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攝入不足是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常見原因。因此,攝入足量的鐵是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有效辦法。
常用的口服補鐵劑主要有以下四類:
無機鐵鹽 以硫酸亞鐵為代表,包括氯化亞鐵、磷酸鐵鈉、焦磷酸鐵等,具有較高的鐵含量,但生物利用度差,長期服用對胃腸道刺激性大,且存在很濃的鐵銹味。
有機酸鐵鹽 以乳酸亞鐵為代表,包括葡萄糖酸亞鐵、檸檬酸亞鐵、琥珀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在生物利用度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胃腸道刺激反應。
螯合鐵劑 以乙二胺四乙酸鐵鈉為代表,包括多糖鐵復合物、血紅蛋白鐵等,性質穩定易于吸收,但長期使用可導致鐵生物利用度低,出現嚴重的胃腸道刺激等不良反應。
多肽-鐵 以氨基酸鐵為代表,穩定性好、無胃腸道刺激、生物利用度高。
摘自《家庭醫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