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資源在家園互動中的重要性
增強家園之間的信息交流。數字視頻、數字音頻、多媒體軟件、應用軟件等數字化資源,在家園互動中的作用不僅是傳遞信息,還能促進雙向溝通和深度參與。教師可通過這些資源實時向家長分享幼兒在園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并收集家長的反饋,形成有效的互動閉環。
豐富家園互動的內容和形式。教師可通過微信發送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在分享幼兒園的教育資源、教育活動的同時,為家長提供更多參與幼兒教育的機會。
促進教育資源的融合共享。幼兒園和家長可通過數字化平臺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拓展幼兒的學習渠道。家長可通過在線共享平臺參與幼兒的學習過程,提升家庭教育的參與度和效果。
制定個性化的協作內容。考慮到家庭教育需求的多樣性,教師可利用數字化資源提供個性化的溝通方案,通過數據分析和家庭反饋,為不同家庭定制協作內容,確保每個家庭都能從家園互動中受益,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如何利用數字化資源促進家園互動
組織豐富的研培活動,提高教師和家長的能力水平。一方面,加強教師專業培訓。定期開展教研培訓,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舉辦講座,內容涵蓋數字化資源的獲取、篩選、整合和創新應用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時間和設備進行實踐操作,如練習使用各類教育軟件、在線教學平臺等。建立教師之間的數字化資源共享平臺,鼓勵他們相互交流經驗,分享優秀的資源案例,形成良好的學習共同體,提高教師運用數字化資源進行家園互動的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可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途徑,向家長普及數字化資源在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性和應用方法。提供有針對性的在線課程和學習資料,幫助家長了解如何獲取適合幼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鼓勵家長與幼兒共同探索和使用數字化資源,在實踐中提升水平,提高家長的參與度。
構建多樣化的信息溝通渠道,強化家園互動的深度。第一,借助微課,增設家長培訓課程。許多家長工作較忙,不能實地參加幼兒園舉行的家長課堂、家長會、開放日等活動。我園把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分類規劃,錄制成微課、短視頻等,每月定時推送,便于家長隨時隨地觀看學習。這樣不僅達到了對家長培訓的目的和效果,還讓我園的家園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第二,依托視頻,助力家園高效溝通。自課程游戲化實施以來,我園的課程與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為了讓家長了解這些課程與活動,并提供相應的支持與幫助,我園采用視頻拍攝的形式,把生成的課程故事制作成若干視頻,通過抖音、微信公眾號推送,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課程理念、課程實施過程的了解。同時,家長觀看視頻后,也配合教師做好家園互動工作,助推了課程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與開發。
第三,運用軟件,增加多樣互動形式。為深挖家園協作的潛力,全方位提升協作深度,我園巧借親子共育應用軟件,精心策劃并增設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欄目。如定期推送經典繪本故事,讓幼兒在家也能沉浸在奇妙的閱讀世界,感受文學的獨特魅力;推出“家庭時光”欄目,聚焦親子互動場景,分享各類趣味游戲、溫馨手工活動等,為親子活動提供靈感。
第四,建立電子檔案,便于家長直觀了解。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與學習,我園鼓勵教師用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多種方式,記錄幼兒在園的點點滴滴,涵蓋生活、學習、運動等多個方面,形成網絡電子檔案。教師把幼兒活動的視頻、照片、觀察記錄等內容,生成二維碼,家長直接掃碼便可觀看幼兒的個人檔案。這樣便于家長全面地了解幼兒在園的狀況,了解幼兒與同伴、教師在互動過程中的表現,分析幼兒的發展水平,發現幼兒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
定期評估和改進,落實家園互動的科學化評價導向。第一,確立評估方向,匯聚多渠道數據。一方面,需要確立數字化家園互動的方向,明確目標,制定具體、可衡量的評估指標,如家長對信息回應的時效情況,教師所發通知的精確程度,幼兒參與線上學習耗費的時長,任務的完成比例等要點;另一方面,數據是評估的基礎,可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數據,包括平臺的后臺統計數據、用戶的問卷調查、家長和教師的訪談、幼兒的學習成果分析等。同時,也要注意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片面和主觀判斷。
第二,剖析數據排查問題,擬定優化舉措。首先,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找出數字化家園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如信息傳遞不暢、互動功能使用率低、家長體驗不佳等。通過數據的對比和趨勢分析,了解問題的嚴重程度和發展趨勢。其次,立足分析的最終結果,有針對性地擬定精準改進舉措。例如,針對信息傳遞的問題,優化通知發布的方式和頻率;針對互動功能的問題,對平臺進行升級或增加新的功能模塊;針對家長體驗不佳的問題,簡化操作流程,提供更清晰的引導和幫助。
第三,動態監測落地效果,設立反饋機制。首先,改進措施一經敲定,首要任務便是爭分奪秒將其落地施行。在實施過程中,周期性地對改進措施的具體執行狀況展開深度核查,憑借對數據的敏銳洞察,精準評定改進措施所取得的實際成效,剖析其中的優勢與不足。一旦察覺效果未達預期,果斷、迅速地啟動策略調整程序,重新校準方向,優化執行細節,力求突破困境。改進措施制定后,要迅速組織實施,并對實施過程進行跟蹤和監控。定期檢查改進措施的執行狀況,確保按照計劃推進。同時,持續關注數據的變化,評估改進措施的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要及時調整策略。其次,建立暢通的反饋機制。鼓勵家長和教師提出對數字化家園互動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處理和回復反饋信息,讓家長感受到被重視,從而增強家長參與家園互動的主動性;讓教師感受到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從而提高教師參與家園互動的積極性。
數字化家園互動為幼兒園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幼兒園通過合理利用數字化工具,采取有效的策略,能夠充分發揮家園互動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園將不斷探索和創新,構建多樣化的信息溝通渠道,從而實現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深度融合,讓數字化家園互動成為提升保育教育質量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