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全民閱讀在提升群眾文化素養、增強群眾文化自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數字化閱讀的普及,高校圖書館紙質文獻流通量呈下降趨勢,這一變化對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詞風詩雨”閱讀推廣品牌活動為研究案例,通過分析其品牌定位、活動設計、實施效果等方面,探討高校圖書館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構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閱讀推廣品牌,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二、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現狀
目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有如下特點:
首先,服務架構迭代升級。當前閱讀推廣品牌建設已突破傳統物理空間限制,形成“線上 + 線下”融合發展的立體模式。調研數據顯示, 87% 的圖書館實現了從紙質文獻推薦向數字資源嵌入的轉型。
其次,閱讀品牌活動建設媒介融合創新。在融媒體技術驅動下,閱讀推廣呈現深度場景化特征。例如,某大學圖書館的“真人圖書館”,采用了“短視頻紀實+線下沙龍”的形式,最終,經典著作借閱量提升了28%;某大學“經典解碼\"活動引入了MR技術,用戶可以通過穿戴設備參與《紅樓夢》場景重構,該技術的應用使活動參與時長平均增長1.8倍。
最后,技術賦能閱讀體驗重構。前沿技術的深度應用革新了閱讀體驗模式。例如,某大學圖書館建立了AR圖書導航系統,運用空間定位技術實現了館藏資源的三維可視化檢索,提升了新生入館教育效率;某大學“藍色悅讀”項目打造的智能交互書墻,通過體感操控技術實現了文獻即時預覽,日均使用量突破300次。
三、閱讀推廣品牌“詞風詩雨”建設分析
是一所省屬高校圖書館,其積極探索創新,打造了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閱讀推廣品牌,形成了具有示范意義的實踐模式。
(一)“詞風詩雨”品牌概況及品牌立意
“詞風詩雨”漢語言文化大賽是由于2019年創立的閱讀推廣品牌活動。該活動以漢語言文化為核心,通過賽事設計將詩詞、漢字等傳統文化元素轉化為競技內容,構建了“以賽促學”的文化育人模式。歷經多年發展,活動規模已從校內擴展至跨省聯合舉辦,擴大了品牌影響范圍。其文化價值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文化符號凝練。以漢語言文化為主題,將詩詞、漢字等文化元素轉化為可感知的競賽內容;其二,校本特色融合。結合湖北省地域文化特征,如楚辭文化、三國典故等,形成差異化品牌記憶點。
(二)“詞風詩雨”品牌建設詳情
首先,“詞風詩雨”品牌具備明確且鮮明的宗旨與主題定位。該品牌旨在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大眾對詩詞文化的熱愛之情。在主題設定上,秉持“宗旨不變,主題常新”的原則,每一屆都圍繞既定宗旨與立意,結合時代特色與文化熱點,精心設計出各具特色的主題。例如,第四屆活動以“與經典碰撞,與文化長談”為主題,鼓勵參與者通過深度閱讀與交流,與經典詩詞進行對話。通過這種模式,“詞風詩雨”品牌保持了其文化底蘊與品牌特色,成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詞風詩雨”品牌擁有廣泛且專業的合作團隊。該品牌由創建,在品牌建設與推廣過程中,積極拓展合作邊界,共同構建起一個富有活力的文化聯盟,致力于漢語言文化的傳承、弘揚與發展。以2024年第六屆賽事為例,進一步深化合作模式,聯合了多所高校圖書館共同參與賽事組織。通過構建“主辦一協辦一承辦”三級聯動體系,各方明確職責分工、協同合作,實現了各高校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了“詞風詩雨”品牌的影響力與美譽度,為漢語言文化的傳播注入了新的動力。
再次,“詞風詩雨”品牌注重對品牌活動的精心策劃與組織。其品牌活動體系完備,涵蓋海選賽、校內選拔賽以及校際賽等多個階段,形成了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賽事流程。在賽事內容設計方面,品牌獨具匠心,巧妙地將語言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知識融入其中。在知識問答環節,既保證了問題的嚴謹性與專業性,確保參與者能夠接觸到準確、權威的知識內容,又在此基礎上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動性元素。例如,設置情景模擬題、趣味搶答題等多樣化題型,讓參與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知識、拓展思維,提升了賽事的吸引力和參與度。
最后,“詞風詩雨”品牌在發展過程中始終秉持創新理念。在題型創新上,團隊深人研究語言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知識體系,結合當下熱點話題和學生興趣點,設計出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新穎題型。例如,引入情景演繹題,讓參賽者通過模擬特定場景進行詩詞創作或文化解讀,考驗其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品牌積極引人數字化技術手段。建立在線答題平臺,參賽者只需通過手機或電腦等終端設備,即可隨時隨地參與答題,節省了時間和空間成本。
(三)“詞風詩雨”品牌建設發展建議
基于現有成果,建議從以下三個角度推動品牌持續發展:
首先,技術賦能,深化沉浸式體驗。當前賽事數字化應用仍處于基礎階段,建議引入混合現實技術,打造虛實結合的詩詞創作場景,構建多維感知的傳統文化體驗空間。
其次,拓展受眾范圍,構建社會傳播網絡。突破現有高校用戶圈層,可以與省市級公共圖書館合作,開展“社區詩詞文化節”等系列活動,形成“高校—社區”文化傳播矩陣,擴大品牌的社會影響范圍。
最后,探索商業化運作路徑。可以開發系列文化創意產品。例如,詩詞意象盲盒、漢字解謎互動游戲、古典文學數字藏品等。通過 IP 授權、聯名開發等市場化運作方式,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
四、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的創新策略
(一)加強品牌化建設,注重人才培養
首先,應樹立品牌化發展理念。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觀念,著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持續影響力的閱讀推廣品牌。通過精準定位目標群體、創新活動形式、建立品牌識別系統等方式,提升活動的吸引力和辨識度。
其次,應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可以在圖書館組織架構中設立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引進和培養具備品牌策劃、活動運營、用戶研究等專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其不僅要負責品牌活動的創意策劃,還要做好品牌維護、效果評估等全流程管理工作,確保閱讀推廣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二)精準定位,以需求為導向
成功的閱讀推廣品牌建設應建立在精準定位和受眾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對優秀案例的分析發現,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行為呈現出兩方面顯著特征,一是閱讀方式趨向碎片化和數字化,二是具有強烈的社交化創作需求。這兩種特征為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提供了方向。例如,的“工大讀書節之悅讀季”品牌正是基于這一認知的成功實踐。該品牌針對大學生在不同學年的周期性需求差異,設計了讀書季、畢業季、迎新季、考研季四大板塊。每個板塊都結合當季學生的實際需求。讀書季側重經典閱讀與知識拓展;畢業季關注職業發展與人生規劃;迎新季著重適應指導與資源推介;考研季聚焦備考支持與心理疏導。這種精準對接受眾需求的品牌設計,既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要,又通過周期性的話題制造保持了品牌的關注度,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建立系統化的品牌設計體系
