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醫改成為了大勢所趨。臨床醫生作為醫療衛生事業運行的主體,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了力量。但是,隨著我國新醫改的出現以及在我國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在醫院中要積極依托于網絡平臺對臨床醫生的績效評價體系作出調整,以適應新時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在新醫改形勢下對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進行研究,以期為完善我國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作出貢獻。
關鍵詞:新醫改;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15.029
0引言
2015國家發布相關政策,標志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醫改的開始。在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時代,對于處于醫療衛生事業一線的臨床醫生的績效評價應該做一些與時代相對應的調整與革新,制定出符合醫生發展特點的績效評價體系。
1相關理論概述
1.1新醫改背景下的臨床醫生定義
臨床醫生是一個工作于醫療衛生事業一線的職業,是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力軍。在新醫改之前,由于諸多原因,導致臨床醫生在為患者服務的勞動被忽視,得不到應有的薪酬,使得各大醫療衛生單位紛紛采取以藥補醫的形式,來肯定醫生的價值,使得醫生得到應有的報酬。以藥補醫的現象出現,極大地影響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1.2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是在企業中管理員工的一個手段,有助于企業做好員工的管理與培養工作,全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績效管理,顧名思義,是指管理者和各級員工為了達成企業制定的戰略和計劃而共同參與、共同完成的一個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讓各級員工和管理者認識到這一季度在工作中的成就和不足之處,是指導管理者和員工了解自身不足積極改正持續提升自我的一個管理方式。醫療衛生事業是一個兼具公益性和經濟性的特殊“企業”,應該積極沿襲企業之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即績效管理來加強對于臨床醫生的管理,要積極做好績效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績效計劃、績效輔導、績效考核、績效反饋,以推動臨床醫生的成長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繁榮。
1.3新醫改形勢下的臨床醫生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臨床醫生的價值不應該只用簡單的勞動來概括。在醫學發展過程中,臨床醫生在其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醫學成就是無數臨床醫生的心血和付出匯聚而成的。在現實中,在臨床上對于臨床醫生的勞動價值肯定減少,作診斷、開處方、寫醫囑等醫生的付出常常被忽視。因此,在臨床醫生中因為過勞死猝死的現象頻發,引發了社會的深思。如果當醫生要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才可以得到來自社會和廣大患者的認同,未來毅然決然地加入醫療衛生公共事業的人才將越來越少,醫療衛生資源的分配也面臨巨大問題,這不僅是醫療衛生事業的問題,同樣也是需要社會思考的問題。
2臨床醫生的職業特點
2.1專業性強
臨床醫生是一個與患者打交道的行業,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需要經過多年的培養,這就意味著臨床醫生培養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學費。因此,每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都是醫療衛生事業的寶貴財富。
2.2工作負荷大
由于各種因素,醫生做不到把每一位病人從死神手里搶救過來,面臨著來自搶救病人的無力感,而且臨床醫生的工作負荷大,心理壓力也大,長此以往十分不利于臨床醫生的健康。因此,這就造成了一個特殊現象,分明醫生是最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的,最明白不按時吃飯所帶來的壞處,但是,恰恰生活最不規律、有一頓沒一頓的便是這些對健康最了解的醫生。
2.3擁有決策權
在對病人的治療方面,由于醫生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足夠的經驗,所以在醫患關系之間,醫生具備絕對的決策權。此外醫療信息不對稱是醫患之間最具有代表性的特點,即便是在程序上醫生需要取得家屬病人的知情同意權,但是醫療的主導依舊是醫生。
2.4醫療衛生工作非標準化
雖然人類的身體結構大體相同,但是由于諸多因素,每個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且尤其是在老人身上,他們有著許多的基礎疾病,導致醫生開具的處方差異極大。因此,醫療工作要積極按照個體化來制定治療方案。但是,病人對于這些不清楚,他們只知道資料上顯示的治療方法和醫生開具的治療方法的差異,認為醫生開錯了,因此,加劇了醫患關系的緊張。
2.5職業風險高
職業風險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治療容易出錯。醫療衛生事業是一個高危職業,醫生在進行診斷時,必須嚴格對待。但是,一些由于非人為因素導致醫生治療出現錯誤。第二,生命危險會受到威脅。有些情緒過激的患者會出現傷醫、殺醫事件,導致臨床醫生在工作時戰戰兢兢,一度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擔憂。因此,臨床醫生的職業風險較之其他行業高。
基于臨床醫生工作的職業特點,醫療機構在進行對臨床醫生的績效考核時可以借鑒企業的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同時要結合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建設符合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的績效考核體系,為評價和培養臨床醫生做好制度建設工作。
