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5.21.033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YUAN Dingming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field ofeducation is continuously exploring new tool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s,as an emerging educational tool,possesscharacteristicsofdigitalization,diversification,anddynamism,pavinganewpathfor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application modelsof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s in teachers' professonaldevelopment,analyzes itsadvantageous application status andchalenges faced,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iming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model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促進教師持續成長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傳統的教師評價和發展方式存在諸多局限性,難以全面、動態地反映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1]。而數字教學檔案袋可系統地采集、歸納教師的教學成效、教學反思以及成長歷程等資料,推動教師達成自我提升的目標,促進其專業成長[2]。
1數字教學檔案袋的概念及特點
數字教學檔案袋是依托信息技術構建的數字化平臺,教師可以將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學生學習成果、專業培訓經歷、教育科研成果等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料整合于其中,形成一個系統性、個性化的教學資源集合,全方位展示教師的教學實踐與專業發展軌跡。其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數字化存儲與管理。數字教學檔案袋采用電子數據形式存儲資料,克服了傳統紙質檔案所需存儲空間大、易損壞、管理不便等弊端。教師可通過簡單的操作實現資料的分類、檢索與備份,極大提高了檔案管理的效率4。第二,動態性與過程性。隨著教師教學活動的持續開展和專業成長的不斷推進,數字教學檔案袋能夠實時收錄教師新的教學成果、反思總結等內容,及時反映教師的最新狀態,確保檔案的時效性和鮮活性。第三,多媒體呈現。數字教學檔案袋支持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格式的融合,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和成果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全方位展示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專業風采,增強檔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第四,交互性與共享性。在網絡環境下,教師能夠不受時間與空間的約束,隨時、隨地訪問并編輯個人的數字教學檔案袋,同時便捷地將其分享給同行、專家并與之展開交流,既破除了時空局限,又加速了教育資源的流通共享,進而為教師開展專業交流構建起廣闊的平臺。
2數字教學檔案袋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優勢
2.1促進教學反思
數字教學檔案袋搭建起一個供教師集中留存教學記錄、開展教學反思的平臺。教師在梳理教學資料期間,會對自身教學行為予以回顧、深入思考,進而察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展現出的亮點。教師若定期查閱檔案袋中的內容,便能直觀了解自身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的轉變情況,據此持續對教學策略加以調整與優化,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2.2支持個性化發展
教師個體之間存在著教學風格的差異,專業發展需求也各不相同。教師可以選取與自身重點關注的教學領域、專業成長方向緊密關聯的資料錄入檔案袋,如其所擅長學科的教學案例、參與課題研究后取得的成果等。一方面,利于教師彰顯個人專長,精準錨定自身的發展走向,達成契合自身需求的專業成長;另一方面,學校及教育管理者能夠憑借教師數字教學檔案袋所展現出的個性化特征,為其量身打造具有針對性的培訓項目,給予適配的發展契機。
2.3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
數字教學檔案袋所具備的共享功能消除了教師之間的隔閡,有力推動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及協作。教師能夠查閱其他教師的檔案袋,借鑒其中優秀的教學經驗與方法,以此拓展自身教學思路。在交流之際,教師還可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展開探討,齊心協力尋求解決辦法。這種合作交流不但有益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準,而且有益于營造優良的教學環境,推動整個教師隊伍向前發展。
2.4為教師評價提供全面依據
傳統模式下對教師的評價聚焦于學生考試成績、實訓表現等要素,因缺乏數字化的統一管理,無法完整展現教師的教學實踐與專業能力全貌。而數字教學檔案袋全面覆蓋了教師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教學流程的實施、取得的教學成果、課后的教學反思,以及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等,為教師評價工作提供了充足且多樣的信息依據。教育管理者通過剖析教師數字教學檔案袋內所含的內容,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對教師作出客觀、公允的評判。這種新的評價模式更為關注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以及專業成長軌跡,能夠有效激發教師投身教學工作的熱情,促使其持續增進自身專業素養。
3數字教學檔案袋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應用模式
3.1自我反思與成長記錄模式
教師以個人為主體,利用數字教學檔案袋定期記錄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和專業發展情況。同時,利用數字檔案袋記錄理論課程重難點、創新的教學方法,實訓課程的相關操作技巧、新技術、新標準應用等。定期對自己一段時間內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分析自己在教學技能、知識掌握、學生管理等方面的進步與不足,并制定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和計劃。例如,教師每月撰寫一篇教學總結并將其納入數字教學檔案袋,通過長期積累,就可形成自己完整的教學成長軌跡,實現自我反思與持續成長。
3.2同伴互助與合作交流模式
學??山M織教師以備課組、學科組等為單位,開展基于數字教學檔案袋的同伴互助與合作交流活動。教師將自己的教學資料和教學反思上傳到數字教學檔案袋平臺,組內成員相互瀏覽、評價。在交流環節,教師能夠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用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分析等方面展開探討,彼此分享教學經驗與教學資源。例如,備課組教師在進行單元備課前,通過查看彼此的數字教學檔案袋,了解各自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思路,然后共同研討,形成更完善的教學設計方案。這種模式促進了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了優勢互補和共同提高。
