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借鑒與經典化:韓國比較文學學科發展之路探析

2025-08-15 00:00:00安海淑郝好
東疆學刊 2025年3期
關鍵詞:比較文學韓國文學

[中圖分類號]I0-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007(2025)03-089-06

韓國比較文學學科起源于1959年成立的“韓國比較文學研究會”,可謂是歷史悠久。然而,縱觀這60多年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其學科發展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教材建設及其研究相對落后,教材未能實現體系化與經典化。

國內有關韓國比較文學學科或其教材建設的相關研究數量不多,目前能檢索到的只有趙渭絨的《韓國比較文學的概貌和現狀》①一篇論文。鑒于此,本文將在討論韓國比較文學現狀的基礎上,將其與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及其教材建設情況相比較,從而探析韓國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之路。

一、韓國比較文學的歷史及發展概況

韓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根據1955年5月20日《中大新聞》的報道,金東旭的《新文學研究的方向》是韓國最早的比較文學論文,而李慶善的《比較文學序說》一文則第一次將法國的比較文學方法論系統地引進到韓國。盡管當時韓國的比較文學學科尚未形成體系,但至少認識到了在韓國文學研究中引進比較文學方法論的重要性。自1957年起,韓國各家新聞報道機構及國際書寫協會、韓國比較文學研究會、韓國國語國文學會等開始對比較文學方法論展開熱烈探討。1970年,由鄭寅燮撰寫、香林社出版的《比較文學及國文學》問世。以此為契機,韓國各家學術期刊與學會開始陸續發表相關論文,有針對性地探究了很多比較文學的相關問題。

1959年6月,“韓國比較文學研究會”正式成立。該“研究會”起到了介紹比較文學學科、主導比較文學各種話語等作用。1959年9月,法國比較文學家梵第根的《比較文學》(金東旭譯、新楊社出版)一書傳到韓國,有力地推動了韓國比較文學的發展。同年,美國學者韋勒克、沃倫的《文學理論》(金秉哲譯)一書也傳到了韓國,由此韓國的比較文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此同時,韓國學者撰寫的相關著作與論文也相繼問世。比如,1963年白鐵撰、新丘文化社出版的《文學概論》介紹了很多比較文學的相關理論。1964年首爾大學國語國文學蔡熙英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韓國比較文學小考》,主要分析了韓國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論,是韓國第一篇比較文學學位論文。值得一提的是,該文所參考的是基亞的《比較文學》,而不是梵第根的《比較文學》。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梵第根與基亞同時影響了早期韓國比較文學的發展。

20世紀60、70年代,韓國的古代文學研究領域也開始重視比較文學方法論。比如,金東旭將韓國比較文學的研究方向分為“韓國古典文學與中國、印度文學之比較”與“韓國現代文學的日本文學與西歐近代文學比較”,并重點強調了中國文學對韓國古代文學的影響研究。此一時期主要成果包括丁奎福的《九云夢比較研究》(1970)、李慶善的《〈三國演義〉的韓國傳播研究》(1971)、李慧淳的《中國小說對韓國小說的影響》(1975)等,相關論著多集中于敘事結構與神話原型的跨文本分析。在學術建制方面,1973年,全圭泰的《比較文學》以及白鐵等10位學者共同完成的關于比較文學方法論的論文在文藝史研究會的《文藝思潮》第2輯上發表,這標志著比較文學學科體系化的起步。1975年,金東旭出任韓國比較文學研究會首任會長,推動了相關研究從“比較文學”向“比較文化”層面的轉變。1977年,“韓國比較文學研究會”主辦的《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創刊并開始發行,1980年更名為《比較文學》。同年,金炳哲的著作《韓國近代西洋文學移入史研究》(上、下)問世,另外,啟明大學東西文化研究所開始編纂《比較文學辭典》。1980年6月,韓國國語國文學研究者全光鏞任韓國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他持續強化國際學術網絡,使韓國比較文學研究形成了“古典一現代”“文學一文化”的雙向互動格局,奠定了韓國東亞漢文化圈文學比較研究的學術范式。

