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應聘巡護員的前一周,我還是個獵人。”1994年出生的甘明東說。
甘明東10歲學會打獵,這也曾是他引以為傲的本事,動物的氣味老遠就能聞到,打獵幾乎不落空。但自從成為巡護員那天起,甘明東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13年前,四川桃花源老河溝保護地還是一片國有林場。2012年,當地政府開始與民間機構合作,將這片林場委托給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進行保護管理。如今,保護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這離不開背后一群默默守護這片綠水青山的人群——巡護員。
巡護并不是件輕松容易的事。一路要躲避黑熊、羚牛等猛獸,提防螞蟥、毒蛇、蚊蟲,要排除獵套和獸夾,還要留心保護區內動物痕跡,拍攝影像資料,甚至糞便痕跡都不能放過。每次巡護完,甘明東和同事們還需要翔實地記錄下“巡護日記”。
除了“上山”巡護之外,為平衡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巡護員還有重要的“下鄉”工作——堅持社區走訪,說服村民不要進入保護區打獵和采挖;通過生態導賞員培訓,讓村民能夠接待訪客,增加收入。
在巡護的過程中,甘明東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保護野生動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甘明東2024年全年巡護時長1081.8小時,巡護里程847公里。他和十幾位一線巡護員每年的社區工作時間超過400小時。
雖然這份工作忙碌、危險,但甘明東樂在其中,他說:“只要還能走,我會一直干下去。讓我們的后代能親眼看到這些野生動植物,而不只是聽說。”





















(部分照片由桃花源老河溝保護地提供)
責編:楊琳" yanglin@ceweekly.cn" "美編: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