首先,打造具有持久影響力的閱讀推廣品牌需建立系統化的品牌設計體系。這要求工作人員精心設計品牌核心要素,包括命名策略、視覺形象和宣傳口號等。想要使活動品牌具有吸引力,品牌名稱應能夠直觀體現活動內涵,如“經典悅讀”“書香四季”等名稱,能夠快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其次,品牌的視覺識別系統則需兼顧文化底蘊和現代審美,通過獨特的標志設計、色彩運用和宣傳物料,形成鮮明的品牌記憶點。在確立品牌基礎形象后,需通過科學的主題策劃深化品牌內涵。這要求圖書館對現有館藏資源進行系統性梳理,并運用問卷調查、讀者訪談等方式,深度掌握受眾需求,最終確定既能夠彰顯文化特色,又能夠契合讀者興趣的主題方向。
最后,應制訂細致的活動實施方案。這要求工作人員對每個環節都進行標準化設計,從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到時間地點安排,都需建立明確的操作規范。此外,應建立長效運營機制,通過定期評估和持續優化,確保品牌活動能夠形成持續影響力。的實踐表明,系統化的品牌設計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活動的參與度和影響力,最終實現閱讀推廣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四)創新營銷策略,提升品牌影響力
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中,有效的營銷策略是擴大品牌影響范圍的關鍵。應構建多元化的傳播矩陣,通過立體化的宣傳策略提升品牌認知度。具體而言,可以從三個層面展開。
首先,在視覺傳播層面,應將品牌核心元素轉化為系列化的視覺符號。這包括設計制作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創產品,如書簽、筆記本等物品;開發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內容應涵蓋宣傳手冊、海報、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確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辨識度。
其次,在宣傳效應層面,可以建立“閱讀推廣大使”機制。邀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以及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參與品牌活動,通過讀書分享會、作品推薦會等形式,借助公眾人物的示范效應,提升活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最后,在媒介傳播層面,應構建全媒體的宣傳網絡。除了傳統的官網宣傳外,還應根據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針對不同平臺的特點發布相應內容。例如,在微信公眾號推送深度文章,在抖音發布短視頻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立體傳播格局。這種全方位的營銷策略能夠有效擴大活動的覆蓋范圍,增強品牌的社會影響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民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是提高圖書館社會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各高校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合適的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建設路徑,推動全民閱讀的發展。未來,高校圖書館推廣品牌建設將不斷提升影響力與關注度,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閱讀體驗和知識服務。
參考文獻:
[1]王丹,陳雅,謝紫悅.我國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創新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3(02):83-89.
[2]武旭,王剛貞,王凱祿.基于品牌建設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安徽財經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2,40(04):104-109+116.
[3]程煥文,劉佳親.新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與建設創新的重點和難點[J].圖書情報知識,2020(01):9-14+31.
[4]劉瑩,基于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調研分析[J].圖書館學刊,2022,44(03):106-113.
[5]黃百川.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建設創新與思考——以佛山市圖書館鄰里圖書館項目為例[J].圖書館,2021(05):92-95+118
[6]范并思.論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專業化建設[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2,48(03):4-14.
[7]張幼君,于曉芳.自我導向式學習項目賦能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一—以科廷大學圖書館“23件事”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5(05):87-98+86.
[8]楊憲苓.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探究基于85所高校圖書館借閱排行榜數據分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5(09):158-160.
[9]徐美珍,劉建榮.高校圖書館文化育人路徑探索與實踐——以贛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25,46(03):38-42.
[10]王靖雯.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人才培養研究一一以長三角高校圖書館聯盟館員培訓交流實踐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5,43(03):111-11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湖北省圖書館學會重點課題《湖北省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建設策略研究》(課題編號:stxh2023A05);武漢工程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數字時代學習新范式視域下未來學習中心建設研究》(課題編號:X202406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陳湘玲,女,碩士研究生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信息檢索與閱讀推廣;陶娟,女,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閱讀推廣、資源建設;lt;通訊作者gt;陳欣欣)
(責任編輯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