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再次完成了一個螺旋,而接下來網絡文學會變成什么樣?晉江又會如何選擇?
當華語網絡文學走出草莽時代,開始探索自身的商業模式,IP授權就成了繞不開的關鍵詞。然而當我們回顧網絡文學IP授權約20年的漫長歷程時,卻很少看到晉江下場“開撕”的畫面。從草根創業到巨頭搏殺,晉江一直與旋風的風眼保持相對的距離,在商業化這件事情上,晉江用二十多年一貫的“慢”風格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它不追風口,卻在每一次時代變換中穩如磐石,抗住了潮起潮落間可能帶來的顛覆。正是因為他們對內容和作者的尊重和慎重,甚至是較真兒,使得晉江最終在出版和影視兩個賽道上實現了作者、平臺、制作方的多贏,摸索出了網文IP改編的“晉江模式”。
隨著短視頻、短劇、短篇小說和免費閱讀構成的“三短一免”的強勢崛起,傳統網絡文學正在受到新一輪的沖擊。在更快的轉化節奏里,晉江能否繼續穩坐釣魚船,繼續追求穩健增長的長期主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探訪了這家低調的網文巨頭,找尋IP改編下半場的破局之道。
始于微末
在北京朝陽區的居民樓內,“晉江文學城”的綠色LOGO與郁郁蔥蔥的綠植融為一體,如果不是對這家知名文學網站有所了解,很難想象這家每年創造出十數億產值的“女性向”網文巨頭的總部,竟蝸居在這個不起眼的居民樓中,大隱隱于市。低調與輝煌形成了鮮明對比,它見證了網絡文學的崛起與繁榮,也記錄了屬于晉江的風云往事。
在晉江文學城的老粉心中,站長兼CEO黃艷明的網名“iceheart”遠比她的本名更為人熟知。而iceheart的首次亮相,不過是“晉江拯救計劃”海量跟帖中一條不起眼的評論。
“晉江”的起點不過是晉江電信局信息港下設的一個“文學”頻道,它與當時眾多的文學站無異,依靠原始的掃校,積累起一批忠實的小說讀者。日復一日的掃校與追更,讓晉江與讀者共同構筑了小說愛好者的烏托邦。然而好景不長,初代管理員sunrain的突然消失打破了平衡。從掃校錄入、網頁排版到數據維護,所有工作曾系于sunrain一人。隨著她的離去,晉江版塊的維護也陷入停滯。在長達半年的等待后,2001年12月28日,網友“潔普莉兒”在論壇發布了一篇名為“拯救晉江計劃”的留言。這如同投入平靜水面的石子,瞬間激起了無數讀者的響應。其中,iceheart毛遂自薦,加人了“拯救”隊伍,承擔起晉江文學頻道的網絡技術工作。不久,潔普莉兒也聯系上sunrain,取得了服務器的管理密碼。在iceheart等人的努力下,晉江文學頻道得以恢復更新。
在恢復更新僅一年后,晉江文學頻道再度陷入生存危機。隨著用戶和內容的激增,“晉江”信息港已無力承載其龐大的運行需求,獨立運營成為唯一的出路。2003年1月,“晉江救援書”再次出現在晉江的論壇上,而這一次是由iceheart舉起了“拯救晉江”的旗幟,她呼吁籌款,以配置獨立的服務器來維持普江文學頻道的運營。無數讀者慷慨解囊,甚至有居住在海外的粉絲直接寄給iceheart一個鐵盒,里面裝的是成卷的現金。
經過兩次救援后,晉江渡過了運營危機,并從晉江電信局獨立出來,“iceheart”這個ID也成為晉江論壇中應者云集的存在。
2003年8月,iceheart和團隊決定創建晉江原創網,將掃校和原創兩個板塊分開。作為區分,“晉江文學城”繼續發布掃校內容,因沿襲了論壇原本的粉紅界面被喚作“粉晉江”。而“晉江原創網”使用的是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綠色界面,被稱為“綠晉江”。“綠晉江”也成了晉江的轉折點,開啟了網絡文學的女頻時代。
彼時,作為國內較早的女性向網絡原創文學的網站之一,瀟湘書院已于2001年5月成立;而日后成為行業巨頭的起點中文網(以下簡稱“起點”),也于2002年5月嶄露頭角。相較之下,晉江起了個大早,卻只能趕個晚集。