20世紀80年代,韓國比較文學相關著作和論文數量激增。比如,1980年全圭泰撰、日新社出版的《東西文化的潮流》,1981年烏爾利希·韋斯坦因的《比較文學論》(李裕榮譯、弘盛社出版)、1985年李慧順撰、文學和知性社出版的《比較文學》,1986年李慧淳譯、科學信息出版社出版的《比較文學》等一系列學術著作,有力地推動了韓國比較文學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后,在美國及西歐國家獲得比較文學相關博士學位的學者,不斷將西歐的新方法運用到韓國的比較文學研究中,如趙成源的《多文化主義與韓國比較文學》(2000)、《超民族時代的民族認同性和比較文學研究》(2000),樸尚振的《比較文學的新課題》(2006),等等。

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30年,可以說是韓國比較文學研究的擴張期。據統計,自1961年到1970年,韓國比較文學相關研究有61篇;1971年到1980年為158篇;1981年到1990年為311篇;1991年到2000 年達到了1395篇;2001年到2010年則達到了4683篇。這一系列數據足以證明韓國比較文學研究的蓬勃發展。2016年,由樸英山撰寫的《韓國比較文學文獻目錄研究》收集并整理了自1960 年到2010年為止發表的比較文學相關學術期刊論文5398篇、自1998年到2014年為止的碩、博士學位論文193篇,第一次全方位、深入地剖析了韓國國內比較文學研究的動向。

自1998年開始,韓國開始陸續出現比較文學研究的相關碩、博士學位論文,自1998年到2014年期間韓國國內共發表了53篇博士學位論文。就高麗大學來說,比較文學相關的碩士學位論文29篇,博士學位論文16篇,二者比例約為2:1,其研究方向以比較文學理論為基點,涉及韓國各個地區的詩、小說、口傳文學等。就首爾大學來說,比較文學相關的碩士學位論文26篇,博士學位論文5篇,且這5篇博士學位論文中3篇是中韓文學比較。就成均館大學來說,比較文學相關的碩士學位論文

20篇,博士學位論文10篇,但上述博士學位論文都是關于文化比較方面的。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延世大學凱賓的《韓國近代詩對西方詩的受容研究》、首爾大學韓啟傳的《韓國近代詩論形成以國外詩的受容為中心》、梨花女子大學成賢子的《晚清小說對新小說的影響——以驅魔劍和自由鐘為中心》,等等。

總的來說,到20世紀60年代為止,韓國的比較文學研究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以法國比較文學研究為基本方法,探究各個國家文學之間的關系;第二類為探究韓國文學所受外國文學的影響。到了20世紀70年代,韓國比較文學側重于盤點其初期的研究成果,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并特別指出了20世紀50、60年代韓國比較文學影響研究領域的弊端,力求擺脫其局限性。20世紀70年代后,整個韓國學領域出現了民族主義的研究傾向。從20世紀90年代中葉開始,韓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日趨細化、多樣,到2000年達到了頂峰。在韓國國內,中、韓兩國比較文學研究起初以古代文學為主,這與中、韓兩國共同的原型要素以及古代文學之間的影響與接受有著密切聯系。中、韓兩國建交以后,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的文學在韓國開始受到關注。

二、韓國高校比較文學課程設置和教材概況

目前,韓國的首爾大學、延世大學等高校在其研究生階段開設了比較文學協同課程。“協同課程”并非一個獨立學科,而是一種跨學校跨學科的合作模式。與韓國相比,中國目前共有103所高校設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其中的32所高校設有博士點。

作為“協同課程”,韓國高校的比較文學課程設置具有跨學科的特征。首爾大學以“比較文學研究方法”為核心必修課程,聚焦東西文學比較與方法論創新;延世大學的“比較文學入門”課程,力圖構建傳統理論與當代研究動向的雙向框架,強調整體性的世界文學視角;高麗大學近三年增設了“東西比較詩論”等課程,突出了詩學比較維度;成均館大學形成了“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的雙軌體系。前者側重法韓文學主題對比及文化差異分析,后者專攻方法論探索;韓國外國語大學則以“比較文學講讀”“神話批評”等20余門課程構建跨領域研究體系,其內容涵蓋了翻譯研究、東亞文學比較等方向。

