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6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7(a)-0104-06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Aging Adaptation in Museums
一ACase Study of FirstClassMuseums in Wuhan
ZHENG Yangyan (Wuhan Social Work Polytechnic,Wuhan Hubei, 43OO79, China)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lyprominentisueofaging population,ageappropriaterenovationcanmake museums moresuitableforthespiritualandculturalneedsoftheelderly.Thisstudyselectedfivefirstclass museumsthatarecurentlyopenin Wuhan. Throughfieldresearchandquestionnaireanalysis,acomprehensiveanddetailedunderstandingofthecurrntstatusofagingfriendly facilities,aginfrendlyservicelevelsandgingfriendlyqupmentinthesefivefirstclassmuseusinWuhanwasotained.ADelphi expert interviewmethodwasusedtoconstructanaging evaluationsystemformuseums,andobjectiveevaluationswerecoducted onfivefirstclassmuseums.Throughcomparativeanalysis,commonpainpointsandisues inagingfriendlyservicesandequipment wereidentifiedinfivefirstclassmuseums,andoptimizationpathsuggestionswereproposed.Museumscanrefertoevaluatiostandardsandstrengthentheirconstructioninatargeted maner toachieve equipmentandfacilies thataresuitableforagingandservic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aging,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s.
Key words: Museum; Aging adaptation; Cultural pension; Cultural and museum scenic spots; Service; Wuhar
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數量為3103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 22% ;65歲及以上人口的數量為22023萬人,占全國人口的 15.6% 。國家衛生健康委測算2035年左右,我國會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旅游消費模式亦呈現出顯著的轉變趨勢。我國諸多博物館在適老化設施配套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對老年群體的友好度有待提高[2]
為適應人口老齡化發展,我國政府頒布了相應的國家及行業標準,例如,《老年旅游服務規范景區》(GB/T355620-2025),旨在推動老年旅游產品的改造與升級3。然而,該標準并未明確景區適老化設施的設置及適老化服務配備的具體量化指標。此外,該標準亦未將景區博物館評級納人強制性指標體系,特別是對于70歲以上的行動不便老年人,其友好度較低4。
本研究通過實地調研,對博物館在適老化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構建了一套評價體系,旨在為博物館適老化服務提升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1適老化服務評估體系構建
1.1多維指標遴選
依據國家相關標準規范,通過對相關標準的查閱,以及與養老行業專家及旅游行業專家的深度溝通,結合老年人行為心理需求和國內外適老化設計經驗,通過德爾菲法及層次分析法,設計了一套包含3個一級準則、10個二級指標的適老化評價標準體系。一級準則為適老化無障礙設施、適老化服務及適老化標識系統三大環境氛圍感知模塊;二級指標是在一級準則基礎之上的細化標準。每個指標依托德爾菲法中的專家評價,并根據重要性賦予相應權重,并采用百分制評分,詳見表1。
1.2評價因子構建
該評估體系由15個評估指標構成,這些指標被分為5個評分等級。其中“優秀\"得分范圍是81—100分,“良好\"的得分為61—80分,“中等\"的分數區間是41—60分,“較差\"的評定為21—40分,“很差”的評分介于0—20分。具體見表2。
2武漢市一級博物館適老化基本情況
武漢各類博物館共124家,其中在國家文物局備案的達95家,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第三。武漢市每10萬人擁有博物館數為1.064家,即平均每1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居全國前列。一級博物館共6家,目前正常開放適老化服務的有5家,分別是湖北省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武漢自然博物館。
按照評價標準,對武漢市5家一級博物館的適老化水平進行逐一評價。通過實地考察、數據統計分析、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收集各項指標數據,對照標準進行評分。對于定性指標,采用專家打分和群眾評議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得分;對于定量指標,根據實際測量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后得出得分。最后,通過加權求和計算每個博物館的綜合得分。詳見表3。
評價結果顯示,5家一級博物館,綜合打分80分以上有2個,另外3個館集中在60—80分。整體來看,武漢市一級博物館適老化水平參差不齊,適老化服務和適老化標識系統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2.1 適老化設施兩極分化
在適老化設施方面,各館建設水平存在顯著差異。根據實地調研,5家場館的適老化設施評價分數如圖1、圖2所示。僅有2家博物館能夠滿足老年人獨立安全使用廁所的需求,而其他博物館的無障礙衛生間在尺寸及硬件設施方面均未達到標準。無障礙電梯與升降機的配備情況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無障礙電梯的配備率達到 100% ,然而無障礙升降機的配備情況則不盡如人意,僅有2家博物館安裝了該設備,且在調研期間發現這些升降機并未通電。5家博物館的無障礙通道總體上符合標準,但有2家博物館作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由于建筑結構的限制,無障礙通道的坡度過大,或者尚未安裝相關設施。詳見圖1。
表1適老化服務評價標準