3新醫改形勢下我國臨床醫生績效評價現狀分析
3.1薪酬與工作不匹配
隨著我國新醫改的持續推動,在我國由于醫療衛生事業減少來自國家財政的支持,導致我國臨床醫生得到的薪酬與實際付出不匹配。臨床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臨床醫生實行三班倒制度,白班夜班還有因為患者出現突發狀況而加班,但是在獲得的具體薪酬上,其得到與付出不相匹配,導致我國臨床醫生出現生活拮據入不敷出的狀況。
3.2持續緊張的醫患關系
現如今的患者大多是知識分子,可以使用百度進行相應的資料查詢。部分醫院為了過分看重醫生所帶來的經濟收益,使得多數醫生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積極為患者開具不合理的檢查單、處方。但是前文提到過,大多數病人具備搜尋信息的能力,可以在醫生開具的處方中,尋找不合理的地方,讓本就緊張的醫患關系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劇了我國醫患矛盾,這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和社會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3.3績效考核指標設置不合理
多數醫院在績效考核在指標設置上,經常沒有考慮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把就診人數、手術上臺次數等作為績效評價的主要指標,沒有考慮到治療質量、付出時間等。此外,在指標的設置上,醫院的績效考核局限于工作崗位的考核,沒有把對醫生職業道德、工作態度等作為績效考核內容,極大地降低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服務質量。
3.4績效考核體系形式化現象較為嚴重
在醫療機構中,有的會把對臨床醫生的績效考核作為一種表面形式體現出來。實際上并沒有把績效考核評價應用到對臨床醫生的考核評價上面,導致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流于表面,無法發揮績效考核激勵機制作用。因此,醫療機構在對臨床醫生績效考核時,要積極把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落到實處,做好對臨床醫生的績效考核工作,促進醫療機構的高質量持續發展。
4新醫改形勢下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4.1新醫改形勢下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的原則
4.1.1科學性
在建設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時,醫院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做好體系建設工作。績效評價體系的建設關系到每一個臨床醫生的利益,也關系到醫療衛生機構的利益。醫院在建設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中,要積極遵循科學性原則,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良性發展,提高醫務工作者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態度。
4.1.2合理性
醫院在新醫改形勢下,建設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時,要遵循合理性原則,做好體系建設工作。績效考核體系的建設是關乎于醫患關系的重要制度建設,唯有建設合理的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才可以保證醫患關系的和諧,減少因為醫患關系而帶來的損失。因此,醫院在建設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時,要積極考慮到績效考核體系對醫患關系的影響,做好制度建設,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
4.1.3可行性
醫院在建設臨床醫生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時,要積極考慮自身的發展狀況和實際情況,考慮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的可行性,確保建設符合醫院自身發展、貼合實際的臨床醫生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可行性是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一項重要指標,唯有臨床醫生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才可以保證醫院長久發展下去[1]。
4.1.4堅持質量優先原則
醫療衛生事業不同于其他事業,其工作質量才應該是評價臨床醫生最好的指標,當然工作效率也十分重要。工作質量表現在對患者診斷的準確性、高效性,以及開具處方的合理性、治療手段的合理性等各個方面。醫院在對臨床醫生績效評價中,要積極遵循質量為先的原則,把臨床醫生的工作質量放在第一位。
4.1.5堅持多勞多得原則
在臨床醫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工作不積極的醫生。因此,在對臨床醫生績效考核中,要積極遵循多勞多得原則,激勵醫生在工作期間積極履行職責,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4.2新醫改形勢下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
4.2.1做好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
醫療衛生機構要做好自身定位,明確未來發展方向,為績效考核激勵體系的建設健全提供方向依據。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醫療機構要做好自身建設工作,做好醫療機構未來發展事業規劃,指導醫院對臨床醫生的績效考核體系建設。
4.2.2做好績效考核指標設置工作
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指標設置時,要積極遵循科學性、合理性、切實可行性、質量優先、多勞多得的原則,進行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指標的設置工作。此外,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指標的設置時,要積極結合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際情況,給予適宜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的績效評價指標。