總體而言,韓國比較文學協同課程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課程體系兼具多樣性與學科交叉性,其中“比較文學”是上述五所高校共同開設的基礎課,同時還延伸至美學、翻譯、藝術等領域;二是理論深度與多元視角并存,在宏觀理論建構(如世界文學)與微觀文本分析(如主題比較)間保持平衡,既注重法國學派的方法論傳統,又關注當代跨文化研究的新動向。韓國比較文學相關書籍與教材出版情況如下:

第一,英語文化圈國家比較文學相關理論書籍韓譯本,如安德烈·勒菲弗爾《文學翻譯:比較文學背景下的實踐與理論》(東仁出版社,2014年)等。英語文化圈比較文學相關理論書籍的韓譯本數量相對較少。2000年以后英語文化圈國家出版了很多比較文學相關理論書籍,但大部分都未能翻譯成韓國語。比較文學因自身的特點,研究主題會因時代、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積極與海外比較文學學界交融,可以給本土的比較文學帶來新的活力與生機。由此可以認為,英語文化圈比較文學相關理論書籍韓譯本的缺失,使韓國學者無法及時接觸到英語文化圈學者的多樣話語,更無法批判性地吸收海外學界的精髓。當然,也有一些學者直接閱讀海外的外文文獻,且比閱讀母語文獻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第二,非英語文化圈國家比較文學相關理論書籍的韓譯本,如梵第根的《比較文學》(新楊社,1959年)、韋斯坦因的《比較文學論》(HONGSUNGSA,1981年)、布呂奈爾的《什么是比較文學》(可引,1993年)、克勞東的《比較文學簡明教程》(東文社,2001年)、謝弗列的《比較文學》(民音社,2002年)、曹順慶的《跨文化比較文學研究》(吾引號,2008年)、王向遠的《比較文學學科論》(韓國學術情報,2011年)等。從比較文學本身的特點來看,韓國本土的比較文學應該積極接觸并吸收各語言文化圈的比較文學成果,這也是比較文學發展的重中之重。它不僅可以打破學科局限性,還可以提高學科的核心競爭力。具體而言,韓國學界可以將海外前沿知識引進其國內,同時還可以將韓國的學術成果推送到海外。

第三,韓國本土比較文學理論書籍。據統計,迄今為止,韓國共出版21部比較文學相關教材。自1976年李京善的《韓國比較文學論稿》教材出版以來,到1989年為止出版9部,1990年到1999年5部,2000年到2009年6部,2014年1部,2016年1部。由此可以看出,以2000年為界,之前的相關研究相對活躍,而之后其熱度大幅降低,特別是最近十年出版的教材非常少。

三、中韓比較文學教材比較

中韓兩國比較文學教材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體現在其主旋律上;不同之處則體現在編寫體系、闡述方式、具體內容等方面。總體而言,與中國相比,韓國的比較文學教材更傾向于闡述具體主題,即通過舉例說明的方式探究所研究的主題是否體現了比較文學研究的趨勢或規律,且其主題大多是比較文學學科領域的熱點或一些與韓國文學相關的內容。

(一)編寫理念及其差異

中國的比較文學教材力求普及比較文學學科知識,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理論體系。中國比較文學領域第一部教材盧康華、孫景堯的《比較文學導論》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即“向我國廣大青年介紹這門新學科的概念、性質、歷史、理論、方法等”。①中國比較文學教材經過30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理論體系。曹順慶在《比較文學教程》的后記中說道:“教材在整體章節和結構布局上,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教材的新體系”。②中國的比較文學教材,不僅考慮到了所處的時代需求,而且考慮到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的讀者對象。比如,陳惇、劉象愚的《比較文學概論》(2000)其預設的讀者對象為高校生,而其另外一部教材《比較文學》的預設讀者對象則是以進修為目的的中小學教師。與此相比,韓國比較文學教材則是先介紹相關理論后對其進行講解,更傾向于實際運用。

