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數據背景下,各行各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公立醫院也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財務信息化建設效率和質量,提高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滿足公立醫院健康穩定發展需求,因此,本文就基于財務信息化加快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方式展開論述分析。
關鍵詞:財務信息化;公立醫院;高質量;人才隊伍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3.073
引言
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開始應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為財務工作的轉型升級奠定了技術基礎。在這一背景下,公立醫院應強化財務工作與先進技術的融合,積極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推動財務管理工作向著精細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作為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核心內容,財務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長遠高質量發展,因此,公立醫院應加強信息技術應用,減少財務核算誤差,減輕財務人員工作壓力,提升財務管理質量,為醫院的長遠發展提供助力。
1 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效益
公立醫院開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效率,有利于在開展財務管理時及時發現財務管理問題,有利于快速解決對應機構部門的財務問題,從而保證醫院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醫院整體運營管理質效,幫助管理人員更加精準地了解醫院財務狀況,為各類決策制定提供依據。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涉及內容和部門較多,在財務管理中,不僅包括門診收費、住院收費、部門收費及基礎支出項目收費等各種費用系統,材料管理也會形成較大規模的現金流,所以財務工作內容相對繁雜。在傳統管理模式下,醫院內部信息難以有效流通,財務也難以全面掌控實際業務情況,無法提供有效的財務服務,不利于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在新醫改后的環境下,公立醫院必須對不同收支系統進行全面整合,核實各項信息,獲得對應的交易額及現金額,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簡化工作流程。公立醫院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實時賬務明細的出賬、輔助現金的正常分流,深入業務活動,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決策、經營中的作用,有利于規避公立醫院生產經營中的資金風險,確保信息化建設效益顯著。
2 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現狀
2.1 財務信息化意識不足
部分公立醫院在財務管理建設中,相對比較被動,管理者未能深入認識到財務信息化建設的迫切性,加上現有管理模式無法有效彰顯財務信息化變革的經濟價值;部分醫院的分管領導并未意識到財務信息化變革對強化財務管理質量、提升醫院經濟效益的關鍵作用,缺乏對財務信息化建設重要效用的認識,沒有從戰略角度對財務信息化進行整體規劃和長遠設計。此外,盡管當前多數公立醫院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引入了大量的先進設備和財務軟件,但是受到內部人力資源水平、資金資源能力、員工配合度等因素的影響,財務信息化建設實際效果不夠理想。例如,許多醫院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在各項工作中的支撐和輔助作用,使得財務管理工作與醫院戰略規劃存在不匹配的問題。部分員工認為財務部門的職責僅僅是賬目記錄、會計核算等,缺乏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關注,配合度較差,嚴重影響了實際的建設效果,不利于醫院的長遠發展[1]。
2.2 人才隊伍建設不到位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公立醫院在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為各項工作的落實奠定基礎。財務人員不僅應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還應熟悉不同類型財務軟件的應用,了解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從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財務管理,提高財務工作整體質效。然而,當前不少公立醫院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主要是財會專業畢業生,這一現象導致大量財務工作人員只能夠簡單地應用電子財務系統和計算機系統。另外,財務工作系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且財務信息化建設涉及財務、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必須保證財務人員具備信息系統操作能力、財務管理專業知識、溝通協調能力等,但是一些公立醫院缺少完善的人才引入和培養機制,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儲備嚴重不足,不利于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2.3 缺少統一的信息數據標準
公立醫院應不斷與時俱進,財務管理工作也應進行持續性變革,由于區域發展不均衡,所以不同區域的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化改革速度也存在差異性。部分公立醫院均無法實現全面的信息化財務管理,主要受到主管部門、領導人員、區域發展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使醫院信息化建設主要以計算機系統開展結算運營,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不同區域的醫院信息化程度各不相同,一些醫院信息化財務管理中的數據標準不統一,影響了財務數據傳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導致財務管理綜合效率偏低。
