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務院國資委2020年印發的《關于做好2020 年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國資廳監督[2020]7號)附件1《中央企業2020年內部審計工作重點關注事項》中提到,“中央巡視反饋‘境外企業存在監管不到位’問題的整改工作要求,各中央企業應有效組織開展境外資產內部審計監督檢查工作,境外企業較多的中央企業要對境外子企業或資產三年輪審一遍”。同年,國務院國資委還印發《關于深化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資發監督規[2020]60號),要求“強化境外內部審計,有力保障境外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當前,審計方式從現場審計向遠程審計的轉變,審計領域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傳統審計流程與信息系統深度融合。在新時期,如何更有效地監管國企境外資產、做好境外子公司內部審計(尤其是遠程審計)工作值得深入探討。
一、A公司境外子公司遠程審計基本情況
A公司是的國有企業,在境內外設有多家子公司,其中境外子公司有5家,根據定位不同,分為研發、生產和貿易平臺等,如美國子公司主營業務是原材料的采購和光電產品銷售。A公司國外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人比重在2021—2023年度分別為 32.66% 、 36.69% 、34.32% ,國外市場在A公司經營戰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從產品來看,AI算力作為數據與接入產品,是A公司主要產品來源之一,而北美市場是AI算力產品主要需求地,打開北美市場能夠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海外市場形成較好的先發優勢,對于A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因此,A公司積極響應國務院國資委要求開展境外審計工作,并重點以遠程審計方式對美國子公司進行審計。
(一)審計計劃階段
A公司審計部首先對美國子公司的經營情況及風險點進行調研,結果顯示其擁有大量的原材料、光電子器件,故確定審計重點為存貨、資金管理、銷售控制、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及會計信息質量情況。審計部根據審計項目安排編制審計通知書和審計方案,列明審計目的、審計方式、審計范圍和重點、審計步驟、審計項目基本情況等信息,經由審計部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確認蓋章后,將審計通知書下發給子公司董事會。
(二)審計實施階段
審計項目負責人與境外子公司負責人以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審計工作溝通,告知此次審計所需資料及需配合事項。由于此次審計是遠程審計,所有資料都通過線上傳輸,紙質版資料掃描為電子材料,數據文件直接通過郵件或內部共享網盤傳輸。審計人員首先對基礎數據進行審查,根據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點制訂進一步取證方案,如發現存貨賬實不符情況,則對庫存明細清單進行抽樣,進而確認其原始憑證記載的人庫型號、采購單號是否正確,最后進行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此過程持續了3周時間。
(三)審計報告階段
審計項目負責人對審計底稿中的疑問進一步核實,匯總整理審計發現問題和整改意見建議,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與境外子公司進行問題溝通后確認最終審計報告,包括審計依據、審計發現和整改意見建議等部分。審計發現美國子公司的固定資產、存貨金額大,導致大量國有資產存在于境外;此外,由于該公司在海外有銷售貿易往來,交易以外幣支付,境外賬戶擁有大額資金,且資金流動頻繁,在復雜的境外環境下難以監控,有一定流失風險等問題。審計項目負責人將上述審計發現問題進行了整理,并將審計報告下發至相關子公司部門要求其進行整改。
(四)審計整改階段
本次遠程審計在美國子公司共發現16項問題,通過資產狀況核實、境外賬戶資金監控強化及賬目調整等措施,成功挽回經濟損失約人民幣174.32萬元。針對審計發現問題,子公司責任部門逐項落實整改措施,母公司建立定期檢查機制跟蹤整改進展,確保整改任務高質高效完成。基于審計成果,母公司同步完善遠程審計制度,修訂美國子公司3項管理制度,優化5個信息系統模塊,旨在降低境外國有資產管理風險,全面提升經營管控與內部控制水平。
二、A公司境外子公司遠程審計中的問題
(一)審計制度與公司架構建設不健全
由于A公司現行審計制度均圍繞境內審計設計,未涉及境外遠程審計,因此對境外子公司的工作職責缺乏制度約束。在組織架構設置上,A公司審計部和子公司董事會權力等級相同,導致審計部對子公司董事會約束力不強,境外子公司工作人員不愿接受審計工作,這種態度不利于后續工作開展。此外,在布置審計工作時,A公司部分審計人員遠程審計意識不強,對現場審計存在路徑依賴,不愿改變審計方式,影響工作氛圍和效率。
(二)審計證據獲取不易,真實性存疑
在審計抽樣環節,首先,境外子公司認為抽取樣本量過大是不信任行為,在歐美國家的文化背景下,子公司認為溝通應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而審計是產生懷疑并核實的過程。其次,雙方使用的系統不一致影響審計資料的獲取。遠程審計主要通過網絡獲取數據,但境外子公司的基礎信息系統電算化程度較低,使用的VBA數據庫和母公司ERP系統不一致,導致數據轉換時出現錯誤、碎片化等問題,影響數據獲取的連續性和實時監測效果。遠程審計通常通過文字、語音、電話形式溝通,缺少面對面交流,這不僅會降低雙方的熟悉度和親切感,而且被審計單位人員也易形成自我意識障礙,出現線上溝通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問題,影響資料獲取和雙方的信任程度。
由于地域限制,遠程審計無法現場盤點境外子公司資產,在驗證存貨、固定資產等時,只能通過照片或視頻連線查看,可能存在編輯加工照片視頻等違規情況,影響資產真實性驗證。例如,美國子公司作為母公司的購銷平臺,有存貨等流動性較大的資產,如果照片中的資產是即將出庫的商品,照片的滯后性會導致難以判斷在報表時點其所有權是否歸屬于子公司,影響所有權判斷。此外,境外資料相比境內資料在形式上存在差異,如美國的發票一般為手寫,查驗困難,而國內發票真偽可直接在稅務平臺查驗。
