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浪潮中,教育何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學校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廣闊空間。把握發展機遇,加速校園數字化轉型建設進程,從智慧校園、智慧教學、智慧德育、智能防控等方面實踐數智賦能,探索出一條數字化賦能學校管理的路徑,大幅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辦學品位,取得良好的效果。
多維聯動,構建智慧校園基礎生態。構建高效暢通的多維聯動網絡,是學校數字化建設多場景融合的根基。為提升管理效能,應用多種軟件工具,搭建基于“企業微信”的校園網絡辦公平臺,應用恩施市教育局電子政務系統,使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學科網”教學測評系統、“班級優化大師”學生評價系統、市財政局財務管理系統,以及省紀委推廣的數字食堂管理系統等,通過對不同平臺數據進行融合匯總,為學校領導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實現校園環境、教學設施、師生數據的互聯互通。
整合各類數據提升校園管理效率。目前,學校搭建的校園智慧管理平臺,將資產管理、辦公OA、安防監控、數字食堂功能集成至統一端口,實現實時監控、預警發布、應急指揮等功能,為學校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食堂管理一直以來就是學校管理的難點之一。2025年1月,學校正式引入數字食堂管理系統,對采購、庫存、銷售等環節進行數字化管理。為掃除食堂管理盲區,數字食堂開設服務評價功能,針對性調整菜品和運營策略,成效顯著。數字食堂服務評價系統設置定期自動推送評價邀請至學生家長手機端微信小程序,通過分析高頻評價關鍵詞(如“偏辣”排隊久”,后臺自動整合評價數據,生成可視化報表。學校針對評價結果及時調整菜品辣度,增設取餐窗口,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技術賦能,創新智慧教學多元場景。智慧教學是多場景融合的核心應用場景。通過數字化教學重塑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針對性教學與課堂高效。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智慧教學提供信息支撐。學校應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希沃平臺,通過與兄弟學校結為共建型教聯體等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雙師課堂、情景式學習等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學校通過采購“學科網”使用版權,使用在線組卷、考試安排、成績錄入與分析等功能。教師可以從題庫中選擇題目,根據考試要求自動生成試卷;考試結束后,系統自動進行成績統計分析,生成成績報表和學生個人成績報告,含知識點掌握情況、錯題匯總等,為分層教學提供數據支持。
人工智能的發展為智慧教學提供技術支撐。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學校探索將AI應用于教案生成、個性化學習數據收集、智能作業批改與反饋等多個場景。學校積極組建學生科創社團,通過AI技術實時代碼糾錯、算法優化建議和虛擬仿真訓練,幫助學生在智能機器人編程中快速掌握Python和 C++ 編程。2024年7月22—28日,學校劉讓威、代碩、龍俊翔、黃鈺佼四位同學在全國第二十五屆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分別代表湖北省智能機器人項目C類初中組和小學組參賽并獲佳績,其中劉讓威、代碩榮獲一等獎(創新之星),龍俊翔、黃鈺佼榮獲二等獎(交流展示)。
創新應用場景重構聚焦數字素養培養。學校創新采用網絡直播形式舉辦云端讀書節、教師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充分彰顯數字化教育的優勢。活動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雙平臺直播,線上展示學習與閱讀成果。同時,學校利用云端技術實現PPT同步展示、彈幕提問、即時回放等功能,與學生家長實現互動。2025年春季學期,在第十一屆“墨香浸潤心靈閱讀點亮人生”教師讀書分享活動中,視頻點播量2小時內突破1000人次,真正實現了“一次活動、持續影響”的數字化傳播效果。
數據驅動,推進智慧德育創新發展。數字賦能鑄魂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隨著智能技術的創新發展,學校將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入德育工作,構建立體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學校依托智慧校園平臺,構建“數據驅動的德育評價體系”,通過采集學生課堂表現、活動實踐、行為素養等3大類20余項指標,形成學生個性化德育畫像。系統運行一學期以來,累計分析數據1萬余條,識別出36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并自動推送個性化輔導方案。
數據顯示,實施數據驅動德育管理系統后,學生遲到率下降 42% ,課堂參與度提升 35% 。通過建立“德育成長曲線”, 85% 的學生在誠信、責任等核心素養指標上獲得顯著提升,家長滿意度達 92%。
智能防控,筑牢智慧校園安全防線。智慧校園安全是智慧教育多場景融合的重要保障,涵蓋校園安防、網絡安全、食品安全、學生心理健康安全等多個方面。
在安防管理方面,學校通過對傳感器數據和攝像頭圖像的分析,平臺自動識別消防安全隱患、設施設備故障、人員異常行為等安全風險,并在第一時間向安保人員、后勤部門和學校領導發送預警信息,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在學生身心健康安全方面,通過打造“智慧禁毒教育基地”,學校創新利用科技手段開展禁毒教育。
基地采用面部模擬成像技術,學生上傳照片后,系統可模擬展示吸毒后的面容變化;VR虛擬體驗區則還原了吸毒者家庭破裂、疾病纏身等多種典型場景。自2022年基地開展禁毒知識測評以來,學生禁毒知識測試平均分逐年升高,2025年春季學期學生禁毒知識測試平均分高達89.2分,對毒品危害的認知準確率高達 96% ,有效構建了科技賦能的禁毒教育新模式。多場景的安全防護體系相互協同,為師生營造了安全、放心的校園生活環境。
智慧教育生態下的多場景融合,通過整合技術、資源與場景,為教育創新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從智慧校園的基礎搭建,到智慧教學、智慧德育、智能防控安全的深度應用,每個板塊既獨立發揮作用,又相互關聯、協同發展。隨著技術的持續迭代與教育需求的不斷升級,多場景融合將進一步向縱深發展,推動教育向更加智能、高效、人性化的方向邁進,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提供堅實支撐。
責任編輯/楊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