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經濟形勢下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組織的現狀
1.收入結構不合理在新經濟形勢下,我國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組織的收人結構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在南京市園區表現得尤為顯著。以南京江北新區為例,通過對2022-2023年預算收入數據的分析,發現稅收收入占比極高,而非稅收人相對較低。具體來看,2022年南京江北新區稅收收入占比超過80% ,非稅收入僅占不足 20% 。到了2023年,稅收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達到了 85% ,而非稅收入雖有增長,但增幅較小,占比僅為 15% 。稅收收入的主導地位使得園區對經濟波動的敏感性加劇。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稅收收入容易受到影響,從而導致預算收人的不穩定。與此同時,南京市園區的非稅收入增長潛力尚未充分挖掘。在總收入中,非稅收入的占比偏低,且增長不穩定。多數非稅收入依賴于一次性收人,如土地出讓金、國有資產處置等,而非持續性的增加。
2.支出壓力加大在新經濟形勢下,南京市園區面臨公共預算支出壓力不
斷增大的挑戰,這主要由基礎設施建設投人增長、民生保障需求提升、收支矛盾突出以及非稅收人不穩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園區為適應產業升級和城市發展,加大了對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導致資金需求量大,周期長,從而增加了預算壓力。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園區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雖然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但也加重了財政負擔。此外,稅收收人增長放緩和非稅收入的不穩定性,使得園區收入增長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支出需求,造成了收支不平衡的問題。非稅收入,如土地出讓金等一次性收入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預算管理的風險。為應對這些問題,建議園區優化投資結構,建立民生保障長效機制,加強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的穩定性,完善預算管理制度,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從而緩解支出壓力,實現預算收支平衡,促進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3.管理體制不完善在新經濟形勢下,南京市園區公共預算收人組織面臨管理體制不完善的問題,這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具體來看,管理架構缺陷體現在缺乏專門管理機構和專業人員,導致預算收人組織職能分散,缺乏統一協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等環節缺乏專業支撐;決策機制不科學,缺乏透明度和民主性,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監督評估機制不完善,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現浪費現象;信息化建設不足,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受限,難以實現預算精細化管理。針對這些問題,改革策略包括:成立專門預算收入管理機構,明確職能范圍,配備專業人員,建立人才培養引進機制;建立科學、民主、透明的決策流程,引人專家咨詢和公眾參與,建立決策風險評估體系;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確保評估結果客觀公正;加大信息化建設投人,構建集成化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引進先進技術,培養信息化管理人才,優化數據流程。通過這些系統性改革,可以有效提升園區預算收人組織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園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二、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組織改革與發展路徑探索
在新經濟形勢下,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人組織的改革與發展路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應對雙重沖擊為應對新經濟形勢下的雙重沖擊,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組織應采取多元化策略、強化風險管理和推動數字化轉型。具體措施包括積極拓展新興產業如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信,發展園區特色產業如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創新金融服務以增加收人;建立健全風
險評估體系,完善風險應對機制,加強內部控制,提高應急能力,確保預算收人安全、合規和高效;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構建智慧園區,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園區管理智能化,發展數字經濟,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以提升預算收人組織的效率并帶動預算收入增長。為進一步強化應對能力,還應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促進區域合作,提升服務質量,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完善法律法規體系。通過這些措施,園區將能更好地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預算收人的穩步增長,確保園區的長期繁榮發展。
2.新發展理念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園區預算收入組織改革需深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培育新興產業,優化創新環境,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對預算收入的貢獻。同時,細化協調發展策略,優化產業布局,推進區域一體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探索綠色發展路徑,推廣綠色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構建開放發展格局,拓展國際合作,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融合發展。以共享發展為目標,完善收人分配制度,促進就業與社會保障,推動公益事業共建共享。在此基礎上,為確保改革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還需強化頂層設計與政策支持,制定長遠規劃,完善政策體系;提升園區治理能力,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管理手段;增強園區抗風險能力,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多元化收人來源;促進園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培育園區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這些措施,園區預算收人組織改革將更好地適應新發展理念,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3.管理架構改革南京市園區公共預算收入組織的管理架構缺陷深層次原因在于現行管理體制與園區快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具體表現在組織結構僵化、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權責不清等方面。為解決這些問題,應從多方面入手進行改革:建立多元化決策主體、完善決策支持系統、強化決策風險評估以改革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引人第三方評估、建立績效評價體系以構建監督評估機制;加大信息化投入、構建智能化管理平臺、培養信息化人才以推進信息化建設。同時,深化改革的補充措施包括:加強對管理層的教育和培訓,提升改革認識,確保措施實施;促進跨部門協作,優化資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注重法律法規完善,提供法治保障;建立反饋和改進機制,及時調整優化管理策略。這些綜合措施有助于提高園區預算收入組織的專業性、決策效率、資源利用和精細化管理水平,適應新經濟形勢,實現可持續發展,并為我國園區公共預算收入組織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借鑒,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質量。
通過對新經濟形勢下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組織的現狀分析及改革與發展路徑探索,本文得出以下結論: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組織在新經濟形勢下面臨收入結構不合理、支出壓力加大和管理體制不完善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園區應采取多元化策略應對雙重沖擊,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管理架構改革。通過優化收人結構、加強支出管理、完善管理體制,園區可以實現預算收人的穩定增長和高效利用,為園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同時,園區還需加強頂層設計與政策支持,提升治理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以適應新經濟形勢,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為我國園區公共預算收入組織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益借鑒和實踐指導。
(作者單位: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