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下午,“健康中國我們行動”2025健康傳播助力健康吉林專題研討會在長春舉辦。本次活動作為“2024一2025公共關系助力健康中國”公益伙伴計劃的重要一站,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長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吉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來自政府、媒體、醫療、教育、企業等多方代表齊聚一堂,共話健康傳播賦能健康吉林的創新實踐與治理經驗。
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郭衛民通過視頻致辭為大會拉開序幕。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推進全民健康素養提升提供了根本遵循。健康傳播是連通政策、知識與公眾認知的橋梁,要構建權威科學、廣泛可及的傳播體系,實現人人共享、人人盡責。他呼吁,以“公共關系十戰略傳播”的思維推動健康傳播從“講清楚”走向“講得好、聽得進、做得到”,真正讓健康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與生活方式。
郭衛民視頻致辭

在主題演講環節,五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分別從“怎么說、怎么做、怎么落地、怎么觸達、怎么動員”五個不同角度出發,共同圍繞“健康傳播的全鏈條實踐”展開精彩分享。
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迪在演講中表示,“健康傳播不僅要“做得實',也要‘說得好’。”他指出,吉林正在持續構建“健康+ 傳播”的融合路徑,著力打造可感知、可轉化、可共鳴的健康敘事場景。新聞輿論戰線圍繞重點健康議題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溫度、有影響力的科普作品,并通過挖掘一線醫務群體的真實故事,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崇尚健康的良好氛圍。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鄧立權從系統建設與落地執行的角度,進一步闡釋了“健康吉林怎么做”。他介紹了構建‘"
"工作機制、推進“線上 + 線下”融合傳播、打造貼近群眾的本地化傳播產品等創新實踐。“我們不能將健康傳播僅僅理解為知識灌輸,更要讓它成為行動的引導、習慣的養成。”他說,“我們創作方言短劇《胖老丈人瘦姑爺》,用幽默把健康理念嵌入生活;我們用剪紙形式做二十四節氣的養生海報,也用人參爺爺做動漫形象,真正是接地氣、暖人心。”

從省域戰略到城市治理,“落地”是關鍵一環。長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劉相朋分享了“健康長春”的建設路徑與經驗。他指出,長春已形成“治理十服務 + 動員”的多層聯動機制,把健康教育嵌入城市的日常生活中,讓政策愿景在城市“微細胞”中真實可感、落地生根。“我們追求的不只是政策執行,而是讓健康成為市民生活的組成部分,成為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認同。”

傳播觸達的“最后一公里”,離不開平臺能力和技術融合。吉視傳媒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由志強介紹了吉視傳媒在“媒體十技術+ 服務”融合方面的探索。他指出,公司已構建起電視與互聯網雙平臺體系,融合5G、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形成覆蓋全省720萬戶的智慧健康傳播網絡。“健康傳播的核心不是信息的堆積,而是能否‘看得見、聽得懂、愿意做'。”他表示,傳播的價值在于引導和轉化,吉視傳媒將繼續發揮傳播平臺在健康城市建設中的支撐作用,讓科技真正服務于人的健康。

健康傳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和社會責任擔當。來自大健康領域的代表企業安利(中國)遼吉兩省總監弭熙魁從“社群動員”的角度,分享了安利響應健康中國的行動經驗。他提到,安利已在吉林形成“社區 + 健康社群十志愿服務”的三位一體傳播網絡,通過“我們行動啦”小程序打卡、健康知識講座、體測互動等方式,推動健康知識向生活習慣轉化。活動當天,安利聯合天工社區在研討會場地附近開展了健康志愿者進社區活動,現場體驗和測評深受居民歡迎。“健康傳播的終點不是說服,而是陪伴;知識要流動,行動要發生,健康社群就是連接‘知識’與‘習慣之間最堅實的橋梁。”

啟動儀式

“健康中國我們行動一健康傳播助力健康吉林”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幕。研討會特別設置了兩場圓桌論壇:
第一場以“提升健康素養,助力健康吉林”為主題,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董關鵬教授主持。與會嘉賓圍繞如何將健康素養從概念轉化為習慣、如何講好吉林的健康故事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吉林省衛健委吳昊調研員指出,近年來,吉林省積極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健康促進長效機制,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不斷提升。今后將重點推進健康知識普及、健康行為養成、健康環境優化三大工程,推動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吉林城市晚報總編輯史慧玉強調,媒體應成為百姓健康認知的信任通道,要用“真科學、真故事”激發公眾參與。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謝林教授強調“營養素養”應成為健康教育的基礎工程,倡導構建“全生命周期營養”的傳播體系。
吉大一院宣傳辦公室主任于姍姍則以“拆墻架橋”的比喻,講述如何從院內環境設計到醫患溝通改進,構建充滿溫度的傳播空間 一“健康傳播不是專家‘講',而是彼此之間真正‘說得上話’。”

第二場聚焦“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推動健康長春建設”,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政府公共關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寇佳嬋主持。來自政府、社區、衛生系統的代表們圍繞“健康傳播如何真正進社區、入家庭”分享了實踐經驗。長春市愛衛辦主任宋安昌強調健康城市治理應注重環境優化與行為干預的雙輪驅動。長春市健康教育中心宣傳科科長徐力介紹“護蕾計劃”與“小手拉大手”校家協同機制,探索將健康理念通過孩子傳遞進千家萬戶。飛虹社區黨委書記黃鶴分享了“健康打卡十積分激勵”的傳播方式,推動居民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長春市雙陽區健康傳播代表、吉林省家庭健康指導員培訓講師張立楠提出構建“健康科普專家+健康指導員十志愿者”三級傳播網格,讓健康知識“走街串巷、深入人心”。

在“健康中國我們行動一健康領跑員”倡議環節,吉林省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斌代表健康傳播一線發出倡議,號召更多人加入健康知識傳播與生活方式轉變的志愿隊伍,真正實現“人人都是健康傳播者”。
健康傳播骨干黃鶴、于姍姍、張立楠、李斌和15名基層社區科普志愿者代表成為系列公益活動吉林站“健康領跑員”。
“健康領跑員”代表

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吉林省衛生健康系統在傳播賦能、場景創新、社群動員方面的前沿實踐,也進一步拓展了健康傳播的邊界與內涵。未來,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將繼續與各方聯動,共同推動形成政、醫、媒、企、社五位一體的傳播共同體,共同繪就“健康中國”的美好藍圖。
(責任編輯:袁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