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安徽桐城的“六尺巷”,長不過百米,寬不到兩米,卻蘊含著“以禮為先、以讓為賢、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由此想到,戰友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部隊,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由于年齡學歷、經歷閱歷、性格特點、成長環境等不盡相同,如何相處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懷揣“親仁善鄰、和諧共處”的情懷情操、修煉“謙恭禮讓、平等待人”的品性品格,才能用“最大公約數”構筑起真誠相處“六尺巷”,更好地鞏固和發展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系,凝聚形成堅不可摧的戰斗集體。
真誠相處“六尺巷”須用尊重來穩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一種美德和修養,是人與人之間平等交往的前提、和諧相處的基礎、同理共情的保證。軍旅生活中,無論職務高低、崗位分工、能力強弱,每個人都有獨特價值和自身貢獻,彼此尊重才能團結共進。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既有在上不傲人的那種“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體貼,也有在下不卑人的那份“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善良,總是讓人舒適溫暖。實際上,尊重和信任也是戰斗力,如果戰友之間缺乏尊重,讓埋怨責怪的情緒滋生橫行,既會影響個人品行魅力,也會給戰友帶來諸多郁悶不快,更會削弱集體的凝聚力,所謂“寬人克己,德才兩進”正是這個道理。每名同志都應認清“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成全別人終會成就自己”的道理,自覺在交往中播下尊重的種子,讓尊重成為架通友誼的橋梁、溝通心靈的鑰匙、連通信任的紐帶,從而在理解和信任中更好地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
真誠相處“六尺巷”須用寬容來強固。“處世讓一分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善寬容者自帶容人、容事、容言的雅量,無論身處何種場合,總會虛心接受不同意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猶如天空收容片片云彩而廣闊無垠,就像大海收納朵朵浪花而浩瀚無邊,從而廣結良緣、融洽情感、獲得支持。相反,如果心胸狹隘、小肚雞腸,總是因一些小事而針鋒相對、大動干戈,繼而念念不忘別人的過錯,只會拉低自已的德行操守,讓人談而忌之、避而遠之、疏而離之。實際上,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爭論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戰友之間總有差異,若有磕碰羈絆,不妨心中默念“讓他三尺”,何必錙銖必較?寬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我們要打開內心的枷鎖,堅持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容人之過,做到心寬似海、心如朗月、心清如水,在不念舊惡、笑泯恩仇中化干戈為玉帛、把戰友當親人,生活自會安寧清凈、和諧順遂,最終成就事業、完滿人生。
真誠相處“六尺巷”須用克制來加固。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工作生活不順心、訓練成績不理想、人際關系不順暢,甚至是被誤解、受委屈、挨批評等情況,極易引發憎惡、敵意、怨恨、憤怒等情緒。容易動怒的人,如克制不住情緒往往會暴跳如雷、怒火中燒,不但會燒傷他人,也會燒著自己。憤怒是一種分離性情感,會給他人造成極大傷害、動搖感情根基。大凡有所作為獲取更大成功者,多數是放縱時能忍耐、任性時可收斂、暴躁時懂克制的人。現實中人人都會有脾氣,發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真本事。面對紛爭矛盾,每名同志都應保持強大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控制力,平和心境、平常心態、平淡心緒,如此才能解燃眉于當下、化沖突為友好,從而在克己守心、塑造自我中收獲不一樣的人生。
真誠相處“六尺巷”須用感恩來拓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如結草銜環、臥冰求鯉、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子路負米、黃香溫席等感恩典故,動人心弦、廣為流傳。作為軍人更應懂得“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道理,實際上學會感恩就會找到幸福快樂的源泉。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志卻不懂得感恩,經常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不是抱怨這個不好,就是指責那個不行,總覺得單位和別人欠他很多。常懷知恩圖報、感恩奮進之心,才能自覺溫習良心、恒久維系真情、反饋回報給予,收獲更多的尊敬認可與關心支持。我們都應感恩親人的支持關懷、部隊的接納認可、單位的呵護培養、戰友的傾囊相助,如此生活中自會少一些怨氣戾氣、煩緒煩惱,心靈上自會多一些安靜安詳、樂觀樂意。此等好事,何樂而不為?
【作者單位:31659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