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016;H01;H36;H193.2 DOI: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3.022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itch of Japanese Speech Based on the Longitudinal “Extreme Value Frequency Ratio”:Taking the Native and Non-Native Regions of the Japanese Common Language as Examples//Ding Yuqi
Abstract:Therearecertaindiferences inthepronunciationoftheJapaneseCommonLanguagebetweennativeandnon-nativeregions.Oneofthereasonsforthesediferencesisthatthe“pitchratio\"ofpronunciationvariesbetweenthetwotypesofregionswhere Japanese isused.Basedonacomparativestudyof thelongitudinal“extremevaluefrequencyratio\"ofthepitchcurvesofthe prounciationof wordsorspeificsylableswithinwordsinnativeandon-nativeJapaneseregions,thispaperbrieflypresentsthesedierences 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patterns.
Keywords: Japanese Common Language;speech pitch; pitch curve;frequency ratio
日語共通語是日本的官方用語,相當于我國的普通話,現代日語是由何種語言演變而來目前尚無定論。雖然現代日語書面語中使用大量漢字,但語音音調與漢語存在明顯差異,而就單詞發(fā)音而言也呈現出平板型、頭高型、中高型、尾高型的基本特征[]。事實上,不論任何語言或語種,其陳述過程必然會產生語音音高變化,其實質是“頻率”變化,通過語音檢測軟件檢測后會隨之產生相應的音高曲線或光譜圖。相比之下,對于語音音調檢測與研究來說:僅依據光譜圖不能觀測出理想的結果,也不便獲取到理想的語音音調數據;而音高曲線能夠比較完整、清晰、直觀地呈現語言在一定時間流逝狀態(tài)下的音高變化狀態(tài)。雖然不同發(fā)音者發(fā)音音高不同,但所有語言在形成陳述習慣之后,其發(fā)音音節(jié)內部可能會存在一定規(guī)律性,這種規(guī)律性體現為每一音節(jié)音高變化曲線極值的“頻率比”的近似性,換言之就是發(fā)音音節(jié)產生的頻率曲線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比值,不同發(fā)音者語音音調頻率比值的接近與否是判定其發(fā)音規(guī)范性的依據之一。下文筆者以此“頻率比”為依據,對日語共通語母語和非日語母語地區(qū)單詞中音節(jié)的相關“極值頻率比”數據做對比闡述。
本文選取的檢測樣本為日常用語“配達”“地域”“物流”“福袋”“年賀狀”五個單詞。利用語音分析軟件Praat對上述五個單詞進行語音音調分析,所有音高數據按照音節(jié)劃分取值單元,每個音節(jié)語音音高變化曲線中以最大值比最小值的方式確定其“極值頻率比”數值。
1日語共通語母語地區(qū)語音音調數據
本文中,日語共通語母語地區(qū)單詞語音材料來自日籍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盛千惠子老師①朗讀語音和NHK新聞錄音片段兩種
1.1 語音材料一一 盛千惠子老師錄音
根據語音材料一,用語音分析軟件Praat可以偵測到每個單詞的音高曲線,通過對各音節(jié)音高曲線極值的測量,得到表1的數據,并由表1可得表2中相應音節(jié)的頻率比數據。同理可得到表3~表8。
表1中,根據盛千惠子老師的朗讀內容“配達”分析出其各音節(jié)相關音高數據曲線,其中 184.5? 170.3表示該單詞第一個音節(jié)“{”頻率曲線最高點為 184.5Hz ,最低點為 170.3Hz ,整體音調呈下降趨勢; 183.7?216.4 表示該單詞第二個音節(jié)“い”頻率曲線最低點為 183.7Hz ,最高點為 216.4Hz ,整體音調呈上升趨勢,其余數據均依據此方式獲取并記錄,與后文所有極值頻率數據表中的數據獲取與記錄方式相同。
表2第二行中,數據“1.08”表示“配達”第一個音節(jié)“”頻率曲線最高點 184.5Hz 與最低點170.3Hz 的比值;數據“1.18”表示“配達”第二個音節(jié)“い”頻率曲線最高點216.4Hz與最低點183.7Hz 的比值。
1.2 語音材料二 一 -NHK新聞錄音片段
NHK新聞為日本影響最大的新聞廣播之一,在全世界也具有一定影響力,其內容涵蓋廣,采編標準較高。這也是本文選擇該內容作為語音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
同理,根據表3音高數據可得表4中的相應音節(jié)的頻率比數據。
表4中“極值頻率比\"值計算原理同表2,通過上述表2、表4兩組語音材料“極值頻率比”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日語共通語母語地區(qū)兩種語音材料絕大多數“極值頻率比”值基本接近。當然,也存在個別例外情況,如“地域”的第二個音節(jié)“い”在表2中“極值頻率比”為1.58,而表4中為1.06;“福袋”的第四個音節(jié)“l(fā)t;”在表2中“極值頻率比”為1.33,而表4中為1.09。兩表其余數據中,同一單詞的相同音節(jié)“極值頻率比”最大差值均小于0.2,該類數據約占所有數據的 88.89% 。