試水出版
“對于經營網絡文學網站這件事,晉江是培育創作的‘土壤’,讓更多的靈感可以在這里落地生根。”回望晉江原創網的創立,黃艷明眼中依舊閃爍著熱愛與激情。
在“綠晉江”最初成立的階段,平臺對作者作品就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有著無法宣泄的創作欲的文學愛好者把自己的作品搬到網上供他人自由閱讀點評,收獲交流是唯一目的。這個階段,最先擁有相對完善的檢索、分類、創作管理功能的晉江,快速收獲了最早的那批文字功底扎實、創作表達欲旺盛的作者。這批作者也成為后來晉江原創的基石和推動晉江內容IP化的有力保證。
晉江的出版業務始于2004年。手握作者、作品資源的晉江,為出版業輸送了許多叫好又叫座的網絡文學作品。晉江的“出版基因”可以說是渾然天成的,相比同期其他網絡文學網站上動輒幾百上千章的超長篇小說,以及近年興起的以知乎為代表的短篇小說,晉江連載的小說十幾萬字的篇幅,恰好符合紙書的出版條件。
同時,在晉江原創起步的年代,“黃金八點檔”也在各大電視臺風靡,“臺偶”、韓劇成為無數觀眾夜晚的守候。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晉江的出現恰逢其時,彼時的作者在內地言情“英雄榜”上也可以稱得上“留名青史”:明曉溪的成名三部曲《明若曉溪》《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泡沫之夏》開創了青春言情題材的時代;金子的《夢回大清》開一代清宮穿越流的先河,以“清宮”為題材的文藝創作甚至流行至今。
一位作者想要同時讓自己的作品既收獲稿酬,又能被原有的網絡讀者繼續看到,在當時是一件兩難的事。“出版社很忌諱全文在實體書面世前被讀者看到。通常不會采用已經全文發表的作品,或者在出版合同里約定作者必須刪掉結局甚至全文。”黃艷明直言不諱地道出那個時期網文出版的殘酷事實,越是前排優秀的作品越容易簽約出版,但也意味著越多讀者喜歡的作品越不易在網站上看到結局,甚至出現過十本書中有五本因為出版而在網絡連載中被腰斬的慘劇。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歡樂頌》《風吹半夏》《大江大河》的作者ane因為早期與出版機構簽了一份極為苛刻的長期合約,以至于幾乎每一本書在完結后,作者專欄中都呈現鎖文狀態。
黃艷明還能記起在10多年后的一次書商交流會上,一家知名出版機構同仁回顧這段歷史時,多少帶著幾分懊惱地說,當年有那么多作品通過電子郵件投稿,全都被編輯斃掉,最終進了垃圾箱。為什么當年非要致力于和晉江打這場刪不刪文、刪幾章的口水官司,而不是自己去做另一個晉江呢?“挾著出版的吸引力優勢,他們明明應該采用‘前店后廠’的模式,一邊廣收電子稿建立文學網站,一邊根據市場反應擇優出版。可惜等他們反應過來打算這么做時,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固,主要作者、讀者已經基本被各大文學網站瓜分完了。”黃艷明說。
“被迫”商業化
從原創網文的付費制度來看,晉江的商業化似乎比同期網文平臺更慢一些。“從免費走向收費,到底走哪條路才是正確的選擇?別人成功了,我們就能行嗎?”黃艷明告訴記者,做出走向商業化這個道路的選擇,晉江拖了五年。
時間撥回2003年,在晉江還處于起步階段時,“男頻”巨頭的起點已率先推行VIP制度,以千字2分的收費模式,為網文作家開辟了紙書出版之外的盈利通道。隨著稿酬月入過萬乃至年入百萬的網文作家不斷涌現,這一“點石成金”的神話,讓網文作者成為許多人無比艷羨并追隨加入的職業。
有人將起點看作聚寶盆,也有人將起點看作池中待捕的大魚。
