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康養”致力于提供政策支持、服務監管和資源整合等功能,以滿足政府和社會在養老服務領域的管理和服務需求
浙江省已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據浙江省老齡辦發布的《2023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省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為1339.40萬人,占總人口的26.17%,比上年同期增加74.95萬人,同比增長5.93%。呈現出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明顯等特征。
借助數字經濟發達的優勢,浙江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賦能養老,建設“浙里康養”數字化綜合應用平臺(下稱“平臺”),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智能、便捷的養老服務,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浙里康養”致力于提供政策支持、服務監管和資源整合等功能,以滿足政府和社會在養老服務領域的管理和服務需求。
“1+5+5+N”,推進基本養老服務一體化
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打造幸福養老服務體系,深化養老服務領域改革,平臺主要從3個方面著手,推進基本養老服務一體化。一是通過數字化手段破解難題。針對養老服務市場培育不夠、供需對接不夠、護理力量不夠等問題,迫切需要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智能機器人等技術,以信息化、數字化手段破解“四化”疊加,積極發展銀發經濟。二是依靠數字賦能實施精準評價和監管。精準評價全省各地養老服務效能,查找短板弱項,為各地發展基本養老服務提供決策支撐。實時共享養老服務信息,促進各地、各職能部門綜合監管,更好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三是打通數據實現共建共享。養老服務數據互聯互通迫在眉睫,建成“浙里康養”數字化綜合應用并高效運行,形成全省統一康養云數據庫,可實現養老數據跨省市供需對接、資源共享,加速推進長三角養老服務一體化。
平臺遵循“1+5+5+N”總體框架,強化建設1個康養云,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5個方面,集成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跨政企的涉老服務和場景建設,優化5個業務流程模塊,新建或迭代N個為老微服務場景。
平臺構建包含養老專題數據體系和能力支撐平臺建設的養老云數據庫。養老專題數據體系對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養老相關部門服務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建設圍繞老年人、市場主體、養老從業人員等多維度的養老云數據庫。能力支撐平臺用于把養老云數據庫作為治理端的中樞神經,用以形成智慧養老政策業務模型,結合社區養老服務模型,融合成多場景適配智慧養老服務模型,為多維度跨場景提供能力支撐。
基于多跨協同的理念,平臺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審視和優化,消除不必要的環節,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浙里康養”集成醫保、老干部局、體育局等多部門涉老場景,支持老年人一個應用直達多個場景。同時,通過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格式,確保不同來源的數據能夠無縫對接,提高了數據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孤島,促進數據資源的有效利用。應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發現潛在的趨勢和規律。
目前,平臺覆蓋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政府工作人員,超過20萬用戶,其中政府用戶3萬人,機構用戶5萬人。
持續迭代升級,建設“一畫像一清單一張卡”多跨場景
平臺持續推動應用迭代升級、完善界面功能,進一步建設“一畫像一清單一張卡”多跨場景,暢通共享、豐富場景,打造基層想用、數據管用、系統智能的“浙里康養”應用,不斷做深做細做大做厚,支撐富裕富有、普及普惠、尊老孝老、樂活樂享可感知圖景的實現。
“一畫像”繪制老年人精準畫像。基于“浙里康養”老年人主題庫,統計分析全省1395.87萬老年人(2024年末統計數據)基本人口特征,共享老年人能力評估等數據,構建全省老年人群體畫像,完善人口老齡化、失能失智趨勢模型,深化老年人精準畫像場景內涵。匯聚老年人個人基本信息、身體能力情況、養老模式和養老需求,匹配到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享受情況,分析養老服務政策落實。
“一清單”高齡津貼自動發放。針對高齡津貼和百歲老人長壽保健金,共享公安戶籍、人社養老金和民政火化等數據,優化政策配置系統,手動、自動核準津貼補發金額,構建主動發放場景。服務端,方便老年人與家屬補發申請,查詢可享受政策,查看歷史發放記錄。治理端,方便縣級民政進行政策匹配,全省津貼政策規則約1500條。同時按新增、減發和補發人員,進行津貼對象核實、審批和確認,生成發放清冊,導出提交國庫發放,高齡津貼發放對象達188.7萬人,津貼覆蓋率99.78%,2024年累計投入資金12.84億元。
著眼老年人居家品質,推進家庭適老化改造。創新數字賦能,研發適老化改造申購優惠碼,方便老年人、子女等代辦申領,改造企業依碼生成改造前后對比照片、支付憑證和稅務票據等,補助發放有依據,改造質量可追溯,老年人“一次不用跑”。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全面放開適老化市場,鼓勵老年人家庭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改造企業,控制改造質量。全省已吸引5595家企業參與,改造金額4.16億元,帶動消費2.1億元。
接下來,平臺將聚焦養老機構收費使用不透明的問題,建立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機制,構建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場景,研發養老機構預收費備案、預警處置、費用統計等模塊,打造預收費不合理支出預警模型,專線專網對接存管銀行金融系統,實時下達不合理支出資金凍結指令,實現養老機構預收費安全監管,促進養老機構發展與安全。聚焦養老服務質量監管難的問題,打造愛心卡養老服務工單質量監測場景,暢通愛心卡服務后臺與終端應用交互,建立位置定位、服務時長、圖片記錄、音頻記錄、視頻記錄等采集機制,健全服務工單檢查抽查算法,強化愛心卡六助服務質量監管。
(本文由浙江省民政廳、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民政局聯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