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不斷加大對優質花生品種及現代化生產技術的推廣力度,花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一。但隨著花生產業的發展,生產上也出現一些問題,相關部門通過深入調研,對河南省花生生產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思路。
一、關于進一步推進花生高油酸化的思考
(一)存在的問題
河南省是全國推廣高油酸花生品種最早、推廣成效較為顯著的省份,高油酸花生的品種數量和推廣面積均居全國前列。河南省花生高油酸化進程主要靠政策引導、企業參與和農技推廣等合力推動,但隨著高油酸花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也存在市場推動力不足的問題。主要原因是高油酸花生種子價格基本穩定在18~22元·kg-1 而普通花生種子價格基本穩定在 10~12 元·kg-1 ,兩者的市場價差將近一倍。同時,高油酸花生的收購價除部分訂單收購可實現1~2元·kg-1 的溢價收購外,很難實現種植主體預期的優質優價。一些收購方擔心較高的溢價收購會刺激不良商販主動摻雜摻假,降低高油酸花生的原料質量。此外,居高的高油酸花生種子價格主要靠項目補貼和種業企業訂單回收支撐,普通種植主體出于投入和收益的考慮,很難會自己購買高價的高油酸花生種子。由此可見,居高的高油酸花生種子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河南省進一步推廣高油酸花生的制約因素。
高油酸花生在推廣初期由于高油酸花生種源較少且市場對高油酸花生品種認知度不高等,推廣工作以政策引導為主。市場上的高油酸花生產品十分稀缺,自然形成了高油酸花生種子價格明顯高于普通花生種子價格的情況,較高的種子價格既能激發育種者和種業企業選育高油酸花生品種的積極性,又能通過市場配置作用吸引全國高油酸花生資源向河南省集聚,對加快河南省花生高油酸化進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河南省高油酸花生種植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一些有種植意愿的種植主體面對較高的高油酸花生種子價格時,要么表現出猶豫不決,要么選擇申請項目補貼,但項目補貼資源極其有限。因此,解決居高不下的高油酸花生種子價格問題,對于河南省高油酸花生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及高油酸花生種子的充分市場化十分重要。
(二)解決思路
1.政策引導。利用高油酸花生種子補貼項目引導供種企業自愿降價,相應的條件是采購方要優先支付自愿降價種子的貨款,并限定支付賬期不得拖欠,降低供種企業的資金占用成本。
2.典型帶動。鼓勵花生大市或大縣先行先試,在市縣內率先推動高油酸花生種子降價,觀察市場反應和效果,進而引導其他供種企業跟隨,最終達到帶動全省高油酸花生種子市場價格下調的目的。
3.步驟與激勵。實現降價幅度與支付進度掛鉤,即降價幅度越大,支付賬期越短。降價步驟可分為三步,第一步(1年)在現有市場價格的基礎上降價 20% ,第二步(1~2年)在之前的價格基礎上再降價 10% ,第三步(1~2年)在上一次的價格基礎上再降價 10% 最終用3~5年時間實現降價 35% ,使高油酸花生種子價格高于普通花生種子價格的 10%~20%
4.交由市場決定。隨著時間和市場的發展,高油酸花生種子企業為進一步提高銷量和市場占有率,也會自發讓利銷售,但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相信最終會形成購銷雙方都認可的市場價格。
二、關于春播花生種植向水肥一體化轉變的思考
(一)面臨的問題
河南省春播花生面積約占全省花生面積的 15% 主要集中在豫南的南陽市和豫東的開封市、商丘市。前茬大部分是蔬菜,并且春播花生集中區域很大一部分都處于邊坡丘陵和沙土地地區,土壤保水保肥性差,加上容易遭受春旱,播種期受天氣影響較大。在2018年0.01mm 厚度地膜強制標準實施前,很多種植主體習慣采用覆膜種植,保溫的同時還能保摘;在 0.01mm 厚度地膜強制標準實施后,除部分為提早上市的鮮食花生采用覆膜種植外,覆膜花生面積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花生破膜出苗難度增大,加上春季回溫快,容易形成高溫燒苗,需要人工破膜放苗,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春播花生區亟須調整種植方式解決播種期不定和春旱的問題。
(二)解決思路
1.采用水肥一體化。播種時一次性鋪設滴灌帶,成本在 1200~1500 元·hm-2 ,與使用地膜成本相當,還能在全生育期對花生進行節水節肥灌溉。通過開封市的試驗表明,花生采用水肥一體化種植后,不僅解決了春旱和土壤保水保肥性差等問題,還大幅節約了灌溉、施肥環節的人工成本,對追求花生高產和提早上市的種植主體是個不錯的選擇。
2.采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確實可以滿足春播花生保溫保的需求,但成本一般為3000元·hm-2 ,甚至更高,種植主體要計算好投入和收益。
3.調整春播花生種植方式。豫北地區春播花生都已改為夏播花生,隨著農田建設配套的不斷完善升級,豫東及豫南地區的春播花生也有向小麥一花生“糧油雙豐”模式轉變的趨勢。
三、關于應對花生市場價格低迷的思考
(一)存在的問題
近年,花生市場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運行,相比同季作物的玉米仍有效益優勢,但與歷史上的花生市場價格相比已經出現了大幅下滑,偏低的市場價格已經影響了花生種植主體的收益。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大豆對花生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大豆原料和豆油的市場價格長期低于花生原料和花生油,中低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價格便宜的食用油;二是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較高,產量不斷增加,受供求關系影響,花生市場價格上漲的動力不足;三是加工企業的采購選擇,從進口數據和我國花生價格走勢可以看出,當國內花生價格超過國外花生價格時,加工企業會傾向于采購進口花生,國外花生價格對國內花生價格形成壓制。
(二)解決思路
1.提單產,降成本。通過推進“五良”融合,不斷挖掘單產潛力,降低人工和物化成本,實現花生種植效益提升。
2.發現新消費市場?;ㄉ齻鹘y的油用和食用加工外,市場上已出現了即食花生,如“多彩花生”“水果花生”等。收獲晾曬后經過清選直接包裝銷售,沒有多余的加工環節,生產到消費雖然鏈條短,但效益很高。以“水果花生”為例,線上銷售價莢果為24元·kg-1 左右,基本與花生炒貨價格相當,甚至更高。“水果花生”不僅甜度高、口感好,還具有養胃、保護心血管等作用。
3.發現市場新增長點。隨著火鍋等餐飲業對花生醬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科研部門和企業也開始篩選更適合做花生醬的花生品種。據相關機構報道,近5年,我國花生醬需求量一直穩步增長,2025年預計將同比增長4.8% ,達到22萬t。
花生作為一種可供多元開發的農產品,一頭系著農民的錢包,一頭連著人們的餐桌。只有對花生產業不斷探索創新,農民的錢包才會更豐滿,人們的餐桌才會更豐富。
作者簡介:曲奕威(1982—),男,河南唐河人,碩士,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