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疫病防控是農業與公共衛生安全的關鍵。隨著規模化生豬養殖興起,基層防疫體系愈加顯得舉足輕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以畜牧業帶動農村經濟,但受經濟、區域及管理等因素影響,基層獸醫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短板,降低了疫病防控效率與應急能力。因此,對靖州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找準問題并提出優化方案,對提升防疫水平、推動畜牧產業發展十分必要。
1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現狀
1.1縣級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實施情況
在湖南省,通過撤并或更名形式,全省133個市縣區中有87個建立了新的區縣單位。60個縣成立了獨立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占縣區總數的 68.97% 。74個縣市區達到了事業機構定員(≥8人),占比為 85.06% ,46個地區單獨設置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單位或掛靠為主導單位,占比 86.96% 。23個市縣達到了技術人數要求(≥5人),占比為 57.50% 。85個縣市區達到技術人才占比 280% ,占比為63.91% 。全省動物疫病防控機構共有編制1337名,實際參與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958人,其中技術專職人員778人。
1.2鄉鎮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實施情況
全省1783個鄉鎮,其中授權履行動物檢疫職能的鄉鎮1591個,鄉(鎮)級動物防疫機構1755個,其中獨立設置鄉鎮動物防疫機構201個,占比11 .45% ;在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加掛“動物植物疫病防控中心”牌子的1094個,占比 62.34% ,其余作為其他設置,占比 26.21% 。鄉鎮專職動物防疫人員編制數5573名,平均每鄉3.13人。實際在崗從業人員4619人。全省133個縣(市、區)中,約2/3以上縣(市、區)能夠實現其轄內所有鄉鎮均有3人以上的獸醫隊伍。全省共有13944人從事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
1.3動物防疫專員和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情況
全省共招募動物防疫專員1083人。在133個縣市區中,有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承擔動物防疫工作的39個,占比29.32% O
2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存在問題
2.1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不夠規范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成立了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但同其他省份一樣,存在雖然獨立事業單位已經成立,但在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事業單位編制不足、工作人員缺編現象,技術人員比例不足,不能滿足防控、檢疫技術人員的實有人數,降低了基層防疫工作的專業性和規范性[1]。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老齡化嚴重,沒有新鮮血液補充,造成了實力相對薄弱。
2.2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力量薄弱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是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加掛的牌子,承擔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畜禽調運監管、動物檢疫證章標志管理、動物檢疫信息統計分析、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工作及動物防疫日常管理事務,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成立的農業綜合執法隊,負責轄區農業執法,導致履行職責與執法不順暢。而相關的動物衛生監督人員也沒有達標的人員數量,從事動物衛生監督人數較少,而且助理協檢員的專業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部分鄉鎮的初級動物檢驗工作有可能會因此被忽視,存在一定的疫情風險2。此外還存在部分執法工具老舊、經費不足等問題,無法擴展其提升監控執法能力的渠道。
2.3鄉鎮動物防疫力量配置不平衡
組織架構多元化、標準化程度低。多數縣區動物疫病防控組織架構呈多種形式。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各鄉鎮有專職防控部門或其他職能部門負責,但是獨立性強的較少,且工作人員配備不足,致使鄉鎮專職獸醫數量不足。此外,因編制限制,多數地方由協管員、借調等兼職人員負責,喪失防控策略一貫性和完整性。
2.4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穩定性差