2.4 財務系統與其他系統整合度低
當前,許多公立醫院盲目照搬其他優秀醫院的信息系統,搭建的財務系統與自身實際情況存在不匹配的問題,加上醫院財務系統處于獨立狀態,未能與人力資源管理、資產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統進行有效對接,數據口徑標準各不相同,應用標準存在較大差異,影響了信息資源的快速傳遞和高效利用,財務人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分析、歸納,嚴重影響了醫院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同時,由于醫院搭建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與采購系統缺少關聯,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傳遞不夠順暢,無法形成管理閉環,容易出現賬目混亂問題,增加了會計核算和績效考核的難度。
3 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優化措施
3.1 強化財務信息化建設意識
公立醫院在開展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信息化意識,深入了解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許多公立醫院采用的管理模式過于傳統落后,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際需求,不利于醫院財務工作整體質效的提升,所以,公立醫院要加強先進技術應用,積極引入先進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方法,推動財務工作轉型升級,拓展醫院財務管理范圍,提高財務管理質效,滿足醫院長遠健康發展的實際需求。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化的工作,開展難度較高,復雜度較強,因此,不僅需要不同層級和各個部門員工的共同參與,更需要醫院高層管理人員的大力支持。公立醫院應對所有員工進行專項培訓,提高他們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強化他們的財務信息化意識,結合醫院實際需求進行人力、物力、資金調配,從戰略角度進行整體規劃和統籌設計,并通過完善的培訓機制,加強工作人員對財務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學習,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2]。例如,公立醫院在進行醫療設備和器械的采購時,應對各家醫療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行科學分析,深入了解他們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判斷不同器械實際應用的回報率,通過信息系統軟件,強化投資管理水平,提高投資決策的合理性,減少醫院的經濟損失。
3.2 建設財務信息化人才隊伍
為了保障公立醫院財務隊伍建設中信息化改革目標的達成,必須不斷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和財務專業能力。首先,公立醫院應樹立前瞻性和戰略性意識,全面分析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需求,制定出科學規范的操作規范,使所有員工深入了解信息系統和管理軟件的應用方法和操作技術。在具體工作中,公立醫院應積極打造高水平的復合型財務人才隊伍,強化財務管理整體質效,將信息技術覆蓋到醫院財務工作的各個環節當中,提高醫院財務數據整合歸納效率,加強財務管理質效。醫院在開展人員招聘時,必須保證財務人員具有先進的信息管理理念,分析財務人員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和信息素養,保障其在工作中可以深化內控系統應用,開展財務信息化管理,滿足財務信息化變革需求。其次,公立醫院應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將信息素養納入員工考核范圍,強化員工學習信息系統操作意識,提高他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為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3]。此外,公立醫院在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 應加強信息人才與財務人員的溝通交流,結合實際人才需求積極拓展招聘渠道,吸引高水平的信息人才,滿足信息化建設實際需求,為財務管理系統的升級提供支撐。公立醫院應定期挑選具有較強學習能力且專業素養突出的人才外出交流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培訓和繼續教育,在內部營造積極共享的良好氛圍,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財務信息化建設。
3.3 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
傳統的公立醫院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各個部門使用的信息化工具與自身業務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體現出了顯著的獨立性特點,醫院沒有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統一,所以數據格式和軟件類型明顯不同。在這一情況下,各個部門雖然也會積極應用信息化系統開展工作,但是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不足,信息共享度欠缺,“信息孤島”問題嚴重。公立醫院在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時,必須彰顯大數據的應用優勢,避免不同部門間出現“信息孤島”問題,強化不同部門之間的聯系,建立公立醫院內部的通信整體,為財務人員開展財務管理奠定良好的數據基礎。為此,公立醫院在應用大數據技術中,需要擬定統一化的數據應用標準,根據各個部門實際情況科學設置數據庫類型、鏈接接口、文件格式、系統類型等,從而為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此外,公立醫院應積極拓展信息化應用范圍,搭建大數據網絡,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醫療領域的各個方面,實現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數據及資源共享,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3.4 加快醫院內部系統集成
