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階段是體能發展、認知啟蒙和社會化培養的關鍵時期,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有助于教師實現多維的教育目標。“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強調智、德、體、美、勞五大核心素養的協同發展,其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已成為提升課程質量和幼兒綜合素養的重要路徑。基于這一理念,我園將足球活動納入特色課程體系,設置趣味性、層次化的活動內容,滿足幼兒的運動需求和認知發展需要,推動“五育融合”教育目標的達成,為幼兒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足球特色課程的實施
探究層次化足球課程。在“五育融合”背景下,教師可設計層次化的課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認知發展水平和運動能力,設計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教學內容,以確保課程的適切性和發展性。例如,針對小班幼兒,注重“體”與“智”的啟蒙,設計簡單的模仿練習和情境化游戲,以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發展他們的模仿能力和基礎動作技能;針對中班幼兒,聚焦“德”與“美”的融入,強調基本動作的掌握與規則意識的激發,開展團隊合作、角色扮演游戲等活動,以增強幼兒的合作精神和規則意識;針對大班幼兒,著力于“智”“體”“勞”的深度融合,強化戰術意識和實踐體驗,開展小型足球競賽、情景模擬和創新探究活動,以鍛煉幼兒的綜合運動能力和創造力。在由淺入深、逐層遞進的足球課程賦能下,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五育”協同發展的目標。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層次化的足球活動,進一步促進“五育融合”。例如,針對小班幼兒,教師可設計情境式趣味游戲,根據幼兒模仿能力強的特點,開展“喂食小動物”的點球游戲,以鍛煉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發展幼兒的專注力、耐心和自信心。針對中班幼兒,教師可設計“彩虹賽跑接力”活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幼兒在賽跑中傳球、接力,以增強他們的團體意識和競爭意識;還可設計“過獨木橋”“穿越叢林”等趣味化場景,鼓勵幼兒主動嘗試和探索,以增強他們的規則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針對大班幼兒,教師可開展“足球擂臺賽”活動,整合民間游戲與足球活動,如將“丟手絹”改編為“丟球”游戲,要求幼兒圍圈坐下,繞圈運球,模仿傳統民間游戲“丟手絹”,這樣不僅提升了幼兒的專注力、反應力和協調能力,還使幼兒在競爭中學會了合作與分享。
組織多樣化足球競賽。在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中,多樣化足球競賽能將“五育”要素整合起來,并融入幼兒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在競賽活動中,教師遵循“全員參與、層次推進、趣味導向”的原則,設計難度適宜、趣味性強的競賽項目,以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例如,小班階段,注重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和規則意識,通過趣味游戲競賽的形式鼓勵幼兒主動參與,以鍛煉幼兒的體能和專注力;中班階段,聚焦幼兒的合作能力與競爭意識,以小組競賽、任務挑戰等方式,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大班階段,側重提升幼兒的綜合運動能力和競爭意識,以小型足球聯賽、擂臺賽等方式引導幼兒掌握基本戰術和運動策略,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抗挫折能力和創新思維。
在實踐中,教師可組織豐富多樣的足球競賽活動,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需求。以“快樂運球大作戰”活動為例,教師可設置一段簡單的“障礙路線”,將障礙物設計成小動物、小樹叢等形象化的場景,要求幼兒運球繞過這些障礙物,并將球帶入“終點小屋”。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培養規則意識,提升專注力和小肌肉控制能力。又如,教師可組織“趣味足球接力賽”活動,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要求每組幼兒依次完成“繞桿運球”“投球入網”等任務,通過團隊合作和任務分工,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增強幼兒的競爭意識。此外,教師還可開展“足球小擂臺賽”活動,模擬正式的足球比賽場景,驅動幼兒分組對抗。在比賽過程中,幼兒學會了排兵布陣、靈活應對、總結經驗教訓,增強了戰術意識和競爭心理,培養了合作意識和自我調節能力。
實施多維度足球活動。在多維度足球活動中,教師可將足球運動的文化認知、技能訓練、創造表達和團隊合作融為一體,以滲透“五育融合”的教學目標。在足球課程教學中,幼兒的學習不應只限于體能訓練和掌握足球技術,還應擴展到形成規則意識、認知足球文化和創造性表達等方面。
多維度足球活動強調學中玩、玩中悟,教師可利用足球故事講解、場地探究、規則模擬、游戲創造、藝術創作等多種方式,幫助幼兒在多感官體驗中理解足球的文化內涵與技能本質。
在實際操作中,多維度足球活動貫穿了認知、游戲、創作、探究和競賽等多個環節,構建出需要幼兒動腦、動手、動心的學習場景。例如,教師可以“好玩的足球”為主題,組織幼兒開展“足球探秘”活動,帶領幼兒實地考察,參觀足球場或觀看足球比賽視頻。在課堂上,教師和幼兒一起探討“為什么足球是圓的”“足球上為什么要畫五邊形和六邊形”等問題,以此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智育”得到了拓展,并在發現和探究中形成了科學的認知。
在游戲環節,教師組織“DIY趣味足球”創作活動,鼓勵幼兒用彩紙、橡皮泥等材料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足球,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藝術創造力,實現“美育”與“勞育”的融合。創作完成后,幼兒可帶著自制足球參與“自制足球大冒險”游戲。這樣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耐心、專注力和身體協調性,還體現出“體育”的核心要素。
在合作環節,教師可開展“團隊協作大挑戰”活動,要求幼兒分組完成傳球接力、集體過關等任務,在團隊協作中發展“德育”,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在一系列多維度足球活動的賦能下,幼兒不僅能切實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能,還能在游戲化學習過程中發展多元智能,真正滲透“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標,做到學中玩、玩中悟、悟中成長。
足球特色課程的實施評估
為確保幼兒園足球特色課程的有效實施,幼兒園可從課程目標達成度、“五育融合”滲透性、幼兒發展效果和課程改進反饋四個維度進行評估。
第一,在課程目標達成度方面,評估聚焦課程預期目標的實現狀況,重點考察幼兒在運動技能、規則意識、合作能力和創造力等方面的成長表現。
第二,“五育融合”滲透性評估關注“五大領域”的滲透深度和關聯性,分析課程活動是否能在游戲、競賽、探究和創造中實現“五育”協同發展。
第三,幼兒發展效果評估主要基于觀察和數據記錄的方式,考察幼兒的體能素質、學習興趣、專注力和創新表現,確保幼兒實現個性化成長。
第四,課程改進反饋評估以教師的教學反思、家長的反饋意見和幼兒的自主表達為依據,形成多元化的反饋機制,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課程內容,確保課程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在多元化評估的基礎上,確保課程實施的科學性和高效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五育”并舉、以“足”育人的教育目標。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幼兒園足球特色課程實施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運動技能的提升,還應重視綜合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合作意識和創造力,通過構建層次化的課程內容,開展多維度的活動和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等措施,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未來,教師應進一步完善足球課程,深化“五育”協同的教育路徑,助力幼兒茁壯成長。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基于“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兒園足球課程建構實踐研究》(項目編號:JK2318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