此外,韓國的比較文學教材更傾向于學術著作。上述提到的8部韓國比較文學教材,均是從韓國文學的角度出發,闡釋其與不同國家文學之間的關系。當然,中國的比較文學學者也將其學術成果轉化為教材,比如王向遠的《比較文學學科新論》就很好地展現了作者的學術觀點。韓國學者李慧淳的《比較文學的新照明》同樣是幾個學者的學術成果轉化為教材的有力證據。

中國的比較文學教材不單是一部教材,還可以為課程體系的建設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但韓國的比較文學教材卻未能做到這一點。據韓國首爾大學徐榮彩教授 ③ 介紹,目前首爾大學“比較文學理論”課程主要關注各領域的熱點問題,主要探討各個國家文學中未能涉及的部分,以及文學間的比較、文化比較研究等;對于傳統比較文學理論,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由此可見,韓國學界對于比較文學教材的重視度和活用度相對較低,這也是韓國比較文學發展中的一大缺陷。

當然,中韓兩國的比較文學教材之間也有相同之處,即二者都非常注重對西方比較文學理論的闡釋,說明二者都追求其學術淵源。遺憾的是,到了21世紀,韓國的比較文學教材未能很好地介紹中國學派的相關研究成果。

(二)編寫體例及其差異

中國比較文學教材大部分為通論型教材,比較重視比較文學學科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疇、基本問題等理論問題。例如,盧康華、孫景堯的《比較文學導論》(1984)、劉圣效的《比較文學概論》(1989)、陳惇的《比較文學》(1997)、楊乃喬的《比較文學概論》(2002)、曹順慶的《比較文學教程》(2006)、《比較文學概論》編寫組編寫的《比較文學概論(第二版)》(2018)等。其中,楊乃喬主編的《比較文學概論》邀請29位專家編寫各個章節的內容,如發展論、本體論、視域論、學派論、類型論,等等,章節之間聯系緊密,可以說是一套完整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教材。

與中國相比,韓國的比較文學教材基本都采用理論與實例相加的形式①,如李慶善《韓國比較文學論考》、李慧淳《比較文學》、李昌龍《比較文學理論》、李慧淳《比較文學新照明》、趙鎮基《比較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樸成昌《比較文學的挑戰》等。這些教材大都將比較文學理論放在前半部分,即將西方的比較文學主體發展清晰地展現給讀者,并站在韓國文學角度審視比較文學。此外,中國的比較文學教材傾向于在每個章節之后附有思考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比較文學理論并加以運用。

當然,就整體內容而言,中韓兩國的比較文學教材也存在一些相同之處。比如,二者在不同時期的教材中都引用了當時較為權威、較有說服力的文學作品作為自己的觀點補充,或引用前人及當下學者的研究成果以介紹比較文學學科的當今進展。

總的來說,中國的比較文學教材大多采用歷時與共時相結合的方法,從歷時的角度梳理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脈絡,從共時的角度去介紹研究方法、研究主題等。最值得肯定的是,中國的比較文學教材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即在保留傳統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新的研究成果。與之相比,韓國的比較文學教材更加重視實例分析,理論知識停滯不前,教材更新緩慢,最新教材的出版時間為2009年。由此可以看出,中、韓兩國比較文學在教材建設層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也意味著兩國在比較文學學科發展層面存在差異。

四、對韓國比較文學學科的展望

教材是穩定教學秩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證。教材是教學的根本,它的誕生和普及關乎所屬學科的發展。美國比較文學會一直將比較文學教育視為學科發展的重中之重。美國比較文學會初期的“十年報告書”曾專門介紹比較文學的教學課程與教育方法論。可以說,比較文學的教材建設不單單是教學問題,更應該被視為拓寬比較文學學術特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的依據。③早在1948年,韋勒克的《通識教育中的比較文學》(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GeneralEducation)便提出了比較文學教育方法論。可見,比較文學教育及其方法論在美國非常受重視。