2004年,盛大網絡上市之后,旋即開啟對文學網站的整合收購。其率先瞄準的,正是已成功實現商業化的起點。同年10月,以200萬美元將起點納入麾下的盛大網絡意圖快速構建其網絡文學帝國,如颶風般先后又收購了晉江、紅袖添香、榕樹下、瀟湘書院等主流小說平臺。晉江雖未能置身于這場資本風暴之外,卻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慢節奏”。
在網文平臺紛紛轉向付費模式的環境下,晉江因為沒有VIP制度,作者只能依靠微薄的出版稿酬聊以為生,面對其他平臺年人百萬的誘惑,大批作者開始從晉江出走。黃艷明表示:“與其他網站相比,晉江的VIP制度啟動得較晚。因此,在晉江的規則中,任何注冊的作者都可以在各個渠道自由發文,許多作者選擇到其他付費平臺簽約,晉江不再是許多作者的首發平臺。”但外部環境波譎云詭,晉江最終在2007年開始走上商業化道路。
黃艷明堅持將晉江的經營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多番協商之下,最終在2007年與盛大達成協議:盛大以50% 的股權注資“晉江原創網”,但不控股、不參與網站管理。這筆融資為普江帶來了900多萬元的資金,也讓晉江搬入了現在小區中的辦公樓。經過七年的生死沉浮,晉江才終于有了一個固定的辦公場所,并沿用至今。
2008年1月,被盛大收購的晉江正式實行VIP收費閱讀制度,自此,晉江晚于起點5年的商業化徹底完成。黃艷明或許也沒有想到,當年無心插柳的“晉江原創網”成為晉江轉型的起點,“綠晉江”與頁面上滿屏的綠色一般生機勃勃。隨著“粉晉江”(晉江文學城)停止運營,“晉江原創網”在2010年將名字改為“晉江文學城”,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網文巨頭。
回看巔峰時期的盛大文學,一度在2011年占據了網絡文學市場份額的 72.1% 。但隨著紐交所上市失敗,盛大文學最終被騰訊文學收購,成為現在的閱文集團。起點、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等品牌都逐漸在發展過程中被淡化,這場商業風云也暫時落下帷幕。在這場網絡文學的“蛋糕爭奪戰”中,晉江的慢和堅持又成為一層獨特的保護殼,使它保持了自己獨立的調性和風格。
開啟IP時代
2015年被稱為影視行業的“IP元年”,網絡文學給中國影視行業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瑯琊榜》《盜墓筆記》《花千骨》《何以笙簫默》等電視劇的熱播,像一陣狂風,將網絡文學從幕后推向了臺前。這些作品的源頭——網絡文學,正式開啟了屬于它的IP時代。而晉江文學城的IP時代卻遠遠早于行業多年。
屬于晉江的“IP元年”可以追溯到2010年。那一年,校園偶像劇不再是韓劇、日劇的專利,開啟大陸校園言情先河的《泡沫之夏》被搬上熒幕,在大陸和臺灣風靡兩岸;《佳期如夢》《來不及說我愛你》的熱播也讓作者匪我思存被冠以“虐文天后”的稱號。隨后幾年,《步步驚心》《甄嬛傳》《美人心計》等網文影視化層出不窮,也讓合作的一批圖書公司和出版社吃到了第一波網絡文學的福利。
晉江IP像被春風吹開的種子,在網絡上生根,在熒幕上開花,最后在紙頁上結果。這也讓行業內外的人認識到—一言情可以不只是少女的心事,還可以是一座金礦、一條產業鏈、一個行業的時代注腳。
2015年,晉江小說《花千骨》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成為現象級爆劇,開啟了播放量的“百億時代”,也為影視行業的“IP”時代正式揭幕。
“一本書賣了影視版權,十幾萬元、幾十萬元收入瞬間到賬,文字變現的能力從未被抬舉得如此之高。”黃艷明回憶起那個瘋狂的年代,影視公司們仿佛紅了眼,不管什么內容,只要是有名氣的網文作品,統統買下。一時間,市場上幾乎所有的知名IP被搶購一空。坐擁最多知名IP的晉江,作為網絡文學的重鎮,自然成了這場IP搶購的風暴眼。
