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事業單位作為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其人力資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事業單位自身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也對其在新時代下的持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
1.流程繁瑣且效率低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往往涉及眾多環節。例如在招聘時,從發布招聘信息、接收紙質簡歷,到人工篩選簡歷、安排面試等,整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而且在培訓、考核等環節也存在類似的手工操作較多、流程冗長的問題。
2.數據管理不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會產生多種數據,像員工個人信息、績效數據、培訓記錄等。這些數據往往分散在不同地方。比如員工基本信息存于人事檔案,績效數據在各部門的考核文件里,培訓記錄可能又在培訓部門單獨保存,不同部門的數據格式與存儲方式各異,導致數據查找和整合極為困難。由于數據分散在各個部門,且沒有一套有效的整合機制。人力資源部門在做決策時,很難將這些分散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例如,想要評估員工的綜合發展潛力,卻因無法快速整合個人信息、績效數據和培訓記錄等相關數據,無法全面了解員工情況,進而難以做出有科學依據的決策。
3.人才選拔與激勵機制的局限性傳統的人才選拔往往過于注重學歷、工作年限等硬性指標,缺乏對員工實際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考量。
這可能導致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被埋沒。在激勵機制方面,事業單位通常以工資、獎金等物質激勵為主,缺乏多元化的激勵手段,難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意義
1.提升管理效率通過數字化手段,可以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自動化。例如在線招聘系統能夠依據預設條件快速自動篩選簡歷,極大減少人工篩選的時間和誤差。在線培訓平臺能讓員工按自身節奏安排學習時間,有效避免了集中培訓在場地、時間安排等方面的組織困難。而且數字化管理可保障人力資源信息在各部門之間迅速、精準地傳遞,能大大減少因信息溝通不暢所導致的工作延誤情況,使工作銜接更加順暢高效。
2.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借助數字化工具和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員工的能力、技能、績效等進行精準分析。比如通過深人分析員工在以往項目中的詳細表現數據,包括任務完成質量、所展現的技能特長等,全面了解員工的優勢和劣勢,進而為其匹配更合適的崗位。根據單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和員工自身能力的動態變化,利用數字化管理系統可以及時、靈活地調整員工的崗位安排,實現人力資源的動態優化配置,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滿意度。
3.增強決策科學性數字化轉型能夠將分散在各個部門、各種業務系統中的人力資源數據進行整合,并通過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為人力資源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例如,通過細致分析員工流失率及其相關因素,像工作壓力、薪酬待遇、職業發展空間等,制定有的放矢的人才保留策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對事業單位未來的人力資源需求進行科學預測,提前做好人才儲備和規劃,確保單位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有合適的人才隊伍。
四、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路徑
1.數字化招聘事業單位在數字化招聘方面有多種途徑。建立自己的在線招聘平臺時,可精心設計界面,使其操作便捷、信息展示清晰。利用專業第三方招聘平臺則能借助其廣泛的用戶資源。發布招聘信息時,詳細列出崗位要求、職責和福利待遇,如具體的薪資范圍、福利補貼種類等。求職者在線提交電子簡歷后,招聘系統依據預設關鍵詞和條件篩選。對于財務崗位招聘,除“會計資格證書”“財務工作經驗”外,還可設“財務軟件使用熟練程度”等關鍵詞,更精準地篩選候選人。遠程面試借助視頻會議軟件,能清晰展示雙方畫面和聲音,還可進行屏幕共享展示資料。面試錄制功能可完整記錄過程,方便后續從語言表達、專業知識回答、應變能力等多方面復盤評估候選人表現。
2.數字化培訓事業單位開發或選用在線學習平臺時,要注重平臺的功能完整性和用戶體驗。在上傳各類培訓課程資源時,專業知識講座視頻要保證畫質清晰、講解生動,業務操作指南文檔要詳細準確、圖文并茂。員工自主選擇課程學習時,系統可根據員工崗位和過往學習記錄推薦相關課程。如新入職行政人員選擇“公文寫作”課程,平臺可提供從格式規范到不同類型公文寫作技巧的內容;“辦公軟件操作”課程可包含常用辦公軟件的高級功能講解。在線學習平臺的測試題目要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作業提交要方便快捷。通過這些功能,人力資源部門能全面評估員工學習效果。同時,平臺詳細記錄學習過程和進度,可按周、月或課程階段生成報告,方便跟蹤督促,若發現員工學習進度滯后可及時提醒。
3.數字化績效評估設計基于數字化平臺的績效評估體系需要全面考量。明確績效指標時,要確保其與單位戰略目標和崗位核心職責緊密相連。對于項目型事業單位,除項目進度、質量、團隊協作外,還可加入成本控制、創新成果等指標。
評估標準要具體量化,如項目進度的按時完成率、質量的合格率等。評估周期可根據項目周期或崗位特點設定,長短結合。利用數字化系統采集績效數據時,從項目管理系統獲取工作完成情況,包括任務完成數量、質量等,從客戶反饋系統收集服務評價,涵蓋滿意度、投訴情況等。
另外,還可從內部協作平臺獲取員工在團隊中的溝通協作表現數據。通過綜合分析這些多維度數據,能全面、客觀地評估員工績效,為獎勵、晉升等提供科學依據。
4.數字化薪酬管理采用薪酬核算軟件可極大提高薪酬管理效率。軟件根據員工的崗位級別精確匹配相應的基本工資范圍,依據績效得分合理計算績效工資,參考工作年限確定工齡工資等。在計算過程中,可設置復雜的計算公式以適應不同的薪酬結構。自動生成的薪酬報表內容詳細,包括各項工資明細、扣減項等,便于財務和人力資源部門核對。利用數字化手段收集薪酬市場數據時,可通過專業薪酬調研機構的報告、同行業交流平臺等渠道。對比分析時,不僅關注工資水平,還要考慮福利待遇、發展機會等因素。根據市場數據和單位財務狀況調整薪酬結構和水平時,若單位盈利良好且市場薪酬普遍上漲,可適時提高基本工資比重或增加績效獎金額度;若財務緊張,可優化福利結構,確保薪酬在外部具有競爭力的同時,符合單位自身發展需求。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合理規劃和實施數字化招聘、培訓、績效評估和薪酬管理等實踐路徑,可以有效解決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諸多問題,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但在執行的過程中要重視并妥善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數據安全、員工適應性和系統整合等問題,確保轉型的順利進行。只有這樣,事業單位才能在數字化時代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