(三)境外資金管理更為復雜
一是賬戶分散,境外子公司關聯大量供應商和客戶,根據采購、融資、結算等需求,通常會設有多個外幣賬戶,賬戶的開立、變更、銷戶及資金變動涉及多個國家,審計人員難以快速獲得資金信息并實時監測;二是境外外匯管理、銀行賬戶管理、稅務政策也有差別,但審計人員對其熟悉度較低,資金審計存在困難;三是目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顯著,導致境外交易存在大量匯率風險口,增加審計風險。
(四)審計溝通困難
在溝通并形成審計報告時,因文化氛圍不同,如偏好寬松的管理制度等原因,境外子公司對審計報告中內部管理的整改要求接受程度不高。在財務核算方面,因國內外會計準則存在差異,加之語言障礙,既了解兩國會計準則又精通外語的財務人員較少,造成賬務處理和業務流程要求溝通比較困難。
(五)審計人員專業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審計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財務知識,還要熟悉被審計單位業務,掌握數據分析系統的運用能力。目前A公司審計人員中,財務出身的不了解業務知識,審計關注點在核算稽核等財務方面,業務出身的又缺乏對財務的了解;在計算機應用方面,非計算機出身的人員在互聯網遠程審計上有一定的實施阻力。同時具備財務素養、計算機處理能力和業務熟練的高素質人才較為稀缺。
三、境外子公司遠程審計工作建議
(一)完善審計制度建設,優化公司架構設置
作為子公司的控股股東,母公司要結合業務特點完善境外遠程審計制度,對子公司實施內部審計監督;子公司在接到審計通知時,應做好審計準備,讓審計人員開展工作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母公司在制定制度后要加強宣導,建立健全考核體系,將審計配合度與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績效掛鉤,督促被審計單位積極應對。同時,各境外子公司應在本公司的工作制度中明確自身職責與義務,并上報母公司。
審計資料獲取的難易程度和子公司審計隸屬層級與對審計工作的接納程度密切相關。內審機構的領導層級越高,獨立性和權威性越強。公司董事會作為最高層級,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同時在總經理下設內審部門,審計工作受董事會和總經理雙重領導,這樣不僅能保證審計部門的權威性,還能提高公司風險管理能力。母公司應向境外子公司派駐由母公司任命的董事,總經理由子公司董事長提名,從而加強對子公司的控制,進而銜接母子公司審計工作。同時,在子公司董事會章程中賦予董事監督檢查的絕對權力,并規定派駐境外的董事可委托母公司審計人員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二)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將遠程審計與現場審計相結合
遠程審計主要依賴線上數據,母公司應注重子公司的數據系統建設,并予以資金支持,做到母子公司信息平臺一致化,便于數據庫的對接。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公司應進行審計系統數字化改革,深入挖掘大數據審計潛力,構建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的大數據審計網絡,為遠程審計工作提供強大的系統支持。審計網絡系統從審計資源、審計分析、審計監測三個方面構建,審計資源模塊是審計資料獲取的來源,所需數據直接由子公司在該模塊內上傳,實現審計資源共享,既方便母公司查閱,也可避免數據重復索要。審計分析模塊作為核心,提供數據分析模型和技術工具,審計人員可以選擇相應指標在系統中進行數據分析。審計監測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對各項業務活動進行實時監控與異常預警。
遠程審計雖是境外審計發展的趨勢,但也存在驗證資產真實性困難等問題。現場審計能夠核查資產和資料真實性,提高審計威慢力,降低審計造假的風險。從長遠角度來看,遠程審計與現場審計相結合,才是境外子公司審計方式的發展方向。事前準備階段,審計團隊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等進行資料獲取與調查;事中審計階段,將疑問帶到現場查明并進行資產盤點。遠程與現場相結合,既能在前期運用審計系統進行遠程審計,縮短現場審計天數以降低審計成本,又能在現場針對重點問題深入了解,確保審計質量。
(三)進行境外賬戶可視化建設
境外賬戶的復雜性影響子公司的資金管理水平,而賬戶管理又是資金管理的基礎。本文提出以下兩點建議:一是建設集體司庫體系,推動境外賬戶可視化。母公司上收銀行賬戶開立的審批權限,集中境外銀行賬戶,有效匯集境外資金;二是建立統一的境外結算管理平臺,便于母公司對資金進行監控,減少賬戶分散、結算筆數繁多、平臺多樣化帶來的監管難問題。境外資金集中管控還能夠調劑內部資金,減少利息支出,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進而減少國有資產流失。
(四)增進與被審計單位人員有效溝通
審計雙方由于語言、文化、角色定位不同,在溝通上難免存在障礙。首先,在審計準備階段,母公司要向子公司闡明審計目標、目的和范圍,打消子公司因文化背景差異產生的疑慮;從內控角度出發,強調審計自的是幫助子公司發現風險點,降低經營風險,維護母子公司共同利益。其次,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解釋問題,如在與業務人員對接時,要以其能夠理解的方式解釋涉及的財務知識。此外,審計人員還應考慮語氣、記憶程度等主客觀因素,合理判斷被審計單位人員言辭證據的真偽和可靠程度,避免錯誤信息影響判斷。
(五)加強審計人才建設
母公司應注重培養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以應對遠程審計。首先,遠程審計主要依賴信息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因此要在審計團隊中配備信息技術人員,負責審計模塊的開發設計、后期維護等工作。其次,應提升審計人員信息技術能力,熟悉審計系統,能夠提出系統模塊的設計思路和功能要求。此外,還要加強海外審計制度培訓,如全球內部審計準則、國際會計準則等,提升外語水平,擴充海外業務知識,以更好執行海外審計工作。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郵政編碼:430073,電子郵箱:sunyiyang163@163.com)