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是建設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離不開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評價本身即為一種學習方式,將評價結果作為診斷教學和改進教學的依據,發揮評價催化“由教向學”的反饋功能和導向功能。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教育理念是一種以成果為目標導向,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逆向思維方式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的理念。根據OBE理念,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的培養模式,構建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追蹤和過程式評價。
OBE理念的學校教育評價體系(如圖所示),從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課程教學評價和教師評價改革方案3個方面構建評價體系。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包含學生的行為規范、道德品質、人文素質3大方面12個主題;課程教學評價中關注“大思政課”建設、教材管理、課程教學(教學手段、學習資源、數智化創新、課堂氛圍、課程內容、教學質量、教學效果、育人效果)、心理健康、體美勞教育、校企合作、安全教育等主題;在教師評價改革方案中強調師德規范、教育情懷、專業素養、教學能力、班級管理、綜合育人、反思成長、綜合能力等方面。這些組成了學校教育評價體系,有利于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和路徑,提升人才培育的質量。
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根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聚焦核心素養和個性化體驗、圍繞學習能力、社會情感能力、溝通與協作、創新與想象等核心能力,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制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技雙修,堅持工學結合育人機制;引領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強化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強化學習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和個性特長狀況,為學校人才培養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評價方案由學校教職員工、家長、社會企業等不同評價主體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對學生成長各維度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為實現“三全育人”提供了有力保障,著力培育具有適應性、創造性、發展性的時代新人。
綜合素質包含行為規范(個行定律、群行約律、職行要律、法行鐵律)道德品質(嚴守私德、恪守公德、深明大德、思政同德)、人文素質(敏學修智、勤學修技、樂學修藝、博學修身)3大方面12個主題。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的內容由學生綜合素質考評得分和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兩部分組成。學生綜合素質得分按照月度評分、學期總結,得出學期綜合素質考評得分,每學期形成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綜合素質考評得分及素質評價報告能客觀反映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構建課程教學評價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課程教學評價可分為:結果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綜合性評價。結果性評價重在衡量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通常是在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后,用于判定學生在這個周期的學習成果。現階段新的教學評價紛紛轉向過程性評價,即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思維拓展與技能提升,注重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關注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探究,以及學生的思維變化;關注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將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的跨文化理解力、同理心和互相尊重的能力上。表現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具體學習活動中的實際表現,教師為學生提供有效支持,引導學生在探索中理解概念、應用技能、提升素養,并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復雜任務,形成一個有價值的成果或方案,解決現實問題,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并對學生取得的成果增量進行評價判斷。綜合性評價聚焦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包括學習過程、最終成績、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多元主體和多維度內容的評價。
在數智化時代,課程教學評價體系采用現代化的評價方法和評價策略,對教學數據進行實時收集、科學分析,對教學活動及結果展開價值判斷。數字化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數據驅動。通過數據收集、智能匯總、科學分析,為教師教學改進提供數據支撐。二是多元化評價指標。不斷豐富評價指標,涵蓋教學方法、學生參與度、學習效果等方面,更全面準確地評價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果。三是個性化教育。通過大數據手段,根據學生的個體化學習需求,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率。四是實時反饋。通過智慧校園平臺,實時反饋教學評價,教師能及時了解教學效果,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以OBE理念為導向,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課程教學評價提供了定位依據。學校結合各種教學評價的特點,利用數字化評價的優勢,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強調過程性評價、設計表現性任務、健全綜合評價方式,設計出適合師生合作的智慧課程教學評價方案。
構建教師評價改革方案
根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文件精神,為逐步推進學校教師評價改革,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遵循OBE理念,根據課程教學評價的內涵制訂了教師評價改革方案。
教師評價改革方案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突出教育教學實績,突出教師專業能力、教學水平。逐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充分發揮評價改革的導向作用。
教師評價內容包含德、能、勤、績、廉等方面。評價方案分為專任教師評價、行政人員評價和中層干部評價三個部分,分別制訂相應標準,根據標準制訂不同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
依托數字化手段,學校逐步完善了教育評價體系,經過一系列教育評價改革措施,并在學校中運行一段時間后,學生綜合素質逐步提高,學生在道德品質、體美勞素質、社會情感能力、學習能力、個性化學習體驗、創新創業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比如,學校2020屆畢業生魏宇琪在中職就讀期間,老師就給她播下了創新創業的種子,她考上武昌理工學院后,任商學院第二十屆學生會主席,屢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榮獲獎項,畢業后留校任職,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同時成為武漢智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于2023年榮獲學校最高榮譽“校長獎”。
當前社會經濟對高質量技能人才的需求,對學校教育評價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OBE理念,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課程教學評價、教師評價改革方案為基礎構建教育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完善的教育評價體系,形成評價、反饋、改進、提高的診改閉環,根據評價結果對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為中職學校教育評價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