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財務作為財務管理創新理念,為國有企業業財融合開辟了嶄新的視角與實施路徑。本文系統探討了智慧財務視角下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核心特質、構建智慧財務平臺與數據共享體系的必要性,以及業務流程再造與財務深度融入管理的具體操作方法。通過嚴謹的實證研究,聚焦一家頗具影響力的大型國有企業案例,生動揭示智慧財務在驅動業財融合過程中的積極影響與顯著成果。案例表明,智慧財務的應用不僅大幅提升了財務管理效能,而且有力推動了業務流程的精簡與協作,為該企業帶來顯著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躍升。提煉了案例中蘊含的寶貴實踐經驗,為其他國有企業在推進業財融合實踐中提供極具價值的啟示與參照。
關鍵詞:智慧財務;國有企業;業財融合;數據共享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5.064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智慧財務成為國有企業轉型關鍵動力。業財融合作為智慧財務核心,不僅提升了財務管理智能化,更推動業務與財務深度整合。本研究旨在探究國有企業如何借力智慧財務技術,深化業財融合,提升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通過深入剖析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現狀,結合智慧財務前沿技術,提出切實可行的融合策略與實施路徑,為國有企業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本研究也為其他類型企業業財融合提供借鑒與啟示,助力全行業財務管理水平躍升。
1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1.1 業財融合理論概述與發展歷程
業財融合理論是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強調業務與財務間緊密協同與深度整合。面對市場環境的變遷與企業競爭的加劇,業財融合日益成為提升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路徑?;仡櫂I財融合的發展脈絡,可見其由初步探索逐步深化的演進軌跡。早期,企業側重財務對業務的支撐作用,通過財務數據分析為業務決策提供參考[1]。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業財融合步入新階段,財務與業務間的信息壁壘漸次消解,數據共享成為現實。如今,智慧財務的崛起為業財融合開辟了更寬廣的天地。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工具,企業可實現對業務與財務數據的實時分析、監控與預測,推動業務與財務深度融合,釋放更大價值。
1.2 智慧財務理論與關鍵技術介紹
智慧財務理論是財務管理領域的新銳思潮,它倚仗前沿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分析工具,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與精準化。在智慧財務框架內,企業能實時獲取、整合與分析財務數據,為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持,同時優化資源配置,壓降運營成本。智慧財務核心技術涵蓋大數據分析、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大數據分析助力企業從浩瀚數據中抽絲剝繭,洞察市場走勢與客戶需求;云計算賦予企業強大的計算與存儲能力,確保數據安全性與可訪問性;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則使財務管理更自動化、智能化,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與精準度。諸項技術的交融應用,令智慧財務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利器。
1.3 國內外關于業財融合與智慧財務的研究綜述
國內外對業財融合與智慧財務的研究日趨深入。在海外學術界,從理論到實踐對業財融合展開了廣泛討論,強調財務與業務的緊密互動與一體化發展。智慧財務概念的崛起,使國外研究更關注信息技術在業財融合中的應用,探究如何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國內研究領域,業財融合被視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學者們關注如何結合中國企業實際,推動業務與財務深度交融。智慧財務在國內同樣備受矚目,研究者探討如何運用智慧財務理念與技術,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智能化水準??傮w而言,業財融合與智慧財務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焦點,其發展趨勢與應用前景廣闊,對企業管理和決策具有重大意義。
2 基于智慧財務的國有企業業財融合內涵與特征
2.1 智慧財務視角下業財融合的重新定義
智慧財務視角下,業財融合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與定義。它不再是業務與財務的簡單拼接,而是基于智慧財務的理念與技術,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深度交融與協同運作。在智慧財務框架中,業財融合突出財務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與共享性。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企業能實時捕獲、解析與應用財務數據,為業務決策提供有力支撐[2]。業財融合注重業務與財務流程的優化與重塑,消除部門間壁壘,確保信息無縫對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智慧財務強調財務管理的智能化與自動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可實現財務管理的自動化處理、智能分析與預測,提升工作效率與精準度。智慧財務視角下的業財融合是一種全方位、深層次、高效率的融合模式,對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2 智慧財務對業財融合的影響機制分析
