜劇性的情節,來表現他嗜錢勝命、慳吝人的性格,對他進行了嘲諷,使一個地主守財奴損人利己、敲骨吸髓的形象就此顯現。
此外,賈仁本身的存在也具有諷刺性。一方面是他前世造下損人利己的因,后世遂得窮困潦倒之果,好不容易向神靈祈得二十年富貴,卻落得“一文不用”的守財空忙。賈仁這個人物實際上帶有當時元代社會眾多慳吝人的縮影,在守財奴的滑稽姿態中,凝結著作者鄭廷玉對元代拜金世風的諷刺與批判。另一方面,作者通過“賈仁”諧音“假仁”的巧妙設計,一語雙關。當賈仁以“員外”身份行苛酷之事時,名字本身便成為對其假仁假義的辛辣映現,揭穿了其虛偽本質。作者于詼諧中暗藏諷刺鋒芒,批判元代拜金的世風,讓讀者洞見世道人心。
(二)對底層小人物的諷刺
除了財主,鄭廷玉對處于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也同樣給予了諷刺。雖然這些諷刺相比賈仁來說,所用的筆墨相對較少,但增加了諷刺的廣度。
《看錢奴》的店小二有小善的一面,又有自私自利、市償冷漠的一面。他在大雪天里給了周榮祖一家酒喝,用來暖和身子,對他們施以援手;另一方面為了獲得金錢財富,他“做下好酒一百缸,倒有九十九缸似頭醋”。他做生意缺乏誠信,制作如醋般的假酒,卻沒有絲毫的愧疚。在第四折中,周榮祖因為妻子害病,想要再“教化一盅兒”酒時,店小二卻搪塞了他,將周榮祖夫婦趕出門店,擔心他們引來晦氣。作者以冷峻的筆觸勾勒出在金錢面前失去自我、弄虛作假的店小二形象,在金錢的異化下人性變得冷漠自私,這也是部分封建社會底層百姓的真實剪影。
秀才是鄭廷玉雜劇中刻畫的知識分子形象。周榮祖和陳德甫是《看錢奴》里的兩個窮秀才,他們飽讀詩書,然而福薄命淺,時運不濟?!犊村X奴》中對周榮祖的諷刺,主要體現在第二折“賣子”和第四折“父子相認”的劇情中。周榮祖賣子時,輕易相信賈仁,以為這個大財主會給自己一筆不菲的恩養費,“他是個巨富的財主,他那指甲里彈出來的,俺每也吃不了,則管里問他多少怎的?!边@段對話顯現出周榮祖對賈仁盲目輕信,嘲諷了周榮祖的酸腐劣性。此劇的第四折借張氏之口反襯周榮祖是個“愛錢的老弟子孩兒”,這無疑是對周榮祖的諷刺,展現其被錢財蒙蔽心智、執迷不悟的丑態。
鄭廷玉對廟祝也進行了諷刺?!犊村X奴》第三折中,東岳廟廟祝上場詩就是“官清司吏瘦,神靈廟主肥,有人來燒香,先搶大公雞”,一語道出廟祝德行敗壞,唯利是圖。一開始,他表現出一副公正無私、凜然正氣的神態,然而當賈長壽拿銀兩賄賂他時,他的態度立馬轉變,連忙賠笑讓座,趕走周榮祖夫婦,同時語言尖酸刻薄:“我說老弟子孩兒,你便讓錢舍這里坐一坐兒!自家討打吃!”因為一錠銀子,廟祝立馬改換嘴臉,欺凌弱小。作者諷刺了廟祝見錢眼開的丑陋靈魂,面對金錢,他早把清心寡欲、慈悲為懷拋到九霄云外。
縱觀全文,《看錢奴》的諷刺范圍頗為廣泛,且力度因人物而異、有輕有重,筆觸細膩入微。鄭廷玉鮮少正面贊揚人物,多以諷刺筆觸揭示其靈魂的丑陋或缺失,所刻畫的人物形象亦十分多元。作者在諷刺之余,更寄寓著干預現實的深切愿望,滲透著人文關懷。
二 《看錢奴》的諷刺技巧
(一)極致的夸張
夸張在文學作品中是一種很常見的表現方法,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道:“自天地以降,豫入聲貌,文辭所被,夸飾恒存?!弊髡邽榱诉_到更好的諷刺效果,使得諷刺意味更加明顯濃厚,多用夸張手法來展現人物的性格和行為。郭預衡也在《中國文學史》中提到《看錢奴》:“以夸張的手法,極寫賈仁貪婪慳吝,為富不仁。”在第二折賈仁與陳德甫的對白中可見,賈仁成了財主后,他毫不忌憚地暴露慳吝虛偽的本性,“別人的東西恨不得擘手奪將來,自己的東西舍不得與人。若與人呵,就心疼殺了也?!边@為日后賈仁離奇荒謬的去世埋下伏筆。賈仁又對陳德甫炫富道:“我指甲里彈出來的,他可也吃不了?!毖赞o狂妄,逢人便吹噓自己的財富,可輪到別人向他開口要錢時,他卻如同被抽筋扒皮一般。賈仁買一文錢豆腐時都聲稱“破一破慳”,臨死前都始終記得小販欠著的五文錢,叮囑賈長壽討債,為了這五文錢差一點死不暝目。這一連貫的諷刺情節把賈仁的吝嗇刻畫到了極點。
上述情節看似信手括來,實則是作者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并精心打磨而成,諷刺藝術的現實質感也油然而生。鄭廷玉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多維度刻畫,不僅增添了戲劇的藝術感染力,更使諷刺效果入木三分。
(二)尖銳的對比
