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畜牧業產業中,牛羊養殖業的地位舉足輕重。積極穩妥地發展牛羊養殖業,將有助于實現畜牧業與農業的協同發展,為廣大農民朋友帶來更加豐厚的經濟收益,推動農村長期繁榮進步,為全社會的長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對于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1牛羊養殖模式
1.1精心打造基礎設施
在牛羊飼養過程中,作為專業飼養員,不僅可以選擇牛羊圈舍單列或雙列的布局,還應配備相應的飼料投食槽和通風換氣設備,同時,還應根據養殖場地的具體情況,對牛羊圈舍空間進行精心的規劃和設計,對規模較大的牛羊圈舍建設雙列式牛羊圈舍,并增設獨立儲糞池,確保環境清潔衛生。青貯窖是為防止飼料二次發酵,避免飼料直接接觸空氣,根據實際養殖規模設計的貯藏窖池。對牛羊圈舍、草棚等日常管理時要注意采取隔離措施,確保適當的安全距離。平時為防止雨水沖刷,在地勢較高處搭建草棚。同時,在牛羊飼養場設立消毒水池、飼料庫、飼料加工車間等必要的設施。在這些設施建設過程中,將充分考慮實際飼養規模,從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使牛羊飼養效益得到提高[]。
1.2充分發掘并善用牧草資源
要按照適度放牧、嚴控放牧強度的原則,高效利用牧草資源,在牛羊飼養中,以保證牧場的可持續利用。作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積極編制和完善針對放牧的各項法律法規,這中間包括但不限于生態保護機制及輪牧與休牧制度等關鍵要素。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廣大牛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也有助于更有效地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穩定。
1.3科學構建智能化養殖系統
智能化技術在牛羊養殖模式的應用核心在于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AI)的集成應用。這些技術的融合,使得牛羊養殖過程中的數據收集、處理和決策變得更加高效和精準。物聯網技術在牛羊養殖領域中扮演著基礎角色,通過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環境與動物狀態,如溫度、濕度、光照、動物健康狀況等。這些傳感器將數據采集并傳輸到中央處理系統,為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豐富的數據源[2。
1.4制定全面完善的環境污染治理策略
涉及牛羊養殖業的污染問題比較突出,要想有效應對這一挑戰,必須根據各地區具體環境污染狀況實施相應的治理措施,科學地調整牛羊養殖的規模,對其數量進行適當限制,避免出現可能的疾病問題,并對牛羊飼料及飲用水源的管理給予高度的重視,杜絕出現使用變質飼料和不科學地貯存飼料的行為,使其不受任何污染的影響,從而對環境污染程度進行有效地減輕。要達到這一目的,對于牛羊飼料和飲用水源的管理以及無害添加劑的研發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建議將飼料儲存在通風良好且干燥的環境中,并加強研發力度,使其達到更高的安全標準。將糞便放入池子中,實行無害化處理,使排放出的惡臭氣味降低到最低程度,從而確保對自然生態環境減少污染[3]。
1.5加強牛羊品種改良技術
畜牧業作為全球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食品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牛羊養殖面臨著資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動物疾病頻發等挑戰。針對這些挑戰,各相關畜牧獸醫機構應高度關注并深入貫徹執行牛羊品種改良技術的普及推廣工作,從而使本土牛羊品種的優良特性得以切實提升。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牛羊人工授精環節的質量,我們有必要加緊對牛羊人工授精工作團隊的建設,為廣大的牛羊養殖場輸送更為專業的技術人才。此外,各相關獸醫管理部門也應當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加大對牛羊品種改良技術的宣傳力度,以期達到預期的牛羊品種改良效果4]
2畜牧業中牛羊養殖所面臨的常見疾病
2.1牛結核病
牛結核病(bovinetuberculosis,BTB)是由牛分枝桿菌引起的嚴重動物傳染病,對畜牧業及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作為由牛分枝桿菌引發并影響到牛與人類健康共同風險的牛肺結核,此類疾病在對牛正常發育產生深遠影響的同時,對人類公共衛生安全的威脅程度也可能加大。在患病之后,牛往往表現出諸如咳嗽、呼吸困難、體溫升高、體重減輕以及貧血等多種癥狀。牛肺結核的傳染途徑主要有消化道傳染、呼吸道傳染和直接性傳染三個方面。當牛攝入被結核分枝桿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時,感染這種病菌的可能性是極高的。
2.2牛肺疫
通常人們也將其稱為牛傳染性胸膜肺炎,這是由于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發的一種極為嚴重的急性傳染性疾病。這種病原體主要在牛的呼吸道分泌物、肺部、脾臟、肝臟、腎臟、心臟以及大腦等多個組織器官中存在。它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空氣中的飛沫傳播以及直接接觸傳播兩種方式。當牛受到牛肺疫的侵襲之后,它們可能會表現出體溫升高、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明顯下降、頻繁咳嗽、呼吸急促以及漿液性或者黏液性的鼻腔分泌物等多種癥狀。如果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有可能導致牛的死亡。
2.3牛羊弓形蟲病