雖然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的基層獸醫人員在數量上基本能滿足大多數村落的需求,但工資待遇低、責任重、易流失,其中多數人員為兼職,未經過系統培訓和升職空間,主觀能動性不夠且技能水平有限,影響了其在重要的禽畜疾病防治、日常巡查、疫情監測方面的履行到位3]。
3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優化策略
3.1優化基層防疫隊伍建設與能力提升
合理根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疫情工作需要,確定動物疫病防控隊伍機構編制的人數和人員職數,保證在崗人員中有 80% 以上的技術人員;并加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尤其是具有畜牧獸醫行業相關行業人才,逐步改善隊伍中年齡構成和學歷結構。其次,建立和完善人員的可持續學習和培訓培養長效機制,通過定期開展疫病防疫,流行病學調查和應急管理模擬等各項工作提升一線工作人員專業的技能技術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針對隊伍崗位年齡老化和缺乏后繼人才現象,應當制定人才隊伍的儲備規劃,確立基層疫情和疫病防控工作人員的職業普級發展路線和獎懲機制,提高隊伍的凝聚力和穩定性。
3.2完善基層執法體系與裝備保障
為克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管缺乏執行力的問題,在行政機構上調整組織結構,使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單獨行動或整合時設定執法職責,明確定權、定責范圍以杜絕交叉和責任混淆的現象[4。依照檢疫站的分布情況和動物產品的流通頻率合理配置執法人員和檢查人員,加大協檢輔助人數,同時加強入職培訓,實際操作培訓,提高協檢人員水平。加大執法設備的投資,升級攜帶的檢測儀器、安全設備、清潔用具,提高第一線執法人員的技術支撐。提高執法預算,為常規執法、產品流通檢疫以及突發事件等提供充足的資金和條件去執行。此外,定期進行監督和執法檢查,對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工作標準化、規范化進行評價。
3.3規范鄉鎮防疫機構建設與職責分工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應當統一標準對鄉鎮級動物防疫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規范并逐步設立“動物防疫站”或者明確稱謂為“動植物疫病防控中心”,使其具有獨立的管理部門。應根據鄉鎮一級設置至少每個鄉鎮三個編制的專職獸醫的規定來確定鄉鎮級動植物疫病防控機構的編員和職銜,使其人員、職位相符合,各司其職。對于某些區域獸醫力量薄弱的問題可以通過資源重組、定向招聘的方式補位。要加大對鄉鎮獸醫的培訓和職業考核力度,定期安排鄉鎮獸醫的輪崗和實務操作,夯實防疫檢疫的基層基礎能力,提升防疫抗災的整體防范能力。還要建立縣級與鄉鎮兩個層面的工作互動協作的聯動機制,加強鄉鎮動植物疫病防控指導與監管工作,確保防控工作的落地實施。

3.4強化村級防疫員管理與激勵機制
針對村級動物防疫員流動性強、待遇低的情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其一,保證其工資待遇;其二,監督其工作流程;其三,加強其技能操作培訓。具體而言,將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資納入縣級政府財政預算中,以基礎工資加獎勵的形式加以激勵,從而促使他們更加認真投入工作中去,并做出明文規定,明確他們的工作范圍究竟包含哪些內容,考核其工作開展方式,對聘用人員均以勞動合同制的形式予以錄用,從而增強其責任感,保證工作的穩定性[5]。同時可以定期安排崗位技能培訓,在疾病識別、急救、消毒隔離技巧等方面進行實操技能培訓及考勤,從而提升其崗位水平,鼓勵優秀者去鄉鎮級動物防疫機構從事動物防疫工作,從而使其有一個比較順暢的職業晉升通道。同時可以通過鼓勵先進、技術比武等方式激發其榮譽感、獻身意識。
結語
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關乎畜牧業發展與群眾健康。通過對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的調研顯示,近年其在疾病防控組織、人員配備等方面雖有初步改善,但仍存在機構規格不達標、防疫人員不足等問題。需強化專業隊伍,加強執法支撐,合理分配鄉鎮與村級防疫建設資源。長遠而言,靖州應著力提升動物疫情防治能力,持續推動基層防疫體系升級,加大人才培養與后勤保障力度,以實現防疫工作高效、高質、科學開展,助力畜牧產業發展與民眾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桂花,劉陸世,謝印乾,等.對陜西省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有關思考[J].中國動物檢疫,2023,40(12):28-32.
[2] 郭朝良.陽谷縣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現狀分析及改進建議[J].山東畜牧獸醫,2024,45(6):68-69.
[3] 李文婷.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薄弱現狀及對策建議[J].基層農技推廣,2024,12(04):117-119.
[4] 林程,陳偉洵,段君,等.完善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J].福建畜牧獸醫,2023,45(3):62-65.
[5]祁薇陽,白秀娟,楊宜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畜牧獸醫雜志,2023,42(3):132-134.
收稿日期:2025-05-08
作者簡介:蔣永成(1979—),男,苗族,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