當然,中國的比較文學學界也不甘落后,同樣將教材和教育的關系作為重點問題來討論。比較文學學科在中國已經走過了40多年的歷程。比較文學課程在中國綜合性大學的本科課程中已然占據重要位置,且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1990年,比較文學被納入研究生教學學科目錄中,這標志著中國比較文學教學進入體制化階段。1997年,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合稱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成為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中的二級學科(《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此外,外國語言文學還設有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二級學科。作為一門交叉學科,比較文學研究領域涉及文學、文化學、哲學、美學、藝術學、社會語言學等學科。1998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將“比較文學”列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諸如此類,均為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比較文學教材建設提供了學科領域的支撐。

相對而言,韓國比較文學的發展卻未盡如人意。2010年韓國中央大學成功舉辦了第19屆國際比較文學學會,遺憾的是,其未能促進韓國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韓國比較文學學科也曾試圖融入高校教育體制,但均未成功,其結果是學科建設人才短缺,進而導致學科步入低谷。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僅可以發現韓國比較文學教材建設的落后局面,還可以看出韓國比較文學學科的落后地位。韓國比較文學教材近10年一直停滯不前,直接導致韓國比較文學學科陷入低迷。這可歸結為以下兩點:一是韓國比較文學的非矚目性;二是韓國比較文學教育的缺陷。

目前,韓國的比較文學學界較少關注其教學及其教育方法論等問題,但是這一點在其他語言文學領域得到了充分的重視。比如,韓國英語語言文學學會(1954年成立)①、韓國法語語言文學學會(1965成立)°、韓國日語語言文學學會(1978成立)、韓國翻譯學會(1999年成立)④等學術團體一直關注相應學科的教育與發展,通過其所屬學術刊物強調學科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確立了各自學科的獨立地位。與此相比,比較文學在韓國尚未能確立其獨立學科的地位,因此也就無法以學科為單位貫徹體系化教育課程和教育方法論,而這反過來又制約了該學科的發展。韓國學者趙成源在《本科建設與比較文學——美國比較文學教學課程介紹》一文中指出,“通過本科建設,傳統的學科方式就會消失,因此急需構建學問間有機的紐帶關系。”③可以說,趙成源充分認識到了比較文學教學課程在韓國立足的可行性。但如今已過29年,韓國還沒有一所高校擁有學科意義上的碩士、博士點。

由此可以認為,若要促進韓國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其前提是統籌比較文學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和教學等問題。也就是說,韓國的比較文學應該走向經典化之路。具體步驟可概括如下:

首先,韓國學界應確定比較文學教學與研究主題,認清比較文學的存在感與持續性。這是韓國比較文學走向“經典化”之路的總體目標。

其次,韓國學界應確定比較文學學科的獨立地位。這是韓國比較文學走向“經典化”之路的基本前提。具體而言,基于傳統的人文學,推動多層次、跨學科教育與研究,如可以開設比較文學相關通識選修課等。

最后,結合比較文學發展的趨勢,韓國學界應積極開發相應的比較文學教材。這是韓國比較文學走向“經典化”之路的根本措施。教材不僅可以反映所屬學科的學術動態,而且可以帶動所屬學科的發展,輻射相關教學與研究。

總體而言,中國的比較文學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如今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學派,這是與比較文學教材與教育程度分不開的。綜上所述,韓國的比較文學教材建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它可以通過開發多樣化、多層次的教材,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與學術環境,從而使韓國比較文學走向“經典化”之路。

[責任編輯張克軍]

猜你喜歡
比較文學韓國文學
周文學/中國畫
文藝研究(2025年7期)2025-08-21 00:00:00
比較文學視野下的女性形象對比
名家名作(2025年20期)2025-08-13 00:00:00
新聞與文學的不同(節選)
未來的文學生活
“文學本質”內涵探析
今古文創(2025年22期)2025-07-29 00:00:00
韓國之旅
揭秘韓國流
棋藝(2002年11期)2002-04-29 00:00:00
揭秘韓國流
棋藝(2002年15期)2002-04-29 00:00:00
揭秘韓國流
棋藝(2002年9期)2002-04-29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69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91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毛片|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2|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亚洲天堂.com|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欧美|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91麻豆国产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 www亚洲天堂| 欧美色亚洲| 激情亚洲天堂| 无码 在线 在线|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免费|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亚洲 成人国产|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亚洲区一区|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91免费片|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久综合日韩|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