弓形蟲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寄生蟲,在宿主體內寄生生活,人們主要通過食用被弓形蟲囊和卵囊污染的牛或羊等方式感染弓形蟲。一旦牛羊感染上弓形蟲,就會出現包括便秘或腹瀉在內的各種癥狀,以及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一系列弓形蟲病的癥狀,如果病情繼續惡化并擴散到中央神經系統,就可能造成包括肌肉痙攣反應遲鈍喪失協調能力在內的更嚴重的神經系統癥狀。而且由于弓形蟲病對牛羊的生長發育有非常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牛羊的死亡,因此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弓形蟲主要通過消化道途徑進行傳染,因此也存在著將弓形蟲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并導致胎兒流產的危險。因此,預防弓形蟲病的發生,也是十分重要的。
2.4羊痘
羊痘亦被稱為羊傳染性膿皰病,它是一種由于羊痘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其主要的傳播途徑發生于羊群之間。羊痘病毒能夠借助空氣中的飛沫進行傳播,同時,直接或間接地與受感染個體接觸亦可迅速地將疾病擴散開來。羊痘的臨床表現包括體溫升高、出現紅色斑塊以及形成膿皰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病具備一定程度的傳染性,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受損的皮膚、黏膜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5]。
3關于牛羊養殖實施科學化管理的相關策略
3.1牛羊飼養方面的管理策略
對牛羊的飼養管理工作進行市場調查,選出品質優良、適應性高的健康品種作為養殖對象,從而促進養殖業的整體盈利水平的提高。針對牛羊在不同生長階段所表現出的營養需求差異,為了保證飼料的營養豐富均衡,也為了刺激牛羊的食欲,應精心設計相應的飼料配方。定期進行飼料質量檢測,保障安全有效。在養殖場環境治理上,對關鍵要素,如溫度、濕度、通風條件等進行合理調控,營造最適宜牛羊生存的環境。為最大程度降低疫病傳播風險,定期對養殖場進行徹底清洗消毒處理。
3.2積極開展牛羊養殖場疫情監控與管理工作
牛羊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時刻關注牛羊的生活習性、食欲、呼吸節奏、體溫變化、精神狀態等各方面的表現,以準確判斷是否患有某種疾病,及時掌握牛羊的生活習性、食欲、呼吸節奏等方面的疾病發生和發展動態。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定期檢測牛羊血液中的病原體含量,這對于臨床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牛羊接種各類疫苗,并對整個牛羊群體的疫苗接種情況進行嚴密地監測,以便評估免疫效果。及時向有關部門和單位匯報牛羊疫情的監控信息,以便共同提升疫情預警和防控能力。
3.3充分利用現代化畜禽防疫技術
在目前養殖業領域中,推行現代獸醫技術,在防治各類家畜如牛、羊等可能患上的疾病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最先進的診斷手段主要涵蓋基因測試、免疫組化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等,讓獸醫師對家畜患上何種疾病的判斷更快、更準確。獸用疫苗的研發也突飛猛進,一系列新穎的疫苗種類開始在實際生產中大量應用,如口服疫苗、載體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并在牛、羊等家畜的常備疾病預防方面成效顯著。現今較為尖端的治療技術還包括在牛、羊等家畜疾病治療中表現出極其顯著療效的生物制劑、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抗寄生蟲藥物等。
3.4針對牛羊疾病的防治對策
以預防為主導思想,加強對養殖點的環境治理,對圈舍定期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程序,做到衛生絕對干凈,病原繁殖概率大大降低。及早發現問題,及早展開治療,加強獸醫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增強其診治能力,同時也希望廣大養殖戶在疾病發生時,為了便于快速察覺,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能夠積極學習牛羊相關疾病知識。當牛羊不幸患病后,要合理使用獸藥和疫苗等醫療手段,使牛羊使用藥物和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產生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限度。
結語
在現階段我國的大多數牛羊養殖過程中,經濟投入與產出狀況對整個養殖行業的規模有著明顯的影響力,并且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還決定了養殖戶的經濟收獲。然而,牛羊養殖的質量才是決定養殖工作成敗的關鍵,因此,若想確保養殖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必須深人理解疾病防治、環境治理以及其他相關附屬問題,研究并探索可行的實施方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疾病對養殖戶帶來的沖擊往往最為嚴重,了解并掌握引起牛羊疾病的各種可能因素,然后從環境、養殖條件、防控體系等多個方面入手,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以期實現養殖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額爾敦寶力高.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術[J].中國動物保健,2022,24(08):25-26.
[2] 姜芳.常見牛羊疾病的臨床診斷和預防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05):117-118.
[3] 劉忠敬.牛羊養殖模式與疾病防治技術[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4,(01):76-78.
[4] 尚歌.牛羊養殖模式和疾病防治技術淺析[J].吉林畜牧獸醫,2023,44(03):81-82.
[5] 鐘德福.牛羊養殖模式與疾病防治技術研究[J].畜牧業環境,2023,(05):98-101.
收稿日期:2025-05-26
作者簡介:謝云發(1976—),男,藏族,本科,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通訊簡介:靳汶祖(1973—),女,漢族,獸醫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