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委書記胡亞波
近年來,荊門市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將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納入全市發展大局統籌推進,突出黨建引領,著力強組織、強功能、強合力、強平臺、強保障,推動基層治理變被動應付為主動作為、變各自為戰為合力共為、變事后處置為事前防范。具體有哪些謀劃和舉措,黨員生活全媒體記者專訪了荊門市委書記胡亞波。
1
黨員生活: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量大,荊門市委是如何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凝聚最大合力的?
胡亞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謀劃和推進基層治理,首要的一條就是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在市委人才和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構建起了黨委統一領導,社會工作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各負其責、協同配合,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二是堅持書記主抓。堅持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市級主導、縣級主推、鄉級主責”責任鏈條,督促縣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研究、部署、推動有關工作。堅持以上率下,我每周批閱重點難點問題,群眾、企業訴求問題和信訪積案化解情況,親自過問、親自協調,推動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及時有效化解。
三是加強系統謀劃。2023年市委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黨建引領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施意見》,從六個方面進行了工作安排和責任分解。各相關部門根據職責職能,相繼出臺了配套方案,形成“1+N”系列制度成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供了體系式解決方案。
四是明確落實路徑。我到荊門工作不久,在深人村(社區)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基層治理“八個如何”之問:如何搭建黨建引領組織架構、如何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如何實現資源服務下沉、如何為基層減負增效、如何進一步解決治理難點、如何鼓勵基層創新、如何開展積分管理運用、如何變“盆景”為“花園”。組織、社會工作、政法等市委相關部門將“八個如何”進一步細化,轉化為30個具體項目、68條措施,明確了責任分工與落實路徑,有力推動了全市上下同題共答。
2
黨員生活:在系統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中,荊門面臨最突出的難點問題是什么?是如何予以克服、保障工作執行落地的?
胡亞波:基層治理社會面廣,矛盾糾紛易發多發,很容易“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如何做到早發現、早化解是基層治理中最突出的難點問題。針對這一問題,荊門市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推動部門聯動、數據聯通、矛盾聯調、平安聯創,切實提升基層治理“神經末梢”靈敏度,構建矛盾糾紛“勤摸排、早發現、精研判、快化解”工作體系,確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一是全域建設“紅色哨卡”。以“防火、防災、防亂、防事故、防困、防詐”六防為重點,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紅色哨卡”,由黨組織書記擔任“哨卡班長”,在樓棟、灣落等設置“哨點”,由群眾骨干、志愿者、新就業群體等擔任“哨兵”,做好日常巡查,做到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制止、第一時間報告。
二是分級研判精準防控。搭建基層治理風險預警系統,橫向打通公安、法院等15部門數據。創新運行 ??6+1 3風險研判模式,明確6大風險類別8條判定標準,只要符合1條即判定為重大矛盾風險。
三是創新片區聯防機制。針對城鄉接合部、老舊小區、空心村等,按照“地域相鄰、問題相似”原則,將相鄰的村(社區)劃為一個聯防片區,整合力量組建特色巡邏隊伍。
四是持續開展“紅袖章”行動。聯動行業調委會、司法所、基層調解組織、專兼職調解員,持續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紅袖章”行動,重點摸排涉“婚鄰情債”以及行政復議、重點人群等領域矛盾糾紛,防止“小矛盾”演化為“大糾紛”。
3
黨員生活:荊門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最主要的經驗啟示是什么?未來荊門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深化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胡亞波:近年來,荊門市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將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納入全市發展大局統籌推進,突出黨建引領,著力強組織、強功能、強平臺、強保障,推動基層治理變被動應付為主動作為、變各自為戰為合力共為、變事后處置為事前防范、變行政包攬為共建共治,探索了不少務實管用的經驗做法,初步構建了具有荊門特點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體系。具體來說,荊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探索實踐,主要有四點啟示。
一是必須堅持黨建引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只有堅持黨建引領,才能確保基層治理的正確政治方向。各級黨委將基層治理擺在突出位置,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研究部署推動,就能形成一級抓一級、抓好本級帶下級、大抓基層強基礎的工作格局。
二是必須堅持群眾主體。治理的本質是“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必須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熱情、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從而匯聚基層治理的磅礴力量。
三是必須堅持端口前移。當前,湖北處在建成支點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交織、風險挑戰不斷,必須堅持治理端口前移,變事后處置為事前預防,有效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四是必須堅持資源整合。推進基層治理,必須堅持全領域、全要素推動,加強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實現治理資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大抓基層不動搖,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完善舉措、凝練經驗,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模式,為湖北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貢獻荊門智慧和力量。具體來說,著力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著力在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建立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部門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二是著力在破解基層治理突出問題上下功夫。持續實施群眾和企業訴求“兩個暢通”工程,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認真落實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政策舉措,嚴格控制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總量,持續鞏固清理基層組織“濫掛牌”成果,讓他們有更多精力抓好治理。
三是著力在充實基層治理力量上下功夫。推動資源、服務、管理等下沉基層,用好黨員干部、綜合網格管理、志愿服務三支隊伍力量,構建專業力量和群眾力量工作格局。做好群眾建議征集工作,讓廣大群眾的“金點子”轉化為基層治理的“金果子”。
四是著力在強化典型示范帶動上下功夫。系統梳理總結基層治理典型案例,全域推廣“積分制”“五員議事”“小區事·碼上議”“片區聯防聯治”等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持續開展城鄉社區治理優化提升三年行動,建好用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將成熟經驗固化為制度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