通過強化公立醫院不同系統的對接,可以有效改善當前各個系統彼此獨立的問題,實現各類數據信息的共享利用。財務人員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統進行溝通交流,避免出現重復操作問題,自動生成會計憑證,強化醫院收益流程管理。在應用機器人系統、自然語言、規則庫等的過程中,公立醫院可以持續優化收款流程,提高票據接收和數據提取速度,從而建立科學完善的稅收管理體系,持續優化原始憑證管理機制,特別是能夠強化醫院憑證領取、應用、注銷能力,解決原始憑證中可能出現的漏洞,有利于醫院收費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公立醫院可以建立三層在線審核機制,利用財務審核機制加強與費用收取人員的交流,準確把控營業收入情況,提高會計處理質量。另外,公立醫院應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加強對有關部門治療和檢查費用的監督,利用信息化系統自動收集各類款項,并在完成交易后以有關規則為依據進行數據匹配,加強對規則引擎、自然語言等的應用,更好地對流水、患者、合同、項目等進行匹配,從而完成款項的自動確認。此外,在應用財務機器人的過程中,公立醫院可以對輸入的數據進行自動回收,更好地與人工形式進行結合,解決機器人應用中存在的缺陷,提升信息化管理質量[4]。
3.5 創新智慧結算手段
在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大數據與云平臺技術,強化不同數據之間的關聯度,優化數據的存儲、核對及計算,以此構建專業化的對賬平臺和資金結算平臺。首先,以多形式開展支付結算,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診斷,應用不同的支付方式,減少長時間排隊問題;建立銀醫直連系統,通過信息化處理退費,可以借助自助機繳費,減少煩瑣的收費流程。其次,財務部門需要加大力度,建設資金對賬平臺,落實日常資金對賬工作,不斷提升資金安全性。同時,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及自然語言處理方式,以信息化形式,實現業務與財務數據的對接,完成自動對賬工作。
3.6 科學調整就醫環節
目前,許多公立醫院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將關注重心放在出院流程的優化方面,設立專門的出院管理小組,負責對業務流程進行持續優化,加快內部信息資源的共享利用,為醫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在這一過程中,公立醫院應加強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為醫保審核的開展提供支持,并規范特殊門診的費用報銷工作,積極與信息技術企業溝通合作,結合醫院實際需求進行小程序的開發,推動就醫環節向著智能化和規范化轉型升級。在進行賬目核對時,公立醫院應積極利用財務機器人進行賬目的定時核對,通過第三方平臺、HIS系統、交易數據、內部流水等開展會計核算,快速完成賬目核對工作,從而保證醫保和會計核算的整體質量。在進行就醫流程優化時,公立醫院應建立智能化的對賬機制,持續優化規則庫內容,通過提前設置的規則進行銀行或者系統數據的提取,為銀行交易明細的查詢提供助力,方便銀行與公立醫院核對工作的順利開展。借助信息化,醫院還可以實現實時匯入純系統與結算單,及時向患者開展已達賬項與未達賬項的監控,并生成對應的分析報表與對賬余額調節表,全程監控對賬交易情況,依據核對結果,明確錯誤信息患者,發送核對信息,核對無誤的患者僅需要發送確認郵件即可[5]。另外,在完善財務內部審計機制的過程中,公立醫院應對銀行存款和現金存量進行定期盤點,降低徇私舞弊問題出現概率。因為醫院涉及多種資金來源,包括事業收入、財政補助等,對內部審計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立醫院應結合不同項目實際情況建立差異化的監督機制,對業務流程的合規性進行分析,深入了解收入來源和具體規模,檢查有關記錄的準確性,避免出現風險問題。公立醫院應將信息化建設覆蓋到就醫環節,堅持人性化服務原則,結合有關數據管理要求持續優化內部控制機制,推動金融管理機制向著智能化升級,從而使新技術與信息化能夠與醫院就醫的全部服務流程相結合。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及大數據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公立醫院必須與時俱進,構建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不斷提升財務管理的精準性,強化財務管理質量,為醫院的長遠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秦家云.基于高質量發展的煙草商業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探析——以M市煙草公司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
2021,42(03):100-101.
[2]阮于蓉,謝亭亭.智能財務賦能科研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淺析Z科研單位財務信息化的應用[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05):147-150.
[3]史文翠.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助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J].今商圈,2022(21):181-184.
[4]戴琳.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快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J].理財:審計,2023(01):53-55.
[5]吳興旺.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提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J].今商圈,2022(16):97-100.
作者簡介:許艷青(1989-),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