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是社會組織,其使命是解決三大問題:一是用戶問題,二是行業問題,三是社會問題。企業解決的問題越大,其品牌價值就越大。解決用戶的問題,企業創造的是用戶價值;解決行業的問題,企業創造的是產業價值;解決社會的問題,企業創造的是社會價值。
企業要踐行場景營銷,首要是場景洞察,這既是場景營銷的起點,也是企業發現市場商機的基礎。場景洞察有“順藤摸瓜”“肉夾饃”和“望遠鏡”三大方法,分別對應解決用戶問題、行業問題和社會問題。
場景洞察是為了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實踐中可能要綜合運用這三個方法。畢竟,企業提供的解決方案是要參與市場競爭的,這就不得不考慮用戶的評價、行業的反應與社會的態度,并且據此不斷調整。
基本邏輯是:用戶在什么場景下有什么問題(“順藤摸瓜”)一這個問題,行業內的同行提供解決的方案是什么和用戶評價如何(“肉夾饃”)一我的新解決方案是否順應趨勢,對產業和社會的價值是什么,如何順應用戶需求、行業趨勢和社會評價進行調整(“望遠鏡”)。
“順藤摸瓜”:用戶場景問題挖掘
“藤”是方向,是一個個具體場景,比如用戶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使用習慣;“瓜”是用戶具體場景下的感受與思考。“順藤摸瓜”就是順著用戶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使用習慣,沉浸到具體場景中去觀察、還原用戶的問題和思考,確認是真問題還是偽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和需求的優先級別,從而設計場景解決方案。
“藤”是線索,是順著線索找問題。“瓜”是用戶具體場景下的需求甄別,本質上是對用戶的理解,也是對人性的理解。假如你是一家月子會所的負責人,你是招聘妙齡青春美少女,還是養育過孩子的大姐?你是讓員工打扮得花枝招展,還是素雅淡妝甚至不化妝?如果你懂人性,你都會選擇后者,因為養育過孩子,才能真正知道“坐月子女性”的真實需求和心理感受。
用戶場景洞察要走進用戶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結合自己的產品,洞察用戶在具體場景下的問題(這是“藤”問題)和用戶的所感所思所需(這是“瓜”問題),以及這些問題或需求的優先級。
比如用戶在開車上班途中聽音頻課,在經過一個長隧道時,若隧道內無數據信號,出于保護流量,音頻文件自動停止播放,App(手機應用軟件)同時給出對應的提示,如下:

在車開出隧道后,手機信號恢復。但由于用戶正在開車,無法便捷操作,App仍然處在停播狀態。
“藤”問題洞察:
1.進隧道,無線信號消失,講課App卡頓,如繼續播放需要轉換流量;2.隧道內,流量轉換必須是手動操作“確認”才能轉換,但用戶因開車受限,暫時不便手動轉換;3.出隧道,無線信號重新出現,但播放頁面仍停留在“轉換”狀態。
“瓜”問題洞察:
1.進隧道無信號,如果繼續聽可否“無須手動確認”,或者“播放暫停無妨”。哪個問題是用戶最在意的?
2.出隧道,App能否自動連接信號?無須確認可以自動播放?播放的內容可以自動續接而不是從頭再來?哪個需求更優先?
對于用戶來說,“無線流量轉換到移動流量”可能不是問題;“我不用手動,App無流量就暫停,有流量就自動連接、自動延續播放”才是真需求。
這就是一次完整的“順藤摸瓜”場景洞察。
再舉一例:如今,政務消費場景驟減、商務場景萎縮,而家庭消費和個人消費場景旺盛,作為品牌產品經理或營銷總監,你如何開展“順藤摸瓜”場景洞察?