3.3專家引領與指導模式
學校可邀請教育專家、學科帶頭人等對教師的數字教學檔案袋進行評估和指導。專家通過查看教師檔案袋的內容,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專業發展水平,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和發展方向。教師參照專家意見,調整教學策略與專業發展計劃,將改進情況記入檔案袋。
3.4績效評估與激勵模式
學校應將數字教學檔案袋作為教師績效評估的重要依據之一。在績效評估過程中,綜合考慮教師檔案袋中的教學成果、教學反思質量、專業發展記錄、學生評價等多方面因素,對教師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對于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表彰,如評選職稱、年度優秀教師、技術能手等;對于存在不足的教師,學??蛇M行針對性的培訓和幫扶。通過這種績效評估與激勵模式,激發教師積極參與數字教學檔案袋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3.5學生學習跟蹤與個性化指導模式
教師可利用數字教學檔案袋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數據,包括人物畫像、性格情況、職業理想、學習態度等評價信息。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入分析,挖掘學生的學習特點、優勢與困難點,從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通過因材施教,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4數字教學檔案袋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4.1教師觀念與認知偏差
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對數字教學檔案袋的認識不足,認為其只是增加了工作負擔,對自身專業發展的作用不大。部分教師長期沿用傳統教學記錄形式,如撰寫紙質教案、手寫教學反思等,對數字化工具有抵觸情緒,不愿耗費時間精力去研習并運用數字教學檔案袋。與此同時,另有一些教師未能深刻領會數字教學檔案袋的功能與價值,只是把它當成單純存儲教學資料的容器,全然沒有挖掘出其在推動教學反思、助力教學評價、優化專業知識管理等層面的效用。
4.2技術能力與操作難題
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參差不齊,一些教師在數字教學檔案袋的創建、管理和使用過程中面臨技術難題。例如,有部分教師對文檔編輯軟件、圖片處理軟件、視頻錄制與剪輯軟件等數字化工具的操作流程并不熟悉,無法把教學資料順利轉化成高品質的數字資源,進而上傳至檔案袋。而且數字教學檔案袋平臺自身的操作界面以及功能設定,教師需要花費精力去學習如何使用,這無疑加大了教師的使用難度,致使一些教師對其心生畏懼,不愿嘗試。
4.3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
數字教學檔案袋存有大量師生敏感數據,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不容小覷。一方面,它面臨網絡攻擊、泄露、系統故障風險、黑客入侵等,會導致數據泄露、丟失或被篡改;另一方面,數據管理使用中,權限設置、共享規范存在問題,易侵犯師生隱私。
5應對數字教學檔案袋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挑戰的策略
5.1加強宣傳與培訓,轉變教師觀念
學校和教育部門應加大對數字教學檔案袋的宣傳、培訓力度。一方面,要組織專題講座、經驗分享會以及案例展示等活動,使教師深刻認識到它對自身專業發展的關鍵意義。另一方面,邀請專家、優秀教師現場演示并給予指導,助力教師學會如何創建、管理、使用數字教學檔案袋,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另外,學校還要鼓勵教師踴躍參與數字教學檔案袋的應用實踐,在實際操作中切身體會其優勢,增強應用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5.2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降低操作難度
學校和教育部門要著力強化對數字教學檔案袋平臺的技術保障與服務工作。首先,需優化平臺操作界面與功能布局,讓其更簡便、易上手。其次,組建專業技術支持團隊,迅速回應教師使用中遭遇的各類技術難題,給予他們技術培訓與精準指導。最后,可開發諸如操作指南、視頻教程這類輔助資料,便于教師自主研習、運用數字教學檔案袋。
5.3完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機制
學校和教育部門必須將數字教學檔案袋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置于重要地位,構建完備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與隱私保護規則。其一,強化技術防護手段,引入先進的加密、防火墻、數據備份與恢復等技術,保障數據在存儲與傳輸環節的安全性,杜絕數據遭非法竊取、篡改或遺失的風險。其二,厘清數據的訪問權限與使用規范,約束教師及管理人員的數據操作,切實守護教師與學生的隱私安全。其三,加大對教師和學生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教育力度,提升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
6結論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數字教學檔案袋屬于創新性工具,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開拓了寬廣空間,帶來諸多發展可能。通過教學反思與持續改進、教學成果展示與輻射推廣、專業成長記錄與精準規劃、合作交流與協同發展,以及學生學習跟蹤與個性化指導等多種應用模式,數字教學檔案袋能夠全面、深入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盡管其在應用過程中面臨著技術、時間、安全和評價等方面的挑戰,但通過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可以逐步克服這些困難,充分發揮數字教學檔案袋的優勢,助力教師專業化發展。
★基金項目: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24年度課程思政試點課程建設項目“工程結構主體檢測實訓”(KCSZSD202415);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校級工程檢測教學創新團隊項目。
參考文獻
[1]李兵,肖玲,方媛.數字化賦能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蕪湖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5(3):36-39.
[2]孟倩蔚.我國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體系構建研究[J].學周刊,2024(34):147-150.
[3]魏來.教師專業化背景下高職師范生師德教育路徑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5):84-86.
[4]龔水英.數字化背景下中學教師人事檔案管理探究[J].黑龍江檔案,2023(6):96-98.
[5]劉巧麗.數字化教師發展檔案的建設與運行[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3,42(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