然而,黃艷明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她意識到這股搶購風的不理智,也察覺到了其中低買高賣的“二道販子”風險。她預感到,這種盲目跟風的熱潮不會長久。果不其然,IP熱在經歷一兩年的狂飆后迅速降溫。那些曾經囤下大量IP的影視公司,有的倒閉了,有的跑路了,有的轉讓了。那些被囤下的IP,有的歸屬不明,可能永遠被壓在箱底;有的勉強拍了出來,卻得不到原作者和讀者的認可。
但即便在IP熱“退燒”后,晉江的IP價格依然屢創新高,從《花千骨》時期普遍幾十萬元的售價,一路漲到幾千萬元,其中不乏普江對IP改編的市場判斷。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當時并不屬于熱門題材,無論是小說IP還是影視改編,這類講述古代女性社會家庭的題材都不常見,它完整、細致地描繪了古代女子在當時大環境下的一生,能讓當下這個時代的讀者感同身受。這樣的故事在影視改編選擇上并不討巧,但晉江看到了它的價值。在晉江推薦這部小說的時候,即便是成功合作過多次的版權合作方也會猶豫。經過與多家合作方的來回溝通,這部小說最終得以簽約。影視化的改編成果證明了晉江的判斷,這部劇填補了市場上此類題材的空缺。晉江的眼光切中了市場的潮流,迄今為止,晉江原創小說的影視版權轉化已經超過200部,其中不乏《你是我的榮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陳情令》《星漢燦爛》等各大平臺的S級大劇。
晉江IP影視化的成功,也在書業掀起狂風驟雨。女頻網文常年占據暢銷書榜單頭部,更有業內曾統計,晉江以一個平臺之力,貢獻了近六成暢銷網文紙書,為書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三短一免”的沖擊
遲來的網文付費制度、遲來的資本收購,甚至連手機APP的推出也姍姍來遲。始終慢了一拍的晉江,就這樣慢慢地走了很遠。
榜單上永遠有冷門題材的自留地,再冷的題材也能被讀者點亮;在線銷售賬務透明,把讀者和平臺共同約束在規則之內;打擊刷分、抄襲等不公平競爭;版權合同里,作者拿走的永遠是最大的份額“晉江慢慢地完善平臺規則,它們交織在一起,成為一張防墜網,我覺得這是晉江長期以來遭遇了很多事還沒有倒下的原因。”黃艷明說。
如今,短視頻、短劇、短篇小說和免費閱讀構成的“三短一免”的強勢崛起,對傳統網絡文學形成強勁的沖擊,“慢”風格的晉江依舊選擇保持現狀。黃艷明表示:“面對網文付費制度、手機時代的變革和‘三短一免’這三次大的沖擊,我們選擇了同一方案,就是‘茍’,不急著入場,不冒險,看清楚想明白再動。而之所以能這么做,還是因為我們不以賺錢為第一目的,所以我們能等。”
短視頻、短劇、短篇這種高密度爆梗 + 視覺沖擊的產品,對只有文字的網絡文學來說太過“絢爛”,一經出世就開疆拓土、攻城掠地,在娛樂行業迅速攀升,牢牢占據著大量有效用戶時長。而免費閱讀的新形式,對于仍然留在文字領域的用戶,又進行了二次篩選,再次切割走了價格敏感型用戶。
面對這個新的娛樂產業格局,大家都不得不承認,網絡文學的文字化表達已經嚴重地被邊緣化了。邊緣化意味著養不活太多人,會有很多想要以此為生的作者漸漸離開,尋找新的生計。剩下的人是哪些呢?是那些不以文字變現為目的,心里有個放不下的故事想要講給讀者聽的人。這聽起來有些熟悉,是的,這就是晉江乃至網絡文學最初的樣子。
歷史再次完成了一個螺旋,而接下來網絡文學會變成什么樣?晉江又會如何選擇?
“如果歷史的洪流真的如我所料,那晉江愿意做一艘方舟,在沉沒前盡力搜索舊時代閱讀移民,在視聽新人類的不解目光中,給文字創作者建一個庇護所。當你想講故事的時候,還有那么幾個人愿意聽。”黃艷明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