智慧財務對業財融合的影響機制深刻且全面。智慧財務引入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實現了財務數據的實時采集、處理與分析,為業財融合奠定了堅實數據根基。智慧財務的智能化特性使財務管理更高效、精準,能快速響應業務需求,有力推動業務與財務深度交融。此外,智慧財務通過優化業務流程、打破部門隔閡,促進業務與財務協同運作,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具體而言,智慧財務使企業更精準把握市場動態與客戶需求,為業務決策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實時監控與預警機制,智慧財務幫助企業及時識別與解決業務運營中的風險與問題,保障企業穩健前行。智慧財務對業財融合的影響機制集中于數據基礎、智能化管理與流程優化等方面,是推動業財融合深化發展的關鍵動力。
2.3 基于智慧財務的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主要特征
基于智慧財務的國有企業業財融合,顯現出一系列鮮明的時代特征。首要特征是數據驅動決策成為主流。智慧財務系統的運用使國有企業能實時獲取、處理與分析海量財務數據,使決策過程更科學、精準,有效規避信息不對稱或數據延遲導致的決策偏差。其業務與財務流程深度協同成為標準。智慧財務技術打破了部門間信息孤島,實現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無縫對接與共享,極大提升工作效率與協同性。風險管理能力顯著增強。智慧財務系統通過實時監控預警,助力企業及時識別并應對潛在財務風險,確保企業穩健運營。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與競爭力。這些特征共同構建了基于智慧財務的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獨特形態,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3 國有企業智慧財務環境下的業財融合實現路徑
3.1 構建智慧財務平臺與數據共享機制
構建智慧財務平臺與數據共享機制是國有企業實現業財融合的核心環節。智慧財務平臺建設應遵循高效、穩定、安全原則,集成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實現財務數據實時處理與分析。數據共享機制旨在打破企業內部部門間信息孤島,確保業務與財務數據無縫對接。通過制定統一數據標準與接口,保證數據準確一致,強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構建數據共享監督與管理機制,確保數據合規使用與有效共享。通過構建智慧財務平臺與數據共享機制,國有企業將大幅提升財務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動業財融合深化發展,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3.2 業務流程再造與財務嵌入式管理
業務流程再造與財務嵌入式管理是國有企業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途徑。業務流程再造旨在全面審視與優化企業內部業務流程,以提升工作效率與業務成果。財務嵌入式管理扮演關鍵角色,將財務管理融入日常業務操作,實現財務與業務無縫對接,提升財務管理實時性與準確性。財務嵌入式管理倡導全員參與,激勵員工積極參與財務管理,營造財務與業務共融發展的良好氛圍。通過業務流程再造與財務嵌入式管理的有機結合,國有企業能打破傳統管理模式桎梏,推動業財融合深入發展,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實施該模式須重視風險控制與合規性管理,確保再造過程安全穩定。
3.3 智慧財務環境下的人才隊伍建設
智慧財務背景下,人才隊伍建設成為國有企業實現業財融合的關鍵支柱。智慧財務不僅呼喚具備財務知識的專業人才,更呼喚能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數據分析、風險預測的復合型人才。國有企業應加大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引進步伐,構建完善的培訓體系,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與創新能力。關注人才激勵與保障機制,吸引與保留優秀財務管理人才。加強與其他企業或高校的合作交流,共同培育智慧財務領域的高端人才,這也是國有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路徑。通過持續優化人才結構,提升人才素質,國有企業能在智慧財務環境中更有效地推動業財融合,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智慧財務環境下的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企業需要從多維度著手,確保人才隊伍的穩定、創新與競爭力。
3.4 基于價值創造的智慧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設計
基于價值創造的智慧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設計,是國有企業智慧財務體系中的核心環節。智慧績效評價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國有企業在智慧財務環境下的業績進行精確、全面評估,確保評價結果真實映射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激勵機制設計依據績效評價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措施,激發員工積極性與創新力[3]。在此過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員工個體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的契合度,確保激勵機制切實生效。通過智慧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的深度融合,國有企業不僅能提升財務管理效能,更能有效激發員工潛力,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概括而言,該機制以價值創造為軸心,通過科學評價與合理激勵,推動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實現互利共贏[4]。
4 國有企業智慧財務業財融合案例分析
4.1 案例選擇與背景介紹