《看錢奴》中的對比手法主要體現在人物前后行為的顯著反差上,通過這種對比,作者得以揭露諷刺對象的本質。這種手法亦是諷刺喜劇中常用的手法。在第一折中,賈仁向神靈乞求財富時,滿口承諾要做好事,說自己“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但真成了財主后,他首先便想到自己要穿好衣服,騎好馬,更看不起比他窮的人。作者把賈仁窮時好話說盡、發跡后壞事做絕的行為相對照,凸顯其虛偽透頂、無信無義且毫無仁心的本質。賈仁有錢之后,開口第一句便是“富殺我也”,與先前“窮殺我也”的說法形成對照。他先前“惜貧念寡”的表態,與后來的極度怪吝形成強烈反差,將他虛偽虛榮、刻薄無賴的本性鮮明地表現出來。作者安排賈仁親自戳破自己的謊言,以此諷刺他貪婪丑惡的嘴臉。周榮祖的前后對比是在第四折。當解開誤會、真相大白時,周榮祖發現自己的兒子是在東岳廟里橫行霸道的無賴“錢舍”,氣得當場要報官處理。而當賈長壽允諾金銀時,他就立馬改變語氣,為其開脫。只不過較之賈仁,作者諷刺的力度有所減弱。
第四折中出場的廟祝在面對賈長壽打周榮祖時,假裝正義地說要“拿繩子來綁了他送官去”,收到賄賂后,立馬改換嘴臉,趕走周榮祖夫婦。變臉如此之快,令人作嘔。不僅如此,連天上神仙也是自相矛盾。在第一折中,靈派侯和增福神早就知道賈仁前世惡習滿貫“扭曲平直,拋撒五谷,傷殘物命,害眾成家”,卻還是給了他二十年富貴,這與神靈之前標榜的“神靈本是正直做,不受人間枉法贓”的準則相違背。
賈妻與周妻是劇中兩位女性人物,雖著墨寥寥,卻在有限情節中勾勒出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賈仁之妻一句“這弟子孩兒養殺也不堅”,將其心狠手辣的本性暴露無遺,言語間對生命的輕賤令人不寒而栗。相較之下,周妻張氏的形象充滿人性光輝,賣子時的肝腸寸斷、對恩養契約的謹慎提醒,乃至二十年后于廟中還愿時仍念誦“俺那長壽兒也”,字字泣血間盡顯善良愛子之心。作者以白描手法將這兩位不同女性的比較,讓觀眾直接領略人性美五,展現出作者對丑角的冷酷諷刺。
此外,賈長壽的自我對比亦具諷刺性。在賣子一折里,孩童時期的他寧可隨父母過窮困生活,被打后仍拒改賈姓。然而在寺廟場景中,他卻仗財欺人,“我富漢打殺你這窮漢,只當拍殺個蒼蠅相似”,性情變得驕橫無禮,甚至命仆人追打淪為乞丐的生身父母。曾經的骨氣少年在金錢浸染下變為紈垮不堪,前后行為的強烈反差,正是對金錢腐蝕人心的辛辣諷刺。
(三)機巧的反復
《看錢奴》中,作者對諷刺性的場面并不是一筆帶過,而是會借助人物多次提及,或者讓這些場面在不同場合再次呈現。作者這樣反復處理的用意,在于加深讀者對諷刺情節的印象,從而強化諷刺效果。第一折中,賈仁在神靈面前一再重復自己的處境,總共說了六次“兀的不窮殺賈仁也”,之后又說自己在有了錢后“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鋪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我可也舍的”,共提及三次。前面的反復敘述,是在加深讀者對賈仁承諾的印象,與發跡后的行為形成對比。
在第二折“賣子”的情節中,陳德甫為促成賈仁和周秀才的“交易”,三進三出的重復動作將賈仁的狡詐刻薄、無賴行徑展現得淋漓盡致。賈仁讓陳德甫立文書時特意寫上“財主賈老員外”,之后又多次自稱“財主”,把“財主”二字掛在嘴邊,通過不斷強調財主身份來彰顯自己的地位。這種反復強調的手法,極大地增強了對賈仁愛錢如命的諷刺效果。
鄭廷玉在《看錢奴》中多次運用反復手法進行諷刺,通過將重點諷刺對象賈仁的言行反復呈現,強化了人物滑稽可笑的特質。這種手法與其他諷刺技巧相互配合,有效增強了戲劇沖突。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反復并非簡單的堆砌,而是通過精心設計,進一步加深了諷刺的力度。
三、結語
鄭廷玉的《看錢奴》作為一部杰出的諷刺喜劇,通過高超的諷刺藝術技巧,深刻批判了封建社會的拜金丑態。作者運用精湛絕妙的諷刺手法,生動再現了各色人物的丑陋嘴臉,構建出《看錢奴》諷刺藝術絢麗多彩的藝術畫卷。
參考文獻
[1] 王季思.玉輪軒曲論[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 王季思.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3] 馬曉霓.論鄭廷玉雜劇對社會諸色的諷刺J].藝術百家,2008(6).
[4]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5] 郭預衡.中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