下面假設是茅臺酒針對家庭消費(升學宴、婚宴、壽宴)、個人消費(朋友聚會)場景的需求和痛點洞察流程圖設計及說明:
“順藤摸瓜”場景洞察的流程
1.場景進入
明確家庭消費(升學宴、婚宴、壽宴)和個人消費(朋友聚會)這兩個主要消費場景。這是整個洞察流程的起點,代表消費者進入與茅臺消費相關的特定情境中。
2.\"藤\"問題洞察家庭消費場景
升學宴:宴席籌備階段,購買茅臺時可能面臨價格較高、預算受限的問題;市場上可能存在假冒偽劣產品,難以辨別真偽;購買數量較多時,物流配送和存儲安全也是問題。
婚宴:需要提前預訂,但茅臺供應可能不穩定,存在預訂困難;最怕購買渠道出現質量問題;酒的包裝風格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新人個性化需求;婚宴現場服務(如開瓶、醒酒等)可能缺乏專業指導。
壽宴:考慮到長輩口味和健康因素,可能對茅臺度數有特殊要求;在壽宴場合,希望有更具紀念意義的定制化產品,但茅臺的定制流程可能復雜且成本高。
個人消費場景(朋友聚會)
聚會場所選擇多樣,攜帶茅臺時可能不方便;聚會中可能臨時增加飲酒人數,補充購買茅臺可能不及時;朋友對茅臺不同系列產品了解不足,選擇困難。
3.“瓜\"問題洞察 (用戶所感所思及需求優先級)
家庭消費場景
升學宴:用戶首先在意的可能是“能否以合理價格買到真茅臺”,其次是“購買數量多能否有優惠及安全配送”。
婚宴:“穩定的供應和及時的預訂”是首要需求,“個性化包裝定制”需求次之。
壽宴:“合適度數的產品供應”最為關鍵,“定制化產品的便捷性和性價比”相對次要。
銷售與市場
個人消費場景(朋友聚會)
“方便攜帶和補充購買”是最優先需求,“朋友對產品選擇的指導”需求稍低。
4.核心需求總結
綜合上述“藤”問題和“瓜”問題洞察,對于家庭消費和個人消費場景而言,消費者的核心需求集中在:產品供應穩定性、價格合理性、個性化定制便捷性、購買及攜帶便利性以及產品真實保障等方面。
5.解決方案思考
根據核心需求,茅臺可思考以下解決方案:建立穩定的供應渠道以保障各場景的產品供應(是總部電商自營優先還是設計特殊團購渠道);推出針對不同消費場景的優惠套餐和價格策略;簡化定制流程,提供更多個性化定制選項;開發便于攜帶的包裝形式;加強市場監管,確保產品真實;等等。
“肉夾饃”:行業場景問題挖掘
行業場景洞察主要關注“行業態勢和用戶需求”。行業態勢是行業層面,從行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用戶需求是用戶層面,從用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種把兩個層面結合考慮洞察的方法,就稱為“肉夾饃”洞察法。
它要求企業要善于從行業層面和用戶層面找到機會:要么升級產品,要么樹立差異化。
第一,升級產品
中國市場進入了消費升級階段,中高端產品需求井噴。在此背景下,企業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需升級產品,押寶在中高端產品上。如何做中高端產品?主要有兩個方向:
1.注重升級產品的物質價值,比如采用更好的原材料、更好的生產工藝,提升性能功效;
2.注重升級產品的精神價值,比如改變包裝、增加儀式感和體驗等。
具體操作就是把二者結合起來,從行業場景來升級物質價值,從用戶場景來升級精神價值。
舉幾個例子:
奶茶的第一代網紅產品是香飄飄和優樂美,第二代網紅產品是升級版的喜茶和奈雪。這個升級就是用鮮奶、鮮茶和鮮水果來取代原來的粉末,這就是升級產品的物質價值;原來奶茶是用戶自己沖調,而現在奶茶是終端現場沖調,產品質量可感知、可體驗。
熊貓不走和DR鉆戒則是另一個方向,注重升級產品的精神價值。怎么升級?就是增加儀式感、榮譽感、參與感,給予用戶飽滿的精神體驗。
熊貓不走發現:用戶過生日,最為注重的是儀式感和精神享受,這個享受就是快樂。怎么增加快樂?就是用“熊貓人”為用戶送蛋糕,而且給用戶表演節目,送去快樂。
DR鉆戒發現:用戶購買鉆戒,最為注重的是儀式感和真愛承諾,這個承諾就是“一生只愛一人”。怎么增加真愛承諾環節?那就是購買鉆戒時要拿出身份證,簽訂真愛承諾證書。用參與感和榮譽感,給予用戶特別的體驗。
第二,樹立差異化
用戶對你的中高端產品是如何認知的?你是如何證明你的產品中高端價值的?同行的做法是什么?你如何優化提升或者打造差異化?
近年來,受消費升級和茅臺帶動,中國白酒行業次高端產品快速崛起。大小酒廠為了證明自己次高端產品的價值,都開展“會所品鑒會和貴賓回廠游”體驗活動。
品鑒會和回廠游都是展示證據鏈,證明中高端產品的價值。這是行業的通行做法。如何優化提升,實現品牌的差異化?郎酒憑借“郎酒莊園游”,讓青花郎異軍突起。2020 年,青花郎銷售額突破百億元,千元價格帶的青花郎銷售額超過50億元。其中,青花薈有2萬名會員,貢獻了30億元的銷售額。
郎酒莊園是休閑山莊,硬件和軟件按照五星級酒店和5A級景區修建,青花薈的會員在里面休假、體驗、消費全部免單。其實就是把品鑒會和回廠游結合在一起,借助青花薈會員專屬體驗體系,來經營用戶關系。
“望遠鏡”:社會場景問題挖掘
社會場景洞察相當于用望遠鏡觀察社會的某個需求或者產業鏈,尋找機會來整合產業鏈,成為平臺型企業。具體做法就是:要么發力產品研發鏈(如以純服裝),要么發力產品供應鏈(如優衣庫),要么發力顧客關系鏈(如小米科技),讓自己成為產業鏈的組織者。
天貓是電商產業鏈的組織者,騰訊是社交產業鏈的組織者,美團是外賣產業鏈的組織者,支付寶是支付產業鏈的組織者。它們是根據社會和科技趨勢,洞察了社會的新需求,從而逐漸整合某個領域的產業鏈資源,成為平臺企業,獨享這一領域的產業價值回報。
此外,更多的企業是著眼于行業的產業鏈機會,來整合產業鏈。其大致有三種方法:
方法一:洞察產品供應鏈的機會
服裝是時尚產業,每年的時尚趨勢變化很大。這對規模化生產的服裝企業是很大的挑戰:顧客追求時尚與個性,如何把時尚元素變成時尚產品并立即投放到市場上?
