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證券:M1、M2的持續回升有重要意義,一是M2改善凸顯流動性環境保持相對充裕,有助于宏觀經濟運行,二是M1是企業盈利的前瞻指標,后續宏觀層面企業盈利的改善有助于更好地推動終端需求改善;三是7月M2同比顯著高于上半年名義GDP同比,意味著金融市場的宏觀流動性相對充裕,有助于帶動權益市場的估值提升。
國盛證券:需值得注意的是,M1增速連續兩月抬升,除低基數外,居民、企業部門資金活化加快是主要支撐,尤其是居民部門,6月居民部門活期存款拉動M1增長2.6個百分點。結合7月非銀存款增加2.14萬億,同比大幅多增1.39萬億,指向居民資金活化后可能流向權益市場等,有望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往后看,下半年政策大基調已定,短期將更注重抓落實,后續應會有新政策,但并非強刺激,更可能是“托而不舉”。
長江證券:往前看,基數效應、政府債仍將對社融產生一定支撐,但Q4政府債將面臨同比少增,社融增速或將觸頂回落。未來政策或根據國內外形勢而相機抉擇,觸發點或是經濟指標、市場預期明顯弱化,以及外部沖突升級等。貨幣工具上,年內仍有降準降息的窗口;財政工具上,Q3主線是加速存量政府債的發行,未來關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以及是否有新增政府債額度。
浙商證券:我們認為信貸增速逐步放緩對應的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使得信貸需求“換擋”及直接融資的良性替代,未來合理評價金融支持力度可更多關注利率下降的成效,或將會呈現“政府加杠桿,企業穩杠桿,居民適當去杠桿”的新特征,結構上重點支持“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7月末M1-M2剪刀差為-3.2%,較上月進一步收窄0.5個百分點。剪刀差收窄反映資金活性增強,居民或企業將定期存款轉為活期,用于消費或投資理財。預計2020年至今居民超額儲蓄體量約4.25萬億,在存款吸引力下行、資產荒尚未緩解,以及“活躍資本市場”政策等共同驅動下,資本市場或將成為核心外溢方向,在此過程中“信息杠桿”或將發揮放大器作用,在牛市行情開啟時對居民資金入市形成助推器作用,進一步強化市場行情持續性。
東吳證券:7月份新增貸款當月值雖然負增長,但是結合6月份短貸沖量和有效融資需求不足的背景,我們預計8月至9月貸款融資或再現季節性回升。8月份以來,新增金融政策也在逐步落地,8月12日金融監管部門推出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新政,或在9月份以后改善短期貸款讀數,增量金融政策傳導仍需要時間,已實施落地的貨幣政策效應還會進一步顯現,預計二季度創設的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以及潛在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仍有持續發力的空間。未來貨幣政策寬松仍將視經濟數據、市場預期和外部沖擊的研判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