2日語共通語非母語地區(qū)語音音調數據
關于日語共通語非母語地區(qū)的單詞發(fā)音,本文隨機選取兩位日語學習者的錄音作為對比分析材料
2.1 語音材料三 非母語地區(qū)朗讀語音隨機選取甲
2.2 語音材料四 非母語地區(qū)朗讀語音隨機選取乙
通過對表6、表8中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非日語母語地區(qū)隨機選取的兩組語音材料相同音節(jié)發(fā)音的部分“極值頻率比”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年賀狀\"的“しよう\"音節(jié)在表4中為1.25,而表5中為2.53,差值為1.28,不同發(fā)音者語音音調的非近似性是造成此類“極值頻率比”大幅差值的主要原因。兩表中同一單詞的相同音節(jié)“極值頻率比”差值小于0.2的數據約占所有數據的 77.78% ,明顯低于母語地區(qū)同類數據占比。若將這一占比值作為日語語音標準化系數,則非母語地區(qū)日語學習者發(fā)音音調標準系數為0.7778,低于母語地區(qū)的0.8889。
3 日語共通語母語地區(qū)、非母語地區(qū)發(fā)音差異性比較
通過表2、4、6、8所有語音“極值頻率比\"數據對比可以直觀反映出日語共通語母語地區(qū)、非日語母語地區(qū)發(fā)音差異性的基本情況。如“年賀狀”三個音節(jié)對比情況見表9。
從表9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日語母語地區(qū)盛千惠子老師與NHK新聞錄音的“極值頻率比\"數值比較接近,同類數據差值均小于0.2;而非日語母語地區(qū)兩組隨機選錄數據中音節(jié)1、音節(jié)2較為接近,音節(jié)3差值較大;此外,母語地區(qū)與非母語地區(qū)的“極值頻率比\"數值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音節(jié)1“極值頻率比”最大差值 0.41(1.72~1.31) ,最小差值0.23( 1.56~1.33 );音節(jié)2最大差值0.150 (1.22~1.07) ,最小差值 0.01(1.13~1.12) ;音節(jié)3最大差值 1.18(2.53~1.35) ,最小差值0.10L (1.35~1.25) 。這種情況是非母語地區(qū)發(fā)音音調非規(guī)范性的直觀體現
一般情況下,非連續(xù)性語境的日語單詞使用中,在語音發(fā)音音調相對準確的情況之下其“極值頻率比”必然會相對接近,我們也可以據此判定發(fā)音音調的標準與否。而日語連續(xù)性語境中單詞首尾連接部分出現“極值頻率比”值不穩(wěn)定情況發(fā)生的概率較大。當對于同一單詞的相同音節(jié),不同發(fā)音者“極值頻率比”與標準發(fā)音比值的差值超過0.2時,將可能存在發(fā)音音調不準確的情況。
萊布尼茨曾說:世界上不會存在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存在相同發(fā)音者的不同次發(fā)音,或不同發(fā)音者對同一單詞相同音節(jié)做出絕對相同的“極值頻率比”的發(fā)音。所有語言在形成習慣之后其發(fā)音音節(jié)之間是否存在本文所闡述的這種規(guī)律性,還需要用大量數據進行分析證明。本文之所以選擇音高曲線的“極值頻率比”作為反映其基本特征的要素之一,是因為音高曲線的實質是某種“幾何圖形”,這種“幾何圖形”的頻率比值與頻率“差值”相比,受到語音音調整體提升或下降所帶來的影響較小,因“比值”所代表的“相似化\"特征相對穩(wěn)定,更能相對準確地體現不同發(fā)音區(qū)域、不同發(fā)音者語音音高曲線的基本形態(tài)。
當然,上述僅為筆者觀點,語音音調“極值頻率比”能否作為判定語言規(guī)范性的發(fā)音要素之一,尚需大量數據進行分析證明,不足之處也在所難免,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注釋
① 此錄音由日籍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盛千惠子老師于2025年1月朗讀并錄制。
② ×表示無此音節(jié)。
③0 表示此音節(jié)在Praat中檢測不到音高。
④ 此表中語音材料“年賀狀”“配達”“地域”“物流”取自網址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BV1dJ6oYoEiD? spm_id_from λ=333 .788.videopod.episodesamp;vd _ source Σ=Σ 7f69298bab9ab2e6e69a5a3d00ff3a8damp;p=30 分1秒-0分55秒,錄制軟件為SamplitudeProXDownloadVersion,音頻文件格式 :44.1kHz,16bit 。
⑤ 此表中語音材料“福袋”取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J6oYoEiD?spm_id_ from=333.788 .videopod.episodesamp;vd_ source τ=τ 7f69298bab9ab2e6e69a5a3d00ff3a 分1秒 -0 分12秒,錄制軟件為SamplitudeProXDownloadVersion,音頻文件格式:44.1kHz,16bit。
⑥ 此錄音由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甲于2025年1月朗讀并錄制。
⑦ 此錄音由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乙于2025年1月朗讀并錄制。
參考文獻
[1]楊出人,邱志編.日語語音語調[M].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