表2因子評估標準

表3武漢市5家一級博物館打分細則

圖15家博物館適老化設施評價圖

2.2適老化服務整體欠缺
所有博物館均提供了輪椅租賃服務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等適老化設施。然而,人工輔助服務的質量存在顯著差異,部分博物館出現了工作人員缺崗或無人值守的現象。在展陳高度的適老化設計方面,湖北省博物館展陳的高度,可保證輪椅使用者能夠無障礙參觀。相比之下,其他博物館的展柜高度較高。關于虛擬導覽服務,湖北省博物館創新性地引入適合不同人群使用的AR(增強現實)講解眼鏡及設備,其他博物館則將導覽服務整合于微信公眾號平臺,但操作步驟煩瑣,老年人使用率低。各博物得分詳見圖2。
2.3標識系統辨識度不高
在針對老年人的博物館導覽標識系統方面,多數博物館已經采取了相應的適老化措施。例如,無障礙電梯和無障礙廁所的標識清晰,易辨識。然而,除了湖北省博物館的標識系統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和對比度之外,其他博物館普遍存在標識牌色彩對比度不足、字體尺寸偏小的情況。為確保展覽效果,博物館的公共區域照明通常設置得較為昏暗,在 200lx 左右,低于老年人所需 300lx 。
3 武漢市一級博物館適老化服務不足原因分析
3.1 適老評估機制缺失
在歐美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通過立法保護,博物館等公共空間的適老化設計標準完備。而我國博物館的適老化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也未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導致博物館在適老化建設方面缺乏政策依據及實施動力。目前,博物館在此方面建造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和《無障礙設計規范》。
3.2 文保適老多維制約
武漢革命博物館及辛亥革命博物館舊館均為全
國文物保護單位,適老化設施普及程度較低,無障礙通道缺失,坡度過陡,硬件改造在文物中難推進。
3.3適老硬件結構失衡
盡管眾多博物館已裝備了輪椅、電梯、無障礙洗手間等硬件設施,但實地調研顯示,這些設施在位置設置、使用便捷性及用戶體驗方面存在諸多問題8新建的武漢博物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仍有未設置獨立無障礙廁所的情況,如無障礙衛生間上鎖,大部分洗手池及馬桶缺少助力扶手等問題
4博物館適老化服務提升策略
4.1頂層推動,建適老評價體系
國家標準委及文化和旅游部應盡快出臺博物館適老化建造標準,并將其納入博物館評級的評分體系,還要制定適老化改造的統一標準和技術參數。同時,博物館應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優化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和服務,整體提升適老化水平。
4.2專項立規,平衡文保適老化
針對文物保護單位確立專門的適老化改造技術標準,以規范和指導相關改造工作。制定一套既能有效保護文物,又能充分滿足老年游客需求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山档推露取⒃黾臃阑苛?、增加無障礙升降設備,同時保留其歷史風貌。對于通道狹窄的問題,可以重新規劃展陳布局,滿足輪椅通行需求。
圖25家館適老化服務評價圖

4.3優化路線,零割裂貫通游覽
4.3.1 優化展廳動線設計
為確保老年觀眾貫通式游覽,展廳出人口設置無障礙廁所和休息區,保證老年游客游覽后隨時休息如廁,不打亂游覽節奏。同時,休息區可設置語音導航系統,確保信息無障礙。
4.3.2出臺詳細的博物館適老化技術參數
明確適老化的技術參數,確保改造后的設施符合老年游客需要。提升標識系統易讀性,放大展品說明文字,采用高對比度配色,降低展柜高度,并引入多感官交互裝置。
4.3.3精準服務,構建服務新生態
在入口處、展廳節點處增加專職助老崗,幫助老年游客進行智能設備操作指導、健康監測設備使用等服務,并佩戴醒目標識。開發適合老年游客的社教活動,提升老年游客在博物館的參與度與融人度。
4.3.4科技賦能,信息通達交流無礙
積極推行智慧助老項目,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在館內部署適老化智能終端,如簡化版預約機、大字體觸屏導覽等,同步開通“一鍵呼叫\"功能直連助老崗;開發針對老年群體的智能導覽系統及設備,利用AI、AR技術,簡化導覽設備操作步驟,增加一鍵呼救、導航、助聽等功能[10]
5 結束語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將帶來老年游客群體博物館游覽需求的增加,博物館適老化的改變也將會更系統、更科學及更深人。本文希望為博物館適老化改造提供合理普適的評價方法,提升適老化服務,營造對老年游客友好度高且和諧通用的博物館空間,為迎接健康積極的老齡化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李成惠,胡宗輝.具身認知視野下的博物館適老化設計研究[J].設計,2023,36(22):130-134.
[2]袁雪雯.適老化設計在國內外博物館空間中的現狀研究[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4):17-19.
[3]凌晗.感官代償下博物館導覽設備適老化設計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24.
[4]全國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4).老年旅游服務規范景區:GB/T35560-202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5.
[5]曹瑋桀.武漢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觀眾滿意度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3.
[6]葉怡琳,王娟.基于老年人觀展需求的博物館導向設計研究[J].設計,2024,37(5):97-100.
[7]趙杰,王露純.博物館無障礙環境建設現狀初探:基于國內23家博物館的調查[J].中國博物館,2023(5):43-49.
[8]周吟.中國博物館適老化服務策略研究[J].南京開放大學學報,2023(4):72-76.
[9]呂健,徐婕,李曉熒.老年友好博物館服務模式新探索:基于蘇州博物館老年觀眾調研和老年觀眾特別展覽實踐[J].中國博物館,2024(4):68-75.
[10]劉燦燦,孫新旺.基于層次分析法及模糊綜合評價法的中山陵景區核心景點設施適老性評價[J].廣東園林,2022,44(1):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