4.2.3做好績效考核評價工作
績效考核一般是季度考核以及月度考核,每次到了考核的時間,醫療衛生機構應該積極做好考核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對臨床醫生的績效評價工作。在評價時,應該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追求評價結果有相應的數據支撐,切勿作假。
4.2.4做好績效考核評價結果公示工作
在績效考核結果出來時,醫療衛生機構要在顯眼的位置做好公示工作,確保所有臨床醫生對于績效考核結果無異議,以示公平公正公開。此外,在公示時,可以給全部科室的醫生一個公示信息,讓他們及時了解公示信息。
4.2.5做好績效考核反饋機制
在醫療衛生機構制定的績效考核流程以及績效考核指標設置時,也許會沒有面面俱到,導致一部分考核制度不合時宜。臨床醫生可以依托于反饋機制根據具體現象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為醫療衛生機構的績效考核機制的完善作出貢獻。
5完善我國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的對策建議
5.1完善醫改形勢下提高績效評價體系的策略
第一,肯定醫生的價值。在醫療衛生事業中,臨床醫生發揮的作用有目共睹。因此,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在績效評價中,肯定醫生的價值。醫生在醫療工作中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用過硬的知識來為患者診斷、指導影像醫生做影像學檢查、指導患者服藥,這些都是醫生作出的貢獻。因此,在績效考核體系中,醫療衛生機構要體現對醫生價值的肯定,讓醫生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并得到上級的肯定。在市場環境下,醫生不是神,他們需要得到合理的報酬、足夠的價值肯定。因此,醫療衛生機構在用制度限制不良醫生濫用職權、隨意開處方、草菅人命的同時,也要對在醫療衛生事業中發揮作用的優秀醫生給予價值的肯定,提高臨床醫生的工作積極性。
第二,把握績效考核薪酬制定導向,引導醫生注重醫療質量而不是醫療數量。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績效考核時,要拋棄原有的績效考核薪酬導向,把臨床醫生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質量上來、而不是數量。因此,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杜絕臨床醫生注重數量忽視質量。
第三,恰當的薪酬制度激勵臨床醫生的工作積極性。在工作時,臨床醫生得到恰當的薪酬是對其工作價值的肯定。因此,醫療衛生機構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建設時,要積極采取恰當的薪酬制度,要把績效考核評價與薪酬聯系在一起,激勵臨床醫生積極履行職責,做好義務之中的事情[2]。
第四,重視工作態度指標。醫療行業是屬于特殊的服務業,臨床醫生在給患者進行醫療服務時,要用良好的工作態度來完成對患者的診療過程。因此,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績效考核指標的設置時,要把工作態度考核納入考核指標。醫院要重視患者對醫生工作滿意度的評價,來具體分析每個醫生在工作中的態度,并把工作態度納入績效考核指標。
5.2增加績效評價結果的多元應用
績效考核是醫療衛生機構用來綜合評價臨床醫生工作情況的方式,其除了把績效考核結果和薪酬制度結合在一起,還可以增加對于績效考核結果的多元應用,提高績效考核評價的實際應用意義,發揮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最大作用。諸如,把績效考核結果和職稱晉升結合在一起。臨床醫生都需要進行職稱晉升,其醫院不僅要考慮到臨床醫生的科研、技術還要把績效考核結果和職稱晉升結合在一起,全面保證臨床醫生在各個方面的素質提升。職稱的晉升不僅體現在臨床經驗的積累,還體現在對患者的關懷,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重視對臨床醫生醫德的考察,保證臨床醫生具備相應的醫德,為醫療機構的醫療衛生事業保駕護航。此外,考核結果還可以作為臨床醫生近期工作表現的綜合體現,讓上級醫師積極了解所管轄的下級醫師的情況,及時給予糾正,保障臨床醫生工作積極性。另外,下級醫師的做臨床工作有不足之處時,也可以通過績效考核結果反映出來。所以下級醫師要積極重視績效考核結果中反饋的信息,發現醫療服務工作中的不足,及時糾正錯誤,做到自我提高[3]。
5.3完善績效評價體系的保障
在我國對臨床醫生的績效考核評價中,醫療機構要積極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諸如,在對臨床醫生績效考核評價中,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做好保障制度。諸如,建設專門的督查機構,對每個月、每個季度的績效考核流程以及結果進行核查,督查機構可以保障績效考核評價的公平、公正、公開。此外,在督查機構中,醫療機構要保障督查工作人員的專業性,確保其在督查工作時積極發揮督查作用,進一步保障醫療機構對臨床醫生績效考核評價的準確性。
6結論
隨著我國對新醫改的持續推進,我國醫療衛生機構開始采取與之對策,來保障醫療衛生機構的經濟效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醫療衛生機構要重視對于臨床醫生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建設,積極從各個方面保障我國臨床醫生的利益,科學合理的將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薪酬制度相結合,全面提高臨床醫生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質量,積極發揮醫療衛生機構的惠民作用,既保證醫療衛生機構的社會效益也要保障醫療衛生機構的經濟效益,促進醫療衛生機構的高質量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孝燈,黃晨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薪酬制度改革與績效考評實踐[R].中國衛生經濟,20241(01):53-55.
[2]劉榮,關芳靈,冀永進.三級醫院臨床醫師勝任力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臨床醫藥實踐,2020,29(04):318-320.
[3]王興梅,范玉強,侯榮惠.新醫改形勢下的臨床醫生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0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