如果從產業鏈來洞察,可以發現:傳統的服裝行業產品研發周期長,產品供應鏈的周期也長。從設計到生產,多數企業需要6一9個月。問題主要出現在研發和生產環節:設計師將服裝設計好后才發現,要么原材料不匹配無法規模化生產,要么生產成本過高,就只能反饋到設計部門進行重新設計再投入。
這勢必導致新品研發和上市的速度不能匹配時尚潮流,導致大量商業庫存。服裝行業最怕貨品積壓,以前消化庫存的有效辦法就是在換季時低價促銷;如今個性化消費是大趨勢,單純的低價促銷也很難消化庫存。
西班牙服裝企業ZARA就是洞察到產業機會,在產品供應鏈上發力,從而大獲成功的。其主要做法是壓縮產品供應周期。在設計產品時,ZARA就將設計師、信息專員、店長、經理聚集在一起,各方利用信息技術直接溝通;另外與原料供應商、協作廠、配送中心聯結在一起,即時溝通,大大縮短了產品研發和上市的時間。
這樣,ZARA將新品的上市周期縮短為10—15天,以多品種、個性化、小批量、快速上市來完成時尚的引領,成為全球服裝行業的翹楚。
方法二:洞察產品研發鏈的機會
以純集團發現,服裝企業的產品設計決定暢銷度和毛利率,這取決于設計師的水準。企業內部設計師和市場上的獨立設計師有時尚創意,但缺乏和各地消費者深度溝通的渠道;消費者也有想法和參與設計的欲望,但不知道和誰溝通、在哪里溝通。也就是說,在產品研發上,設計師和消費者缺少一個信息交互的平臺。
從產業鏈看,產品研發鏈延伸到消費端是個產業機會。以純集團洞察到并抓住了這個機會,圍繞設計師和用戶做場景貢獻,深化產品研發鏈,并將全國400多名獨立的服裝設計師組織在一起研發產品。產品打樣后,由設計師帶著樣品奔赴全國各地門店,與當地的消費者溝通,了解各地年輕消費者的個性、需求與建議。
方法三:洞察顧客關系鏈的機會
天眼查和企查查都是提供“企業工商信息、股權關系、股東信息”的B2B(企業對企業)工具性企業。但天眼查從社會上洞察了C端用戶和中小企業主的大量需求。諸如:試用期認真工作6個月,轉正前一天被開除,才發現這家公司有52個勞動仲裁;爸媽拿10萬元養老金去理財,說半年變20萬元,現在本息全無,才發現這家公司不存在;好不容易簽下30萬元合同,可9個月還沒回款,才發現這家公司老板是老賴。
天眼查就發現了產業鏈的機會:不僅機構和上市企業需要商業信息查詢,大量用戶和中小企業更需要安全的商業信息查詢和服務。圍繞這些需求,天眼查從2018年開始,不斷整合政府、企業、機構的公開信息,逐漸形成了商業信息查詢與相關服務的產業生態。
2019年,天眼查從商業安全工具升級為商業安全平臺,在查公司之外提供開公司、代賬、找律師、商標注冊等全套服務,目前已服務超過300萬名企業主。
三種洞察法的作用
“順藤摸瓜”是微觀洞察,從一個方向入手,深入一個點或者幾個點突破,讓你的產品、服務給予用戶超值體驗,是奠定暢銷的基礎。
“肉夾饃”是中觀洞察,讓你發現產品機會和市場機會,或開發新產品,或進行市場突破,為品牌構建新的護城河。
“望遠鏡”是宏觀洞察,是產業鏈洞察,讓你發掘產業鏈機會,組建新的產業價值鏈。
“順藤摸瓜”洞察是解決小競爭,是比較優勢,為銷售賦能;“肉夾饃”洞察是解決中等競爭,為品牌賦能;“望遠鏡”洞察是解決戰略競爭,為產業鏈賦能。(作者:崔德乾,中國著名場景營銷專家,中國杰出營銷人金鼎獎獲得者,與彭春雨聯合出版過《場景方法論》,有場景營銷落地20講音頻課程)
編輯:范俊強/微信:ymyg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