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涵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等多項目標,而畜禽養殖業作為鄉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畜禽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畜禽糞污產生量持續增長,若處理不當,不僅會污染土壤、水體和空氣,還會制約鄉村生態環境改善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成為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通過模式創新實現糞污變廢為寶,既能解決環境問題,又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有效的推廣路徑,則可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廣泛實踐。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創新與推廣路徑的研究,對于推動鄉村產業綠色升級、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鄉村振興背景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創新
1.1以技術創新驅動糞污高效轉化
技術創新是破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難題的核心引擎。在傳統堆肥技術基礎上,現代生物技術通過微生物菌劑添加,顯著縮短發酵周期,提升有機質含量與肥效。例如,復合微生物菌劑能夠快速分解畜禽糞污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將原本需要數月的堆肥時間壓縮至20~30d,同時有效抑制有害病菌滋生,使堆肥產品達到國家有機肥標準此外,厭氧發酵技術在規模化養殖場的應用日益廣泛,通過構建大型沼氣工程,不僅實現畜禽糞污的無害化處理,還能將其轉化為清潔能源。沼氣可用于養殖場自身生產生活,剩余電能還可并人電網,產生額外收益。據測算,一座存欄萬頭的養豬場,其糞污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每年可替代標準煤約200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 600t 智能化監測系統的應用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裝上“智慧大腦”。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糞污處理過程中的溫度、濕度、酸堿度等關鍵指標,實現精準調控。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數據反饋自動調整通風、攪拌等操作,確保處理過程高效穩定。同時,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對不同區域、不同養殖規模的糞污處理需求進行預測,為合理規劃處理設施提供科學依據。這些技術的綜合應用,大幅提升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效率與質量,降低了處理成本。
1.2以產業融合拓展糞污利用價值鏈條
產業融合是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徑。構建“養殖一糞污處理一有機肥生產一農業種植”一體化產業鏈,能夠將畜禽糞污從廢棄物轉化為農業生產的優質投入品。養殖場與有機肥生產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收集的糞污進行專業化處理,生產出富含腐殖質、氨基酸的有機肥料。這些有機肥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還能減少化肥使用量,提升農產品品質。例如,使用有機肥種植的果蔬,口感更佳、營養價值更高,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能夠獲得更高的銷售價格。同時,農業種植環節產生的秸稈等廢棄物,又可作為養殖場的飼料原料,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閉環。拓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新興產業領域,能夠進一步挖掘其潛在價值。利用糞污生產生物天然氣、生物炭等產品,為能源和材料領域提供綠色原料。生物天然氣經過提純后,可作為城市燃氣使用;生物炭具有吸附性強、穩定性好等特點,可應用于土壤改良、污水處理等領域。此外,結合鄉村旅游產業,打造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向游客展示糞污處理的全過程,傳播生態環保理念,同時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形成多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1.3以機制創新保障資源化利用長效發展
完善的機制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持續運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引導、企業主體、農戶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能夠有效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相關部門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企業投資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對購置有機肥的農戶給予價格補貼,提高農戶使用積極性。同時,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通過PPP模式(相關部門和社會資本合作),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例如,在一些地區,相關部門與環保企業合作建設區域性糞污集中處理中心,企業負責設施運營,相關部門提供政策支持和監管,既保障了處理效果,又提高了運營效率。健全監管與考核機制是確保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質量的關鍵。制定嚴格的糞污處理排放標準和有機肥質量標準,加強對養殖場、處理企業的日常監管,定期開展抽樣檢測。建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考核評價體系,將其納入地方相關部門績效考核內容,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地區給予獎勵,對未達標的地區進行督促整改。此外,建立信息公開平臺,及時公布糞污處理情況和有機肥質量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增強公眾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信任度。通過機制創新,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協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圍。
2鄉村振興背景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推廣路徑
2.1強化政策驅動,構建推廣保障體系
政策是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關鍵動力。首先,需制定系統的扶持政策,涵蓋財政、稅收、金融等多個領域。在財政方面,設立專項補貼資金,對新建或改造糞污處理設施的養殖場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對持續開展資源化利用的主體按處理量給予運營補貼,降低企業和養殖戶的前期投人與運營成本。稅收上,對從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企業減免增值稅、所得稅,提升企業參與積極性;金融機構則可提供低息貸款,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助力產業發展。完善的標準和法規體系是推廣工作的重要支撐。制定嚴格的畜禽糞污排放標準,明確不同養殖規模、不同畜禽種類的糞污處理要求,倒逼養殖主體進行糞污處理2]。同時,出臺有機肥生產、使用的質量標準,規范市場秩序,保障產品質量。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納入地方相關部門考核體系,定期對各地區工作進展進行評估,對落實不到位的地區進行問責,確保政策有效落地。此外,建立政策反饋機制,根據實際推廣情況及時調整優化政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2打造示范樣板,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示范項目是推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直觀教材。在不同養殖區域、不同養殖規模的地區,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示范項目。例如,在大型規模化養殖場,打造“糞污厭氧發酵一沼氣發電一沼渣沼液還田”的全鏈條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展示糞污從處理到能源、肥料轉化的全過程;在中小養殖戶集中區域,建設區域性糞污集中處理中心,通過專業化收集、處理,實現資源共享。這些示范項目要注重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可行性相結合,確保項目可復制、可推廣。組織經驗交流和觀摩學習活動,能有效擴大示范效應的范圍。定期舉辦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場會、經驗交流會,邀請各地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戶代表實地參觀示范項目,聽取項目運營主體的經驗分享,直觀感受資源化利用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線上交流平臺,分享示范項目的技術資料、運營模式、管理經驗等,方便更多主體學習借鑒。通過示范引領,激發養殖主體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的良好局面。
2.3優化技術服務,夯實推廣實施基礎
專業的技術服務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的重要保障。建立覆蓋到基層的技術服務網絡,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技術力量,組建專家服務團隊,深入養殖一線,為養殖戶和企業提供技術指導。針對不同養殖場景,提供個性化的糞污處理技術方案,如小型養殖場適合的簡易堆肥技術、散養戶適用的戶用沼氣技術等,并幫助解決技術應用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加強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提升從業者的技術水平和環保意識。定期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培訓班,邀請行業專家授課,培訓內容涵蓋處理技術、設備操作、運營管理等多個方面,培養一批懂技術、會操作的專業人才。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制作通俗易懂的科普視頻、宣傳手冊,普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和技術知識,提高公眾認知度[3]。同時,建立技術咨詢熱線和線上服務平臺,及時解答從業者的疑問,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結語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創新與推廣路徑研究,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實踐路徑。模式創新通過技術、產業、機制的協同發力,打破傳統處理模式的局限,實現了糞污處理的高效化、價值化與可持續化;推廣路徑從政策、示范、服務等多維度構建體系,為創新模式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玕.淺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問題和建議[J].中國畜牧業,2023,(20):81-82.
[2] 辛瀟靜,韓云清,郭欣.加速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助推河北邯鄲鄉村振興[J].養殖與飼料,2024,23(1):107-110.
[3] 張凡建,胡平,湯答,等.深入推進基層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幾點思考[J].中國動物檢疫,2024,41(7):34-38.收稿日期:2025-04-29
作者簡介:周緒焦(1979—),男,漢族,本科,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