在大型國有企業中,智慧財務與業財融合的案例非常豐富,其中A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業財融合實踐是一個典型的例子。A企業通過運用機器學習、流程挖掘、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技術,實現了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
4.2 案例研究與實證分析
4.2.1 實施策略
(1)互聯共享平臺建設。A企業通過多平臺共享集成的方式,將財務共享系統、資金系統、發票系統、決算系統及各類業務系統進行子系統間的集成。通過統一門戶實現平臺共享,包括自有平臺和第三方軟硬件平臺,從平臺層面實現了軟硬件的打通,為財務的無人化互聯共享鋪平了道路。一體化多功能共享中心正在逐步成長為數據、賦能和人才的集成化中心,為集團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運營和完善管理的過程中,與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變得愈加頻繁。各系統之間的數據將實時交互傳輸、相互驗證、互為因果,“數據孤島”的局面進一步被打破。將財務管理、資產管理、人力資源、采購銷售、項目管理等全業務納入共享中心,把財務共享中心拓展為一體化多功能共享中心。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建企業數智大腦,賦能經營分析,支撐戰略決策。
(2)業財數據聯動。打通業務側和財務側的數據關聯,實現業務事件和財務事件的相互驅動,達成業財數據的聯動效應。對具有通用性場景和特殊性場景的事件進行劃分和活動分解,實現自動化場景的全面覆蓋和多重應用。以業務需求為導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流程再造為基礎,實現業務與財務高度融合,發揮數據資產價值功效。將分散在各運營單位中重復性高、工作量大、易于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業務進行梳理,統一標準和流程。推動財務信息化水平提升,為各運營單位提供一站式綜合共享服務,實現“業-財-稅-金-資-檔”一體化管理。
(3)RPA技術應用。在財務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對賬與核銷業務中,RPA機器人自動獲取數據并進行對賬,準確無誤后核銷。完成核銷后,自動生成往來核銷賬齡報表,并將所有數據搬運至財務統一平臺的往來款數據艙,實現集中管理。
4.2.2 具體數據與效果
(1)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處理效率提升。引入RPA后,A企業在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對賬與核銷業務中,處理時間從原有的人均數小時縮短至幾分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為錯誤,降低了財務風險及后期管理成本。
(2)資金支付效率提升。在資金支付方面,由于部分地區銀企直聯建設成本過高,A企業利用數字化員工提取付款申請系統中的信息,并自動提交至網銀等資金付款系統,實現了資金支付的自動化處理。這不僅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滿足了資金支付三級審核管理要求。
(3)報表編制時間縮短。在面對大型集團企業間并購系統無法融合的場景時,RPA自動從稅務系統中提取發票信息,并與ERP系統對接,實現了多單(如發票、合同、訂單等)的自動匹配和報表的自動化編制。報表編制的總體時間大大縮短,確保了報表的及時上報。
4.3 案例經驗總結與啟示
A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和業財融合的實踐,不僅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還降低了運營成本和財務風險。其成功經驗為其他大型國有企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基于價值創造的智慧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設計,有效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與創新精神,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這些經驗與啟示不僅對本案例企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其他國有企業在推進業財融合過程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參考,對提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效能,推動企業業財融合深化具有重要價值。
5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智慧財務已成為推動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動力。深入研究與分析表明,智慧財務不僅提升了財務管理智能化水平,更在業務流程優化、決策效率提升等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本文圍繞智慧財務視角下的國有企業業財融合展開深度探討,從理論闡述至關鍵技術解析,再到具體實踐案例剖析,全面展現了業財融合的新趨勢與新實踐。通過案例實證分析,提煉了寶貴經驗,得出一系列啟示,旨在為國有企業的業財融合之路提供有益借鑒。智慧財務將持續引領業財融合的新篇章,助力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勇往直前。期待更多企業擁抱智慧財務,實現業財深度融合,共繪美好未來藍圖。
參考文獻
[1]陳思揚.智慧財務背景下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策略探討[J].活力,2024(06):139-141.
[2]陳漩.業財融合視角下國有企業智慧財務信息化建設及優化策略[J].財會學習,2024(05):4-6.
[3]徐沈琳.智慧財務視角下國有企業業財融合路徑分析[J].上海企業,2023(11):84-86.
[4]辛曉.智慧財務視角下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策略研究[J].商業觀察,2023(18):65-68.
作者簡介:張慶(1989-),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業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